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

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

眼下正处寒冬。火锅,大概是这个时节消费者最喜欢点的一道菜,从考古中发现来分析,中国人吃火锅确是有传统的,早在两三千年上古商周时期,已开始吃火锅了。

那么,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喜欢吃什么火锅?

商周时期或吃“小火锅”

——战国墓内发现“狗肉火锅”

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

鼎是什么?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文物,其实它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锅。鼎与锅的不同之处在于,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于地面,做饭时将木柴放在腹下燃烧就行,不少鼎出土后发现,腹下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就是这种原因,而这正是火锅的加热特征。

这种鼎,其实就是一种火锅,将炊器与盛器结合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在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锺和一件漆器残件。此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半下子骨头汤。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圈内趣称为“狗肉火锅”,这说明,狗肉火锅古今中国人都喜欢吃。此发现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轰动。

吃火锅,在战国时期应该已经比较普遍,此时的更形象的叫法——是“温炉”。1966年4月,在咸阳境内便发现了一件属于战国后期的“脩武府”青铜温炉,此炉分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经鉴定,此炉为魏国器具,可见战国时不只秦国人吃火锅,魏国人也吃火锅。

而在更早的西周,甚至再早的商代墓葬考古中,也出土过火锅。

1974-1975年,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发掘了两座西周墓葬,墓主人分别是X(造字:“张”右边的“长”替换成“魚”)伯和其配偶井姬,随葬器物非常丰富,出土铜器、陶器及各种玉石饰物共1500多件。在60多件铜容器中,便有两只火锅。

其中一只出土于二号墓中,上面有铭文“X(造字:“张”右边的“长”替换成“魚”)白乍井姬Y(造字“穴”下加“火”)鼎”。此鼎造型奇特,只有一只足,上部是立耳鼓腹圆鼎,底部中央有一圆柱鼎足,立于一个三足盘上。经分析,这不是普通做饭的鼎,而是当时的火锅,底部盘内可置炭火加热,方便将火源与菜品一起端到桌上。

“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高15.2厘米,口径14厘米,鼎腹深

7.8厘米,全器重1.8公斤。鼎底和盘上还有烟炱的痕迹,可见它是实用器随葬的。另一只火锅出土于一号墓乙室中,构造、形制相同,仅腹腔较浅。

从“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的用途来看,当年至少在周代贵族中间,便是开始“吃火锅”了。从其容量来看,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进而推测是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锅”。

汉代人已吃“鸳鸯火锅”

——染炉将调料加热后涮蘸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更为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1968年发现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在刘胜的墓中便发现了一只可以用来吃火锅的铁暖炉,2011年我曾程去满城看了此墓葬及出土文物。此炉系采用鼎结构三足造型,在足腿中部设可以旋置燃料的托盘(炉底)。这种炉子温酒、热饭、吃火锅均很方便。

刘胜墓中出土的暖炉,尚不能直接证明他生前爱吃火锅,但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则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锅“吃货”。而且,不只证明他喜欢吃火锅,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

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由此鼎可以想像出,刘非生前吃火锅时是很热闹的,带着王后宠妃,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火锅带来的人生乐趣。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佐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

江苏徐州黑头山西汉刘慎墓中曾出土过染炉,由耳杯和炉组成,炉身为长方形,敞口平底,方便放置燃料,以加热耳杯中的佐料。从染炉的出土来分析,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将调料加热后,再涮蘸着吃。

刘非用的是五格火锅,考古中还曾发现过东汉晚期的三格锅。2007年初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境内上宝盖遗址上发现的一只陶质火锅,则与现代鸳鸯火锅设计完全一样。锅分成两半,一侧稍大,另一侧稍小。经鉴定,此火锅系西汉时期炊具,可见当时的鄂西人也吃火锅了。

类似的陶质火锅,在重庆云阳2000年前的一座汉墓中也有发现。这是一件釉陶质釜灶,下面有如灶型的三脚支架,上有锅状的釜。釜灶相当于今天的烫火锅,应该是根据墓主生前生活中的实物,原样制作出来的随葬明器。可见,以吃火锅著称的重庆人,在2000年前就好这一口了。

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

眼下正处寒冬。火锅,大概是这个时节消费者最喜欢点的一道菜,从考古中发现来分析,中国人吃火锅确是有传统的,早在两三千年上古商周时期,已开始吃火锅了。

那么,古代中国人怎么吃火锅,喜欢吃什么火锅?

商周时期或吃“小火锅”

——战国墓内发现“狗肉火锅”

如果追究火锅的源头,当从商周时期的青铜鼎说起。

鼎是什么?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文物,其实它是商周时期人们做饭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锅。鼎与锅的不同之处在于,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置于地面,做饭时将木柴放在腹下燃烧就行,不少鼎出土后发现,腹下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就是这种原因,而这正是火锅的加热特征。

这种鼎,其实就是一种火锅,将炊器与盛器结合到了一起。

2010年11月,在陕西西安咸阳机场二期考古工地上,清理出一座距今2400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在墓的壁龛中发现了一件青铜鼎、一件青铜锺和一件漆器残件。此鼎高20厘米、腹径24.5厘米,有盖,令考古人员惊讶的是,鼎内竟然还有半下子骨头汤。骨头经鉴定,被认定是狗骨,证明这是一锅狗肉汤,被圈内趣称为“狗肉火锅”,这说明,狗肉火锅古今中国人都喜欢吃。此发现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轰动。

吃火锅,在战国时期应该已经比较普遍,此时的更形象的叫法——是“温炉”。1966年4月,在咸阳境内便发现了一件属于战国后期的“脩武府”青铜温炉,此炉分上下两层,上层盛食物或酒浆,下层放炭火。经鉴定,此炉为魏国器具,可见战国时不只秦国人吃火锅,魏国人也吃火锅。

而在更早的西周,甚至再早的商代墓葬考古中,也出土过火锅。

1974-1975年,在陕西宝鸡市茹家庄发掘了两座西周墓葬,墓主人分别是X(造字:“张”右边的“长”替换成“魚”)伯和其配偶井姬,随葬器物非常丰富,出土铜器、陶器及各种玉石饰物共1500多件。在60多件铜容器中,便有两只火锅。

其中一只出土于二号墓中,上面有铭文“X(造字:“张”右边的“长”替换成“魚”)白乍井姬Y(造字“穴”下加“火”)鼎”。此鼎造型奇特,只有一只足,上部是立耳鼓腹圆鼎,底部中央有一圆柱鼎足,立于一个三足盘上。经分析,这不是普通做饭的鼎,而是当时的火锅,底部盘内可置炭火加热,方便将火源与菜品一起端到桌上。

“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高15.2厘米,口径14厘米,鼎腹深

7.8厘米,全器重1.8公斤。鼎底和盘上还有烟炱的痕迹,可见它是实用器随葬的。另一只火锅出土于一号墓乙室中,构造、形制相同,仅腹腔较浅。

从“X(造字)白乍井姬Y(造字)鼎”的用途来看,当年至少在周代贵族中间,便是开始“吃火锅”了。从其容量来看,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进而推测是分餐制情况下所用,一人一只,吃的是“小火锅”。

汉代人已吃“鸳鸯火锅”

——染炉将调料加热后涮蘸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更为普遍了。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的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锅”外,那时人们还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鸳鸯火锅。

1968年发现的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的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稀世文物。在刘胜的墓中便发现了一只可以用来吃火锅的铁暖炉,2011年我曾程去满城看了此墓葬及出土文物。此炉系采用鼎结构三足造型,在足腿中部设可以旋置燃料的托盘(炉底)。这种炉子温酒、热饭、吃火锅均很方便。

刘胜墓中出土的暖炉,尚不能直接证明他生前爱吃火锅,但南京博物院在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则直接证明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是一位十足的火锅“吃货”。而且,不只证明他喜欢吃火锅,还证明他吃的是“鸳鸯火锅”。

分格鼎,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其饮食原理就是现代的鸳鸯火锅,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饮食习惯的食客。鼎分5格,中间圆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将猪肉、狗肉、羊肉、牛肉、鸡肉这类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内,从而能吃到5种不同风味的火锅。由此鼎可以想像出,刘非生前吃火锅时是很热闹的,带着王后宠妃,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火锅带来的人生乐趣。

刘非很会吃火锅,在分格鼎旁边还出土了两套“染器”。所谓染器,就是吃火锅时放佐料的盘子。从这些来年的考古发现来看,染器有的是盘状,有的则呈杯状,如果有加热装置,则称为“染炉”。

江苏徐州黑头山西汉刘慎墓中曾出土过染炉,由耳杯和炉组成,炉身为长方形,敞口平底,方便放置燃料,以加热耳杯中的佐料。从染炉的出土来分析,汉代人吃火锅与现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将调料加热后,再涮蘸着吃。

刘非用的是五格火锅,考古中还曾发现过东汉晚期的三格锅。2007年初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境内上宝盖遗址上发现的一只陶质火锅,则与现代鸳鸯火锅设计完全一样。锅分成两半,一侧稍大,另一侧稍小。经鉴定,此火锅系西汉时期炊具,可见当时的鄂西人也吃火锅了。

类似的陶质火锅,在重庆云阳2000年前的一座汉墓中也有发现。这是一件釉陶质釜灶,下面有如灶型的三脚支架,上有锅状的釜。釜灶相当于今天的烫火锅,应该是根据墓主生前生活中的实物,原样制作出来的随葬明器。可见,以吃火锅著称的重庆人,在2000年前就好这一口了。


相关文章

  • 海昏侯墓内棋盘令人称奇 或是我国出土最早围棋盘
  • 海昏侯墓内出土的棋盘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 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1号主墓开棺时间的日益临近,对该墓园出土的器物,网上网下议论纷纷.针对读者(网友)热议的话题,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向考古专家求证.关于出土的青铜火锅或是"温酒器"一 ...查看


  • 成都市区旅游攻略
  • 朋友们好,很高兴看见了这个求助经验,正好我也是成都的,就说说成都市区旅游攻略,祝愿大家旅行愉快.顺便学一两句成都话哦哦~我想还说说就是我不怎么推荐跟团,因为上次我就随便逛一个公园,旅行社居然带游客玩那个公园,公园很一般,所以觉得跟团景点会不 ...查看


  • 重庆导游题
  • 1重庆剪纸的代表 北碚剪纸和偃兴剪纸 2重庆有多少座桥 八千多 3华夏第一高瀑布望乡台瀑布 4重庆园博园开幕时间(2011,11,19) 5重庆气候特点 6重庆各县区特产及称号 (忠县--柑橘之城,江津柑桔之乡) 7仙女山四绝 (奇峰.云海 ...查看


  • 重庆火锅文化
  • 重庆火锅 所谓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 ...查看


  • 重庆导游词
  • 重庆 HELLO!各位叔叔嬢嬢,大哥大姐,爷爷奶奶,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风景秀美,气候宜人,美食成堆(因游客年龄自由填加)美女如云,帅哥成林,坡坡坎坎的山城重庆,同时也大家欢迎来到巴国,大家都知道,重庆古称巴州,滁州,渝州,恭洲,在秦朝时候 ...查看


  • 重庆导游词 2
  • 西部明珠---重庆导游词 各位嘉宾,尊敬的朋友,早上好!欢迎大家到重庆观光旅游.我是你们的重庆导游 xxx,大家叫我小钱就可以了.为大家提供驾驶服务的是x师傅.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陪同大家一同游览山城风光,在我们相处的这段时间里,我将尽我所能为 ...查看


  • 万元开自助餐火锅加盟店怎么经营方能赚钱
  • 现在火锅店的生意好的不得了,一定要实地考察,在你的火锅店附近有没有同类的餐厅,自助餐火锅加盟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可以省去好些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就来看看创业项目自助餐火锅加盟怎么经营赚钱? 首先做市场调查,看看你的选址周围不管是自助的,火锅的, ...查看


  • 十三五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战略趋势分析
  • 十三五中国火锅行业发展战略趋势分析 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餐饮行业的利润率2014年同比增长是9%,2015年同比增长11.7%,这是我们餐饮业的增长.火锅业的增长也高于这个数据,但是最近一个数据看到是,我们的存量火锅店在下降,经营业绩在下降 ...查看


  • "走进养心殿":最真实的帝王心
  • 清代从雍正朝开始到宣统朝,共有8个皇帝长居养心殿,顺治.乾隆和同治3人死于此处.帝制时代,养心殿是真正的政治漩涡中心,很多决策从这里发布到全国,影响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命运.人们熟悉的不少清史典故,都与这座建筑有关.故宫对外开放以后,养心殿仅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