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12月19日,由中央党校报刊社和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已经出现很多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城市病。传统的技术和管理,已经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本质、城市功能培育、城市结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在致辞中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存在着试点失范、政出多门、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风险突出、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等问题,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多地从实际出发对智慧城市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其理论支撑还比较薄弱,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明确定位、目标和重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在“十三五”时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是深化改革,包括政府机构和职能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和模式改革,社会治理结构和机制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打造宜居有活力的新型城市。为了让城市感知更加透彻,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让发展更加安全,让人民更加幸福,要重点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二是结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点带面;三是以双创工作为抓手,为创业者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四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发展基于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新业态,增强智慧应用成效,打造高效便捷和全方位线上生活服务圈;五是以大数据治理为核心,深化大数据在智慧政务领域的应用,促进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六是以评价评估为手段,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评价,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进行推广;七是要以国际合作为契机,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从操作层面介绍了国家信息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开展的相关工作。他指出,国家信息中心从2009年开始配合国家发改委及时布局和持续开展智慧城市发展政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产业发展、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2012年组建了一个跨部门、专业化的合作平台——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为了配合国家发改委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工作,指导地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该中心以创建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专业化研究机构为目标,深入开展了智慧城市发展政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等层面的相关研究工作。
我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提智慧城市建设,遍地开花,但缺乏秩序和引导,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巡视员兼副局长秦海认为,我国智慧城市还处在初级阶段,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与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相结合;二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三是与现在的信息通讯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相结合;四是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秦海特别强调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智慧城市要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面向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优化产业布局和新型城镇化布局,要有宏观的眼光和微观的细致,来构造整个下一步发展定位;要关注公民隐私,关注国家安全;要有未来的眼光,并树立国际视野。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是不断深化行政职能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彤重点阐述了发展智慧城市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城市治理水平的内在逻辑关系,“十三五”规划建设提出的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遵循,宜居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市化终极阶段,要准确把握城市规划定位,加强对规划的实施情况监督,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管理体制。
智慧城市是高质量城市化非常重要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三是优化社会管理,四是普及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提出七条行动建议:第一,要以更为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和意义,更加重视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二,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或者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坚决,加快形成泛在、智能的网络空间。第三,要大力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智慧产业体系。第四,要注重创新要素集聚,培育有利创新要素环境和氛围。第五,要把城市发展,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制造业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新型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六,加快能源应用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加快能源互联网和能源经济。第七,以人为本,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加强产业工人和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
华为企业业务政府行业市场总监姚健奎结合近年来华为通过创新ICT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阐述了对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洞察和理解。姚健奎认为,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点是共享、开放、安全,为了维系城市高效、绿色节能、可持续的发展,借助新一轮信息技术,解决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城市管理更安全、更高效、随时响应和智能化。
“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又一个重大挑战和机遇,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个机遇;数字化是基础,智能化是提升,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拓展和升华;智慧城市是长期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回顾了我国从数字城市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阐述了时空大数据的概念,并特别指出要重视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国家战略日益清晰化、政策布局日益立体化、部际协调逐步协同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提出,在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要打造特色中国化,破解信息碎片化,避免设计局限化,推进规划发展群带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帮助城市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过程。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认为智慧发展就是要根据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找到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配套产业、机会产业、保障性产业,找到这个地区发展可实现的路径创新。
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认为,智慧城市要以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为核心,催生新的业态,让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增长活力。
盘古智库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尚宏利表示,政府可以通过开放大数据,通过提供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准入,让企业能够帮助城市做好相关的城市管理或者城市服务。
此外,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成名重点介绍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该平台可以在智慧城市阶段,给智慧城市提供一个带有时间的地理信息统一云环境。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详尽介绍了羲和系统的精准定位服务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莹介绍了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嘉宾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交流。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实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卢卫表示打造智慧城市,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政府要做好规划、出台政策、保障安全、适度监管,企业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让政府规划和政府政策能够落地,而市民则要提出需求和学会应用。单志广补充道,中国最大问题是协调,谁来定义协调的功能,谁来负责协调的职责,如果把所有希望放在市长、书记身上,这本身就有问题。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认为开放的环境下,要明确政府的边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如果大数据没有边界,城市会让生活更恐怖。要重视智慧城市带来的资产,对城市运营带来的价值,要以市场为主体,才可能实现资产最大化,智慧城市质量会越来越好。杨天举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要有一个科学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模式为旗帜,以项目做抓手,以构建全体功能体系做平台,以金融做翅膀,以信息化为手段,重构商业生态圈,以产业为本解决方向问题,以文化为本解决地方软实力问题,大家同唱一首歌,才能实现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中信国安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波认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打破部门利益,实现数据共享,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国家部委要有密集政策出台,统一思想。作为企业和供应商来讲,一定要让部门的领导,部门执行者,看到共享之后的好处。
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钟国兴在论坛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论坛探讨智慧城市的理念、原则、问题时,各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五大发展理念,说明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和中央的各个方面要求是非常契合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落实中央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反过来说,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也离不开智慧城市建设,所以我们探讨的问题非常重要,就是落实中央的会议精神,是结合智慧城市这个载体,从而具体地、深入地、系统地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王金龙等出席会议,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杨英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先后主持了论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12月19日,由中央党校报刊社和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高层论坛”在中央党校召开。来自中央党校、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在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已经出现很多困扰各个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城市病。传统的技术和管理,已经难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实践的发展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本质、城市功能培育、城市结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在致辞中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存在着试点失范、政出多门、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风险突出、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等问题,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近年来,多地从实际出发对智慧城市进行了积极实践,但我们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其理论支撑还比较薄弱,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明确定位、目标和重点。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我们在“十三五”时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是深化改革,包括政府机构和职能改革,公共服务体系和模式改革,社会治理结构和机制改革,通过这些改革打造宜居有活力的新型城市。为了让城市感知更加透彻,让城市管理更加精准,让城市运行更加智慧,让发展更加安全,让人民更加幸福,要重点开展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二是结合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点带面;三是以双创工作为抓手,为创业者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四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发展基于线上线下互动的商业新业态,增强智慧应用成效,打造高效便捷和全方位线上生活服务圈;五是以大数据治理为核心,深化大数据在智慧政务领域的应用,促进大数据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六是以评价评估为手段,开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效果评价,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优秀案例进行推广;七是要以国际合作为契机,支持企业走出去,培育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马忠玉从操作层面介绍了国家信息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开展的相关工作。他指出,国家信息中心从2009年开始配合国家发改委及时布局和持续开展智慧城市发展政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产业发展、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积极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健康发展。2012年组建了一个跨部门、专业化的合作平台——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为了配合国家发改委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工作,指导地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该中心以创建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专业化研究机构为目标,深入开展了智慧城市发展政策、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等层面的相关研究工作。
我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提智慧城市建设,遍地开花,但缺乏秩序和引导,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巡视员兼副局长秦海认为,我国智慧城市还处在初级阶段,应该实现四个方面的结合:一是与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相结合;二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相结合;三是与现在的信息通讯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相结合;四是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秦海特别强调了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智慧城市要面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面向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优化产业布局和新型城镇化布局,要有宏观的眼光和微观的细致,来构造整个下一步发展定位;要关注公民隐私,关注国家安全;要有未来的眼光,并树立国际视野。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是不断深化行政职能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过程。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会长、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彤重点阐述了发展智慧城市与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城市治理水平的内在逻辑关系,“十三五”规划建设提出的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遵循,宜居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市化终极阶段,要准确把握城市规划定位,加强对规划的实施情况监督,同时要通过深化改革,大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管理体制。
智慧城市是高质量城市化非常重要的途径,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增长,二是推动产业升级,三是优化社会管理,四是普及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提出七条行动建议:第一,要以更为全面的视角来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和意义,更加重视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第二,重视以互联网为代表或者为核心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坚决,加快形成泛在、智能的网络空间。第三,要大力发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智慧产业体系。第四,要注重创新要素集聚,培育有利创新要素环境和氛围。第五,要把城市发展,未来智慧城市建设与制造业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新型制造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第六,加快能源应用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加快能源互联网和能源经济。第七,以人为本,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加强产业工人和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
华为企业业务政府行业市场总监姚健奎结合近年来华为通过创新ICT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丰富实践经验,阐述了对智慧城市发展建设的洞察和理解。姚健奎认为,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城市的建设要点是共享、开放、安全,为了维系城市高效、绿色节能、可持续的发展,借助新一轮信息技术,解决城市化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实现城市管理更安全、更高效、随时响应和智能化。
“互联网+”、时空大数据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又一个重大挑战和机遇,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抓住这个机遇;数字化是基础,智能化是提升,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功能的拓展和升华;智慧城市是长期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巨大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方法,来解决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回顾了我国从数字城市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阐述了时空大数据的概念,并特别指出要重视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国家战略日益清晰化、政策布局日益立体化、部际协调逐步协同化。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提出,在做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时,要打造特色中国化,破解信息碎片化,避免设计局限化,推进规划发展群带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帮助城市发现需求,创造需求的过程。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认为智慧发展就是要根据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找到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配套产业、机会产业、保障性产业,找到这个地区发展可实现的路径创新。
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认为,智慧城市要以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为核心,催生新的业态,让信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增长活力。
盘古智库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尚宏利表示,政府可以通过开放大数据,通过提供政策的支持和市场准入,让企业能够帮助城市做好相关的城市管理或者城市服务。
此外,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成名重点介绍了时空信息云平台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该平台可以在智慧城市阶段,给智慧城市提供一个带有时间的地理信息统一云环境。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详尽介绍了羲和系统的精准定位服务如何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莹介绍了沈阳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模式。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上,嘉宾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交流。王家耀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实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卢卫表示打造智慧城市,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各司其职,各取所需。政府要做好规划、出台政策、保障安全、适度监管,企业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让政府规划和政府政策能够落地,而市民则要提出需求和学会应用。单志广补充道,中国最大问题是协调,谁来定义协调的功能,谁来负责协调的职责,如果把所有希望放在市长、书记身上,这本身就有问题。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认为开放的环境下,要明确政府的边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如果大数据没有边界,城市会让生活更恐怖。要重视智慧城市带来的资产,对城市运营带来的价值,要以市场为主体,才可能实现资产最大化,智慧城市质量会越来越好。杨天举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要有一个科学发展模式,以科学发展模式为旗帜,以项目做抓手,以构建全体功能体系做平台,以金融做翅膀,以信息化为手段,重构商业生态圈,以产业为本解决方向问题,以文化为本解决地方软实力问题,大家同唱一首歌,才能实现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中信国安城市运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波认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打破部门利益,实现数据共享,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国家部委要有密集政策出台,统一思想。作为企业和供应商来讲,一定要让部门的领导,部门执行者,看到共享之后的好处。
中央党校报刊社总编钟国兴在论坛总结发言时指出,本次论坛探讨智慧城市的理念、原则、问题时,各位专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五大发展理念,说明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问题和中央的各个方面要求是非常契合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落实中央强调的五大发展理念。反过来说,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也离不开智慧城市建设,所以我们探讨的问题非常重要,就是落实中央的会议精神,是结合智慧城市这个载体,从而具体地、深入地、系统地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中央党校信息中心主任王金龙等出席会议,中央党校报刊社副总编杨英杰、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单志广先后主持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