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梅 花 魂
学习目标
1. 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 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 你见过梅花吗? 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 .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 .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 .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 .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 .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读“三哭”。感悟真情
1. 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
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 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 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 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 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 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
1. 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 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 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1. 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 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
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板书设计
故乡梅花开 想起外祖父 冷艳又幽芳 睹物思人
教“我”诗词——动情流泪
斥“我”污梅——刮抹污渍
梅花魂 回忆外祖父 无法回国——痛哭流涕 借梅思乡 海外游子
送“我”梅图——叫“我”学梅 中华心魂
随“我”登船——赠“我”梅娟
理解外祖父 珍藏墨梅图
保留红梅绢 心想祖国
教后反思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重点段一大段是外祖父对" 我" 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当我们谈到梅花的精神时,学生能说出" 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进而从"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中,体会到梅花的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我顺势提出:"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 他的一番话还赞美了什么 " 他们立刻认识到: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然后让学生回忆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时,将梅花和民族精神联系起来认真体会,对于理解老人的爱国心是水到渠成。
6 梅 花 魂
学习目标
1. 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 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 你见过梅花吗? 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 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 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
(五件事:a .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 .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 .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 .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 .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读“三哭”。感悟真情
1. 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 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
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 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 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 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 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 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
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 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品语句,升华情感
1. 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 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 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归整体,理清层次
1. 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 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
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板书设计
故乡梅花开 想起外祖父 冷艳又幽芳 睹物思人
教“我”诗词——动情流泪
斥“我”污梅——刮抹污渍
梅花魂 回忆外祖父 无法回国——痛哭流涕 借梅思乡 海外游子
送“我”梅图——叫“我”学梅 中华心魂
随“我”登船——赠“我”梅娟
理解外祖父 珍藏墨梅图
保留红梅绢 心想祖国
教后反思
《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线索,重点段一大段是外祖父对" 我" 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当我们谈到梅花的精神时,学生能说出" 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进而从"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中,体会到梅花的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我顺势提出:"外祖父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 他的一番话还赞美了什么 " 他们立刻认识到:外祖父不仅仅是在赞美梅花,也在赞美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 然后让学生回忆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时,将梅花和民族精神联系起来认真体会,对于理解老人的爱国心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