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站维护及管理条例

液氧气化站运行维护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确保公司液氧站正常运行并得到有效监控,可靠地保障液氧汽化站及其输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超压、泄漏、起火、爆炸等事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液氧的特性及其危险

1. 液氧为低温液化气体,当与人体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 。

2. 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

3. 液氧和气氧是一种强助燃剂。液氧与可燃物接近时,遇明火极易引起燃烧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接触时,因撞击易产生爆震危险; 液氧与可燃物混合时,潜在爆炸危险。液氧蒸发成气氧时,能被衣服等织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闪烁燃烧危险。

4. 经过长期使用,微量的碳氢化合物还有可能在贮罐内浓缩、积聚,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第三条 工作职责:

1. 公司配备两名压力容器操作工,负责液氧站及其输送系统日常操作、调试及运行监控并每日记录;

2. 公司各车间主任及各班组长监控本部门管辖区域内液氧输送管路及附件运行和使用情况,如有损坏和异常应及时报修;

3. 公司设备员、安全员主持监督液氧站及其管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第四条 液氧站运行管理值班和交接班规定

1. 两名压力容器操作工应确保每天至少有1人值班,监控检查液氧站及

其输送管路的运行情况,并按规定填写《液氧站及输送系统运行检查记录》, 该记录表每月底记录完成后交设备管理部门存档。

2. 操作工应于每日早晨、中午上班前按规定检查液氧站及管路的运行状况,并记录,且一般情况下,交接班应于下午下班前后,遇特殊情况于其他时间交接班时,应注明交接时间。

3. 交接班制度:

1) 接班人员应准时来接班。

2) 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 并查看《液氧站设备设施运行检查记录表》, 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 确认无误后接班;

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

a) 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 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 站场不干净;

d) 接班人未到;

第五条 液氧站站区日常检查项目及记录

1. 站场状况:容器、汽化器、管路及附件是否有异常结霜、泄露或震动,各种标记及操作的件的位置及开关状态是否正确。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就位、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各种安全标识是否完整有效。区域内是否有油污及可燃物,5米内是否有明火。

1) 上进液阀、下进液阀、残液阀属液氧充装时使用的阀门,如有异常或泄露时由压力容器操作工按规定操作,其他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2) 检查增压阀、气体通过阀、排液阀、回气阀启闭状况是否正常;

3) 如上述情况均正常则在“站场状况”栏填“√”,如有异常则应填“X ”,并简要记录异常状况和处理结果。如有重大异常则按《液氧站及输送管路应急处理控制程序》执行。

2. 调整液氧站及管路,进入工作状态,检查调压器运行状况并记录:

1) 减压阀进口压力值读数,应不大于1.5MPa ;

2) 减压阀出口压力值读数,应不大于1.2MPa ;

3) 调压器各元件有无泄漏;

4) 进口或出口压力读数超标时应开启调压器下方的放散阀放散至规定压力范围。

3. 贮槽液位与压力读数:

1) 记录液位指示读数,当液位计读数低于3.5M 3

时应通知供应部

门及时采购液氧,当液位计读数低于1.5M 3

时应关闭排液阀,

停止供氧,并催告供应部门后告知公司主管领导;

2) 记录罐内氧气压力读数,当该读数低于0.8MPa 时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增压至0.8~1.5MPa后,方可开启排液阀供氧。

4. 液氧输送管路及附件检查项目及记录

1) 各车间主阀和管路有无异常及损坏;

2) 有无泄漏;

第六条 液氧汽化站日常操作规程

(一)液氧充装

1.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充装作业:

1) 遇有雷雨天气时;

2) 附近有明火时;

3) 夜间照明不良时;

2. 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确保充装作业安全无事故

1) 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2) 充装期间,充装人员要经常观察罐内压力,检查各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液氧充装完成时,液位计读数不得高于14.5M 3

4) 充装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充液阀门,排放管内残液、余压,拆除连接软管。

5) 液氧站操作工应做好充装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有追溯性。

(二)正常供氧操作

1. 读取贮槽压力表P1读数,确定在0.8MPa~1.5MPa之间,若低于0.8MPa 则应增压;

2. 缓慢开启排液阀C3;

3. 观察调压器进口压力表读数,应接近或适度高于贮槽压力表P1读数;

4. 观察出口压力表读数,应维持在0.8~1.2MPa;

5. 用氧设备正常工作后,观察贮槽压力表P1读数,如下降过大,则应增压。

(三)停止供氧

1. 缓慢关闭排液阀C3;

2. 开启回气阀V8;

3. 关闭调压器出口端供氧阀门,让多于气体回至贮槽;

4. 观察贮槽压力表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5. 观察调压器前端压力,当其读数值小于贮槽压力表读数时,关闭回气阀。

(四)超压排放

1. 排放前首先应确定站场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2. 当贮槽压力表读数超过1.57MPa, 贮槽安全阀未开启排放,则应开启放散阀放散至1.57MPa 以下,关闭放散阀,观察贮槽压力是否仍然继续上升,如继续上升则应实施故障排除,确保贮槽压力稳定在1.57MPa 以下;

3. 查明安全阀不工作原因,并实施故障排除。

(五)增压操作

1. 确定气体通过阀V7已经全开;

2. 确定排液阀C3处于关闭状态;

3. 缓慢打开增压阀V6,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

4. 观察罐体上压力表读数,增压后罐体压力应控制在0.8~1.5MPa;

5. 增压完成或停止向外供液时,应关闭增压阀V6;

6. 操作人员在增压完成,关闭增压阀V6;

7. 增压完成半小时以后,关闭气体通过阀V7,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第七条 定期检验

1. 储槽的真空度半年左右检查一次。测量时,只需将金属热偶规管上的保护盖拧下,插上热偶真空计的插头,即可测到夹层真空度。真空度降低到66.7Pa 以下时与设备供方联系重新抽真空。

2. 液氧汽化站用所有压力表每半年校准一次;

3. 液氧气化站用所有安全阀动作压力每年校准一次;

4. 调压阀的关闭压力应等于需要的工作压力。若压紧顶部调节螺栓,为提高开启压力,反之降低开启压力。调压阀的启闭压力每年校准一次;

5. 液氧气化站导除静电的接地电阻不 得大于100Ω,防雷击装置最大冲击电阻不 得大于30Ω,防雷及静电接地每年检查一次。

第八条 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九条 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合格。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应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 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2. 液氧充灌时:公司操作人员必须在场,监督供方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控周围场景安全,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

3. 阀门的启闭应缓慢进行,避免太快太猛,避免出现火花或损伤连接密封面;

4. 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或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5. 设备在检修焊接前,必须先排尽贮槽或管路中的液氧或气氧,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置换;

6. 检修或更换的管阀、接头等,必须彻底去污除油后产能安装使用;

7. 液体贮存:液体的贮存方式分无压贮存和带压贮存。无压存放空阀打开,压力表、液位计处开投用状态。带压贮存时,除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投入使用外,其余阀全关。由自然蒸发的影响,内筒压力会缓慢上升,当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打开放空阀适当泄压。所以采用带压贮存方式时,应加强巡检,防止超压。罐内的液体不可长期停放不用,要经常充装及排放,以免引起乙炔等有害杂质浓缩。

8. 安全防护:

1) 液氧设备周围至少5米内严禁烟火、同时避免在操作场所出现静电火花。

2) 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

3) 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上无钉皮靴,裤脚套在皮靴外面。

4) 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油脂沾污过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 不得穿着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 不得穿有钉鞋。

5) 操作人员的服装若已渗透了氧,则不得进入有明火的场所。必要时,必须更换衣服或经过充分的吹除,在大气中至少吹除15min 。

6) 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第十条 管理规定

1. 操作工未按规定实施日常巡查、检查并记录,每次扣减当月收入30元;不服纠正或一月内违背3次者,公司可撤销其操作资格;

2. 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不服纠正者,每次扣减当月收入50元;若因此给造成后果的,公司追究损失责任,因此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国家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附则

1. 本条例自宣布之日起实施;

2. 本条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补充。

崇州广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9日

液氧气化站运行维护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确保公司液氧站正常运行并得到有效监控,可靠地保障液氧汽化站及其输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超压、泄漏、起火、爆炸等事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液氧的特性及其危险

1. 液氧为低温液化气体,当与人体皮肤、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冷烧灼) 。

2. 低温液体汽化为气体时,体积会迅速膨胀,在密闭容器内,因液化汽体使压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压危险。

3. 液氧和气氧是一种强助燃剂。液氧与可燃物接近时,遇明火极易引起燃烧危险。液氧与可燃物接触时,因撞击易产生爆震危险; 液氧与可燃物混合时,潜在爆炸危险。液氧蒸发成气氧时,能被衣服等织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闪烁燃烧危险。

4. 经过长期使用,微量的碳氢化合物还有可能在贮罐内浓缩、积聚,在一定的条件下,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第三条 工作职责:

1. 公司配备两名压力容器操作工,负责液氧站及其输送系统日常操作、调试及运行监控并每日记录;

2. 公司各车间主任及各班组长监控本部门管辖区域内液氧输送管路及附件运行和使用情况,如有损坏和异常应及时报修;

3. 公司设备员、安全员主持监督液氧站及其管路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第四条 液氧站运行管理值班和交接班规定

1. 两名压力容器操作工应确保每天至少有1人值班,监控检查液氧站及

其输送管路的运行情况,并按规定填写《液氧站及输送系统运行检查记录》, 该记录表每月底记录完成后交设备管理部门存档。

2. 操作工应于每日早晨、中午上班前按规定检查液氧站及管路的运行状况,并记录,且一般情况下,交接班应于下午下班前后,遇特殊情况于其他时间交接班时,应注明交接时间。

3. 交接班制度:

1) 接班人员应准时来接班。

2) 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 并查看《液氧站设备设施运行检查记录表》, 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 确认无误后接班;

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

a) 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

b) 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

c) 站场不干净;

d) 接班人未到;

第五条 液氧站站区日常检查项目及记录

1. 站场状况:容器、汽化器、管路及附件是否有异常结霜、泄露或震动,各种标记及操作的件的位置及开关状态是否正确。消防器材是否完整就位、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各种安全标识是否完整有效。区域内是否有油污及可燃物,5米内是否有明火。

1) 上进液阀、下进液阀、残液阀属液氧充装时使用的阀门,如有异常或泄露时由压力容器操作工按规定操作,其他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2) 检查增压阀、气体通过阀、排液阀、回气阀启闭状况是否正常;

3) 如上述情况均正常则在“站场状况”栏填“√”,如有异常则应填“X ”,并简要记录异常状况和处理结果。如有重大异常则按《液氧站及输送管路应急处理控制程序》执行。

2. 调整液氧站及管路,进入工作状态,检查调压器运行状况并记录:

1) 减压阀进口压力值读数,应不大于1.5MPa ;

2) 减压阀出口压力值读数,应不大于1.2MPa ;

3) 调压器各元件有无泄漏;

4) 进口或出口压力读数超标时应开启调压器下方的放散阀放散至规定压力范围。

3. 贮槽液位与压力读数:

1) 记录液位指示读数,当液位计读数低于3.5M 3

时应通知供应部

门及时采购液氧,当液位计读数低于1.5M 3

时应关闭排液阀,

停止供氧,并催告供应部门后告知公司主管领导;

2) 记录罐内氧气压力读数,当该读数低于0.8MPa 时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增压至0.8~1.5MPa后,方可开启排液阀供氧。

4. 液氧输送管路及附件检查项目及记录

1) 各车间主阀和管路有无异常及损坏;

2) 有无泄漏;

第六条 液氧汽化站日常操作规程

(一)液氧充装

1.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禁止充装作业:

1) 遇有雷雨天气时;

2) 附近有明火时;

3) 夜间照明不良时;

2. 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确保充装作业安全无事故

1) 充装人员、司运人员必须坚守岗位。

2) 充装期间,充装人员要经常观察罐内压力,检查各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液氧充装完成时,液位计读数不得高于14.5M 3

4) 充装结束后要及时关闭充液阀门,排放管内残液、余压,拆除连接软管。

5) 液氧站操作工应做好充装记录,记录要真实准确,有追溯性。

(二)正常供氧操作

1. 读取贮槽压力表P1读数,确定在0.8MPa~1.5MPa之间,若低于0.8MPa 则应增压;

2. 缓慢开启排液阀C3;

3. 观察调压器进口压力表读数,应接近或适度高于贮槽压力表P1读数;

4. 观察出口压力表读数,应维持在0.8~1.2MPa;

5. 用氧设备正常工作后,观察贮槽压力表P1读数,如下降过大,则应增压。

(三)停止供氧

1. 缓慢关闭排液阀C3;

2. 开启回气阀V8;

3. 关闭调压器出口端供氧阀门,让多于气体回至贮槽;

4. 观察贮槽压力表读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5. 观察调压器前端压力,当其读数值小于贮槽压力表读数时,关闭回气阀。

(四)超压排放

1. 排放前首先应确定站场周围环境的安全性;

2. 当贮槽压力表读数超过1.57MPa, 贮槽安全阀未开启排放,则应开启放散阀放散至1.57MPa 以下,关闭放散阀,观察贮槽压力是否仍然继续上升,如继续上升则应实施故障排除,确保贮槽压力稳定在1.57MPa 以下;

3. 查明安全阀不工作原因,并实施故障排除。

(五)增压操作

1. 确定气体通过阀V7已经全开;

2. 确定排液阀C3处于关闭状态;

3. 缓慢打开增压阀V6,使液体进入增压器汽化;

4. 观察罐体上压力表读数,增压后罐体压力应控制在0.8~1.5MPa;

5. 增压完成或停止向外供液时,应关闭增压阀V6;

6. 操作人员在增压完成,关闭增压阀V6;

7. 增压完成半小时以后,关闭气体通过阀V7,操作人员方可离开。

第七条 定期检验

1. 储槽的真空度半年左右检查一次。测量时,只需将金属热偶规管上的保护盖拧下,插上热偶真空计的插头,即可测到夹层真空度。真空度降低到66.7Pa 以下时与设备供方联系重新抽真空。

2. 液氧汽化站用所有压力表每半年校准一次;

3. 液氧气化站用所有安全阀动作压力每年校准一次;

4. 调压阀的关闭压力应等于需要的工作压力。若压紧顶部调节螺栓,为提高开启压力,反之降低开启压力。调压阀的启闭压力每年校准一次;

5. 液氧气化站导除静电的接地电阻不 得大于100Ω,防雷击装置最大冲击电阻不 得大于30Ω,防雷及静电接地每年检查一次。

第八条 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九条 安全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合格。熟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及其危险性。应熟悉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工艺流程、设备上各种阀门、仪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 在发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时必须能独立采取紧急安全措施。

2. 液氧充灌时:公司操作人员必须在场,监督供方按操作规程进行,监控周围场景安全,禁止易燃易爆物品靠近。

3. 阀门的启闭应缓慢进行,避免太快太猛,避免出现火花或损伤连接密封面;

4. 当设备上的阀门和仪表、管道连接接头等处被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宜用70-80℃干净无油的热空气、或温水进行融化解冻。

5. 设备在检修焊接前,必须先排尽贮槽或管路中的液氧或气氧,并用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置换;

6. 检修或更换的管阀、接头等,必须彻底去污除油后产能安装使用;

7. 液体贮存:液体的贮存方式分无压贮存和带压贮存。无压存放空阀打开,压力表、液位计处开投用状态。带压贮存时,除压力表、液位计、安全阀投入使用外,其余阀全关。由自然蒸发的影响,内筒压力会缓慢上升,当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打开放空阀适当泄压。所以采用带压贮存方式时,应加强巡检,防止超压。罐内的液体不可长期停放不用,要经常充装及排放,以免引起乙炔等有害杂质浓缩。

8. 安全防护:

1) 液氧设备周围至少5米内严禁烟火、同时避免在操作场所出现静电火花。

2) 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低温液体时,应戴干净易脱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产生液体喷射或飞溅可能,应戴上护目镜或面罩。

3) 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上无钉皮靴,裤脚套在皮靴外面。

4) 操作人员在充灌或处理液氧时,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凡被油脂沾污过的衣服和防护用品必须更换; 不得穿着有静电效应的化纤服装; 不得穿有钉鞋。

5) 操作人员的服装若已渗透了氧,则不得进入有明火的场所。必要时,必须更换衣服或经过充分的吹除,在大气中至少吹除15min 。

6) 操作人员的皮肤因接触低温液体或低温气体而被冻伤时,应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温水中浸泡或冲洗,切勿干加热。严重的冻伤应迅速到医院治疗。

第十条 管理规定

1. 操作工未按规定实施日常巡查、检查并记录,每次扣减当月收入30元;不服纠正或一月内违背3次者,公司可撤销其操作资格;

2. 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不服纠正者,每次扣减当月收入50元;若因此给造成后果的,公司追究损失责任,因此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国家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附则

1. 本条例自宣布之日起实施;

2. 本条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争议,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补充。

崇州广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9日


相关文章

  •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钢瓶.液态氧比较
  • 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钢瓶.液态氧比较 一.简便性比较: 瓶装氧:需要不断定期购买.运输搬运.管理复杂,钢瓶需定期进行检测与更换配件. 液态氧:液态供养每月至少需灌充1-2次,灌充操作要求非常严格.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需每天监测输出压力,并需 ...查看


  • 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 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摘要:制氧装置涉及氧.氮.氩等,制氧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爆炸.火灾,其次还存在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低温.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制氧装置所涉及到的主要生产装置 ...查看


  • 设备知识题库 1
  • 设备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数控机床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B)零件加工: A简单 B大型 C复杂 D小型 2.1952年,(A)成功研制出一台(A),这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台数 控机床: 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数控铣床 B 美国耶鲁大学 数 ...查看


  • 液氧储存安全
  • 液氧储存安全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要熟悉工艺流程.设备及低温液体方面的知识,应经常检查压 力表.液位计及各安全装置,不允许在安全措施不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贮存,尤其是要防止阀门被冻结而卡死. 2.充气密封的气体应是干燥的氮气,并保证不能中断,使 ...查看


  •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
  • 空分工段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一.吸附剂床层鼓包的事故 2007年5月23日晚21时30分,CO2分析仪投用后,发现出2#纯化器空气中CO2含量超标.川空代表及车间人员共同分析,可能是再生不彻底.于是5月24日对2#纯化器进行高温活化再 ...查看


  • 低温液体储罐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低温液体储罐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大宗气体站突发液氧.液氮泄露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的生命安全,特编制此应急预案. 二 应急组织体系 ...查看


  • 光辉气体液氧储罐泄露事故演练方案
  • 华亭县光辉气体有限责任公司 液氧储罐泄漏事故综合应急演练工作方案 二〇一六年七月 目 录 1 演练目的 . .................................................... 3 2 演练时间 . .. ...查看


  • 空分装置讲解
  • 空分装置简介 洗涤剂化工厂空分车间由氮氧站和空压站布置成一个区域组成的气体车间,为生产装置和辅助系统提供需要的氮气.氧气.仪表风和工业风. 1.1.1装置简介 氮氧站包括空分装置.液氧液氮储存.压氧.压氮系统,空分装置有两套KDON-800 ...查看


  • 浅述医用氧和富氧空气的区别
  • 浅述医用氧和富氧空气(93% 氧)的异同 薛菊霞 陶建伟 1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三门峡 472000) 2 三门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门峡 472000) 内容提要:目的:对医用氧和富氧空气(93%氧)进行分析,提出临床用氧意见.方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