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字的精华。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是幸福的,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我们就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没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从来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错和过失,这就使自己远离了幸福。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作痛苦,把不属于忧伤的东西当作忧伤,把不属于悲哀的东西当作悲哀,而把原本该属于快乐、欢喜、幸福的东西看得很平淡,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的快乐、欢喜和幸福。

反问一下自己,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幸福生活呢?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是一种心境,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自然就会收获一分内心的安宁。生活就是面镜子,你对它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它哭他也对你哭。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也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谁让我们气

的?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所以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一个人了解到这个真相时,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而如何拥有幸福生活呢?如《幸福人生讲座》中所言,做一个如法的人。蔡礼旭老师建议我们习读《弟子规》,以《弟子规》衡量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守孝悌、知礼仁的人。

首要就是“入则孝”,在家孝敬父母,同时推及他人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花费了许多心血,有时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是为我们着想的。我常常有种感受:这世上除了父母真的很难有人会对自己那么贴心贴肺地关怀。虽然我们渐渐独立离开父母,可爸妈的心一直系在我们身上,关注我们的近况。作为子女我们真该多多理解关心爸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父母。反思一下:我们在父母的人生历史当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篇了吗?能够让父母每一次想到我们就觉得“我生这孩子真是没有白生!”吗?假如父母那一本人生历史当中每时翻开来都是这样的满足,那我们这一生在父母当中的历史就写得非常有价值。我不奢求给父母每一页的骄傲,但求自己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为人不单要孝还该做到“谨”和“信”等美德,诚信就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与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我们

不曾讲出,但内心深处必定坚守着这个信念,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别人帮助我们是对我们有恩,而我们更应当讲道义。

蔡老师的讲座中对我有深刻影响的还有关于婚姻的一讲。“人与人相交往一定有它的自然的轨迹发展过来。人跟人一开始认识,从相识开始,相识之后慢慢的才会相知,互相了解,进入相知的状况。”可我们多少人极易因误解而结合,因知道了、了解了而分开,好荒唐。这样子,让关心自己的人伤心。我虽然不否认一见钟情,但也不能把人生全部交托给第六感。看人一定要客观去看,要在他平时处事待人当中去看,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如果只看到他对你的关注而忽视平时的表现,那么是很容易被蒙蔽。

蔡老师总结的五个词很经典: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两个人相知并且惺惺相惜、互相理解才能相互扶持经营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正确理解爱,爱不是一时的甜言,不是一刻欢愉,爱要彼此理解,付出,关心你以及关心你的家人,对彼此负责。如果还没有遇到爱情,不要因为寂寞而急切,何不随缘?缘满时,自然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从来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幸福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创造,去用心感受。幸福是要靠自己创造的,金盆银匙、锦衣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这个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幸福人生就从自我修养开始。

看了《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我明白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如果有所不得,先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有何不妥。自身修习完善自然会收获应得的。“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

谢谢老师推荐的这个讲座,这讲座的确对于如何去过幸福的人生有着很重要的启发。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把一千多字的文明礼仪略成了24字的精华。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可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是幸福的,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我们就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没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总是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从来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错和过失,这就使自己远离了幸福。

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痛苦大于快乐,忧伤大于欢喜,悲哀大于幸福呢?那是因为我们总是把不属于痛苦的东西当作痛苦,把不属于忧伤的东西当作忧伤,把不属于悲哀的东西当作悲哀,而把原本该属于快乐、欢喜、幸福的东西看得很平淡,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的快乐、欢喜和幸福。

反问一下自己,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使自己拥有幸福生活呢? 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是一种心境,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世界,自然就会收获一分内心的安宁。生活就是面镜子,你对它笑他就对你笑,你对它哭他也对你哭。当我们觉得烦恼很多,看谁也不顺眼,看谁又很难受的时候,问题绝对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谁让我们气

的?谁让我们痛苦的?都是自己的强求,都是自己的执着。所以不是别人跟我们过不去,是我们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当一个人了解到这个真相时,才慢慢懂得什么应该放下。

而如何拥有幸福生活呢?如《幸福人生讲座》中所言,做一个如法的人。蔡礼旭老师建议我们习读《弟子规》,以《弟子规》衡量自己的品行,做一个守孝悌、知礼仁的人。

首要就是“入则孝”,在家孝敬父母,同时推及他人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花费了许多心血,有时即使他们说的不对,也是为我们着想的。我常常有种感受:这世上除了父母真的很难有人会对自己那么贴心贴肺地关怀。虽然我们渐渐独立离开父母,可爸妈的心一直系在我们身上,关注我们的近况。作为子女我们真该多多理解关心爸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父母。反思一下:我们在父母的人生历史当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篇了吗?能够让父母每一次想到我们就觉得“我生这孩子真是没有白生!”吗?假如父母那一本人生历史当中每时翻开来都是这样的满足,那我们这一生在父母当中的历史就写得非常有价值。我不奢求给父母每一页的骄傲,但求自己一定要让他们满意。

为人不单要孝还该做到“谨”和“信”等美德,诚信就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论语》中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与义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虽然我们

不曾讲出,但内心深处必定坚守着这个信念,履行着自己的义务。别人帮助我们是对我们有恩,而我们更应当讲道义。

蔡老师的讲座中对我有深刻影响的还有关于婚姻的一讲。“人与人相交往一定有它的自然的轨迹发展过来。人跟人一开始认识,从相识开始,相识之后慢慢的才会相知,互相了解,进入相知的状况。”可我们多少人极易因误解而结合,因知道了、了解了而分开,好荒唐。这样子,让关心自己的人伤心。我虽然不否认一见钟情,但也不能把人生全部交托给第六感。看人一定要客观去看,要在他平时处事待人当中去看,这样才能够真正了解一个人。如果只看到他对你的关注而忽视平时的表现,那么是很容易被蒙蔽。

蔡老师总结的五个词很经典: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两个人相知并且惺惺相惜、互相理解才能相互扶持经营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正确理解爱,爱不是一时的甜言,不是一刻欢愉,爱要彼此理解,付出,关心你以及关心你的家人,对彼此负责。如果还没有遇到爱情,不要因为寂寞而急切,何不随缘?缘满时,自然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从来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幸福在于用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创造,去用心感受。幸福是要靠自己创造的,金盆银匙、锦衣美食的人,未见得幸福;粗衣布履、粗茶淡饭的人,未见得不幸。这个世界的一枝花、一滴水,都可能成为幸福的源泉。“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幸福人生就从自我修养开始。

看了《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我明白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如果有所不得,先反躬自省,想想自己有何不妥。自身修习完善自然会收获应得的。“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

谢谢老师推荐的这个讲座,这讲座的确对于如何去过幸福的人生有着很重要的启发。


相关文章

  • 国学知识---传统文化---影音讲座
  • 儒学讲座 (徐醒民教授) 编号 讲题 时间 地点 集数 mp3/wmv 文字 X-01 儒学简介 2002.9月 香港 12 » o X-02 读易简说 1998.1月 o X-03 大学 台湾 20 » X-04 孝经 2006.2月 台 ...查看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
  • <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 观后感 忙了一天终于在晚上才静下心来看蔡先生的幸福人生讲座,总觉得这种净化心灵的学习是需要特定环境的,就像安静的夜能够平复内心的浮躁,让人真正的思考与学习.说实话,看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回忆如潮水般涌来 ...查看


  • 听教育专家罗崇敏讲座心得体会
  • 关于教育专家罗崇敏恒忠 <生命的旅行--用人生经历和哲学思 维诠释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价值> 学术讲座的心得体会 专业班级:地球物理学1002班 学号: 10017203 姓名: 李东成 讲座老师: 罗崇敏 讲座时间: 201 ...查看


  • [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 幸福人生讲座心得体会 ---yangqn-20120316 承德,一个宁静.安祥.和谐的地方,一个充满无私,充满爱的地方,一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更有人说那里就是一个天堂,因为衣食无忧.因为宁静祥和.因为与世无争.....但这里其实是一个让人 ...查看


  • 做智慧教师,享幸福人生读后感
  • 教师智慧成就幸福人生 ---<做智慧教师,享幸福人生>讲座有感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今天有幸参加了姜主任给我们做的讲座:<做智慧教师,享幸福人生>.讲座中,姜主任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经验,从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 ...查看


  • "哲学与人生"主题讲座 周国平
  • 哲学与人生 周国平 未经过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哲学的三个基本特点:面向所有人.思考根本问题.独立思考. 唯心主义有缺点的好人.形而上学值得利用的坏蛋.辩证唯物主义完人? 哲学的两大问题,对世界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为思考人生 ...查看


  • 从「相识」到「相爱结婚经营」--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精华摘录
  • 关于"蔡礼旭幸福人..."的内容 本站搜索更多关于"蔡礼旭幸福人生讲座"的内容 从「相识」到「相爱结婚经营」 玫瑰心情 对联创作 影视音乐 平面设计 动漫世界 饮食文化 健康长寿 垂钓乐园 休闲娱乐 ...查看


  • 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讲座感悟
  • 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讲座感悟 2012年10月19日下午18时在我在大活听了一场"大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与最完美的发展"的主题讲座受益匪浅. "性格决定命运"是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万学教育的 ...查看


  •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心得体会 在阳光明媚的六月公司在五家渠青湖御园举办了中华>传统文化<幸福人生>讲座',我有幸在公司的推荐下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专家和爱心人士们的精彩讲座,给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