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给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

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枚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我认识一个中年男子,魁梧黑壮得像个铁塔。他是一名音乐老师,在一所不甚知名的学校里,教小学生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领着孩子们唱天真的童谣。音乐老师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弱智儿童,他的智力水平永远只在三四岁。本来英俊硬朗的音乐老师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像一下子被抽干了心头的水分。可他必须面对那个傻儿子,在自己心中时时滴血的时候,作为父亲,他得让那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音乐老师为此付出了多少比别的父亲更多的辛劳,外人是无法得知的。但是,即使上了一天的课,累极了,被不听话的学生气极了,只要音乐老师的脸望向自己的孩子,眼眸里一定会开满温情的花朵。

在那个弱智的孩子快乐成长着的日子里,音乐老师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有人说他曾号啕大哭过无数回,可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同升起;学生们说音乐老师在领着他们唱歌的时候,双眸中就会慢慢浸满莹莹的泪光,然后到走廊独自站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又会张开双臂,对着他的学生们热情地说:“来吧,孩子们,让我们再唱一遍《欢乐颂》!”

音乐老师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这是关于悲剧的最有力的诠释。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为生命保鲜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很挑剔,老是娶不到合适的妻子,有一天他在森林边邂逅了一个仙女一样一尘不染的姑娘,一见钟情。他要娶她为王后,姑娘答应了,但有一个条件:每天下午4点她要回一趟森林,只要一小时,5点一定出来;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跟着她。国王说好啊,把姑娘带回了王宫。年轻的王后一下子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她给国王生儿育女,协调宫里宫外的事情,她不忧伤、不烦躁,一切都井然有序,国王觉得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人。雷打不动的是她每天必须在那个时间回森林。

一晃二十多年,儿女长大成人,人到中年的王后模样还和当初一样,年轻、柔美、鲜亮,也不发脾气。二十多年一直这样,国王却越来越恐惧,觉得自己娶的不是一个凡人,他怀疑她每天回森林是被施以魔法。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折磨着他,让他打破了承诺。终于有一天他悄悄地跟着王后进了森林。他看着王后走走跳跳,来到一条小河边,绿绿的草地上有石头、鲜花,王后摘下嵌满钻石的皇冠,脱下华丽的袍子,再一件一件脱下所有的衣物直至全身赤裸,就坐在了草地上。王后看一会儿天上的流云,玩一会儿溪水,闻着花香,听听鸟叫。那个时候光线还很好,那种笼罩着她的光芒,特别地柔和、饱满。没有什么仙人,也没有魔法。一个小时后她一件一件穿好衣裳,戴上皇冠,提着裙脚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森林。

其实二十年间她不过就是每天做同样一件事情,这就是让凡人成为仙女的秘密:让自己宛如婴儿,回到自然里。那一刻她不是王后、不是母亲,什么社会身份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婴孩,像牛羊亲近青草那样亲近她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一直在想,人怎样找到一种为生命保鲜的方式?我觉得无论向牛羊学习还是像王后一样静默地给自己一小时,都是在转换生命坐标里面给自己一个生命保鲜的理由。

人们对成长所抱有的心情很复杂,日子在向前走,但是人也在衰老。其实年龄越大越会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怎样让人的生命在流光中保持新鲜。什么是生命的新鲜呢?我觉得有很多老人,他们的天真会让年轻人动心。

我小时候学昆曲,有个老师叫周全安,她是真正的贵族出身,大学读的是家政系,解放后她跟丈夫基本上没有工作,也没有孩子。她会唱那种最正宗、最典雅的昆曲,我大概二十来岁排曲子的时候,她已经六十七八岁,生活非常贫瘠,但是她的那种鲜亮和活泼让我们这些小姑娘都会惊讶。她教我们念白,要求嘴上要过好久,像我们这些北方孩子念不出入声字那是不可以的;她经常跟我们做身段,她的身段灵活、柔软,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老说女人老不老,不在于脸上有多少皱纹,而是体态是不是轻盈。一个体态轻盈的女人就不衰老,尽管她满脸皱纹。

8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流行蝙蝠衫,那个夏天周先生特欢心地跟我们说,你们快给我找件蝙蝠衫吧,看我又瘦又高穿蝙蝠衫肯定漂亮。后来她自己找了一件,浅黄底子撒黑点的短袖蝙蝠衫,从胳膊肘这儿连着腰,腰细细地卡在那儿,然后穿了一条水蓝蓝的牛仔裤,一头白发,个子可能有一米七。哎哟,真的是飘飘欲仙。那件蝙蝠衫是纯棉的,8块钱,那条牛仔裤10块钱,18块钱在一个女人身上就鲜亮无比。

我跟她去过她的家,一个大杂院里的一间小平房,黑色的泥地,中间一个蜂窝煤炉子,她先生靠在一把吱吱呀呀的躺椅上,手中捧着线装书,她在屋子里面灵巧地转来转去,嘴里哼着昆曲。看到他俩,我觉得生命是如此蓬勃和新鲜,如此优雅和骄傲。这种典雅是贫困、挫折乃至死亡都动摇不了的,因为它带着自己的一种质地。

我有时候想,我们用什么抗拒流光?今天是一个物质时代,女人怕老,外有化妆品、内有营养液还有大把的维生素,无非是锦上添花;真正雪中送炭的是你有一种保持生命更新的能力,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动手的快乐而不是消费的快乐,有一种生命的滋养,能够有一种真正的意义让你的生命永远保持着一种新鲜的状态。

在危地马拉,有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要叫七天七夜才下一枚蛋。由于鸟类没有接生婆,所以难产的落沙婆只有彻夜不停地痛苦啼叫。可恰恰是因为这痛苦的七天,使蛋壳变得坚硬,小落沙婆孵出来之后也更硬实,这便是一个母亲经历七天痛苦所换来的一个孩子健康的明天,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是落沙婆在用另外的方式释放着肉身的痛苦。

我认识一个中年男子,魁梧黑壮得像个铁塔。他是一名音乐老师,在一所不甚知名的学校里,教小学生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领着孩子们唱天真的童谣。音乐老师的儿子是一个先天性弱智儿童,他的智力水平永远只在三四岁。本来英俊硬朗的音乐老师在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像一下子被抽干了心头的水分。可他必须面对那个傻儿子,在自己心中时时滴血的时候,作为父亲,他得让那个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

音乐老师为此付出了多少比别的父亲更多的辛劳,外人是无法得知的。但是,即使上了一天的课,累极了,被不听话的学生气极了,只要音乐老师的脸望向自己的孩子,眼眸里一定会开满温情的花朵。

在那个弱智的孩子快乐成长着的日子里,音乐老师也以快乐面对着这一切。有人说他曾号啕大哭过无数回,可他的笑脸总会与朝阳一同升起;学生们说音乐老师在领着他们唱歌的时候,双眸中就会慢慢浸满莹莹的泪光,然后到走廊独自站一会儿,回来的时候,又会张开双臂,对着他的学生们热情地说:“来吧,孩子们,让我们再唱一遍《欢乐颂》!”

音乐老师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他找到了让痛苦流淌的出口,他像一棵每天都要挨一刀,每天都要缝合伤口的橡胶树,用爱不停地释放着自己内心的痛苦。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这是关于悲剧的最有力的诠释。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为生命保鲜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很挑剔,老是娶不到合适的妻子,有一天他在森林边邂逅了一个仙女一样一尘不染的姑娘,一见钟情。他要娶她为王后,姑娘答应了,但有一个条件:每天下午4点她要回一趟森林,只要一小时,5点一定出来;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跟着她。国王说好啊,把姑娘带回了王宫。年轻的王后一下子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她给国王生儿育女,协调宫里宫外的事情,她不忧伤、不烦躁,一切都井然有序,国王觉得她是一个完美的女人。雷打不动的是她每天必须在那个时间回森林。

一晃二十多年,儿女长大成人,人到中年的王后模样还和当初一样,年轻、柔美、鲜亮,也不发脾气。二十多年一直这样,国王却越来越恐惧,觉得自己娶的不是一个凡人,他怀疑她每天回森林是被施以魔法。那种强烈的好奇心折磨着他,让他打破了承诺。终于有一天他悄悄地跟着王后进了森林。他看着王后走走跳跳,来到一条小河边,绿绿的草地上有石头、鲜花,王后摘下嵌满钻石的皇冠,脱下华丽的袍子,再一件一件脱下所有的衣物直至全身赤裸,就坐在了草地上。王后看一会儿天上的流云,玩一会儿溪水,闻着花香,听听鸟叫。那个时候光线还很好,那种笼罩着她的光芒,特别地柔和、饱满。没有什么仙人,也没有魔法。一个小时后她一件一件穿好衣裳,戴上皇冠,提着裙脚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森林。

其实二十年间她不过就是每天做同样一件事情,这就是让凡人成为仙女的秘密:让自己宛如婴儿,回到自然里。那一刻她不是王后、不是母亲,什么社会身份都不是,她只是一个婴孩,像牛羊亲近青草那样亲近她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一直在想,人怎样找到一种为生命保鲜的方式?我觉得无论向牛羊学习还是像王后一样静默地给自己一小时,都是在转换生命坐标里面给自己一个生命保鲜的理由。

人们对成长所抱有的心情很复杂,日子在向前走,但是人也在衰老。其实年龄越大越会考虑这个问题,就是怎样让人的生命在流光中保持新鲜。什么是生命的新鲜呢?我觉得有很多老人,他们的天真会让年轻人动心。

我小时候学昆曲,有个老师叫周全安,她是真正的贵族出身,大学读的是家政系,解放后她跟丈夫基本上没有工作,也没有孩子。她会唱那种最正宗、最典雅的昆曲,我大概二十来岁排曲子的时候,她已经六十七八岁,生活非常贫瘠,但是她的那种鲜亮和活泼让我们这些小姑娘都会惊讶。她教我们念白,要求嘴上要过好久,像我们这些北方孩子念不出入声字那是不可以的;她经常跟我们做身段,她的身段灵活、柔软,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现在老说女人老不老,不在于脸上有多少皱纹,而是体态是不是轻盈。一个体态轻盈的女人就不衰老,尽管她满脸皱纹。

8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北京流行蝙蝠衫,那个夏天周先生特欢心地跟我们说,你们快给我找件蝙蝠衫吧,看我又瘦又高穿蝙蝠衫肯定漂亮。后来她自己找了一件,浅黄底子撒黑点的短袖蝙蝠衫,从胳膊肘这儿连着腰,腰细细地卡在那儿,然后穿了一条水蓝蓝的牛仔裤,一头白发,个子可能有一米七。哎哟,真的是飘飘欲仙。那件蝙蝠衫是纯棉的,8块钱,那条牛仔裤10块钱,18块钱在一个女人身上就鲜亮无比。

我跟她去过她的家,一个大杂院里的一间小平房,黑色的泥地,中间一个蜂窝煤炉子,她先生靠在一把吱吱呀呀的躺椅上,手中捧着线装书,她在屋子里面灵巧地转来转去,嘴里哼着昆曲。看到他俩,我觉得生命是如此蓬勃和新鲜,如此优雅和骄傲。这种典雅是贫困、挫折乃至死亡都动摇不了的,因为它带着自己的一种质地。

我有时候想,我们用什么抗拒流光?今天是一个物质时代,女人怕老,外有化妆品、内有营养液还有大把的维生素,无非是锦上添花;真正雪中送炭的是你有一种保持生命更新的能力,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动手的快乐而不是消费的快乐,有一种生命的滋养,能够有一种真正的意义让你的生命永远保持着一种新鲜的状态。


相关文章

  •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生命的段落
  • 一阵稍大的风扫过,"啪!"清脆的跌落声传进耳膜,那是果实告别枝头的信号.秋到了.在漫漫的混沌飘游中,蓦然听到节律的时钟敲响了第三季,逝者如斯,我心肃然.惊回首,由夏而秋,由热烈而沉稳,在平滑无缝的转换前后迥乎不同的特色中 ...查看


  •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往事随想_花儿与少年
  •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看来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是的,他经常 ...查看


  • 2014元宵节晚会活动主持词
  • 2014元宵节晚会活动主持词 2014元宵节晚会活动主持词 男:金马迎春春入户;玉莺报喜喜临门;女:辞旧鞭炮催春潮,迎新锣鼓闹元宵! 男:各位来宾.朋友们! 合:晚上好! 女:在这元宵佳节来临,阖家团圆之际,带着对亲朋好友的问候,带着对未来 ...查看


  • 著名作家介绍
  • 冰心(1900--1999) 提起冰心先生,70年代出生的青年朋友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童年>.<笑>.<小桔灯>.<寄小读者>„„而时光倒流回孩提时代,"冰心"这两个字会 ...查看


  • 推荐书目初中语文
  • 暑 假 七年级 1 作 业语文 一.<初中语文晨读晚练>晨读与晚练间隔开进行,并背诵. 二.每天坚持阅读名篇佳作,并摘抄或读书笔记200字以上.必读:<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 ...查看


  • 优美散文欣赏-- 秋日随想
  • 秋日随想 作者:鸽子 习惯了也是一种淡然,便习惯了一种生活,静静地思考,细细的品味,那.那景.那.那事--,缓缓流入心底,给自己一份淡然,心如止. 去秋来,寒来暑往,在季节的替及时光的流逝中,我们的夏季炎热的生活已经悄然散场,无奈朝来寒雨晚 ...查看


  •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智慧珍品_亏己也是福
  • 世间,有些人常怕自己吃亏.因而他们总爱斤斤计较,处处较劲,即使是蝇头小利,也要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吵闹不休.他们若占了点别人的便宜,心里就会像吃了蜜一样,格外舒服. 其实,做人是不能怕吃亏的,更不能损人利己.做人可贵之处,倒是乐于亏己.事实就 ...查看


  • (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青春的记忆_黄山老树
  • 浸透花香的清风和情暖春天的波涛肯定记得,位于胶东半岛.黄海之滨的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的黄山之上.曾有一棵粗如磨盘.擎接云朵的老银杏树.树龄数千年,合抱一丈八尺有余.此树枝干挺拔,神态苍古,枝叶翩翩翻涌着千古风云:枝头硕大如冠盖,三亩大小的树 ...查看


  • 红尘阡陌,此生却不知为谁嫣然?
  • 红尘阡陌,此生却不知为谁嫣然? 作者:篱落疏疏       编辑:喜好喜好 浅浅心思,浅浅漾.淡淡思绪,淡淡眸.摘一抹浅笑的韶光,醉看对岸花开花落,素手捻琴,和着春色翩然起舞.流年飞度恨时短,梦里烟雨歌惆怅:回忆红尘芳菲尽,一枝花开是断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