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问题

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问题探析

摘要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人们对每种角色有一定的期待,由于人的差异性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人对同一角色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角色表现不一定与角色期待相符。分析当前大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化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扮演好社会角色及顺利实现社会化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角色社会化 问题

一、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内涵

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个人才能适应和把握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被赋予了多种社会角色,具备扮演多种角色的能力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表现。因此,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跨入社会后的成败。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范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苏联学者安德烈耶娃说“社会化是一个双方面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在研究中对这一方面常常强调不够)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再现的过程”。因此,概括的说,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他所生活其中的那个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在社会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概言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就是通过接受社会教育,使自己能够适应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的过程,其目标是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的过程。现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能尽快的适应社会,承担相应角色,大学生就需要领悟和把握人们对角色期待的内容。

二、社会对大学生角色期待的内容

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角色期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素质期待

这是指社、组织、团体、他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体条件等方面提出的预期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社会也变的更加复杂,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的发展需要素质健全的合格人才。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

质方面,应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 ,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和开放宽容等时代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应不仅具有专而精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宽广的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在能力方面,根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调查,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五个能力是:统筹能力、合作交际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运作能力。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具备决策能力、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身心素质方面,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魄,以便将来能胜任各种工作。这些素质是大学生角色成功的重要条件。

2.2形象期待

这是指社会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风格、言行习惯、衣着打扮乃至相貌等所提出的期待与要求。人的形象由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相统一构成,内在形象侧重于人的品德和才能,外在形象则是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内在形象以外在形象为载体,外在形象以内在形象为根据。当代大学生总的形象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的说: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我国古代思想家张载说过:“充内形外之谓美”,大学生只有将美的心灵与美的仪表,美的谈吐,美的举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在角色形象扮演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2.3、职责期待

这是指人们对大学生要承担的职责与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人群是独生子女,是在长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和呵护中长大的一代,是人们眼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往往缺乏责任意识,而人们又认为大学生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他们即将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对大学生有很高的期待。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人们认为学生的第一职责就是在学习方面能有见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就是能用几所之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最后应该是面对事情时能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例如,现在的大学生志愿者和西部支教活动受到广泛的社会好评,这正是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的行动符合了社会对他们期待的结果。每个角色都是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大学生要有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才有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顺利的融入社会。

人们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就使得人们不可

能完全按照角色期待的那样去行事,以致实践表现出来的角色可能会和期待角色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三、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角色行为表现发生变化,我国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多元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范围的扩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发生着交流和碰撞,加之新兴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芜杂信息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轻轻点开网页,学生就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的言论自由提自己的政治观点供了又一平台,在这里任何人可以自由的发表,阐释自己的政治见解,寻求自己的政治支持,这样,一些别有用部心的人就的发表一些符合大学生偏激心里的政治言论、政治主张,直接引发部分大学生背离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理念与规范,造成一小部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偏离;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看到许多社会问题,这是社会经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的结果,但是这成了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把柄,而由于大学生认识的局限性,所以轻信了他人,对我国政府失去了信心,导致政治信仰的偏失。其次,多元文化冲击导致青年大学生意识的西化。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加强,这也带来了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尤其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在碰撞中,西方的许多思想传入并被中国大学生全盘吸收,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而大学生忽视了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观念,再加上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他们被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吸引,于是越来越推崇西方国家,进而意识形态逐渐西化,大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环境下,到底该坚持哪种价值观,该如何合理而准确的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这成了许多学生的困惑。

3.2道德的失范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崇尚实用和功利,强调个人利益得失,集体主义意识下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组织纪律松弛,不遵守社会公德,文明习惯性差,生活作风散漫,角色意识不强,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所占有的位置和充当的角色,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责任感淡漠,价值取向注重自我。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与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相比,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却逐渐淡化,据一项高校调查显示:“您认为您周围的大学生责任感和责任心怎样?”选择“一般”的占40.3%、“较差”的占16.7%、“差”占4.5%,三者之和占到了61.5%。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价值取向注重自我,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程度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关注个人的幸福和前途等具体问题,而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却关心不够。如,许多大学生把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生干部仅仅作为获取奖励、找工作的优势和个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出于义务的承担。此外,现代大学生的集体利益很单薄,总认为集体利益与我无关,集体少了我的力量也无关紧要。

(2)公德的失范一般来讲,一个人文化素养越高,社会公德素养也应该越高,但是这个问题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二律背反。大学生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和识别程度高,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把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付诸行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现代文明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纪律性,道德素质仍然较差。首先,在基本文明总体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比如,排队加塞、破坏公物、上课玩手机、在宿舍彻夜玩游戏喝酒„„一些人仍然不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对“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座”的问题,19.9%的人选择了“假装没看见”“别人不让我也不让”;对“您外出遇到红灯时,将怎样做”的回答,18.8%的人选择了“经常闯红灯”等;其次,在对待公共财物上,浪费和损害公共财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室的墙壁,厕所的门,课桌等基本上成了学生的“涂鸦板”,公共水和电浪费的严重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公德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它们却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大学生忽视了这些公德,就会缺乏一些做人的品质,将来进入社会就会感受到公德的力量。

(3)人际交往中的自私自利。大学其实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组成的小社会,人际交往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表里如一。大学生在交往时渴望人与人真诚相待,渴望被尊重,但是这种渴望只停留在别人对自己,直接忽略对方的感受。如宿舍的同学睡觉时,在宿舍大声的打电话或发出“啼里嘡啷”的脸盆碰撞声等。此外,现在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交友时表现的非常明显,“非富家子女、非学生干部、非人气旺”的同学不交往,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将来踏入社会,如果大学生继续以这种思想与人交往,那么他终将被别热抛弃或永远成为别人的跟屁虫。

3.3能力水平低

大学生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承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他们表现出来的期望角色很高,但是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却令人失望。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及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了他们其它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普遍的表现出

高分低能,加上高中的文理分科,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单一,此外,高校也只注重学生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有些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学生所学基本毫无用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学生缺乏竞争的能力,往往成为淘汰的对象。

3.4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偏颇性

独生子女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去年,据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最近调查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理想、求职、学习、经济水平、交友、个性等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较差,并因此影响到自强精神。与此同时,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观念的偏颇。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的成才与否与自身的荣辱联系在一起,没有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人,孩子是自己所有的希望,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的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二是教育方法的偏颇。孩子身上烙着家长教育方法的后遗症。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上。许多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懒惰、自私、骄横等等,而这些问题将直接给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四、促进与优化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样,大学生具有了角色意识,就会对行动产生一定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而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大学生对自己所承担及将要承担的角色有了正确的认识,一但将这种认识内化,就会主动的从角色的需要来提高自己并按照角色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意识活动本身是个能动创造性过程。人不仅能反映 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人的认识还受理性的指导,因此,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出理想的世界。大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并不都是按照角色固有的要求一成不变的行事的,而是带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甚至通过现有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角色。三是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角色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可以能动的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的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成现实。四是意人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人们通过一定的角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练自己,并在自我角色意识的知道下不断强壮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里,培养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向着理想的角色目

标逐步迈进。所以角色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4.1合理的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它的重要性无限夸大,与其它方面的教育失去平衡,就会重蹈德国、日本等国在战前的覆辙;如果对它‘弱化’‘淡化’,就会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乃至失败。”政治教育能否准确定位,涉及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政治教育可以防止他们政治信仰的偏失,让他们一时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之一,肩上担负着使命,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的,社会就会动乱,大学生的犯罪率也会增高,而且国家的政治目标也很难实现。

4.2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角色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每种角色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项责任是以角色为载体的。许多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最终目的,不过定义为拿个文凭找个好工作,忽视对自己能力的发展,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责任意识,更别提对社会或国家的责任。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在责任感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模式进行教育活动。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自己负责,如,在学生初入校门时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此外,学校教育中应注意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如,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师德建设、大学精神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让责任感内化成每个学生的品质。二是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是独生子女就一味的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孩子的一切都给包办好,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有独立的意识,学会自己决定事情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学生18岁之后基本上独立,自身的一切靠自己解决,不再依赖于父母,他们能实现基本的独立离不开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此外,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切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社会教育。主要是社会应该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理解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该如何更好的去承担,并把这种理解深化成为自己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4.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角色社会化过程是一个自我角色不断改变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各种角色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就需要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从而能积极主动的做出相应的思想反映及行

为举措。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自我。主要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比较和自我反省来实现。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自我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②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③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个性等方面的观察。自我比较就是将“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及“今天的我”与“明天的我”作以比较,找出之间的差距,然后缩小差距,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取得进步;自我反省就是要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那样及时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2)他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完全的认识自己,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认识自己,这主要包括:①通过分析他人的评价来认识。大学生一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评价者,所以,通过分析别人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但是也不能过分的在意,需要适当的参考;②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人总是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白存在的问题,认识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等,通过比较来取长补短,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4.4加强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身体力行了才能真正的领悟角色的内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学校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参加活动,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也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我们所在的师范学校,应该增加对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让学生深刻体验教师这一角色,并为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准备,可以将图书馆或将部分卫生清洁交由学生来做,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体验角色的内涵。此外,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应该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实际意义,而不是流于形式化;二是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活动,接触校外社会,了解社会。校外的社会比较复杂,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即将担任的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价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实现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成员,使其能在社会结构中担当一定的角色。通过社会化,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角色和预期未来扮演的角色,确切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角色期望值,培养自己社会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学习、掌握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存于社会生活。而实现角色社会化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为学生角色社会化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和领导者,才有可能性。

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问题探析

摘要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人们对每种角色有一定的期待,由于人的差异性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不同人对同一角色的理解也不同,所以角色表现不一定与角色期待相符。分析当前大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化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扮演好社会角色及顺利实现社会化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角色社会化 问题

一、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内涵

一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个人才能适应和把握一定的社会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由于大学生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被赋予了多种社会角色,具备扮演多种角色的能力是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表现。因此,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跨入社会后的成败。

社会化是社会学的基本范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苏联学者安德烈耶娃说“社会化是一个双方面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在研究中对这一方面常常强调不够)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再现的过程”。因此,概括的说,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他所生活其中的那个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把这些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内化为个人的品格和行为,在社会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概言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就是通过接受社会教育,使自己能够适应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的过程,其目标是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的过程。现实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为了能尽快的适应社会,承担相应角色,大学生就需要领悟和把握人们对角色期待的内容。

二、社会对大学生角色期待的内容

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角色期待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素质期待

这是指社、组织、团体、他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体条件等方面提出的预期要求。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社会也变的更加复杂,在这样的形势下,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的发展需要素质健全的合格人才。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

质方面,应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的 ,与时俱进、积极向上和开放宽容等时代精神;在知识结构方面,应不仅具有专而精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宽广的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在能力方面,根据美国劳工部的一项调查,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五个能力是:统筹能力、合作交际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运作能力。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应具备决策能力、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身心素质方面,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体魄,以便将来能胜任各种工作。这些素质是大学生角色成功的重要条件。

2.2形象期待

这是指社会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风格、言行习惯、衣着打扮乃至相貌等所提出的期待与要求。人的形象由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相统一构成,内在形象侧重于人的品德和才能,外在形象则是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服饰穿戴等,内在形象以外在形象为载体,外在形象以内在形象为根据。当代大学生总的形象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的说: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的体魄。我国古代思想家张载说过:“充内形外之谓美”,大学生只有将美的心灵与美的仪表,美的谈吐,美的举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在角色形象扮演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2.3、职责期待

这是指人们对大学生要承担的职责与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人群是独生子女,是在长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和呵护中长大的一代,是人们眼中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往往缺乏责任意识,而人们又认为大学生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他们即将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对大学生有很高的期待。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人们认为学生的第一职责就是在学习方面能有见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就是能用几所之长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最后应该是面对事情时能正确的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例如,现在的大学生志愿者和西部支教活动受到广泛的社会好评,这正是大学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他们的行动符合了社会对他们期待的结果。每个角色都是一整套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大学生要有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应有的责任,才有可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顺利的融入社会。

人们的行为不可避免的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这就使得人们不可

能完全按照角色期待的那样去行事,以致实践表现出来的角色可能会和期待角色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可能完全相反。

三、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角色行为表现发生变化,我国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多元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经济全球化范围的扩大,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发生着交流和碰撞,加之新兴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芜杂信息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轻轻点开网页,学生就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一方面互联网为人们的言论自由提自己的政治观点供了又一平台,在这里任何人可以自由的发表,阐释自己的政治见解,寻求自己的政治支持,这样,一些别有用部心的人就的发表一些符合大学生偏激心里的政治言论、政治主张,直接引发部分大学生背离社会主流政治文化所倡导的政治理念与规范,造成一小部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偏离;另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互联网看到许多社会问题,这是社会经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的结果,但是这成了别有用心的人攻击我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把柄,而由于大学生认识的局限性,所以轻信了他人,对我国政府失去了信心,导致政治信仰的偏失。其次,多元文化冲击导致青年大学生意识的西化。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加强,这也带来了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尤其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在碰撞中,西方的许多思想传入并被中国大学生全盘吸收,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而大学生忽视了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观念,再加上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国外去学习,他们被西方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吸引,于是越来越推崇西方国家,进而意识形态逐渐西化,大学生崇洋媚外的思想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环境下,到底该坚持哪种价值观,该如何合理而准确的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这成了许多学生的困惑。

3.2道德的失范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主要表现为崇尚实用和功利,强调个人利益得失,集体主义意识下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组织纪律松弛,不遵守社会公德,文明习惯性差,生活作风散漫,角色意识不强,不能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所占有的位置和充当的角色,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责任感淡漠,价值取向注重自我。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态度,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与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相比,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却逐渐淡化,据一项高校调查显示:“您认为您周围的大学生责任感和责任心怎样?”选择“一般”的占40.3%、“较差”的占16.7%、“差”占4.5%,三者之和占到了61.5%。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价值取向注重自我,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程度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更加关注个人的幸福和前途等具体问题,而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却关心不够。如,许多大学生把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生干部仅仅作为获取奖励、找工作的优势和个人的发展的手段,而不是出于义务的承担。此外,现代大学生的集体利益很单薄,总认为集体利益与我无关,集体少了我的力量也无关紧要。

(2)公德的失范一般来讲,一个人文化素养越高,社会公德素养也应该越高,但是这个问题在大学生身上出现了二律背反。大学生对社会提倡的公德规范的认知和识别程度高,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把社会公德的具体要求付诸行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现代文明公德规范的遵从缺乏纪律性,道德素质仍然较差。首先,在基本文明总体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比如,排队加塞、破坏公物、上课玩手机、在宿舍彻夜玩游戏喝酒„„一些人仍然不能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对“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幼,您是否会主动让座”的问题,19.9%的人选择了“假装没看见”“别人不让我也不让”;对“您外出遇到红灯时,将怎样做”的回答,18.8%的人选择了“经常闯红灯”等;其次,在对待公共财物上,浪费和损害公共财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教室的墙壁,厕所的门,课桌等基本上成了学生的“涂鸦板”,公共水和电浪费的严重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公德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它们却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大学生忽视了这些公德,就会缺乏一些做人的品质,将来进入社会就会感受到公德的力量。

(3)人际交往中的自私自利。大学其实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师生组成的小社会,人际交往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良好的人际交往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应该以诚相待,表里如一。大学生在交往时渴望人与人真诚相待,渴望被尊重,但是这种渴望只停留在别人对自己,直接忽略对方的感受。如宿舍的同学睡觉时,在宿舍大声的打电话或发出“啼里嘡啷”的脸盆碰撞声等。此外,现在受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影响,交友时表现的非常明显,“非富家子女、非学生干部、非人气旺”的同学不交往,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着。将来踏入社会,如果大学生继续以这种思想与人交往,那么他终将被别热抛弃或永远成为别人的跟屁虫。

3.3能力水平低

大学生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承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他们表现出来的期望角色很高,但是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却令人失望。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及家长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了他们其它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普遍的表现出

高分低能,加上高中的文理分科,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单一,此外,高校也只注重学生理论的灌输,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有些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学生所学基本毫无用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许多学生缺乏竞争的能力,往往成为淘汰的对象。

3.4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偏颇性

独生子女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去年,据国家人口发展研究战略课题组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最近调查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理想、求职、学习、经济水平、交友、个性等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自理能力较差,并因此影响到自强精神。与此同时,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观念的偏颇。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不少家长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把孩子的成才与否与自身的荣辱联系在一起,没有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人,孩子是自己所有的希望,不顾孩子的意愿和实际情况,一味的按自己的意志培养孩子。二是教育方法的偏颇。孩子身上烙着家长教育方法的后遗症。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上。许多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导致孩子懒惰、自私、骄横等等,而这些问题将直接给学生角色社会化过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四、促进与优化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样,大学生具有了角色意识,就会对行动产生一定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本能的无意识的活动,而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总是从一定的需要出发,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大学生对自己所承担及将要承担的角色有了正确的认识,一但将这种认识内化,就会主动的从角色的需要来提高自己并按照角色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意识活动本身是个能动创造性过程。人不仅能反映 事物的现象,而且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人的认识还受理性的指导,因此,意识不仅可以“复制”现在,而且可以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出理想的世界。大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并不都是按照角色固有的要求一成不变的行事的,而是带有自己的个性特征,甚至通过现有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新的角色。三是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角色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在于可以能动的反映现实,更重要的在于能动的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成现实。四是意人识通过自身和实践活动对人本身的改造作用。人们通过一定的角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练自己,并在自我角色意识的知道下不断强壮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里,培养自己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塑造自己的品格,向着理想的角色目

标逐步迈进。所以角色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4.1合理的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它的重要性无限夸大,与其它方面的教育失去平衡,就会重蹈德国、日本等国在战前的覆辙;如果对它‘弱化’‘淡化’,就会导致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乃至失败。”政治教育能否准确定位,涉及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政治教育可以防止他们政治信仰的偏失,让他们一时到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之一,肩上担负着使命,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政治参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流的,社会就会动乱,大学生的犯罪率也会增高,而且国家的政治目标也很难实现。

4.2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角色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每种角色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项责任是以角色为载体的。许多大学生对上大学的最终目的,不过定义为拿个文凭找个好工作,忽视对自己能力的发展,对自己的前途缺乏责任意识,更别提对社会或国家的责任。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教育。在责任感教育过程中,学校应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模式进行教育活动。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自己负责,如,在学生初入校门时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此外,学校教育中应注意隐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如,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师德建设、大学精神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让责任感内化成每个学生的品质。二是家庭教育。在家庭中,父母不能因为孩子是独生子女就一味的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孩子的一切都给包办好,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让孩子有独立的意识,学会自己决定事情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学生18岁之后基本上独立,自身的一切靠自己解决,不再依赖于父母,他们能实现基本的独立离不开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独立意识的培养。此外,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切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社会教育。主要是社会应该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理解自己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该如何更好的去承担,并把这种理解深化成为自己道德观的组成部分。

4.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

角色社会化过程是一个自我角色不断改变的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各种角色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就需要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较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从而能积极主动的做出相应的思想反映及行

为举措。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自我。主要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比较和自我反省来实现。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自我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②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③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个性等方面的观察。自我比较就是将“昨天的我”与“今天的我”及“今天的我”与“明天的我”作以比较,找出之间的差距,然后缩小差距,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的取得进步;自我反省就是要像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那样及时的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2)他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人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完全的认识自己,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认识自己,这主要包括:①通过分析他人的评价来认识。大学生一般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评价者,所以,通过分析别人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但是也不能过分的在意,需要适当的参考;②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人总是不由自主的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势,明白存在的问题,认识自己能力的高低,道德品质的好坏等,通过比较来取长补短,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差距;

4.4加强社会实践

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身体力行了才能真正的领悟角色的内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学校加强学生实践活动的安排。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参加活动,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也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安排适当的工作。如我们所在的师范学校,应该增加对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让学生深刻体验教师这一角色,并为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准备,可以将图书馆或将部分卫生清洁交由学生来做,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体验角色的内涵。此外,校园里的社团活动应该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实际意义,而不是流于形式化;二是学生参加校外社会活动,接触校外社会,了解社会。校外的社会比较复杂,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即将担任的社会角色,了解社会的需求和自己的价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实现角色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学生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成员,使其能在社会结构中担当一定的角色。通过社会化,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角色和预期未来扮演的角色,确切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角色期望值,培养自己社会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学习、掌握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存于社会生活。而实现角色社会化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及社会为学生角色社会化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和领导者,才有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解析
  • 2011年01月总第161期第01期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Jan. 2011 Serial No.161No.01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化解析 吴晓娅 (贵阳中医学院临床一系,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活 ...查看


  •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 摘要: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以从大学生的整体来研究他们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而言,他们对人际关系有不 ...查看


  • 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 浏览文章 群学网
  • 许佃兵:当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特点 作者:许佃兵 更新日期:2011年08月15群学网 标签:老龄社会学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11 年第1 期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正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时期,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弄清当前老年 ...查看


  • 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探析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探析 作者:何冰 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1期 摘 ; ;要: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大学生这一特定角色决定了它在社会社 ...查看


  • 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 浅论性别角色社会化对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 摘 要:成就动机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个人谋求成就的冲动.愿望或趋势.它是人类最基本而重要的动机,有助于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成功,达到完善的状态.成就动机与个人的成就乃至社会的发展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查看


  • 基于职业优势的我国公务员报考热分析
  • r---・'-.'-------'--.---一一-----.----------.J-一- ---.--..-.--.---・----------・--・-・--- 刘晶晶 [摘要] [关键词]公务员 l公务员报考热现象显著 1993年& ...查看


  • 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分析及健康教育策略
  • · 1104 · 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第36卷第6期ModernPreventiveMedicine,2009,Vol.36,NO.6 文章编号:1003-8507(2009)06-1104-02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 [健康 ...查看


  •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 作者:王晓春 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05期 社会生活环境直接作用于个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发展和实现过程.随着网络技术逐渐成为当代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休闲.通信等方式的最有效的信息传播载体,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人 ...查看


  •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 摘要: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和全球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我国不容置疑地进入社会利益结构主体深刻变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计划体制积累下来的历史问题与市场经济新秩序建立过程中发生碰撞所交织于一起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