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讲,教学反思都是必要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 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43-01
从课程性质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阐述其课程性质时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使他们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那么怎么进行教学反思呢?
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中,我们首先要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来缩小差距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例如在讲《政治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时,课前我发现学生对政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好多学生觉得政府在中国是权力最大的,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是我必须通过教学来完成的。我是这样做的:当时正是3月份,“两会”召开,高中生已经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而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都要做《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给学生放了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视频资料,结合第一单元讲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点,“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这个知识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同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亮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政府职能。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政府在调控经济,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报告还提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这就是政府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当我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而且互相补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真正实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已经不再鼓励课堂按照教师的预设步步为营行云流水,而是主张教师尽量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生成新资源的机会。但是,开放的问题情境下经常会有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
比如在讲解政府性质时,说到国家行政机关,有学生在下面说到:老师,公安局是政府部门吗?学生的问题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这是非常好的,我意识到这是个非常好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哪些单位属于政府部门。学生讨论的很热烈,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最后我进行总结,公安局是政府部门,还有工商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环保局等等。因为经过了自己热烈的讨论,所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记忆得很深刻,在做一些选择题时从没出过差错。而且学生对政治课不再是以往那样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由被动的听课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课下对我说:“老师,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听过政治课,我们都觉得这节课过的怎么这么快呢?”当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时,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我们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就可以也要把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一些突发情况,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这些是对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当然这对于老师来说要求比较高,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这样才不会让思维的火花熄灭。
教学反思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可以反思这节课的亮点,不足。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己观看课堂实录,自己进行反思。但是由于个人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反思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时可以进行集体反思,听听教研组其他同事的意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这样更有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可以反思一下,这节课如果重新再上,会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突破重难点,这次的不足该如何弥补。高中的教学是周而复始,本次教学的遗憾争取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出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我们不断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也才能使我们教师的职业生涯更加绚丽精彩。
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对于任何一位教师来讲,教学反思都是必要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反思,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 课程性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143-01
从课程性质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在阐述其课程性质时指出:思想政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使他们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具有独特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维目标的统一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较的最大特点。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那么怎么进行教学反思呢?
新课程的教学原则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中,我们首先要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及理解能力之间有多大的差距,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来缩小差距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目标。例如在讲《政治生活》政府的相关知识时,课前我发现学生对政府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好多学生觉得政府在中国是权力最大的,如何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对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是我必须通过教学来完成的。我是这样做的:当时正是3月份,“两会”召开,高中生已经对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而每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都要做《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所有人关注的焦点。以此为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给学生放了温家宝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视频资料,结合第一单元讲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点,“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这个知识点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同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亮点,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政府职能。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政府在调控经济,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报告还提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这就是政府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当我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而且互相补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真正实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理念已经不再鼓励课堂按照教师的预设步步为营行云流水,而是主张教师尽量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生成新资源的机会。但是,开放的问题情境下经常会有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这时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
比如在讲解政府性质时,说到国家行政机关,有学生在下面说到:老师,公安局是政府部门吗?学生的问题说明学生在积极思考,这是非常好的,我意识到这是个非常好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让学生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哪些单位属于政府部门。学生讨论的很热烈,回答问题非常踊跃。最后我进行总结,公安局是政府部门,还有工商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环保局等等。因为经过了自己热烈的讨论,所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记忆得很深刻,在做一些选择题时从没出过差错。而且学生对政治课不再是以往那样老师说什么,他们听什么。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由被动的听课变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课下对我说:“老师,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听过政治课,我们都觉得这节课过的怎么这么快呢?”当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时,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所以,我们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就可以也要把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一些突发情况,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这些是对学生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当然这对于老师来说要求比较高,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应对,这样才不会让思维的火花熄灭。
教学反思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可以反思这节课的亮点,不足。这些内容可以通过自己观看课堂实录,自己进行反思。但是由于个人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知识与经验、专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反思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这时可以进行集体反思,听听教研组其他同事的意见,“个人智慧不过是草间露珠,集体智慧才是长河流水”。这样更有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可以反思一下,这节课如果重新再上,会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怎样突破重难点,这次的不足该如何弥补。高中的教学是周而复始,本次教学的遗憾争取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出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我们不断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也才能使我们教师的职业生涯更加绚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