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西方歌剧鉴赏]论文5篇

《 论浪漫主义时代的歌剧 》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

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形式不拘一格,随内容而确立;内容常源自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标题交响曲”盛行一时;音乐语言上许多革新,如旋律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增加,和声表现功能扩大,使用半音和声和不协和和旋,调性多变,乐队色彩丰富,新型乐器加入。舒伯特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性交响曲的新领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表达了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贯穿发展的手法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采用管风琴式的对位写作和古老的众赞歌式的和声,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早期,内容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到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等作品是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代表作。真实主义歌剧不仅保持了真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特点,而且还继承了来自法国比才《卡门》的现实主义传统。

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代表作曲家: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威廉·退尔》则是大歌剧的经典作品。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 的表现方式。

唐尼采蒂和贝里尼延续和发展了罗西尼的歌剧风格,唐尼采蒂旋律丰富多彩,炫耀声乐技巧,《拉美摩尔的露西亚》和《爱的甘醇》是他的倾情之作;贝里尼《诺尔玛》、《清教徒》,特别是《梦游女》,以其抒情和细腻令人陶醉。他们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逐渐成熟,通过努力确立了意大利歌剧的地位。

威尔第的出现真正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有了起色,并将它发展到极致。威尔第一生共创作26部歌剧,较著名的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卡洛斯》《奥赛罗》。威尔第创造出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歌剧,他使意大利歌剧传统在欧洲浪漫主义时代,不仅保持着民族本色,而且焕发出勃勃生机。

到19世纪晚期,第一部真实主义歌剧是马斯卡尼创作的《乡村骑士》,这部歌剧开真实主义歌剧的先河,并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作为一种风格流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丑角》是列昂卡瓦洛的杰作。普契尼创作了一批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特征的经典作品,如《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普契尼歌剧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状况,他在继承威尔第等大师传统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法国歌剧

1、拯救歌剧 拯救歌剧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 格雷特里的《狮心王理查》被认为是第一部拯救歌剧;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成为拯救歌剧的代表作品。

2、大歌剧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奥柏《波尔蒂奇的哑女》和耶比尔《恶魔罗勃》

3、轻歌剧(opera buff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 奠基人是法国作曲家奧芬巴赫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4、抒情歌剧 抒情歌剧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是一种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它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 代表作品有古诺的《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涅的《曼侬》、《泰伊斯》;托玛斯的《迷娘》;圣-桑《参孙与达里拉》等。 比才,法国作曲家《阿莱城的姑娘》的问世,他自身的音乐才华才真正显示出来,《卡门》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歌剧的起源和发展》

歌剧在意大利的起源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总体看来并不成熟。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诺森十二世下令封闭并拆毁了罗马最大的一家歌剧院托尔·德·诺那(Tor di Nona)并宣布此后在教皇领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一蹶不振。

法国早期歌剧的发展

法国歌剧的开山鼻祖无疑是让·巴蒂斯特·吕利(1632-1687)。此人原籍意大利后被贵族带到巴黎。他从宫廷乐手起家,几年之内就掌握了宫廷的歌剧上演的批权,成了法国音乐界的国王。他很好的把意大利歌剧移植成为适应法国国情艺术形式,把当时法国宫廷崇尚的舞蹈(芭蕾)艺术融入歌剧,同时把法语诗优雅独特的韵味充分的用歌词表达出来,布景服装也十分奢华,炫耀了当时法的富强。剧情大多现出对王权的崇尚和赞美,这一切都被打上了法国贵族阶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带有市民色彩)的意识形态烙印。

歌剧的改革

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18世纪中期的阶级构成、意识形态、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有识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拉摩可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是鲁克的歌剧改革。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伟大原则”;歌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在他的歌剧中,待剧情的宣叙调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他精简了戏剧结构,删去了咏叹调中华丽的炫技段,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情表,序曲也不再脱离剧情的孤立存在,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剧中的合唱、蹈都随剧情的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增删。格鲁克在记谱时废弃了数字低音,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现代写法。他的改革使当时腐化的歌剧艺术为之一新,仅影响了18、19世纪之交的歌剧舞台,包括罗西尼、瓦格纳在内的整个19世纪欧洲歌剧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发格鲁克的歌剧形式主要是喜歌剧。喜歌剧18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1752年一家意大利歌剧团在巴黎上演《管家女仆》一剧,引起了有名的喜歌剧之争。保守派站在维护封建贵族的艺术趣味的立场上反对喜歌剧,而以启蒙思想家卢梭为首的改革派则热情赞扬这一新生事物,并且于同年亲自写了一部喜歌剧上演。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歌剧的发展。1762年,巴黎建立了喜歌剧院,这种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很快在欧洲各地风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也具有明显的喜歌剧色彩,而脚本作者正是一位法国人。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在贝利尼、唐尼采蒂、罗西尼三位歌剧大师手中再次焕发出征服全欧的魅力,特别是罗西尼的创作,集中体现了意大利人圆滑、幽默的天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论歌剧卡门的历史背景》

[摘 要]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巅峰之作,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卡门》的题材取自法国作曲家普罗斯波·梅里美的中篇小说。由两位法国剧作家亨利·梅里亚克和吕多亚克·阿列维改写为歌剧脚本,比才谱写成四幕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1875年首演于巴黎,是比才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歌剧中上演率较高的一部。歌剧中那些著名的曲段,如《哈巴涅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第一幕和第四幕的序曲等都脍炙人口。歌剧强调了卡门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和大胆泼辣、倔强的个性,从而使卡门这一角色成为了西方歌剧史上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之一。

故事背景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唐·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土埃斯卡米罗·霍 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涉她爱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 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歌剧《卡门》是在创作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作品,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作品分析

《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地位和影响

歌剧《卡门》,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歌剧。几乎人们都以为《卡门》的序曲是兴高采烈的、热情明朗的。的确,当那主题从乐队中倏然升腾起来的时候,谁会不为之振奋呢!《卡门》无愧于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歌剧的美名,在音乐中,比才把浓郁的民族色彩,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喜欢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当时法国歌剧最高成就。

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着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

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全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也是可贵的。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巴黎批评界对这部旋律优美、配器出色、创意惊人的歌剧的大肆贬低说明了他们的无知和恶意。虽然当时的评论家只是表达了一种广泛的观点: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部歌剧的题材。

但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

法国的歌剧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比才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 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T·S·Eliot)的儿童长诗《老负鼠的实用老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cats),亲自改编成脚本而创作的音乐剧。1983 年,该剧在音乐剧的最高奖—第37 届托尼奖的评奖中获得了七项托尼大奖(Antoinette PerryAward),且与《悲惨世界》、《歌剧院魅影》和《西贡小姐》并称为英国四大经典音乐剧。的艺术特色

1.音乐元素

在音乐剧作品中,音乐起着展现角色特点、推动剧情、突出戏剧的特点与个性魅力的作用约瑟夫·克尔曼认为:“在音乐戏剧中,关键并不是脚本(虽然这是一部歌剧赖以诞生的温床),而是脚本被音乐所重新诠释后的结果—— 最终的决定因素是音乐⋯ ⋯ 音乐能在最严肃的意义 规定戏剧形式⋯⋯从这个意义说,‘作曲家也是戏剧家’⋯⋯尽管诗歌的适应性很强,意义明确,但即使最富激情的念自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层面上发挥效用,而音乐却可以自然而然超越这个层面。音乐能够极其直接、单纯地呈现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韦伯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具有现代主义的色彩,他在和声的基础上,运用了很多不协和音程与和弦,很多音乐在结束时并没有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而是直接进人另一调式乐段。这些大胆的尝试,使这些音乐听上去新颖,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猫》全剧近三个小时,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大部分乐段是为了塑造剧中各种性格不一的猫的形象,如领袖猫、魅力猫、犯罪猫,韦伯为它们创作了专属的音乐,当其中的某段音乐响起,便预示着这段音乐所代表的角色即将上场了。在这些乐曲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由魅力猫— —格瑞泽贝拉演唱的《回忆》(Memory)。这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咏叹调,音域不是很宽,从大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降e,整首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但是想要将它唱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伊莲·佩吉(Elaine Paige)是剧中魅力猫的表演者,她深情又高亢的歌声将一只落魄老猫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如今无家可归的落魄与无奈,以及她渴望能被大家接纳而回归家族,获得新生的惆怅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曲比音乐剧还成功,2O年来被许多音乐家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演绎.约150多位音乐家录制了近6OO次。

2.舞蹈元素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育作为表现手段,动作必须经过提炼、加工以及美化。音乐剧中的舞蹈不是单独的一个艺术品,而是为了刻画角色的性格、表现戏剧冲突、叙述故事情节、外化角色心灵、抒发情感而服务的。“现代舞之母”邓肯指出:“舞蹈的目的是要表现人类灵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内在的各种情感,舞蹈必须为人生带来和谐之感,它既是炙热的又是欢腾的。”l,舞蹈设计师吉莲安·莱尼(Gillian Lynne)为编排此剧的舞蹈,用一段时问观

察猫的生活习性,发现了猫的神秘性感、冷漠高傲等特点,创造了不一样的“猫”的舞蹈。其中集合了以现代舞、芭蕾舞、爵士舞和踢踏舞等舞蹈设计和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的舞蹈编排。这些舞蹈对演员的舞技要求很高,因其动作幅度较大,演员需要有很好的柔韧性与表现性。在“杰里科舞会的邀请”这一段中,白猫维多利亚在皎洁的月光下,随着柔和的音乐起舞。她的双臂向上展开、旁腿的高度控制后,又缓缓地落下,双臂随之轻柔地下压。这组娴熟而收放准确的动作,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只真正美丽、优雅的自猫;魔术猫有一连续的高难度大跳,表现丁那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魔力。可见,舞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力,可以给人们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引起与观众问的共鸣。

3.舞美元素

音乐剧中除了音乐和舞蹈元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 舞美元素。精致的舞美设计也是《猫》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音乐剧开始后,映人大家跟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地上随处可见废报纸、旧轮胎、废弃的家具、碎石堆等等。背景是用灯光打出的深邃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和一轮明月悬挂在云彩后。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是不会引起人类的注意的,而对于要举行派对的猫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里所有的道具做得都比正常的要大得多,这正是约翰纳·皮埃的用意所在,通过这些环境,让观众觉得熟悉但又陌生,将视角切换到猫的角度。约翰·纳皮

埃在《猫》剧中不仅是布景师同时又担任了服装设计师的职位。他为剧中每一只猫都“量身定做”了符合他们个性的衣服,如魅力猫穿着脏兮兮的灰毛皮外套与里面的黑色晚礼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可以看到她光鲜照人的从前和现在令人同情的境遇;摇滚猫是个性与时尚的代表,他身着黑色连体衣,脖上戴着金色的长毛领和带刺的项圈,腰上还系着一根闪亮的银色腰带,像一头英俊又酷的公狮;当然,还有魔术猫的灯衣,让人眼前一亮,似乎顷刻间也感受到了魔法的魅力等等。在服装的设计方面,由于导演与服装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为其又添加了很多戏剧性因素,使全剧精彩不断、层出不穷。

《猫》,作为百老汇的常青树,通过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了现代人的审美空间,也创作出了耐人寻味的经典作品。然而这部辉煌了二十年之久的经典音乐剧于2000年5月和2002年9月分别在纽约和伦敦停演,在这两个《猫》剧演出最红的地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尽管如此.《猫》所传递给我们的爱与宽容的精神将继续被世人所传递下去。

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特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抒情意象和抒情形式,是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中所没有的。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抒怀,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就最后结局的那一幕而言,这一部分中所凝聚的爱情的深沉和坚贞,男女主人公冲决封建礼教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死对现实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对白中所孕含的浓郁的诗情,都深刻体现了全剧作为“乐观主义悲剧”的全部特征。例如,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又如,“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米欧在水中与朱丽叶殉情的那段,水纹的光洒在整个戏剧舞台上。画面一直很唯美,罗米欧在水中自杀后,朱丽叶醒过来后看到罗米欧后,摇晃着他的身体,拉着他,背着他,怎样都不能唤醒他,只能无助的看着罗米欧沉入深海,绝望的朱丽叶在水中喊出罗米欧的名字后,就也随罗米欧沉入海底。这段最能震撼人的心情,爱情可以美得这样得纯粹。但这么美好的爱情却不能摆脱现实的残酷,多少感觉有点悲凉。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而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 最后要说的是,演朱丽叶的演员表演的很到位,遇到罗密欧时的欣喜,俏皮的小精灵,这样完美的女孩可能谁碰到都会心动的。还有个演员很值得一提的是演奶妈和神父的演员,奶妈演的和蔼可亲,神父也是善良的,还有很多出彩的部分,给本来的悲剧一抹喜剧的色彩。

尽管被公认的沙翁“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创作于1594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没有列入其中。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却是我们着热血青年所熟知的,是因为爱情的凄婉吗?是因为爱情的力量终究化解了世代的仇狠吗?这我不得而知。反正,《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看过歌剧之前,给人的联想是,我们要的爱情便如他们俩,我们所钟爱的情人都值得自己如朱丽叶一般为之痴迷。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

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 论浪漫主义时代的歌剧 》

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的特点

意大利歌剧产生于巴罗克时期,并在这一百五十年的时间里辗转于意大利各大城市,期间它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影响了欧洲各国。佩里和卡契尼等作曲家使歌剧初具雏形,蒙特威尔第和A.斯卡拉蒂使歌剧趋于完善,并使它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意大利歌剧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真实主义时期,其中后两个时期最关键。 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大约是19世纪前后的100多年,该时期的音乐不像巴罗克音乐那样壮观、华丽,在细节上精致修饰;也不像古典主义音乐那样具有精练、朴实的音乐语言,形式结构明晰匀称;它更多地强调个性与自我感受,无拘无束地表达情感世界,体现了浪漫主义所特有的激情。浪漫主义音乐的这些特点都在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得到了体现,它强调强烈的感情渲染、个人主义精神的展现以及强烈的个性表现,重视歌唱性和抒情性,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创作宗旨,反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形式和内容,作曲家们期望最大程度地体验各种感受。这些都是当时意大利歌剧的鲜明特点。

述浪漫主义时期交响曲的发展

浪漫主义的交响曲所表达的情感热烈、夸张、充满主观性和幻想性;交响曲形式不拘一格,随内容而确立;内容常源自于文学、美术、戏剧等艺术类型“标题交响曲”盛行一时;音乐语言上许多革新,如旋律的抒情性和描绘性增加,和声表现功能扩大,使用半音和声和不协和和旋,调性多变,乐队色彩丰富,新型乐器加入。舒伯特的交响曲开创了歌唱抒情性交响曲的新领域,门德尔松和舒曼的交响曲,表达了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勃拉姆斯的交响曲的贯穿发展的手法是贝多芬的进一步推进,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采用管风琴式的对位写作和古老的众赞歌式的和声,带有浓郁的宗教气息。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从罗西尼开始,经过贝里尼、唐尼采蒂到威尔第早期,内容主要体现了爱国情感与英雄主义。到威尔第的创作后期,出现了新的音乐潮流——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普契尼的《艺术家的生涯》等作品是推动这股潮流向前发展的代表作。真实主义歌剧不仅保持了真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特点,而且还继承了来自法国比才《卡门》的现实主义传统。

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风格的意大利歌剧代表作曲家: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威廉·退尔》则是大歌剧的经典作品。他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歌剧改革,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 的表现方式。

唐尼采蒂和贝里尼延续和发展了罗西尼的歌剧风格,唐尼采蒂旋律丰富多彩,炫耀声乐技巧,《拉美摩尔的露西亚》和《爱的甘醇》是他的倾情之作;贝里尼《诺尔玛》、《清教徒》,特别是《梦游女》,以其抒情和细腻令人陶醉。他们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逐渐成熟,通过努力确立了意大利歌剧的地位。

威尔第的出现真正使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有了起色,并将它发展到极致。威尔第一生共创作26部歌剧,较著名的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卡洛斯》《奥赛罗》。威尔第创造出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歌剧,他使意大利歌剧传统在欧洲浪漫主义时代,不仅保持着民族本色,而且焕发出勃勃生机。

到19世纪晚期,第一部真实主义歌剧是马斯卡尼创作的《乡村骑士》,这部歌剧开真实主义歌剧的先河,并确立了真实主义歌剧作为一种风格流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丑角》是列昂卡瓦洛的杰作。普契尼创作了一批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特征的经典作品,如《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普契尼歌剧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状况,他在继承威尔第等大师传统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法国歌剧

1、拯救歌剧 拯救歌剧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一种歌剧体裁 格雷特里的《狮心王理查》被认为是第一部拯救歌剧;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歌剧《菲岱里奥》成为拯救歌剧的代表作品。

2、大歌剧 大歌剧是19世纪上半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严肃歌剧,相对于当时的喜歌剧。 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奥柏《波尔蒂奇的哑女》和耶比尔《恶魔罗勃》

3、轻歌剧(opera buffa)及其代表人物和作品 轻歌剧与喜歌剧一样,是一种生活气息与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与大歌剧相对。 奠基人是法国作曲家奧芬巴赫代表作品有《地狱中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霍夫曼的故事》。

4、抒情歌剧 抒情歌剧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是一种规模介于大歌剧与轻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它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 代表作品有古诺的《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马斯涅的《曼侬》、《泰伊斯》;托玛斯的《迷娘》;圣-桑《参孙与达里拉》等。 比才,法国作曲家《阿莱城的姑娘》的问世,他自身的音乐才华才真正显示出来,《卡门》成为法国及世界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

《歌剧的起源和发展》

歌剧在意大利的起源

歌剧起源于巴洛克时期(1066-1750),最初是由意大利佛洛伦萨的一群人文主义者为了复兴希腊时期的戏剧传统而创造的音乐形式,其渊源除了古希腊戏剧还有世纪神秘剧、假面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文艺复兴后期兴起的牧歌(madrigal)。1599年佩里创作的《达夫尼》(已亡佚)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部歌剧,1600年他创作了《尤丽狄斯》是现存最早的歌剧。这两部歌剧已经有了咏叹调与宣叙调分工,但总体看来并不成熟。1607年蒙特维尔第创作的《奥菲欧》是第一部成意义上的近代歌剧,作者运用了相当近代化的管弦乐队为戏剧配乐,用不谐和音烘托气氛和展现矛盾。在他的歌剧里,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管弦队和舞蹈综合在一起为剧情服务。蒙特威尔第认为歌剧的音乐要表达人类深刻情感,并且要与歌词意义相吻合。鉴于他对歌剧这种体裁起的奠基性作用,蒙特威尔第被誉为“近代歌剧之父”。

此后兴起的是威尼斯歌剧学派。1637年威尼斯开放了第一家公共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使得这门艺术走出了少数贵族的沙龙,迎接一个更广泛的市民阶层的青睐。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威尼斯前后开放了十几家歌剧院,一大批有才华的作曲家、剧作家为之谱曲、写脚本,比较有名的有切斯蒂、卡瓦利等人。这个时期的威尼斯歌剧场面有时奢华到了夸张的地步,开始运用灯光、道具、布景等手段衬托剧情。

与此同时,17世纪中期,以A·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学派也发展起来,并统治了意大利乐坛和欧洲舞台近一百年。这个乐派特别注重在歌剧中发挥人声美的作用,使声乐独唱水平空前提高,更加强了歌剧的主调风格(即与复调多旋律特点性对的单旋律风格)。当时的咏叹调已固定采用A—B—A的反复三段体形式,在第三段重复第一段音乐材料时,歌唱者可以随意添加装饰和花腔,以显示自己的歌喉和技巧。斯卡拉蒂的歌剧旋律优美亲切,选择不同的咏叹调表现不同的情绪。在重视人声的同时,他重视器乐的独立表现,采用高度程式化的作曲手法,剧情相似的剧目可以使用相同的配乐;首创了歌剧启幕前的器乐合奏—序曲(又称辛孚尼亚Sinfornia),由快—慢—快三部分组成。他树立的这种歌剧典范形式,被称为意大利正歌剧(opera seria)。正歌剧注重人声的特色导致了阉人歌手(即在童年被阉割的男歌手,嗓音高亢,华丽而具有弹性)在欧洲的广泛运用,但后来也出现了单纯追求“美声 ”的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倾向,最终走向了衰败(后来因为剧情雷同、单调,听众只听炫耀技巧的咏叹调,宣叙调一概不听)。

至于罗马歌剧,由于处于罗马教廷的心脏地带,教会的保守势力对其百般迫害,最致命的是1697年教皇英诺森十二世下令封闭并拆毁了罗马最大的一家歌剧院托尔·德·诺那(Tor di Nona)并宣布此后在教皇领地内禁演歌剧,从此罗马歌剧一蹶不振。

法国早期歌剧的发展

法国歌剧的开山鼻祖无疑是让·巴蒂斯特·吕利(1632-1687)。此人原籍意大利后被贵族带到巴黎。他从宫廷乐手起家,几年之内就掌握了宫廷的歌剧上演的批权,成了法国音乐界的国王。他很好的把意大利歌剧移植成为适应法国国情艺术形式,把当时法国宫廷崇尚的舞蹈(芭蕾)艺术融入歌剧,同时把法语诗优雅独特的韵味充分的用歌词表达出来,布景服装也十分奢华,炫耀了当时法的富强。剧情大多现出对王权的崇尚和赞美,这一切都被打上了法国贵族阶层(而不是像其他国家一样带有市民色彩)的意识形态烙印。

歌剧的改革

歌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华而不实的弊病逐步显露出来18世纪中期的阶级构成、意识形态、审美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有识士开始了改革的尝试。拉摩可算是改革的先行者,而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是鲁克的歌剧改革。他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美的伟大原则”;歌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在他的歌剧中,待剧情的宣叙调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加强了旋律性,使其具有细致的情感表现;他精简了戏剧结构,删去了咏叹调中华丽的炫技段,追求朴实无华的真情表,序曲也不再脱离剧情的孤立存在,而是预示剧情的有机部分;剧中的合唱、蹈都随剧情的需要而存在,不能任意增删。格鲁克在记谱时废弃了数字低音,之以具有明确的各声部现代写法。他的改革使当时腐化的歌剧艺术为之一新,仅影响了18、19世纪之交的歌剧舞台,包括罗西尼、瓦格纳在内的整个19世纪欧洲歌剧都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发。 发格鲁克的歌剧形式主要是喜歌剧。喜歌剧18世纪中期兴起于意大利。1752年一家意大利歌剧团在巴黎上演《管家女仆》一剧,引起了有名的喜歌剧之争。保守派站在维护封建贵族的艺术趣味的立场上反对喜歌剧,而以启蒙思想家卢梭为首的改革派则热情赞扬这一新生事物,并且于同年亲自写了一部喜歌剧上演。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歌剧的发展。1762年,巴黎建立了喜歌剧院,这种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很快在欧洲各地风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也具有明显的喜歌剧色彩,而脚本作者正是一位法国人。

19世纪,意大利歌剧在贝利尼、唐尼采蒂、罗西尼三位歌剧大师手中再次焕发出征服全欧的魅力,特别是罗西尼的创作,集中体现了意大利人圆滑、幽默的天性,至今仍在世界各地上演。

《论歌剧卡门的历史背景》

[摘 要]

歌剧《卡门》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巅峰之作,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比才是浪漫主义终结和现实主义兴起的接力者,尼采曾称他为“地中海的太阳”,也曾受到李斯特的高度赞扬。《卡门》的题材取自法国作曲家普罗斯波·梅里美的中篇小说。由两位法国剧作家亨利·梅里亚克和吕多亚克·阿列维改写为歌剧脚本,比才谱写成四幕歌剧,完成于1874年秋,1875年首演于巴黎,是比才最后一部歌剧,也是歌剧中上演率较高的一部。歌剧中那些著名的曲段,如《哈巴涅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第一幕和第四幕的序曲等都脍炙人口。歌剧强调了卡门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和大胆泼辣、倔强的个性,从而使卡门这一角色成为了西方歌剧史上最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之一。

故事背景

歌剧《卡门》取材于梅里美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出身于农家的下级军官唐·霍赛,在吉普赛烟草女工卡门的诱惑下,堕人情网,成了走私贩。过了些时候,卡门对唐·霍赛冷淡起来,她爱上了斗牛土埃斯卡米罗·霍 赛的妒忌,使卡门烦恼。他干涉她爱情上的自由,她被这种干涉所激怒,于是与他绝交了。后来,在一次群众对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的欢呼声中,霍赛刺杀了卡门。 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酷爱自由的性格。音乐多用舞蹈歌曲及分节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西班牙风格。歌剧《卡门》是在创作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作品,是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 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

作品分析

《卡门》虽然描写的是爱情、欲望、嫉妒、仇恨的悲剧,但因为剧中有大量的对话,所以它的体裁是喜歌剧,可见当时的歌剧和喜歌剧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从内容来考虑,而完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比才的最大优点,也是他最深刻的独特性,就是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并成功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一致性是最先引人注目的特点。然后,悲剧因素再渐渐主宰整部歌剧,最后并吞了其他两个因素。从序曲开始,这个极富特色的主旋律就预告了卡门的命运。

地位和影响

歌剧《卡门》,被誉为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歌剧。几乎人们都以为《卡门》的序曲是兴高采烈的、热情明朗的。的确,当那主题从乐队中倏然升腾起来的时候,谁会不为之振奋呢!《卡门》无愧于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歌剧的美名,在音乐中,比才把浓郁的民族色彩,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喜欢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当时法国歌剧最高成就。

强烈的民族音乐色彩

《卡门》的音乐热情、狂野,令人着魔,其中《哈巴奈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等众多脍炙人口的旋律,高潮迭起,撼人心魄。

当时比才受到了法国相异习俗的影响,他笔下的卡门与梅里美小说原着已经有了不少区别,他所刻画的歌剧人物总是与地方民族风格的模仿紧密相连的。在刻画人物方面,他运用了纯粹的西班牙风格的音调、节奏来刻画主人公这个热情坦率、酷爱自由、敢做敢当的吉普赛女郎,并专为卡门设计的“哈巴涅拉”、突出响板节奏的“赛吉迪亚舞曲”或欢快撒脱的“吉普赛歌曲”,以及卡门每次出场时,无论是与霍塞女伴的对话还是重唱都是一系列集聚民族特色的片断。

歌剧的重要环节还贯穿了西班牙典型的“斗牛士”和与之相配的风格性歌曲。这使得歌剧情境更加真实,色调更加浓艳和丰富多彩。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具有独特的力、强烈的戏剧真实性的音乐戏剧作品,其抒情的部分散发着一种轻柔温和的感伤情绪。这里没有任何人为的造作的东西,一切都是带着粗犷的力量和天然性表现出来的。音乐紧凑而爽朗,带着炽热的南国气质,吸引力极强。

四幕歌剧 《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全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也是可贵的。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巴黎批评界对这部旋律优美、配器出色、创意惊人的歌剧的大肆贬低说明了他们的无知和恶意。虽然当时的评论家只是表达了一种广泛的观点:巴黎上流社会无法容忍这部歌剧的题材。

但今天,《卡门》既获得了评论界的美誉,又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且成为19世纪能与旷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并论的几部歌剧之一.

法国的歌剧有力、热烈而且戏剧化,在世界的舞台艺术中也占据一重要席位。比才能够将人性的善恶与冲突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后辈写实派颇具影响力。而《卡门》粗犷的自然美,充满了强烈的民间特点,热情、奔放、独具特色的音乐,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卡门》不但对法国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直接促进了19世纪末真实主义歌剧的兴起。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 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

《音乐剧猫的艺术特色》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根据英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T·S·Eliot)的儿童长诗《老负鼠的实用老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cats),亲自改编成脚本而创作的音乐剧。1983 年,该剧在音乐剧的最高奖—第37 届托尼奖的评奖中获得了七项托尼大奖(Antoinette PerryAward),且与《悲惨世界》、《歌剧院魅影》和《西贡小姐》并称为英国四大经典音乐剧。的艺术特色

1.音乐元素

在音乐剧作品中,音乐起着展现角色特点、推动剧情、突出戏剧的特点与个性魅力的作用约瑟夫·克尔曼认为:“在音乐戏剧中,关键并不是脚本(虽然这是一部歌剧赖以诞生的温床),而是脚本被音乐所重新诠释后的结果—— 最终的决定因素是音乐⋯ ⋯ 音乐能在最严肃的意义 规定戏剧形式⋯⋯从这个意义说,‘作曲家也是戏剧家’⋯⋯尽管诗歌的适应性很强,意义明确,但即使最富激情的念自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层面上发挥效用,而音乐却可以自然而然超越这个层面。音乐能够极其直接、单纯地呈现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韦伯创作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具有现代主义的色彩,他在和声的基础上,运用了很多不协和音程与和弦,很多音乐在结束时并没有结束在调式主音上,而是直接进人另一调式乐段。这些大胆的尝试,使这些音乐听上去新颖,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猫》全剧近三个小时,共二十三首乐曲组成。大部分乐段是为了塑造剧中各种性格不一的猫的形象,如领袖猫、魅力猫、犯罪猫,韦伯为它们创作了专属的音乐,当其中的某段音乐响起,便预示着这段音乐所代表的角色即将上场了。在这些乐曲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由魅力猫— —格瑞泽贝拉演唱的《回忆》(Memory)。这是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咏叹调,音域不是很宽,从大字组的G到小字二组的降e,整首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但是想要将它唱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伊莲·佩吉(Elaine Paige)是剧中魅力猫的表演者,她深情又高亢的歌声将一只落魄老猫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如今无家可归的落魄与无奈,以及她渴望能被大家接纳而回归家族,获得新生的惆怅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歌曲比音乐剧还成功,2O年来被许多音乐家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演绎.约150多位音乐家录制了近6OO次。

2.舞蹈元素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语育作为表现手段,动作必须经过提炼、加工以及美化。音乐剧中的舞蹈不是单独的一个艺术品,而是为了刻画角色的性格、表现戏剧冲突、叙述故事情节、外化角色心灵、抒发情感而服务的。“现代舞之母”邓肯指出:“舞蹈的目的是要表现人类灵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内在的各种情感,舞蹈必须为人生带来和谐之感,它既是炙热的又是欢腾的。”l,舞蹈设计师吉莲安·莱尼(Gillian Lynne)为编排此剧的舞蹈,用一段时问观

察猫的生活习性,发现了猫的神秘性感、冷漠高傲等特点,创造了不一样的“猫”的舞蹈。其中集合了以现代舞、芭蕾舞、爵士舞和踢踏舞等舞蹈设计和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的舞蹈编排。这些舞蹈对演员的舞技要求很高,因其动作幅度较大,演员需要有很好的柔韧性与表现性。在“杰里科舞会的邀请”这一段中,白猫维多利亚在皎洁的月光下,随着柔和的音乐起舞。她的双臂向上展开、旁腿的高度控制后,又缓缓地落下,双臂随之轻柔地下压。这组娴熟而收放准确的动作,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只真正美丽、优雅的自猫;魔术猫有一连续的高难度大跳,表现丁那神秘的不可思议的魔力。可见,舞蹈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表现力,可以给人们最直接的视觉冲击,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引起与观众问的共鸣。

3.舞美元素

音乐剧中除了音乐和舞蹈元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 舞美元素。精致的舞美设计也是《猫》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音乐剧开始后,映人大家跟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地上随处可见废报纸、旧轮胎、废弃的家具、碎石堆等等。背景是用灯光打出的深邃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和一轮明月悬挂在云彩后。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是不会引起人类的注意的,而对于要举行派对的猫们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了。这里所有的道具做得都比正常的要大得多,这正是约翰纳·皮埃的用意所在,通过这些环境,让观众觉得熟悉但又陌生,将视角切换到猫的角度。约翰·纳皮

埃在《猫》剧中不仅是布景师同时又担任了服装设计师的职位。他为剧中每一只猫都“量身定做”了符合他们个性的衣服,如魅力猫穿着脏兮兮的灰毛皮外套与里面的黑色晚礼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观众可以看到她光鲜照人的从前和现在令人同情的境遇;摇滚猫是个性与时尚的代表,他身着黑色连体衣,脖上戴着金色的长毛领和带刺的项圈,腰上还系着一根闪亮的银色腰带,像一头英俊又酷的公狮;当然,还有魔术猫的灯衣,让人眼前一亮,似乎顷刻间也感受到了魔法的魅力等等。在服装的设计方面,由于导演与服装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为其又添加了很多戏剧性因素,使全剧精彩不断、层出不穷。

《猫》,作为百老汇的常青树,通过多元素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了现代人的审美空间,也创作出了耐人寻味的经典作品。然而这部辉煌了二十年之久的经典音乐剧于2000年5月和2002年9月分别在纽约和伦敦停演,在这两个《猫》剧演出最红的地方,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尽管如此.《猫》所传递给我们的爱与宽容的精神将继续被世人所传递下去。

罗密欧与朱丽叶艺术特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抒情意象和抒情形式,是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中所没有的。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朱丽叶对月抒怀,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就最后结局的那一幕而言,这一部分中所凝聚的爱情的深沉和坚贞,男女主人公冲决封建礼教的无畏精神,以及他们的死对现实巨大的冲击力,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对白中所孕含的浓郁的诗情,都深刻体现了全剧作为“乐观主义悲剧”的全部特征。例如,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又如,“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 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米欧在水中与朱丽叶殉情的那段,水纹的光洒在整个戏剧舞台上。画面一直很唯美,罗米欧在水中自杀后,朱丽叶醒过来后看到罗米欧后,摇晃着他的身体,拉着他,背着他,怎样都不能唤醒他,只能无助的看着罗米欧沉入深海,绝望的朱丽叶在水中喊出罗米欧的名字后,就也随罗米欧沉入海底。这段最能震撼人的心情,爱情可以美得这样得纯粹。但这么美好的爱情却不能摆脱现实的残酷,多少感觉有点悲凉。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而这,正是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 最后要说的是,演朱丽叶的演员表演的很到位,遇到罗密欧时的欣喜,俏皮的小精灵,这样完美的女孩可能谁碰到都会心动的。还有个演员很值得一提的是演奶妈和神父的演员,奶妈演的和蔼可亲,神父也是善良的,还有很多出彩的部分,给本来的悲剧一抹喜剧的色彩。

尽管被公认的沙翁“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创作于1594年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没有列入其中。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却是我们着热血青年所熟知的,是因为爱情的凄婉吗?是因为爱情的力量终究化解了世代的仇狠吗?这我不得而知。反正,《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看过歌剧之前,给人的联想是,我们要的爱情便如他们俩,我们所钟爱的情人都值得自己如朱丽叶一般为之痴迷。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

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相关文章

  • 试论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
  • 宁波理工学院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精彩内容,尽 ...查看


  • 歌剧[巴黎圣母院]浅析
  • 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浅析 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音乐鉴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 教师姓名:-- 学 院:计算机学院 专 业:网络工程1班 学 号:20135075 中国·重庆 重庆大学 计算机学院 二 ...查看


  • 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 ...查看


  • 莫扎特音乐赏析(音乐鉴赏)
  • 音 乐 鉴 赏 论 文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班级:109811 姓名:栗亚丽 学号:[1**********]8 指导老师:王侃 莫扎特音乐赏析 [内容摘要] 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 ...查看


  • 从民间传说到电影"白毛女"故事的演变
  • [摘要]从民间传说到歌剧,再到电影,"白毛女"的故事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实际上,该故事起源于民间传说,先是被改编成歌剧,之后又改编成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在电影改编中,创作者将白毛女的个人复仇上升为壮怀激烈的革命斗争,揭示了 ...查看


  • 交响乐的辉煌:瓦格纳?布鲁克纳?勃拉姆斯
  • 如果将瓦格纳.布鲁克纳与勃拉姆斯这三位作曲家放在一起并作为话题的中心来谈论交响乐,听来颇有"奢华"之感.这题目太大,做博士论文或写学术专著都可以.但是,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Staatskapelle Dresden)2 ...查看


  • 走进交响乐
  • 走进交响乐 一. 我与交响乐的初识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谓水溶交融.然而,小时候,音乐旋律只是简单映射,我与它并不"来电".虽然早早就有很棒的音乐老师上乐理课,虽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频频出现在文字里,如雷贯耳般 ...查看


  • 中国歌剧鉴赏
  • 题目:中国歌剧<白毛女>观后感 课程名称: <中国歌剧赏析> 上课时间:2014-2015 学 年 2 学 期 学生姓名: 张帅 学 号: [1**********] 院 系: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年级:城乡规划 任 ...查看


  • 高中音乐鉴赏上册复习题(答案)
  • 高中音乐鉴赏上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 音乐的欣赏 1.钢琴独奏曲<少女的祈祷>是 的音乐家 芭达捷芙斯卡 创作的,音乐风格优美抒情.乐曲由一段音乐主题加上四段变奏组成,主题之前有四小节简短的引子.所以其解构图解是: 引子+A+A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