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朱美丽
摘要: 科举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它的产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分其利弊, 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对目前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建设以及廉政建设形成一些启示。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合理之处; 弊端; 启示
一、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从形成到衰落以至被废除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 源头: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开始设立进士科, 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起始。
(二) 确立: 唐朝贞观时, 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 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三) 改革、发展: 北宋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考试程序严格, 税目减少, 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王安石变法时, 进一步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设明法科, 专考律令、断案。
(四) 完备: 明清沿袭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 并将其增为四级, 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并只设进士一科, 形成了完备的科举制度。
(五) 没落与废除: 由于只在“四书五经”内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答案文体为“八股文”, 使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从戊戌变法诏令中明确废除八股开始, 科举开始没落, 1905年, 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 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二、科举制度的合理之处
(一) 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科举使官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精英的循环。“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科举时代文化精英流向官场的真实写照。王德昭先生认为: “科举制度确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存在, 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 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
(二) 有利于巩固、稳定王朝的统治科举制度在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参加政权的道路的同 时, 也在民间为历代王朝造就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士绅阶级, 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群众基础。并且, 科举考试制度还可以把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 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威, 巩固了封建统治。
(三)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了一定的“廉政效应”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来自社会下层, 他们了解民间疾苦, 了解吏治的利弊得失, 在施政时能更多的考虑人民的利益, 能够化解很大一部分社会紧张和对抗, 并且因为官员来自下层, 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减轻腐化、抑制腐败, 形成廉政。
(四) 科举考试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在科举考试制度下, 功名、地位与权利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获取, 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 这就使社会的文化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近代以前最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而且, 科举考试比较重视文化, 考试中要求写作诗赋文章, 因而举国上下无数考生便要长久地投入到诗赋文章的训练之中, 这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文学的发展, 更使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三、科举制度的弊端
(一) 考试内容与社会生产的完全脱节和科技创新精神的严重扼杀特别到明代以后, 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 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新科学、新文化的发展。当欧洲进行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工业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时候, 中国朝廷因循守旧, 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错过了历史的机遇, 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导致了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二) 形式内容的僵化滞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明清以来, 科举考试制度逐步走向了僵化。科举考试从形式到内容均有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 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研作范本上, 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
(三)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考试对学校和应试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科举既成了教育的手段, 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为了能够中试, 因应付考试而导致的浮薄学风非常明显。其支配了学校教育, 使学校完全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 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平等、公开、择优等, 以及
多层次地选拔考试、试卷密封、考评人员隔离回避等种种做法, 尤其是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这些也都能给我们现行的制度带来一些启示。
四、启示
(一) 对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
1. 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考试的控制能力科举制度中很好的一点, 就是政府对考试的严格控制,这更能体现公平。为了更好地体现考试中的政府行为,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绝对控制能力, 而全国性的考试必须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威, 尽可能地杜绝考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 考试文风实用化与朴实化
考试要求事先向考生公布, 文风注重经世致用和朴实尔
雅, 使那些学无本源、浮华不实的应试者无中试之望, 使考
试真正作为指挥棒而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以尽
可能地遏制猜题之风的蔓延和杜绝机械记忆者的侥幸中试。
3. 考试制度法制化
科举制在立法保护、连续稳定性这一点上, 至今也很有借鉴价值。科举制的整个考试运作过程和机构设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除了皇帝, 级别再高的无关官员也无权过问。我们今天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 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
4. 考试监督机制民主化
历代王朝对科举舞弊的防范非常严厉, 对舞弊案处置更是血淋淋的。但是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 明清科场防范最严, 舞弊之风却最盛。可见光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 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5. 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
考试部门不能成为其他机构的附庸机构, 应该保证考试机构的独立性, 不受到个人与其他组织的影响, 以保证考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合理选出国家的栋梁人才。
6. 建立严格的考试程序
科举制度有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 担任国家公职不再以出身门第为选择的标准, 公开报名应试, 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 经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者, 便可按考试成绩授予不同的官职。这套严格的程序保证了科举的平等性, 这对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7. 增强公开性
科举制下, 整个选拔的程序都公开, 不保密, 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 公
开性较差, 应加强其公开性, 将录用标准、过程、范围等重要信息公开, 将更为
平等。
(二) 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1. 在人才考评上注重德的分量
目前的公务员虽也有“德”的考察, 但主要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 起不到根本作用。其实我们的前辈先贤曾经总结出许多考察“德”的具体方法。唐朝, 魏征曾向太宗李世民谏言: “知人之事, 自古为难, 故考绩黜陟, 察其善恶。今欲求人, 必须审访其行。若其善, 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 只是才力不及, 不为大害。误用恶人, 假令强干, 为害极多。但乱世唯求其才, 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 始可任用。”认为任官标准应该是“才行俱兼”, 特别强调了官员德行的重要性。他用了“审访”一词, 即必须认真访查其平日的行为。这些都值得在建立公务员考评制度时学习延续。
2. 平民参政
科举制度对于廉政建设有一个非常好的影响方面就是,它选出来的很多官员来自民间, 没有特权背景, 在贪污方面就不能那么肆无忌惮, 这给我们的廉政建设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 改变干部队伍的结构, 增加平民参政的数量, 因为平民的特殊属性及其特殊的性格烙印, 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试析科举制的利弊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朱美丽
摘要: 科举制度作为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 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 它的产生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通过分其利弊, 我们可以得出许多宝贵的经验, 对目前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建设以及廉政建设形成一些启示。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合理之处; 弊端; 启示
一、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从形成到衰落以至被废除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 源头: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 开始设立进士科, 这是中国科举制度的起始。
(二) 确立: 唐朝贞观时, 增加考试科目, 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 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创立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三) 改革、发展: 北宋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 考试程序严格, 税目减少, 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王安石变法时, 进一步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设明法科, 专考律令、断案。
(四) 完备: 明清沿袭前代的科举取士制度, 并将其增为四级, 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并只设进士一科, 形成了完备的科举制度。
(五) 没落与废除: 由于只在“四书五经”内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答案文体为“八股文”, 使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从戊戌变法诏令中明确废除八股开始, 科举开始没落, 1905年, 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 清政府被迫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二、科举制度的合理之处
(一) 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保持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科举使官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精英的循环。“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是科举时代文化精英流向官场的真实写照。王德昭先生认为: “科举制度确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阶层流动的途径。”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存在, 使传统社会统治机构的成分不时更新, 有裨于社会和政治稳定的维持。
(二) 有利于巩固、稳定王朝的统治科举制度在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参加政权的道路的同 时, 也在民间为历代王朝造就了新的统治力量和赖以支撑的阶级基础———士绅阶级, 从而扩大了政权的群众基础。并且, 科举考试制度还可以把选拔官吏的权利从地方收归中央, 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权威, 巩固了封建统治。
(三) 科举考试制度形成了一定的“廉政效应”因为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大多来自社会下层, 他们了解民间疾苦, 了解吏治的利弊得失, 在施政时能更多的考虑人民的利益, 能够化解很大一部分社会紧张和对抗, 并且因为官员来自下层, 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减轻腐化、抑制腐败, 形成廉政。
(四) 科举考试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在科举考试制度下, 功名、地位与权利这些社会稀缺资源的获取, 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 这就使社会的文化覆盖面在科举制度下达到近代以前最为广泛的普及和提高。而且, 科举考试比较重视文化, 考试中要求写作诗赋文章, 因而举国上下无数考生便要长久地投入到诗赋文章的训练之中, 这极大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文学的发展, 更使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三、科举制度的弊端
(一) 考试内容与社会生产的完全脱节和科技创新精神的严重扼杀特别到明代以后, 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 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新科学、新文化的发展。当欧洲进行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工业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时候, 中国朝廷因循守旧, 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错过了历史的机遇, 造成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 导致了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
(二) 形式内容的僵化滞碍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进步明清以来, 科举考试制度逐步走向了僵化。科举考试从形式到内容均有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士子们为了中举入仕, 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研作范本上, 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
(三)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考试对学校和应试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科举既成了教育的手段, 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为了能够中试, 因应付考试而导致的浮薄学风非常明显。其支配了学校教育, 使学校完全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 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原则, 如平等、公开、择优等, 以及
多层次地选拔考试、试卷密封、考评人员隔离回避等种种做法, 尤其是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都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而这些也都能给我们现行的制度带来一些启示。
四、启示
(一) 对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启示
1. 加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考试的控制能力科举制度中很好的一点, 就是政府对考试的严格控制,这更能体现公平。为了更好地体现考试中的政府行为,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考试的绝对控制能力, 而全国性的考试必须体现中央政府的权威, 尽可能地杜绝考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
2. 考试文风实用化与朴实化
考试要求事先向考生公布, 文风注重经世致用和朴实尔
雅, 使那些学无本源、浮华不实的应试者无中试之望, 使考
试真正作为指挥棒而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以尽
可能地遏制猜题之风的蔓延和杜绝机械记忆者的侥幸中试。
3. 考试制度法制化
科举制在立法保护、连续稳定性这一点上, 至今也很有借鉴价值。科举制的整个考试运作过程和机构设置都是有法律依据的, 除了皇帝, 级别再高的无关官员也无权过问。我们今天选拔公务员和干部公开考选等人事制度必须法律化、制度化, 这是保证法治、防止“人治”的最好办法。
4. 考试监督机制民主化
历代王朝对科举舞弊的防范非常严厉, 对舞弊案处置更是血淋淋的。但是舞弊之风却屡禁不止, 明清科场防范最严, 舞弊之风却最盛。可见光靠刑罚不能根除舞弊现象, 关键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
5. 加强考试部门的独立性
考试部门不能成为其他机构的附庸机构, 应该保证考试机构的独立性, 不受到个人与其他组织的影响, 以保证考试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合理选出国家的栋梁人才。
6. 建立严格的考试程序
科举制度有一套严格的考试程序, 担任国家公职不再以出身门第为选择的标准, 公开报名应试, 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 经科举考试而进士及第者, 便可按考试成绩授予不同的官职。这套严格的程序保证了科举的平等性, 这对于目前的公务员考试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7. 增强公开性
科举制下, 整个选拔的程序都公开, 不保密, 人人享有平等的信息。现行的公务员制度中, 公
开性较差, 应加强其公开性, 将录用标准、过程、范围等重要信息公开, 将更为
平等。
(二) 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1. 在人才考评上注重德的分量
目前的公务员虽也有“德”的考察, 但主要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 起不到根本作用。其实我们的前辈先贤曾经总结出许多考察“德”的具体方法。唐朝, 魏征曾向太宗李世民谏言: “知人之事, 自古为难, 故考绩黜陟, 察其善恶。今欲求人, 必须审访其行。若其善, 然后用之。设令此人不能济事, 只是才力不及, 不为大害。误用恶人, 假令强干, 为害极多。但乱世唯求其才, 不顾其行。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 始可任用。”认为任官标准应该是“才行俱兼”, 特别强调了官员德行的重要性。他用了“审访”一词, 即必须认真访查其平日的行为。这些都值得在建立公务员考评制度时学习延续。
2. 平民参政
科举制度对于廉政建设有一个非常好的影响方面就是,它选出来的很多官员来自民间, 没有特权背景, 在贪污方面就不能那么肆无忌惮, 这给我们的廉政建设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 改变干部队伍的结构, 增加平民参政的数量, 因为平民的特殊属性及其特殊的性格烙印, 对于贪污腐败现象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