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许洋
一、谈话与揭题
师:下个星期,我们的语文读书节就要开始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将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讲故事比赛,同学们听了非常高兴,已经忙乎开了,看!他们正在布置场地。你们先看看,这些同学在干嘛呢?
生:在搬桌子。
师:有一个问题有点发愁了,究竟要搬几张桌子呢?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帮助一年级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问题。(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问题与探索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读题,理解题意
师: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要求的。(出示题目)我们整齐、大声地把题目读一遍。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齐读题目)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 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师:谁来说说,从第一道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
(生边说,师边在课件上把问题圈出来。)
师:我们把已知条件圈出来,把问题画出来。谁来说说,能从第二道题的题目当中,你又知道什么?
生: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生说题目信息和问题,师边圈边画)
师:我们读完题目后,把条件圈起来,把问题画出来,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了。
(2) 培养画图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两道题都是算总数
师:哦,两道题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用乘法来计算。
师:你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数字上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上面一题是4和5,下面一题是反过来的5和4.
师:也就是说上面一题和下面一题都有数4和5 ,数字一样,那这两道题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两道题的意思更清楚地表达出来? 生:用画的。
师:哦!你用画的方法,你打算怎么画?
生1:用竖杆来代表桌子,第一题是有4排先画4根竖杆,第二排画5根竖杆 师:明白了,你是想用竖杆来代表桌子,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生2:用三角形来代表桌子。
师:你也打算用画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吗?
生3:画圆形也可以。
师:其它除了画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生4:摆的
师:你打算怎么摆?
(生具体说说用吸铁石怎么摆)
师:明白了,她想用吸铁石来代表桌子。用摆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的同学用画的方法,有的同学想用摆的方法,可能还有同学心中还有其它想法。好吧!那许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好吗?
(生独立操作)
(3)展示学生画图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两道题表示出来了吗?许老师刚才看了有很多同学用画的方法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那么,许老师就展示几张给大家看看,好吗?
(展示作品1)师:这位同学画得对吗?
师:画完图,我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
生:检查
师:这是一个好习惯,那要怎么检查呢?
生:要符合题目的意思。
师:噢,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检查图和题目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对吗?那我们就来检查一下他的,请画的同学上来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
师:我们来问他一下,好吗?你的四排在哪里?
(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那第二张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解释第二道题的画法,因为第二题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所以我先画一排5个,再在另一排画4个)
师:她说得好不好
师:她还指着题目的意思来说,请回,谢谢你。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怎么画的和他们不一样啊?他画的对吗?他是怎么画的,我们请这位同学来和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来代表桌子的?
生2:我是用三角形来代表桌子的。(横的画,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她画的和题目意思一样吗?(一样)太棒了,请回。
师:许老师还发现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对吗?(也请同学上来)你是用什么图形来代表桌子的?
生3:正方形
师:你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好,他画的图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画的图啊,用的图形,画图的方式不怎么相同,但是,都表示出了题目的意思。你们同桌两个互相交换,检查一下,画的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开始。
(4)辩一辩两题的意思
师:许老师就把刚才其中一同学画的搬到了屏幕上,这样看起来更清楚。不过,老师有点奇怪,都有4,都有5,怎么画出来的图不一样了呢?
生1:因为第一道题有两个已知条件,第二道题有两个已知条件。
师:有没有其它的解释?
生2:第一题说的是有4排桌子,
师:哪里有4?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4排)
师:那第二道题的4在哪里?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第二幅图的4张)
师:那第一道题的5在哪里?
(生2在课件上指出每排的5张)
师:每排都有5张,那第二道题的5在哪里?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第二幅图的一排5张)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虽然数字一样,但题目意思不一样。你看,画图真是一个好帮手。有了这个好帮手,我们是不是理解了题目的意思?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图,列出式子呢?
(生动手列式子)汇报
师:第一题谁来列式?
生:4×5=20(张)
第二道题:5+4=9(张)
师:许老师又觉得奇怪了:这两道题都是在问“一共有多少张桌子?”怎么一道题是用乘法计算,一道题是用加法来计算呢?
生1:因为有4排同样的数,所以用乘法,第二道题一个4,一个5,没有同样所以不能用乘法来计算,只能用加法。
师:那我问一下你,哪些是相同的数?
生1:4个5
(师用课件演示每排有1个5,4排有4个5. 它表示把4个5相加,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哪位同学再说一次呢?
生2:4个5加起来用乘法计算。
师:第二道题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为什么用加法了,谁还能再说一次? 生3:它一排是5,第二是4,所以没法用乘法。
师:(借助课件理解)第一排有几张?(5张)第二有几张?(4张)那要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表示把它们(加起来)也就是把几和几加起来?(5和4)把5和4加起来,就是用(加法)进行计算。
3、检查,解答正确吗?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一道题用乘法计算,第二道题用加法计算了吗? 生:知道了。
师:其实你们刚才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什么事?
生:检查
师:我们检查了列式对不对。我们刚才是借助什么进行检查的?
生:图
师:画图真是我们的好帮手!还能帮我们检查列式对不对。还有什么要检查的吗? 生:还有得数要检查。
师:哟,得数要检查,怎么检查得数?
生1:第1道题可以用口诀,第2道题可以用数的。
师:请坐,非常好,你还能不能再补充吗?
生2:第1道题和第2道题都可以用图来数。
师:同学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检查出得数对不对。检查完了,现在我们可把答句填完整了。
(板书答句)学生口答。
师:就像刚才这样,我们画完图,先检查一下图和题目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当我们列完式子以后,还要再检查一下我们列的式了和图的意思一样不一样;最后,我们再检查一下得数是否正确。
4、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一定增长了不少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先做什么?
生1:先看一下已知条件,再看下问题才能画图。
师:我们应先读题,然后弄清楚知道了什么(板书:知道了什么?)刚才他说的特别好,把已知条件圈起来。(板书:圈)那接下来,我们就该怎样解答了。(板书:怎样解答?)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我们做了哪些事?
生2:先画图(板书:画图)
师:画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画完图我们做了什么?
生:写算式。
师:都做完了这些事情,我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什么? 生:检查(板书:检查 解答正确吗?)
三、运用与巩固
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题
师: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今天我们就要用我们所学习来的经验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砖?)
师:请同学们各自读题。看看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得到的经验来解决它吗? (生独立在答题卡的解决)
师:这道题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谁来说说?
生1:我是用乘法来计算的。4×6=24,单位名称是“块”(板书4×6=24块) 师:同意吗?有没有不同的列式?
生2:我是倒过来,变成6×4=24块
师:你也是用乘法进行计算的。你们都是用乘法来计算的吗?(是)那用乘法来计算对不对啊?
生:对
师:那我们得做一件重要的事。
生:检查!
师:怎么检查?
生:要符合题目的意思。
师:哦,要符合题目的意思。其实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好帮手。
生:画图。
师:你们有画图吗?
生:有!
师:谁会画图啊?好,就你吧!你把你的图拿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小玲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的看每行是六块,一,二,三,四,五,六。竖着看每列是四块,一,二,三,四,五„.
生(其他):不对!
师:啊?有不同意见啊?好,你来说说看。
生(其他):它说有每列四个,不是一列四个。
师:噢!那你呢?你只画了一列,那如果这样画,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不一样!
师:哎呀,那看来那位同学已经会用检查的方法来检查了啊。那你回去能改一改吗?
生:能。
师:好,请回去。那谁来展示下他画的?好,就你吧。好,你跟大家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是,首先是横着看每行六块,我就先每行六块。竖着看每列是四块,我就在下面画四块,然后我就知道是这样画图的。
师:她很注意看题目当中是每行是六块,而不是一行是六块,她还特别看得到是每列是四块,不是一列四块。她画的图,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一样。
师:那你说说,你的图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有4个6或者是6个4。
师:那4个6或是6个4就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
生:乘法。
师:所以4×6,对不对?
生(其他):对!
师:谢谢你,请回。
(学生鼓掌)
师:你看看,刚才同学们就是用哪一个好帮手来帮我们?
生:画图!
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4题
师:画图帮我们检查了我们的列式是不是对的。那同学们的经验可能越来越丰富了,可是有三个杂技演员啊,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他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把题目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题目表达了什么?
(学生齐读)
师:那,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呀?
生:我知道了两个已知条件,三个问题。
师:哪两个已知条件呐?
生:三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要顶6个碗,还有现在他们各顶了4个碗。 师:那有几个已知条件啊?
生:三个。
师:有三个已知条件,有几个问题啊?
生:三个。
师:请坐,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条件变多了、更复杂了吧,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呢?
生:我准备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
师:聪明的孩子已经找到了画图这个好帮手,那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把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好不好?请动手。
(学生画图)
师:你们画完了吗?画完的同学请坐直。我先展示一个同学的给大家看一看。这个同学是这样画的,你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它第一题是说三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我就花了一,二,三。然后每人要顶6个碗,我就画了6个圆圈代表碗。它说她们现在各顶了4个碗,我就用虚线圈起来她们各顶了4个碗。”
师:怎么样,他画的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一样!
师:谢谢你,请回,太棒了!那,我觉得这个同学画的和他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看,他是这样画的,来,你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2:我是竖着画的。三位杂技演员,我在下面写了一,二,三。表演顶碗每个
人要顶6个碗,我也画圆圈,用圆圈代表。现在她们每个人顶了4个碗,我用斜线划掉。
师:哦,他表示各顶了4个碗,是用斜线划掉。这样能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 生(其他):能!
师:那他画的也是对的。请下去。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呀?”
生3:我是三个杂技演员表演顶碗,她们现在各自顶了4个碗,所以我就把4个碗用虚线圈起来。
师:我要问几个问题,同学们看一下,每人还要顶几个碗是指这幅图的哪一个部分?
生(其他):没圈的部分。
师:是没圈的全部都是吗?
生(其他):不是。
师:那是哪个?
(请台上的同学指出)
师:哦,全部。同意吗?
生(其他):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请那位同学,你来指。
生4:他这里说,三个杂技演员表演顶碗,如果他没分出来,就是这一块全部都是一个人还要顶的碗。”
师:那你觉得,每人还要顶的碗,是哪一部分?
生4:把这两行遮住的这一行。
师:哦,这一行就是每个人还要顶的,你们同意吗?
生(其他):“同意。”
师:会列式吗?这个问题你们怎么列式?
生:6-4=2,单位是“个”
师:6指的是什么?4指的是什么?”
生:6指的是每个人要顶的碗,4指的是已经顶的碗。”
师:你的意思是,用这个减去这个求出每个人还要顶的碗。你们同意吗?那我们来看下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师:在这幅图当中,是哪一部分呐?谁来指一指?
(学生上台指)
师:那这一部分就代表三人一共还要顶的碗,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列式?
生:乘法。
师:为什么用乘法?
生:因为它有三个相同的数字。都是2。二三得六。二乘三等于六。
师:这样列式对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第三个问题师什么?”
生:三个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师:那是这幅图的哪一部份?
生:全部!
师:全部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三个杂技演员要顶的碗。
师:那你们会列式吗?
生:3×6=18,单位名称“个”
四、总结与收获
师:你看,同学们,今天我们遇到了这道题,条件变多了,问题变多了,感觉好像挺困难的,其实只要请出画图的好帮手这道题就变得简单了。看来同学们今天大有收获啊,谁能说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好方法?
生1:用画图的方法,还可以用摆的方法。
生2:我之前总是很粗心,根本没检查,通过今天我学会了要养成检查这个好习惯。
生3:我以前没有画图,经常错,这次我画图就没有错了。
师:所以谁是我们的好帮手?
生:画图!
师: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了就要请出这位好帮手!好,下课!
解决问题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许洋
一、谈话与揭题
师:下个星期,我们的语文读书节就要开始了。一年级的小朋友将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讲故事比赛,同学们听了非常高兴,已经忙乎开了,看!他们正在布置场地。你们先看看,这些同学在干嘛呢?
生:在搬桌子。
师:有一个问题有点发愁了,究竟要搬几张桌子呢?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帮助一年级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问题。(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问题与探索
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
(1)读题,理解题意
师: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要求的。(出示题目)我们整齐、大声地把题目读一遍。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齐读题目)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 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师:谁来说说,从第一道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
(生边说,师边在课件上把问题圈出来。)
师:我们把已知条件圈出来,把问题画出来。谁来说说,能从第二道题的题目当中,你又知道什么?
生: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生说题目信息和问题,师边圈边画)
师:我们读完题目后,把条件圈起来,把问题画出来,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了。
(2) 培养画图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两道题都是算总数
师:哦,两道题的问题都是一样的。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用乘法来计算。
师:你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那么,你们有没有发现数字上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上面一题是4和5,下面一题是反过来的5和4.
师:也就是说上面一题和下面一题都有数4和5 ,数字一样,那这两道题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能不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两道题的意思更清楚地表达出来? 生:用画的。
师:哦!你用画的方法,你打算怎么画?
生1:用竖杆来代表桌子,第一题是有4排先画4根竖杆,第二排画5根竖杆 师:明白了,你是想用竖杆来代表桌子,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生2:用三角形来代表桌子。
师:你也打算用画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吗?
生3:画圆形也可以。
师:其它除了画的方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呢?
生4:摆的
师:你打算怎么摆?
(生具体说说用吸铁石怎么摆)
师:明白了,她想用吸铁石来代表桌子。用摆的方法可以吗?
生:可以。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有的同学用画的方法,有的同学想用摆的方法,可能还有同学心中还有其它想法。好吧!那许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好吗?
(生独立操作)
(3)展示学生画图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两道题表示出来了吗?许老师刚才看了有很多同学用画的方法来表示这道题的意思,那么,许老师就展示几张给大家看看,好吗?
(展示作品1)师:这位同学画得对吗?
师:画完图,我们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
生:检查
师:这是一个好习惯,那要怎么检查呢?
生:要符合题目的意思。
师:噢,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检查图和题目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对吗?那我们就来检查一下他的,请画的同学上来交流一下,你为什么这样画?
师:我们来问他一下,好吗?你的四排在哪里?
(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那第二张你为什么这样画?
(生解释第二道题的画法,因为第二题有两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所以我先画一排5个,再在另一排画4个)
师:她说得好不好
师:她还指着题目的意思来说,请回,谢谢你。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怎么画的和他们不一样啊?他画的对吗?他是怎么画的,我们请这位同学来和大家说说,你是用什么来代表桌子的?
生2:我是用三角形来代表桌子的。(横的画,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她画的和题目意思一样吗?(一样)太棒了,请回。
师:许老师还发现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对吗?(也请同学上来)你是用什么图形来代表桌子的?
生3:正方形
师:你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解释自己的画法)
师:好,他画的图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画的图啊,用的图形,画图的方式不怎么相同,但是,都表示出了题目的意思。你们同桌两个互相交换,检查一下,画的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开始。
(4)辩一辩两题的意思
师:许老师就把刚才其中一同学画的搬到了屏幕上,这样看起来更清楚。不过,老师有点奇怪,都有4,都有5,怎么画出来的图不一样了呢?
生1:因为第一道题有两个已知条件,第二道题有两个已知条件。
师:有没有其它的解释?
生2:第一题说的是有4排桌子,
师:哪里有4?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4排)
师:那第二道题的4在哪里?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第二幅图的4张)
师:那第一道题的5在哪里?
(生2在课件上指出每排的5张)
师:每排都有5张,那第二道题的5在哪里?
(生2在多媒体上指出第二幅图的一排5张)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2、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师:虽然数字一样,但题目意思不一样。你看,画图真是一个好帮手。有了这个好帮手,我们是不是理解了题目的意思?那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图,列出式子呢?
(生动手列式子)汇报
师:第一题谁来列式?
生:4×5=20(张)
第二道题:5+4=9(张)
师:许老师又觉得奇怪了:这两道题都是在问“一共有多少张桌子?”怎么一道题是用乘法计算,一道题是用加法来计算呢?
生1:因为有4排同样的数,所以用乘法,第二道题一个4,一个5,没有同样所以不能用乘法来计算,只能用加法。
师:那我问一下你,哪些是相同的数?
生1:4个5
(师用课件演示每排有1个5,4排有4个5. 它表示把4个5相加,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哪位同学再说一次呢?
生2:4个5加起来用乘法计算。
师:第二道题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为什么用加法了,谁还能再说一次? 生3:它一排是5,第二是4,所以没法用乘法。
师:(借助课件理解)第一排有几张?(5张)第二有几张?(4张)那要求一共有多少张?就是表示把它们(加起来)也就是把几和几加起来?(5和4)把5和4加起来,就是用(加法)进行计算。
3、检查,解答正确吗?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第一道题用乘法计算,第二道题用加法计算了吗? 生:知道了。
师:其实你们刚才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什么事?
生:检查
师:我们检查了列式对不对。我们刚才是借助什么进行检查的?
生:图
师:画图真是我们的好帮手!还能帮我们检查列式对不对。还有什么要检查的吗? 生:还有得数要检查。
师:哟,得数要检查,怎么检查得数?
生1:第1道题可以用口诀,第2道题可以用数的。
师:请坐,非常好,你还能不能再补充吗?
生2:第1道题和第2道题都可以用图来数。
师:同学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检查出得数对不对。检查完了,现在我们可把答句填完整了。
(板书答句)学生口答。
师:就像刚才这样,我们画完图,先检查一下图和题目的意思一样不一样;当我们列完式子以后,还要再检查一下我们列的式了和图的意思一样不一样;最后,我们再检查一下得数是否正确。
4、回顾反思,强化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一定增长了不少经验,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先做什么?
生1:先看一下已知条件,再看下问题才能画图。
师:我们应先读题,然后弄清楚知道了什么(板书:知道了什么?)刚才他说的特别好,把已知条件圈起来。(板书:圈)那接下来,我们就该怎样解答了。(板书:怎样解答?)我们是怎样解答的?我们做了哪些事?
生2:先画图(板书:画图)
师:画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的意思,还能帮助我们思考。画完图我们做了什么?
生:写算式。
师:都做完了这些事情,我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做什么? 生:检查(板书:检查 解答正确吗?)
三、运用与巩固
1、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题
师: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今天我们就要用我们所学习来的经验来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砖?)
师:请同学们各自读题。看看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得到的经验来解决它吗? (生独立在答题卡的解决)
师:这道题你们是怎样列式的,谁来说说?
生1:我是用乘法来计算的。4×6=24,单位名称是“块”(板书4×6=24块) 师:同意吗?有没有不同的列式?
生2:我是倒过来,变成6×4=24块
师:你也是用乘法进行计算的。你们都是用乘法来计算的吗?(是)那用乘法来计算对不对啊?
生:对
师:那我们得做一件重要的事。
生:检查!
师:怎么检查?
生:要符合题目的意思。
师:哦,要符合题目的意思。其实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好帮手。
生:画图。
师:你们有画图吗?
生:有!
师:谁会画图啊?好,就你吧!你把你的图拿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小玲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的看每行是六块,一,二,三,四,五,六。竖着看每列是四块,一,二,三,四,五„.
生(其他):不对!
师:啊?有不同意见啊?好,你来说说看。
生(其他):它说有每列四个,不是一列四个。
师:噢!那你呢?你只画了一列,那如果这样画,和题目的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不一样!
师:哎呀,那看来那位同学已经会用检查的方法来检查了啊。那你回去能改一改吗?
生:能。
师:好,请回去。那谁来展示下他画的?好,就你吧。好,你跟大家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是,首先是横着看每行六块,我就先每行六块。竖着看每列是四块,我就在下面画四块,然后我就知道是这样画图的。
师:她很注意看题目当中是每行是六块,而不是一行是六块,她还特别看得到是每列是四块,不是一列四块。她画的图,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一样。
师:那你说说,你的图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有4个6或者是6个4。
师:那4个6或是6个4就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
生:乘法。
师:所以4×6,对不对?
生(其他):对!
师:谢谢你,请回。
(学生鼓掌)
师:你看看,刚才同学们就是用哪一个好帮手来帮我们?
生:画图!
2、练一练,练习十四第4题
师:画图帮我们检查了我们的列式是不是对的。那同学们的经验可能越来越丰富了,可是有三个杂技演员啊,想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他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把题目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题目表达了什么?
(学生齐读)
师:那,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呀?
生:我知道了两个已知条件,三个问题。
师:哪两个已知条件呐?
生:三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要顶6个碗,还有现在他们各顶了4个碗。 师:那有几个已知条件啊?
生:三个。
师:有三个已知条件,有几个问题啊?
生:三个。
师:请坐,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条件变多了、更复杂了吧,怎么办呢?怎么解决这样的难题呢?
生:我准备用画图的方式来解决。
师:聪明的孩子已经找到了画图这个好帮手,那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把这道题的意思表示出来,好不好?请动手。
(学生画图)
师:你们画完了吗?画完的同学请坐直。我先展示一个同学的给大家看一看。这个同学是这样画的,你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它第一题是说三位杂技演员表演顶碗,我就花了一,二,三。然后每人要顶6个碗,我就画了6个圆圈代表碗。它说她们现在各顶了4个碗,我就用虚线圈起来她们各顶了4个碗。”
师:怎么样,他画的和题目意思一样吗?
生(其他):一样!
师:谢谢你,请回,太棒了!那,我觉得这个同学画的和他不太一样。我们来看一看,他是这样画的,来,你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2:我是竖着画的。三位杂技演员,我在下面写了一,二,三。表演顶碗每个
人要顶6个碗,我也画圆圈,用圆圈代表。现在她们每个人顶了4个碗,我用斜线划掉。
师:哦,他表示各顶了4个碗,是用斜线划掉。这样能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 生(其他):能!
师:那他画的也是对的。请下去。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你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呀?”
生3:我是三个杂技演员表演顶碗,她们现在各自顶了4个碗,所以我就把4个碗用虚线圈起来。
师:我要问几个问题,同学们看一下,每人还要顶几个碗是指这幅图的哪一个部分?
生(其他):没圈的部分。
师:是没圈的全部都是吗?
生(其他):不是。
师:那是哪个?
(请台上的同学指出)
师:哦,全部。同意吗?
生(其他):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请那位同学,你来指。
生4:他这里说,三个杂技演员表演顶碗,如果他没分出来,就是这一块全部都是一个人还要顶的碗。”
师:那你觉得,每人还要顶的碗,是哪一部分?
生4:把这两行遮住的这一行。
师:哦,这一行就是每个人还要顶的,你们同意吗?
生(其他):“同意。”
师:会列式吗?这个问题你们怎么列式?
生:6-4=2,单位是“个”
师:6指的是什么?4指的是什么?”
生:6指的是每个人要顶的碗,4指的是已经顶的碗。”
师:你的意思是,用这个减去这个求出每个人还要顶的碗。你们同意吗?那我们来看下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生:3人一共还要顶几个碗?
师:在这幅图当中,是哪一部分呐?谁来指一指?
(学生上台指)
师:那这一部分就代表三人一共还要顶的碗,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列式?
生:乘法。
师:为什么用乘法?
生:因为它有三个相同的数字。都是2。二三得六。二乘三等于六。
师:这样列式对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第三个问题。第三个问题你们会解答吗?第三个问题师什么?”
生:三个人一共要顶多少个碗?
师:那是这幅图的哪一部份?
生:全部!
师:全部表示的是什么?
生:表示的是三个杂技演员要顶的碗。
师:那你们会列式吗?
生:3×6=18,单位名称“个”
四、总结与收获
师:你看,同学们,今天我们遇到了这道题,条件变多了,问题变多了,感觉好像挺困难的,其实只要请出画图的好帮手这道题就变得简单了。看来同学们今天大有收获啊,谁能说说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好方法?
生1:用画图的方法,还可以用摆的方法。
生2:我之前总是很粗心,根本没检查,通过今天我学会了要养成检查这个好习惯。
生3:我以前没有画图,经常错,这次我画图就没有错了。
师:所以谁是我们的好帮手?
生:画图!
师: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了就要请出这位好帮手!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