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1-16)

八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 (11-16课)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2、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3、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4、为解决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实行什么政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1、相互依存、不可分离。2、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3、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4、民族共同发展。措施:①西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是谁?目的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3、香港、澳门分别是何时回归祖国?

答:1、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意义: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②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个国家是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3、港:1997年7月1日,澳:1999年12月20日。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香港、澳门回归有何意义?3、“一国两制”首先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答:1、原因: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运用。2、意义:①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开创香港澳门历史发展新纪元;③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3、台湾问题;香港问题。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目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2、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列举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4、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答:1、原则:一个中国;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3、史实: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③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4、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哪三支海军?3、我国是哪一年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4、我国哪一年仿制成功了歼5

型歼击机?5、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答:1、华东军区海军。2、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3、1971年。4、1956年。5、1966年;核反击任务。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我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3、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取得哪些外交成就?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完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成就:①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4、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完善:1954年,中、缅、印共同倡导。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万隆会议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此次会议有什么特点?会议的主题是什么?2、万隆会议周恩来有什么贡献?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答:1、1955年,印尼万隆。特点: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2、贡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我国什么时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哪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什么意义?2、标志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是什么?3、建国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经历哪三步?5、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6、中日什么时候建立外交关系?7、在21世纪初,我国成功的承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请回答此次会议的名称、举办时间、地点、会议的主题、特点?

答:1、1971年10月25日。第 26 届。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1971年的“乒乓外交”。3、由对抗到开始走向正常化。4、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台湾问题。6、1972年。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上海。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特点: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八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 (11-16课)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2、我国民族分布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3、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它的实行有什么历史意义?4、为解决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我国实行什么政策?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1、相互依存、不可分离。2、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3、民族区域自治。意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4、民族共同发展。措施:①西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农奴制;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一国两制”的提出者是谁?目的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3、香港、澳门分别是何时回归祖国?

答:1、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意义:①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②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个国家是前提),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3、港:1997年7月1日,澳:1999年12月20日。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香港、澳门回归有何意义?3、“一国两制”首先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但首先被运用于解决什么问题? 答:1、原因: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运用。2、意义:①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②开创香港澳门历史发展新纪元;③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成功范例。3、台湾问题;香港问题。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目前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 2、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列举海峡两岸的交往的史实。4、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是什么?

答:1、原则:一个中国;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1995年江泽民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3、史实:①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②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③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4、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哪三支海军?3、我国是哪一年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 4、我国哪一年仿制成功了歼5

型歼击机?5、我国的导弹部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主要担任什么任务?

答:1、华东军区海军。2、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3、1971年。4、1956年。5、1966年;核反击任务。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新中国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我国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3、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取得哪些外交成就?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在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完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答: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成就:①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4、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完善:1954年,中、缅、印共同倡导。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万隆会议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此次会议有什么特点?会议的主题是什么?2、万隆会议周恩来有什么贡献?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答:1、1955年,印尼万隆。特点:没有殖民主义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2、贡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意义: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历史基础知识小问答】1、我国什么时候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哪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什么意义?2、标志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是什么?3、建国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经历哪三步?5、阻碍中美改善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6、中日什么时候建立外交关系?7、在21世纪初,我国成功的承办了一次国际性的会议,请回答此次会议的名称、举办时间、地点、会议的主题、特点?

答:1、1971年10月25日。第 26 届。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1971年的“乒乓外交”。3、由对抗到开始走向正常化。4、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台湾问题。6、1972年。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上海。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特点: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相关文章

  • 八下历史答案2
  • 七 年 级 历 史(二) (第七学习主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 A.赵匡胤 B.赵普 C.耶律阿保机 D.赵构 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 ...查看


  • 八下政治期中测试卷二N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说明( ) A.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B.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C.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D.权利和义务的对 ...查看


  • 苏教版八下5-6单元基础测试及答案
  • 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 一. 字词 . 新诗集 .历史悲剧作品包括: . 1. 给加点字注音 三.古诗文填空. 贻( )误 欣慰( ) 经( )纱 颟顸( ) 渊薮( ) ...查看


  • 八下期末历史复习题(整合版)
  •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革命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 ...查看


  • 八下岳阳楼记范仲淹
  • 岳阳楼记 范仲淹--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 ...查看


  • 八下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 第一课练习
  • 八下历史与社会 第五单元第一课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手工工场的产生后,雇佣了大量的工人,生产效率远远超过了手工作坊,那是因为 A .工人数量增多 B .工人比以前聪明 C .工人分工合作 D .工人是雇佣的 2.手工工 ...查看


  • 八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试卷期中考试 亲爱的同学们:历史与社会用她一幅幅灿烂的近代社会画卷伴随我们渡过了愉快的半个学期,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与反思--把你的感受和学习成果在这张试卷上尽情的展示出来吧! 一. 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您认为最恰当的选项 ...查看


  • 语文八下第四单元学案
  • 初二语文 YW-2014-02-16 <云南的歌会>导学案 编写人:朱路辉 审核人:陈静波 编写时间:2014年1月 29日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第 节 [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查看


  • 人教版八下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物事迹归纳 1.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领导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为争取国内和平不顾个人安危,参加重庆谈判: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