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直觉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吴 乃 华
人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一事物的认识,如果只要求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的话,这样,势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必须是具有爱学习、爱思考。不唯书、不盲从、好提问、好立异等高素质的人。这是对一道题,用同一模式去解答,对一个问题,用同一方式去思维所培养不出来的的。
处理数学问题,除了逻辑思维这一种形式外,还可以采用直觉思维的方式。
逻辑思维,它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清晰的思考过程。直觉思维通常表现为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和顿悟,它不注重思考的过程,不依赖于由此及彼的逐步推理,而是尽可能的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迅速确定思考的方向后,大胆设想,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思维方式,一般来说,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解答,都能另树一帜,独辟蹊径。因此,在小学教学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善于抓住不同的契机,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下面就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变通能力的训练
事物与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分数和比可以在叙述形式上加以改变,时间和工效(速度)也可以在思想认识上加以转化,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
学生有了知识变通的基础,就有了直觉思维的可能,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例1】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的双数与九月份生产的双数的比是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1、用价数来理解,十月份与九月份生产的鞋的双数的比是5:4,即把十月份生产的鞋平均分成5份,九月份有这样4份。已知 5份是2000双,可知 1份是2000÷5=400(双)。九月份就生产了400×4 = 1600(双)。
如果把比转化成分数来理解,则可以有以下两种思路:
2、如果理解为“十月份生产的皮鞋双数是九月份的 1
2000“17÷1
1倍”,则算式就是: 41= 1600(双) 4- 1 -
训练直觉思维 培养创新意识
吴 乃 华
人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一事物的认识,如果只要求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的话,这样,势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的人,必须是具有爱学习、爱思考。不唯书、不盲从、好提问、好立异等高素质的人。这是对一道题,用同一模式去解答,对一个问题,用同一方式去思维所培养不出来的的。
处理数学问题,除了逻辑思维这一种形式外,还可以采用直觉思维的方式。
逻辑思维,它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清晰的思考过程。直觉思维通常表现为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和顿悟,它不注重思考的过程,不依赖于由此及彼的逐步推理,而是尽可能的从总体上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迅速确定思考的方向后,大胆设想,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思维方式,一般来说,对事物的认识,对问题的解答,都能另树一帜,独辟蹊径。因此,在小学教学教育中,要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要善于抓住不同的契机,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下面就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变通能力的训练
事物与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知识与知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分数和比可以在叙述形式上加以改变,时间和工效(速度)也可以在思想认识上加以转化,两个数量间的关系,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去理解。
学生有了知识变通的基础,就有了直觉思维的可能,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例1】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的双数与九月份生产的双数的比是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
1、用价数来理解,十月份与九月份生产的鞋的双数的比是5:4,即把十月份生产的鞋平均分成5份,九月份有这样4份。已知 5份是2000双,可知 1份是2000÷5=400(双)。九月份就生产了400×4 = 1600(双)。
如果把比转化成分数来理解,则可以有以下两种思路:
2、如果理解为“十月份生产的皮鞋双数是九月份的 1
2000“17÷1
1倍”,则算式就是: 41= 1600(双) 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