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摘要:杜拉斯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代表,她出生在殖民地,是殖民地里地道的穷人,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留给她的是父爱缺失的人生。特殊的境遇让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动着不可忘却的忧伤,她笔下的主人公都渴望爱和被爱,却又不完全相信爱情。爱情在杜拉斯的手中总是充满了绝望,没有未来的,她的这种绝望基调几乎充斥于她所有的爱情小说。她在越南长大,却是法国人,她被夹在东西文化的中间,文化寻根的过程痛苦而无助,她将她的这种痛苦都宣泄在创作上,创造出了独特的杜式风格。
关键词:绝望基调,境遇,绝望,爱情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出生于20世纪初作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她很早就开始写作,但是直到她的小说《情人》出版后,她才广为人知。与其他西方作家相比,杜拉斯被中国民众所认识的时间也并不算长,是到1911年电影《情人》上映后,才在中国掀起一股“杜拉斯热”。杜拉斯的创作风格也如她本人一样,别具一格,语言文字中无处不透露出她的任性,不受世俗拘束,她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一种隐忍的,得不到也弃不了的刻骨之殇,连在别人笔下的美丽爱情,在她那里也成了有着浓浓的绝望意味的,支离破碎的,向现实屈服的牺牲品。
杜拉斯的作品里的那种杜式的绝望爱情观,我更愿意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从她的生活背景、经历来解读她作品中的绝望爱情观;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角度来分析其作品中的爱情观以及从她的小说的道德角度来解读她的绝望爱情观。
一 从她的出身背景及经历解读她作品中的绝望爱情观
玛格丽特·杜拉斯,20世纪初出生在当时法国的殖民地越南,7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失去父爱这件事,对杜拉斯的影响极其深远。“爱情的隐藏和模棱两可是杜拉斯自我情感中脆弱的体验,自小缺失坚毅地父式关爱,让其喜欢夺取吸引男人的爱。在《副领事》和《情人》中,她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宣称自己父爱的缺失。”[1]杜拉斯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一种得不到关爱,即使得到也不敢确信的迷茫,喜欢用一种“自传性的书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放肆的宣扬自己的经历,完全不在意社会异样的眼光。随性的抒发着自己的骨子里的对爱情的“绝望观念”。
“自传性书写”作为文学书写的一种方式,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以自我的生活及情感经历为题材,加以虚构,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作品。[2]杜拉斯的“自传性的书写”,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把周围的故事嵌进自己的生命中。我们再读小说的同时也在读着作者自己,在《情人》中,“她”寥寥无几的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那个女孩子对自己小哥的不同于亲情之爱的特殊情感,“她”像母亲和情人一样关心着自己的小哥,那个苍白,瘦弱的男孩,对于这种不被世俗接受的禁忌之爱,本身就是绝望的,没有未来的。“她”骨子里的任性,指引着她找到了那个温柔的,让“她”终生不忘的中国情人。思想、地位、年龄等的差距终会将他们的爱情送向坟墓,从一开始就注定这只能是一出爱情悲剧。“她”总不确定自己的感情,或许是太年轻,不懂爱情,但更多的是习惯了苦难,对来的太容易的幸福总有着不敢相信,不敢接受的犹豫,直到不得不离开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想抓住这段感情,自己原来真的爱着那个黄皮肤的温柔男子的,只是一切都已来不及。《情人》里总像那条发黄的湄公河一样流淌着浓得化不开的忧伤,本该唯美的异国情缘中,总是不合时宜的插播着唐喜欢的那曲无词华尔兹《绝望》。
《情人》的语言有着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的富有张力,深邃而沉痛,文章里悲绝的意味不是一丝一缕的,而是从创作基调上就有着从骨子里透出的深不见底的绝望。小说里的爱情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仿佛注定他们就是得不到祝福,只能在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里挣扎,悲伤如影随形,像一潭能将人溺毙的死水。
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情绪,总是紧紧追逐着爱情,她笔下似乎就没有终成眷属的爱情
故事,即使那部引人遐思的《直布罗陀水手》也一样。
《直布罗陀水手》中的“我”。为了爱情,为了自由,不顾一切的丢弃无趣的工作,和一个旅途中认识的女子,踏上一艘寻找直布罗陀水手的游艇,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我”和安娜相爱,但是,安娜对直布罗陀水手的找寻,似乎已经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即使她自己也知道“直布罗陀水手”可能也只是她自己编织的一个梦,她根本不清楚自己找水手干嘛,是为了再爱上他,还是只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继续生活下去的借口?这个梦太美,太沉重,让人分不清真假,无力醒来。直到遇到“我”,我们是同一类人,一类自己永远不知道该在哪里停留,该抓住些什么的人。杜拉斯给了读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文中的伏笔让我们深切感到:如果他们没有找到水手,或许他们的爱情可以继续,但如果在旅途中遇到了水手呢,这段爱情或许也将和那艘“直布罗陀”号一样,从此葬身大海。孤独者的爱情太过梦幻,他们在孤独的即将绝望的时候,都无比渴望爱情,但当爱情太完满,占据了他们太多的做梦空间的时候,他们又渴望重新回到孤单和找寻的、流浪的状态。《直布罗陀水手》里的爱情,从开始就被加入了过多的奢望因子,所以,当激情用尽时,绝望就会在爱情的玫瑰里突现,太多的不确定和长久的找寻,不知将会在何时消磨掉他们所有的爱情收藏,玫瑰离了土地总是面临死亡。
杜拉斯在《直布罗陀水手》里深深埋藏了她自己的许多人生经历,回顾往昔,总是有着不能忘记的忧伤,表现在文字里的就是那一丝若有似无的绝望情绪。杜拉斯在小说里用了很多侧面描写,如写弗伦罗萨的炎热“这种气温不仅不适合人,连动物也受不了。在动物园,一只黑猩猩热死了。连鱼都窒息而死,使阿尔诺河臭了。”“我想象爱情也被从这个城市放逐了。”[3]用很实在的笔触描写那种高温炎热给人带来的绝望情绪,不仅是爱情,甚至对生活都会失去希望的那种无助和躁动怎么也抹不去。
都说个人经历会影响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杜拉斯在殖民地的那些缺乏父爱 ,艰难度日的时光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创作。她的作品里总是有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她的特立独行总是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她喜欢用低沉的语调来诉说爱情、生活的绝望,用让人厌烦的比喻来写原本美好的东西,仿佛她对世界的不满,是非得将完美的东西打破,才能得到一丝的消解。她的《情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手“优雅的像只死鸟翅膀”[4],本来是那双长在中国男子身上的漂亮的手,她自己很喜欢的,但是杜拉斯却用一种似乎很不屑的口吻来陈述。不可否认,杜拉斯的人生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特别的素材和感情准备,她将现实中得不到表达的绝望情感都书写在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二 从杜拉斯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特点来解读其作品中绝望情感
“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从衣食住行等日常成活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历史活动,都显示出明确无误的文化内涵”[5]杜拉斯的写作语言是法语,但是在她的作品,总是在不遗余力地叙述她的童年、少年时的生活经历,她在叙述生活经历的时候给我们描述的都是非法国的异国他乡的场景,在杜拉斯身上不可避免的聚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因素。她的创作无疑是在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其中的困难艰辛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要追寻着杜拉斯的创作道路,就能认识和体会这种认同的反复和认同过程的痛苦。造就杜拉斯创作风格的也许正是这些反复和痛苦,也许正是难以准确表达自己感情的痛苦,杜拉斯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相同的忧郁、绝望情绪。
杜拉斯出生于当时的殖民地越南,她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在她的思想认知中,与其说她是法国人,不如说她是越南人,她在《文字的色彩,与多米尼克·诺盖关于8部电影的访谈录》中谈到:“我出生在远东,是克里奥尔人,我一直在那里,在越南生活到17岁,我的越南语和法语一样流利。18岁时,家人告诉我‘你是法国人,应该回法国念大学’。我很难适应你们的国家。我用这个国籍报户口的,而且我总该到什么地方上大学吧”。 在杜拉斯的文字里,总有着对东方文化的偏爱和执着,她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岛之恋》等作品中,总是努力地展示东方的文化元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东方文化的不舍。但是,她又不得不回归到她名义上的故土去,这种不得已,似乎都被她凝结成一股绝望情绪融入到创作中。
在杜拉斯的头脑中,越南所在的印度支那成了她的母国文化,成了她构筑人生的起点和源泉。“你们的国家”作为母国文化最大的敌人横在杜拉斯面前,但也是杜拉斯心中最希望认同的土地。杜拉斯痴迷和认同印度支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和她的家人经常受在越南的殖民地白人统治者的排斥和鄙视。在杜拉斯的充满自传色彩的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伊甸影院》中,杜拉斯都触及到这种铭心的痛楚:“苏珊感到自己很可笑,她的可笑显而易见,自从她踏上电车通往上城区的公路,就不知不觉产生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不但得到证实,而且越来越强烈,当她到达上城区中心时,已经为时已晚。嘉尔曼错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在这些街道和人行道上的,走在王公贵族中间。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同样的行走权利。他们好像都有明确的目标,行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同类中。而苏珊则没有目标,不是他们同类,从未在这个舞台露过面。”[6] “下午5点,午休之后,白人得到了休息,连晚凉也冲过了。他们身着白装,清净洁白,走向网球场。”“我的裙子让我难堪,简直就是婊子的裙子。我满脸不自在,心里难受” ,这些不仅是小说主人公在殖民地的遭遇,也是作者在越南的真实生活写照。即使她离开了越南,她对越南的怀念和认同依旧,时间并没有改变她对越南的情感。对东方文化的偏爱和执着在几乎所有允许她说话的地方,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越是与法国文化接触的长,她对东方文化的怀念旧越来越强。
在她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杜拉斯用浓重的笔墨书写了殖民地下的越南。苏珊和母亲及哥哥生活在靠近太平洋的平原上,母亲为了那些年年被海水侵蚀的土地倾家荡产,苏珊和诺先生的爱情也随着母亲的破产而告终。在整部作品中,母亲在丈夫的死,殖民地土地局的欺骗和年年修筑堤坝的刺激下精神濒临崩溃,她的人生一直逃不出绝望的包围。苏珊则梦想着有某个人会带自己离开现在这种没有激情的生活,约瑟夫总说自己要离开,却总放不下家人,对于他们的未来,因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已经注定他们的悲剧:苏珊和诺先生的爱情,终是抵不过现实,他们的爱情注定修不成正果。约瑟夫也注定逃不开母亲的影响。杜拉斯的东方情结在文中表露无遗,但是就像杜拉斯自己找不到文化归属一样,《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主角母亲始终在挣扎,渴望找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可是她得到的却是年年修年年被冲垮的堤坝和没完没了的债务。绝望总不愿成全他们,不论是爱情,还是平常的生活里,总是飘荡着一股忧伤低沉的味道。即使到1990年杜拉斯在她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仍表现出对法国的厌恶、对童年故地的怀念:“不管在什么地方,她的法文考试总拿第一名,厌恶法国,无从解脱远离童年故土的乡愁,吃不惯带血的煎牛排,喜欢文弱的男子,浑身洋溢着世上少见的那种性感”。小说中的女孩,她和那中国男子明明相爱,却又对他们的爱情注定分离这一结局那么无能为力,绝望的爱情,也代表了作者对自己无根的文化漂流的绝望无助。
杜拉斯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得出,她一直在努力地想融进一种文化中去,但是她的经历,却将她放在两种文化的中间,她一生的创作几乎都在寻求一种文化的认同。但是,“她既难摆脱根深蒂固、有着东方民族精神和殖民地精神、有着东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的童年及形成这种文化模式所经历的童年生活的任务和事件,又难完全融进总在接触、体验的法国文化”。[7]杜拉斯写作语言是法语,而表现得场景多是东方的,她经历了从熟悉的自己认同的东方文化这一文化之根的丧失到重新建立起的一段漫长的文化无根,或者说是文化悬空的历程。她的生活经历,让她不得不与自己认同的东方文化之根分离,转向与陌生的法国文化建立某种联系。越是深入法国文化,就越要与自己熟知的东方文化相割裂,这种爱不能、恨不得的离别之痛在其创作中越来越强烈。正是这种游离于东西文化之间的痛苦感情,造就了独特的杜式风格,就像是一种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爱情:没有着落的爱情,因为爱而撕裂,
而痛苦的感情渐渐地转化为一种沉醉,一种在绝望中浸泡着的,难以解脱的沉醉。
三 从杜拉斯小说的道德角度来解读她的绝望爱情观
杜拉斯是个任性的人,她的生活是这样,创作也是,完全无视某些所谓的社会正统,她的作品里总是有那么一群活的自我、活的随性的人。杜拉斯的创作热衷于选择一些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角色来表达她的道德意识,他们无论从社会处境,还是心理境况,都是一些格格不入的人。与敌人“通奸”的法国女演员、优秀但是却“轻浮”的大使夫人、沉湎于肉体之爱的那个小女孩、无法爱人的副领事等,他们都不属于某些所谓的社会正统要求下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需求都是特异的。与传统的道德相比,他们的行为都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总是从个人生命欲求的角度去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但社会都有一定的公意道德,当个体的自由要求高于社会公意道德时,道德专治就会出现。因此在杜拉斯的作品中,爱情和道德的对立就成了她写作的永恒主题。
《情人》中用了大量的文字描写性爱场景,“我”太年轻,还不懂爱情,在懵懂中只是放纵自己去追求肉体的享受,然而,深藏着的爱情与道德的矛盾出现了。选择爱情就意味着要忍受道德的否定。但是,即使爱人们否定了道德,道德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过,而是渗透到思维深处,甚至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这就为小说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埋下了伏笔:“我”不愿意接受传统的道德,但是道德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爱情,毕竟世间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我们的爱情对道德的挑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杜拉斯擅长描写这种明明相爱,却终是抵不过道德的威胁的感情,作品里的不论是环境,还是人物对话都饱含着浓的化不开的忧伤。最后他们的爱情不得不在那间嘈杂的公寓里慢慢死去,爱了就意味着得接受感情慢慢死去,却无能为力的那种绝望。
除了《情人》,杜拉斯在《广岛之恋》也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述处在道德边缘的人们的生活。矛盾仅仅是矛盾,痛苦也仅仅是痛苦,这些背负着道德败坏之名的主人公,他们对公意道德的反抗,是自然而然的,对自己欲望和情感的追求。传奇式的爱情沾染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任何理性因素。杜拉斯揭开了道德的面具,在她的笔下,爱情和欲望成了一种内在的反抗,而不带传统道德的约束,追求自我的、个体的情感解放。法国女演员与日本男人的爱情,他们本着对爱情的追求而在一起,但是,从开始他们就明白这样的爱情是得不到允许和祝福的,没有未来的、带着绝望的爱情在他们中显得那么短暂,但是,却将是他们此生永记的。
杜拉斯笔下的主人公,都带着作者的影子,都一样的特立独行,渴望得到道德的认可,却又不屈服于道德刻板的、公式化的要求,努力追求自我的完整,总在不经意间挑战公意道德。杜拉斯小说中的爱情,少了别人笔下的甜蜜美好,却多了自由、真诚和深深地忧伤,绝望无助的情绪不时地表露出来。
总的来说,杜拉斯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杜式风格是别人所难以复制的。她的经历造就了她的创作风格,她总喜欢找特别的人物,特殊的场景,用冷静平淡的口吻来写作,总在写一些没有完满结局,靠近社会负面的故事。她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喜欢挑战道德,总想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打破,让人们看看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杜拉斯喜欢体验爱情,也喜欢写爱情,但是,她的小说里从来就不存在“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爱情,有的是绝望的、没有未来的、不被祝福的爱情。她的小说的爱情观,是有着独特杜式风格的“绝望爱情观”。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杜拉斯的独特创作观点和创作风格,是其一直闪光的地方。
注释
[1] 《社会科学理论》中《法国研究》 2008年第二期《探析——边缘声音里德欲望与爱情》
[2] 《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22卷《自恋与自卑的转移——论玛格丽特·杜拉
斯的“自传性书写”》 郑宗荣
[3] 《直布罗陀水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边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4]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许钧、周国强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第27页
[5] 《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 李小娟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6]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张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133页
[7] 《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 李小娟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参考文献:
(1)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许钧、周国强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2) 《直布罗陀水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边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3)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张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4)《副领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宋学智、王殿忠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版
(5)《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王道乾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6)《东方视觉中的杜拉斯》 户思社著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7)《旅行中的邀约:选择与抗争——对杜拉斯初期小说中旅行主题的探究》 崔盈华著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2月第7版
(8) 《玛格丽特·杜拉斯——真相与传奇》 阿兰·维尔贡德莱著 胡小跃译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月
(9)《广岛之恋》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谭立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10)《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户思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1)《沉重的肉身——现代性理论的叙事纬语》 刘小枫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版
浅析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爱情”观
摘要:杜拉斯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代表,她出生在殖民地,是殖民地里地道的穷人,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留给她的是父爱缺失的人生。特殊的境遇让它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动着不可忘却的忧伤,她笔下的主人公都渴望爱和被爱,却又不完全相信爱情。爱情在杜拉斯的手中总是充满了绝望,没有未来的,她的这种绝望基调几乎充斥于她所有的爱情小说。她在越南长大,却是法国人,她被夹在东西文化的中间,文化寻根的过程痛苦而无助,她将她的这种痛苦都宣泄在创作上,创造出了独特的杜式风格。
关键词:绝望基调,境遇,绝望,爱情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出生于20世纪初作为法国殖民地的越南,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年,她很早就开始写作,但是直到她的小说《情人》出版后,她才广为人知。与其他西方作家相比,杜拉斯被中国民众所认识的时间也并不算长,是到1911年电影《情人》上映后,才在中国掀起一股“杜拉斯热”。杜拉斯的创作风格也如她本人一样,别具一格,语言文字中无处不透露出她的任性,不受世俗拘束,她的作品中表现出的是一种隐忍的,得不到也弃不了的刻骨之殇,连在别人笔下的美丽爱情,在她那里也成了有着浓浓的绝望意味的,支离破碎的,向现实屈服的牺牲品。
杜拉斯的作品里的那种杜式的绝望爱情观,我更愿意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从她的生活背景、经历来解读她作品中的绝望爱情观;从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角度来分析其作品中的爱情观以及从她的小说的道德角度来解读她的绝望爱情观。
一 从她的出身背景及经历解读她作品中的绝望爱情观
玛格丽特·杜拉斯,20世纪初出生在当时法国的殖民地越南,7岁时父亲去世。童年就失去父爱这件事,对杜拉斯的影响极其深远。“爱情的隐藏和模棱两可是杜拉斯自我情感中脆弱的体验,自小缺失坚毅地父式关爱,让其喜欢夺取吸引男人的爱。在《副领事》和《情人》中,她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宣称自己父爱的缺失。”[1]杜拉斯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一种得不到关爱,即使得到也不敢确信的迷茫,喜欢用一种“自传性的书写”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放肆的宣扬自己的经历,完全不在意社会异样的眼光。随性的抒发着自己的骨子里的对爱情的“绝望观念”。
“自传性书写”作为文学书写的一种方式,指的是艺术家在创作中,以自我的生活及情感经历为题材,加以虚构,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作品。[2]杜拉斯的“自传性的书写”,从《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到《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把周围的故事嵌进自己的生命中。我们再读小说的同时也在读着作者自己,在《情人》中,“她”寥寥无几的几句话,让我们看见了那个女孩子对自己小哥的不同于亲情之爱的特殊情感,“她”像母亲和情人一样关心着自己的小哥,那个苍白,瘦弱的男孩,对于这种不被世俗接受的禁忌之爱,本身就是绝望的,没有未来的。“她”骨子里的任性,指引着她找到了那个温柔的,让“她”终生不忘的中国情人。思想、地位、年龄等的差距终会将他们的爱情送向坟墓,从一开始就注定这只能是一出爱情悲剧。“她”总不确定自己的感情,或许是太年轻,不懂爱情,但更多的是习惯了苦难,对来的太容易的幸福总有着不敢相信,不敢接受的犹豫,直到不得不离开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想抓住这段感情,自己原来真的爱着那个黄皮肤的温柔男子的,只是一切都已来不及。《情人》里总像那条发黄的湄公河一样流淌着浓得化不开的忧伤,本该唯美的异国情缘中,总是不合时宜的插播着唐喜欢的那曲无词华尔兹《绝望》。
《情人》的语言有着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对回忆的积压表现的富有张力,深邃而沉痛,文章里悲绝的意味不是一丝一缕的,而是从创作基调上就有着从骨子里透出的深不见底的绝望。小说里的爱情是绝望的,肉体是绝望的,灵魂是绝望的,仿佛注定他们就是得不到祝福,只能在这种没有希望的生活里挣扎,悲伤如影随形,像一潭能将人溺毙的死水。
杜拉斯小说中的绝望情绪,总是紧紧追逐着爱情,她笔下似乎就没有终成眷属的爱情
故事,即使那部引人遐思的《直布罗陀水手》也一样。
《直布罗陀水手》中的“我”。为了爱情,为了自由,不顾一切的丢弃无趣的工作,和一个旅途中认识的女子,踏上一艘寻找直布罗陀水手的游艇,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我”和安娜相爱,但是,安娜对直布罗陀水手的找寻,似乎已经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即使她自己也知道“直布罗陀水手”可能也只是她自己编织的一个梦,她根本不清楚自己找水手干嘛,是为了再爱上他,还是只为了给自己找一个继续生活下去的借口?这个梦太美,太沉重,让人分不清真假,无力醒来。直到遇到“我”,我们是同一类人,一类自己永远不知道该在哪里停留,该抓住些什么的人。杜拉斯给了读者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是,文中的伏笔让我们深切感到:如果他们没有找到水手,或许他们的爱情可以继续,但如果在旅途中遇到了水手呢,这段爱情或许也将和那艘“直布罗陀”号一样,从此葬身大海。孤独者的爱情太过梦幻,他们在孤独的即将绝望的时候,都无比渴望爱情,但当爱情太完满,占据了他们太多的做梦空间的时候,他们又渴望重新回到孤单和找寻的、流浪的状态。《直布罗陀水手》里的爱情,从开始就被加入了过多的奢望因子,所以,当激情用尽时,绝望就会在爱情的玫瑰里突现,太多的不确定和长久的找寻,不知将会在何时消磨掉他们所有的爱情收藏,玫瑰离了土地总是面临死亡。
杜拉斯在《直布罗陀水手》里深深埋藏了她自己的许多人生经历,回顾往昔,总是有着不能忘记的忧伤,表现在文字里的就是那一丝若有似无的绝望情绪。杜拉斯在小说里用了很多侧面描写,如写弗伦罗萨的炎热“这种气温不仅不适合人,连动物也受不了。在动物园,一只黑猩猩热死了。连鱼都窒息而死,使阿尔诺河臭了。”“我想象爱情也被从这个城市放逐了。”[3]用很实在的笔触描写那种高温炎热给人带来的绝望情绪,不仅是爱情,甚至对生活都会失去希望的那种无助和躁动怎么也抹不去。
都说个人经历会影响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对写作素材的选择。杜拉斯在殖民地的那些缺乏父爱 ,艰难度日的时光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创作。她的作品里总是有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她的特立独行总是在作品中展露无遗。她喜欢用低沉的语调来诉说爱情、生活的绝望,用让人厌烦的比喻来写原本美好的东西,仿佛她对世界的不满,是非得将完美的东西打破,才能得到一丝的消解。她的《情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手“优雅的像只死鸟翅膀”[4],本来是那双长在中国男子身上的漂亮的手,她自己很喜欢的,但是杜拉斯却用一种似乎很不屑的口吻来陈述。不可否认,杜拉斯的人生经历为她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特别的素材和感情准备,她将现实中得不到表达的绝望情感都书写在了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二 从杜拉斯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冲突特点来解读其作品中绝望情感
“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从衣食住行等日常成活到各种社会活动和历史活动,都显示出明确无误的文化内涵”[5]杜拉斯的写作语言是法语,但是在她的作品,总是在不遗余力地叙述她的童年、少年时的生活经历,她在叙述生活经历的时候给我们描述的都是非法国的异国他乡的场景,在杜拉斯身上不可避免的聚合了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因素。她的创作无疑是在寻求文化认同的过程,其中的困难艰辛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要追寻着杜拉斯的创作道路,就能认识和体会这种认同的反复和认同过程的痛苦。造就杜拉斯创作风格的也许正是这些反复和痛苦,也许正是难以准确表达自己感情的痛苦,杜拉斯才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流露出相同的忧郁、绝望情绪。
杜拉斯出生于当时的殖民地越南,她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在她的思想认知中,与其说她是法国人,不如说她是越南人,她在《文字的色彩,与多米尼克·诺盖关于8部电影的访谈录》中谈到:“我出生在远东,是克里奥尔人,我一直在那里,在越南生活到17岁,我的越南语和法语一样流利。18岁时,家人告诉我‘你是法国人,应该回法国念大学’。我很难适应你们的国家。我用这个国籍报户口的,而且我总该到什么地方上大学吧”。 在杜拉斯的文字里,总有着对东方文化的偏爱和执着,她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岛之恋》等作品中,总是努力地展示东方的文化元素,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东方文化的不舍。但是,她又不得不回归到她名义上的故土去,这种不得已,似乎都被她凝结成一股绝望情绪融入到创作中。
在杜拉斯的头脑中,越南所在的印度支那成了她的母国文化,成了她构筑人生的起点和源泉。“你们的国家”作为母国文化最大的敌人横在杜拉斯面前,但也是杜拉斯心中最希望认同的土地。杜拉斯痴迷和认同印度支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和她的家人经常受在越南的殖民地白人统治者的排斥和鄙视。在杜拉斯的充满自传色彩的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伊甸影院》中,杜拉斯都触及到这种铭心的痛楚:“苏珊感到自己很可笑,她的可笑显而易见,自从她踏上电车通往上城区的公路,就不知不觉产生了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不但得到证实,而且越来越强烈,当她到达上城区中心时,已经为时已晚。嘉尔曼错了,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在这些街道和人行道上的,走在王公贵族中间。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同样的行走权利。他们好像都有明确的目标,行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同类中。而苏珊则没有目标,不是他们同类,从未在这个舞台露过面。”[6] “下午5点,午休之后,白人得到了休息,连晚凉也冲过了。他们身着白装,清净洁白,走向网球场。”“我的裙子让我难堪,简直就是婊子的裙子。我满脸不自在,心里难受” ,这些不仅是小说主人公在殖民地的遭遇,也是作者在越南的真实生活写照。即使她离开了越南,她对越南的怀念和认同依旧,时间并没有改变她对越南的情感。对东方文化的偏爱和执着在几乎所有允许她说话的地方,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出来。越是与法国文化接触的长,她对东方文化的怀念旧越来越强。
在她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杜拉斯用浓重的笔墨书写了殖民地下的越南。苏珊和母亲及哥哥生活在靠近太平洋的平原上,母亲为了那些年年被海水侵蚀的土地倾家荡产,苏珊和诺先生的爱情也随着母亲的破产而告终。在整部作品中,母亲在丈夫的死,殖民地土地局的欺骗和年年修筑堤坝的刺激下精神濒临崩溃,她的人生一直逃不出绝望的包围。苏珊则梦想着有某个人会带自己离开现在这种没有激情的生活,约瑟夫总说自己要离开,却总放不下家人,对于他们的未来,因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已经注定他们的悲剧:苏珊和诺先生的爱情,终是抵不过现实,他们的爱情注定修不成正果。约瑟夫也注定逃不开母亲的影响。杜拉斯的东方情结在文中表露无遗,但是就像杜拉斯自己找不到文化归属一样,《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主角母亲始终在挣扎,渴望找到自己一直追求的东西,可是她得到的却是年年修年年被冲垮的堤坝和没完没了的债务。绝望总不愿成全他们,不论是爱情,还是平常的生活里,总是飘荡着一股忧伤低沉的味道。即使到1990年杜拉斯在她的《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中仍表现出对法国的厌恶、对童年故地的怀念:“不管在什么地方,她的法文考试总拿第一名,厌恶法国,无从解脱远离童年故土的乡愁,吃不惯带血的煎牛排,喜欢文弱的男子,浑身洋溢着世上少见的那种性感”。小说中的女孩,她和那中国男子明明相爱,却又对他们的爱情注定分离这一结局那么无能为力,绝望的爱情,也代表了作者对自己无根的文化漂流的绝望无助。
杜拉斯的创作,我们可以看得出,她一直在努力地想融进一种文化中去,但是她的经历,却将她放在两种文化的中间,她一生的创作几乎都在寻求一种文化的认同。但是,“她既难摆脱根深蒂固、有着东方民族精神和殖民地精神、有着东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价值取向的童年及形成这种文化模式所经历的童年生活的任务和事件,又难完全融进总在接触、体验的法国文化”。[7]杜拉斯写作语言是法语,而表现得场景多是东方的,她经历了从熟悉的自己认同的东方文化这一文化之根的丧失到重新建立起的一段漫长的文化无根,或者说是文化悬空的历程。她的生活经历,让她不得不与自己认同的东方文化之根分离,转向与陌生的法国文化建立某种联系。越是深入法国文化,就越要与自己熟知的东方文化相割裂,这种爱不能、恨不得的离别之痛在其创作中越来越强烈。正是这种游离于东西文化之间的痛苦感情,造就了独特的杜式风格,就像是一种作者与作品之间的爱情:没有着落的爱情,因为爱而撕裂,
而痛苦的感情渐渐地转化为一种沉醉,一种在绝望中浸泡着的,难以解脱的沉醉。
三 从杜拉斯小说的道德角度来解读她的绝望爱情观
杜拉斯是个任性的人,她的生活是这样,创作也是,完全无视某些所谓的社会正统,她的作品里总是有那么一群活的自我、活的随性的人。杜拉斯的创作热衷于选择一些游离于主流之外的角色来表达她的道德意识,他们无论从社会处境,还是心理境况,都是一些格格不入的人。与敌人“通奸”的法国女演员、优秀但是却“轻浮”的大使夫人、沉湎于肉体之爱的那个小女孩、无法爱人的副领事等,他们都不属于某些所谓的社会正统要求下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需求都是特异的。与传统的道德相比,他们的行为都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总是从个人生命欲求的角度去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但社会都有一定的公意道德,当个体的自由要求高于社会公意道德时,道德专治就会出现。因此在杜拉斯的作品中,爱情和道德的对立就成了她写作的永恒主题。
《情人》中用了大量的文字描写性爱场景,“我”太年轻,还不懂爱情,在懵懂中只是放纵自己去追求肉体的享受,然而,深藏着的爱情与道德的矛盾出现了。选择爱情就意味着要忍受道德的否定。但是,即使爱人们否定了道德,道德自始至终就没有离开过,而是渗透到思维深处,甚至成为衡量爱情的标准。这就为小说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埋下了伏笔:“我”不愿意接受传统的道德,但是道德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爱情,毕竟世间没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我们的爱情对道德的挑战,从开始就注定了失败。杜拉斯擅长描写这种明明相爱,却终是抵不过道德的威胁的感情,作品里的不论是环境,还是人物对话都饱含着浓的化不开的忧伤。最后他们的爱情不得不在那间嘈杂的公寓里慢慢死去,爱了就意味着得接受感情慢慢死去,却无能为力的那种绝望。
除了《情人》,杜拉斯在《广岛之恋》也以非常平静的语气讲述处在道德边缘的人们的生活。矛盾仅仅是矛盾,痛苦也仅仅是痛苦,这些背负着道德败坏之名的主人公,他们对公意道德的反抗,是自然而然的,对自己欲望和情感的追求。传奇式的爱情沾染着浓浓的悲剧色彩,却又那么纯洁动人,不带任何理性因素。杜拉斯揭开了道德的面具,在她的笔下,爱情和欲望成了一种内在的反抗,而不带传统道德的约束,追求自我的、个体的情感解放。法国女演员与日本男人的爱情,他们本着对爱情的追求而在一起,但是,从开始他们就明白这样的爱情是得不到允许和祝福的,没有未来的、带着绝望的爱情在他们中显得那么短暂,但是,却将是他们此生永记的。
杜拉斯笔下的主人公,都带着作者的影子,都一样的特立独行,渴望得到道德的认可,却又不屈服于道德刻板的、公式化的要求,努力追求自我的完整,总在不经意间挑战公意道德。杜拉斯小说中的爱情,少了别人笔下的甜蜜美好,却多了自由、真诚和深深地忧伤,绝望无助的情绪不时地表露出来。
总的来说,杜拉斯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杜式风格是别人所难以复制的。她的经历造就了她的创作风格,她总喜欢找特别的人物,特殊的场景,用冷静平淡的口吻来写作,总在写一些没有完满结局,靠近社会负面的故事。她喜欢不按常理出牌,喜欢挑战道德,总想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打破,让人们看看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杜拉斯喜欢体验爱情,也喜欢写爱情,但是,她的小说里从来就不存在“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的爱情,有的是绝望的、没有未来的、不被祝福的爱情。她的小说的爱情观,是有着独特杜式风格的“绝望爱情观”。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杜拉斯的独特创作观点和创作风格,是其一直闪光的地方。
注释
[1] 《社会科学理论》中《法国研究》 2008年第二期《探析——边缘声音里德欲望与爱情》
[2] 《文学研究》2006年第5期第22卷《自恋与自卑的转移——论玛格丽特·杜拉
斯的“自传性书写”》 郑宗荣
[3] 《直布罗陀水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边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4]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许钧、周国强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第27页
[5] 《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 李小娟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6]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张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133页
[7] 《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 李小娟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参考文献:
(1)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许钧、周国强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2) 《直布罗陀水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边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3)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张容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第一版
(4)《副领事》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宋学智、王殿忠译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0版
(5)《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王道乾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6)《东方视觉中的杜拉斯》 户思社著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7)《旅行中的邀约:选择与抗争——对杜拉斯初期小说中旅行主题的探究》 崔盈华著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2月第7版
(8) 《玛格丽特·杜拉斯——真相与传奇》 阿兰·维尔贡德莱著 胡小跃译 作家出版社 2007年1月
(9)《广岛之恋》玛格丽特·杜拉斯著 谭立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版
(10)《玛格丽特·杜拉斯研究》户思社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1)《沉重的肉身——现代性理论的叙事纬语》 刘小枫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