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致2010材化专业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大家早已沉浸在梦乡多时,我这边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带着略带疲倦的身体回到了我的住处,一个简单但是很整洁宁静的公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比你们更要努力工作,而是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七个小时的时差。
回想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以及我和你们说过的话,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抵德以后,我感触颇深,也思考了很多。现在的我突然觉得有些话,想和你们说。今天就请允许我以我人生并不算成功的经历作为案例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年轻的时候应该想什么及做什么的话题吧。
这个话题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也应该是每个人人生中所必然面临而且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在此,我只想表达我的观点,如果你们觉得有理,请先思考再决定是否接受或采纳。请注意“思考”这个词,你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角,一定要学会思考,甚至于独立地思考。这是任何一个有为青年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如果你们不认同,那么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其实是我更希望看到的。
好吧,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首先说说我的经历吧。如果有些事情我已经和你们说过,请直接跳过。我的人生其实并不是一番风顺的。这也许是废话,因为大多数人的经历都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通过总结,我发现其中的原因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属于内在的原因,我归纳了一下,可能主要是因为,我的性格及能力所限。这些在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暂且不说。那么外在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想主要有,
一、对于今后人生的道路很迷茫,又没有人指点;
二、获取的信息有限,仅凭自己想象;
三、无法正确认识自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导致走了一些弯路。
这些往往我们有能力及有机会去改变的,而改变的结果将是我们人生或者说命运的改变。
我们就从举例子开始吧。高中的时候很多人都一门心思的去读书,大部分人的理想都一样,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至少什么是理想的大学,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清楚,其概念和共产主义一样模糊。至于别的从没想过或者不敢去想。这其实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考上大学其实并不能作为理想,它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但并非必要的阶段。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考上大学之后,就觉得很迷茫,理想实现了,而且比想象中差远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没想过,也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也看不到什么具体的现实中的榜样,有的只是被加工之后的关于
成功人士如果成功的看上去十分遥远的例子。所以,整个大学的四分之三我都是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整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如果你们不认真去思考你们的人生,那么,我想你们将重蹈我的覆辙。这将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青春是限量的,禁不起挥霍。我的幡然醒悟,得益于我的学长学姐们。我在大三下学期时,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就业的压力,前景的暗淡,才决定考研,试图改变我的命运。于是乎,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在夜以继日,早出晚归,拼命的复习下,终于幸运地考上了一所当时算是比较容易考上的学校。其实后来想想,如果我较早规划我的人生,也不至于这么匆忙。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如果早点规划,也许能做得更好。所以,你们可以把我这次的突击当成是一个教训,临阵磨枪并非每个时候都那么幸运。
而后的经历,对你们来说也应该具有参考的价值。研究生毕业之后,当时导师希望我继续从事科研事业,可是当时的我,虽然喜欢科研,但并不确认这其实是我最喜欢,也相对来说最擅长从事的工作。我当时反感于学校的官僚作风及效率低下,于是不顾导师的劝说,毅然来到了广州一家台资的企业上班。后来才发现,事情有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美好,我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所有的依据来源于我自己的设想,一种单纯的近乎完美的设想,就和你们读高中时所设想的大学一样完美,但不切实际。后来我逐渐明白,其实我们对于工作本身的兴趣往往优于某些工作相关的感受,如果对工作本身没有兴趣的话,那么就算环境再好,再宽松也找不到快乐,找不到动力。经过这次付出一年时间尝试的代价后,我还是决定折回到我出发的原点,考博,然后进高校,从事我喜欢的科研事业。于此,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究竟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我们所值得去为之奋斗一生的?我们有必要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吗?
说到这里,我想和你们说的话就是,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事业值得让我去奋斗一生。
二、我该如何去实现我的人生目标,近期的规划是什么;
三、如果获得对我的人生规划有现实或可行性指导意义的信息。
既然提出了问题,我也想提几点我个人的感受和建议:
一、请尝试多次地去反思自我,去了解自我,去感受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试图找出自己所希望及有能力去从事的事业。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意义往往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很多的时候体现在你的
事业上面。
二、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目标尽早地给出具体的,可实施的,细化的目标,然后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只谈理想,不谈规划,只考虑目的,不考虑过程,请记住机会往往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预留的;也请记住,人生或命运其实并不像你们想的那样变化莫测,他其实是可以尽早规划的,我现在甚至于从我读博开始的人生都是我逐步规划后实施的结果,虽然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可以证明人生可规划这一点是可行的。
三、尽量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多搜集身边真实的与自己理想或目标相近的人或事的有关信息,想办法和他们接触沟通,以此作为自己选择时重要的参考,而不像我以前一样仅仅建立在自己美好的想象上面。、
四、敢于挑战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去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因为我们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五、在自己的内心埋下梦想的种子,一旦某天机遇降临,毫不犹豫的抓住,精彩的人生其实就是不断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我的这次来德学习,也算是我内心中一个梦想的实现。
我想说的话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明天我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所以如果以后我再有什么重要的想法,我会继续和大家交流。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尽早的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让它成为你们前进的动力及精神的支柱,然后用自己的努力,让它一天一天经历从发芽到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祝各位在新的一学期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同时请允许我将此文同样献给那些看到或即将看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迷茫的年轻的同学们。
你们的老师
2011年3月1日深夜
于德国Ulm市
年轻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
—致2010材化专业同学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大家早已沉浸在梦乡多时,我这边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带着略带疲倦的身体回到了我的住处,一个简单但是很整洁宁静的公寓。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比你们更要努力工作,而是因为我们之间存在着七个小时的时差。
回想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以及我和你们说过的话,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抵德以后,我感触颇深,也思考了很多。现在的我突然觉得有些话,想和你们说。今天就请允许我以我人生并不算成功的经历作为案例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年轻的时候应该想什么及做什么的话题吧。
这个话题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也应该是每个人人生中所必然面临而且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在此,我只想表达我的观点,如果你们觉得有理,请先思考再决定是否接受或采纳。请注意“思考”这个词,你们作为未来世界的主角,一定要学会思考,甚至于独立地思考。这是任何一个有为青年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如果你们不认同,那么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其实是我更希望看到的。
好吧,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首先说说我的经历吧。如果有些事情我已经和你们说过,请直接跳过。我的人生其实并不是一番风顺的。这也许是废话,因为大多数人的经历都如此。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因为通过总结,我发现其中的原因有内在和外在之分。属于内在的原因,我归纳了一下,可能主要是因为,我的性格及能力所限。这些在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的,暂且不说。那么外在的原因有哪些呢?我想主要有,
一、对于今后人生的道路很迷茫,又没有人指点;
二、获取的信息有限,仅凭自己想象;
三、无法正确认识自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导致走了一些弯路。
这些往往我们有能力及有机会去改变的,而改变的结果将是我们人生或者说命运的改变。
我们就从举例子开始吧。高中的时候很多人都一门心思的去读书,大部分人的理想都一样,那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至少什么是理想的大学,大部分的人其实并不清楚,其概念和共产主义一样模糊。至于别的从没想过或者不敢去想。这其实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考上大学其实并不能作为理想,它只是人生中一个重要,但并非必要的阶段。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考上大学之后,就觉得很迷茫,理想实现了,而且比想象中差远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没想过,也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也看不到什么具体的现实中的榜样,有的只是被加工之后的关于
成功人士如果成功的看上去十分遥远的例子。所以,整个大学的四分之三我都是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整日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如果你们不认真去思考你们的人生,那么,我想你们将重蹈我的覆辙。这将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青春是限量的,禁不起挥霍。我的幡然醒悟,得益于我的学长学姐们。我在大三下学期时,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就业的压力,前景的暗淡,才决定考研,试图改变我的命运。于是乎,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在夜以继日,早出晚归,拼命的复习下,终于幸运地考上了一所当时算是比较容易考上的学校。其实后来想想,如果我较早规划我的人生,也不至于这么匆忙。虽然目的达到了,但是,如果早点规划,也许能做得更好。所以,你们可以把我这次的突击当成是一个教训,临阵磨枪并非每个时候都那么幸运。
而后的经历,对你们来说也应该具有参考的价值。研究生毕业之后,当时导师希望我继续从事科研事业,可是当时的我,虽然喜欢科研,但并不确认这其实是我最喜欢,也相对来说最擅长从事的工作。我当时反感于学校的官僚作风及效率低下,于是不顾导师的劝说,毅然来到了广州一家台资的企业上班。后来才发现,事情有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美好,我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所有的依据来源于我自己的设想,一种单纯的近乎完美的设想,就和你们读高中时所设想的大学一样完美,但不切实际。后来我逐渐明白,其实我们对于工作本身的兴趣往往优于某些工作相关的感受,如果对工作本身没有兴趣的话,那么就算环境再好,再宽松也找不到快乐,找不到动力。经过这次付出一年时间尝试的代价后,我还是决定折回到我出发的原点,考博,然后进高校,从事我喜欢的科研事业。于此,这又是另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究竟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我们所值得去为之奋斗一生的?我们有必要去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吗?
说到这里,我想和你们说的话就是,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我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事业值得让我去奋斗一生。
二、我该如何去实现我的人生目标,近期的规划是什么;
三、如果获得对我的人生规划有现实或可行性指导意义的信息。
既然提出了问题,我也想提几点我个人的感受和建议:
一、请尝试多次地去反思自我,去了解自我,去感受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试图找出自己所希望及有能力去从事的事业。因为,我们知道人生的意义往往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很多的时候体现在你的
事业上面。
二、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目标尽早地给出具体的,可实施的,细化的目标,然后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不要只谈理想,不谈规划,只考虑目的,不考虑过程,请记住机会往往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预留的;也请记住,人生或命运其实并不像你们想的那样变化莫测,他其实是可以尽早规划的,我现在甚至于从我读博开始的人生都是我逐步规划后实施的结果,虽然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可以证明人生可规划这一点是可行的。
三、尽量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多搜集身边真实的与自己理想或目标相近的人或事的有关信息,想办法和他们接触沟通,以此作为自己选择时重要的参考,而不像我以前一样仅仅建立在自己美好的想象上面。、
四、敢于挑战自我,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去挖掘自己身上的潜能,因为我们知道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五、在自己的内心埋下梦想的种子,一旦某天机遇降临,毫不犹豫的抓住,精彩的人生其实就是不断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过程。我的这次来德学习,也算是我内心中一个梦想的实现。
我想说的话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明天我仍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所以如果以后我再有什么重要的想法,我会继续和大家交流。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尽早的在心中埋下梦想的种子,让它成为你们前进的动力及精神的支柱,然后用自己的努力,让它一天一天经历从发芽到成长,再到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祝各位在新的一学期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同时请允许我将此文同样献给那些看到或即将看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迷茫的年轻的同学们。
你们的老师
2011年3月1日深夜
于德国Ulm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