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佳人]影评

《乱世佳人》影评

1940年2月29日的夜晚,坐落于美国洛杉矶的椰子林使馆酒

店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著名主持人鲍勃霍普妙语连珠的串词中,好莱坞第12届颁奖晚会迎来了它新的宠儿,透过灯光,鲜花,

掌声和喝彩,在八个小金人的共同见证下,《乱世佳人》被永远

铭刻在好莱坞的历史枪上。《乱世佳人》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人心

血和汗水的结晶。纵观好莱坞的历史,《乱世佳人》是一部罕见

的,甚至说独一无二的娇贵到极致的影片。算上选角,准备和正

式拍摄,该影片前后历史长达三年半才得以正式完成,仅片中描

述战后伤员惨状的那个片段就动用了1600位群众演员,这在当

时的拍摄条件下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了。另外,《乱世佳人》

的拍摄过程中数度调换导演和摄影师,为的只是让每一帧画面都

几近完美,这一点也成为如后无数影评家和观众议论的焦点。然

而,剧组人员如此的近乎刻薄的一丝不苟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肯定,《乱世佳人》一举将12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

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奖,最佳剪

辑奖全部揽入怀中,当之无愧地折下了12届奥斯卡最高荣誉的

桂冠,类似的各项殊荣更是如潮水般不断涌来,时至今日,仍感

觉余热未消。

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感受《乱世佳人》是的情景。当时的自己,

初涉电影这片枝繁叶茂的大雨林,纷繁复杂的影片分类,眼花缭

乱的特技效果,悬念迭生的故事情节,顿时就将我这个对世界充

满好奇的少年层层包围,我深深地爱上了施瓦辛格和他的《终结

者》;爱上了迪卡普里奥和他的《泰塔尼克号》; 爱上了奥黛丽

赫本和她的《罗马假日》。在这万花丛中,像很多人一样,我还

是拾起了这一朵名满天下的玫瑰,当时的我,还不认识大名鼎鼎

的费雯丽,还没有读传世经典的《飘》,只是冲着“最佳影片奖得

主”的头衔去看了这部影片,只记得,接近四个小时的故事不但

没有使我疲倦,反而大有意犹未尽之感,一个如此荡气回肠的爱

情故事在一个懵懂的未谙世事的少年心中激起的涟漪怎会平静。

今晚,我再一次走进《乱世佳人》,少了一份疑惑,多了一份感

动。被触动的心弦,再一次唤醒那个最纯真的梦境,与如今的感

受交融在一起,令我陶醉,令我着迷。

一直觉得,没有詹姆斯卡梅隆就没有《阿凡达》;没有罗兰艾

默里奇就没有《2012》,导演是一部电影的心脏,是画面与观众

对话的幕后指挥家,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与导演有着很大关系。

维克多弗莱明,这位好莱坞导演中的骄子。1939年《乱世佳人》

和《绿野仙踪》的先后推出让他向世界表明了他对自己的定位。

我想,像之前提到的那样,《乱世佳人》的辉煌与维克多是分不

开的,是他让斯嘉丽有血有肉;是他让影片的画面感凸显得苍劲

有力;是他让观众一遍又一遍回想起斯嘉丽跪在地上手噙红土的

瞬间,是他描绘了白瑞德离去时层层白雾遮掩的身影......维克多

因《乱世佳人》而名声大噪,而《乱世佳人》不也应该感谢他的

付出吗?

演员是影片直接面向观众的窗口,出色的演员不但能为影片锦

上添花,甚至能弥补影片在剧本或摄影上的不足。和《罗马假日》

一样,《乱世佳人》 的出演人员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斯嘉丽与费雯丽— —双姝艳

试问怎的女性才称得上完美?斯嘉丽!一直认为,女性不美是

种罪。虽然这么说很不公平,但我觉得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好

在我在这里大可不必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斯嘉丽的美貌是所有

人有目共睹的。她那犹如噙满雪花的玫瑰般的唇齿;她那犹如井

中皓月般的双眸让她成为影片中几乎所有异性的梦中情人即使

是白瑞德这样的成熟男性,也不禁为她倾倒,很少有女性能有她

这样的强大气场,让虚荣变得可爱,让贪婪显得情有可原,甚至

让残忍与自私化为值得褒奖的优秀。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人为

之动容呢?

而去哪觅寻这样一位佳丽呢?费雯丽的加盟让这棘手的问题

迎刃而解。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人心动,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

她精湛的演技让人称颂不已,她高贵的气质被传为佳话。她就是

好莱坞百年风云十位风月佳人之一的费雯丽。费雯丽在《乱世佳

人》的拍摄期间为了缓解巨大的压力每天需要抽掉四包烟以迫使

自己饰演好这位一代佳人。天资与努力碰撞出来的火花为《乱世

佳人》增色不少,毕竟,从1400位试镜者中脱颖而出的她,是

值得所有人肯定的。

白瑞德与克拉克——男儿情

女人生于世便是为了被人爱的,当衣着鲜艳沉鱼落雁的斯嘉丽

从容地穿行于交际舞会中间时,似乎就注定了要发生那么一段不

同寻常的爱情。于是,影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便应运而生了。他

是这样一个男人,他高瞻远瞩,他玩世不恭,他戏说自己不是绅

士又极具绅士风度,他敢爱敢恨干脆利落。所有男性的优点似乎

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综合性的展现,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具

有十足的男性魅力的白瑞德,才配得上那样一个斯嘉丽吧!

白瑞德的饰演者同样非同凡响。克拉克盖博,这位三十年代好

莱坞最著名的影星,凭借这部《乱世佳人》,和之前的《一夜风

流》,成为了好莱坞影史上又一神话式的人物。男主角白瑞德,

他的城府他的风度他的气质,是需要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来把握

的,克拉克算是出色的完成了这个困难的任务了吧。

梅兰妮与奥莉薇— —天使心

作为《乱世佳人》中女二号的梅兰妮在影片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

象呢?毫无疑问,梅兰妮又是一个完美女性的典范。在《乱世佳

人》中她没有斯嘉丽那闭月羞花的美貌;也不如斯嘉丽那种出生

于名门旺府,但她具有一切南方女子应该具有的美德,她有知识,

她有思想,她有修养,她有一颗如天使般纯洁的心。这一切注定

她不会被斯嘉丽的光芒所淹没,她时刻为身边的人着想,从来看

不见任何事情阴暗的一面,正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好,

使她成为了唯一一个赢得白瑞德敬重的女子。

我一直认为角色的性格必须与其饰演者相同,它的饰演者才有

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这个角色。这样一个心灵如白雪般纯洁的梅兰

妮,自然需要一个与之相呼应的演员。奥莉薇哈弗兰,我想她这

么完美地塑造了梅兰妮这个形象,靠的不止是她精湛的演技,因

为这颗高尚的灵魂,似乎就是对她一切美德的诠释。

阿希利与莱斯利——忠诚泪

如果没有阿希利,《乱世佳人》将会拥有一个大完满的结局,然

而这样的话,或许这部经典的影片就要沦为不伦不类的下三流作

品了。阿希利的存在是必要的,是他引起了那么多美丽的错误。

阿希利在影片中显得颇为真实,以致产生了现实的悲剧,我宁愿

相信他是爱着斯嘉丽的,至少在一开始爱过。然而,现实的框架

将他牢牢禁锢,“理性的婚姻”占了上风,而这种对现实妥协让

步的爱本身就是悲剧的摇篮,阿希利对梅兰妮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的忠诚是无可厚非的,但谁又该来为他与斯嘉丽之间那被搁浅得

斑驳不堪的爱情买单呢?

莱斯特霍华德,这个优雅得如同魔术师一般的男子。虽然在影

片开拍之前并不愿意饰演阿希利这个角色,但最终的结果是令人

满意的,毕竟,身为英国秘密间谍的他演技怎能不十分了得呢……

也许,一部影片真正打动观众的,不是恢弘的布局与构思,不是

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技效果,而是某一瞬间美得令人窒息的片段。 《乱世佳人》是用金砖堆筑起来的长城,每一片段都令人白看不

腻,而这几个,是最触动我的:

饱受饥渴之苦的斯嘉丽跪在地上手攥红土对天发誓,要让自己

和家人永不挨饿……

今天的我们,或许永远也体会不到饥寒交迫的处境了,影视作

品中的描写,大多又总是觉得隔了一层屏幕而缺乏真实感。而这

一片段却是真实地触动我了,赤色的背景,斯嘉丽曾今那吹弹可

破的脸颊上布满尘土,一头秀发此时因疏于打理显得凌乱不堪,

眼角还闪现着令人心疼的泪渍,当她再一次紧握父亲曾亲手交到

她手中的那一把红土对天发誓时,我看到的是让其他千金小姐自

惭形秽的坚强和勇敢。不得不佩服导演深厚的表现力和费雯丽炉火纯青的表演功底。只要一提起《乱世佳人》,我相信这幅画面总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一些人的脑海里。

斯嘉丽在阿希利亲口对自己说出不爱她时突然醒悟,自己一直以来爱的都是自己的丈夫白瑞德,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也许爱情就是因为它的漂浮不定而让人着迷,身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确实容易爱错与错爱,艺术中如此,生活中也如此。初尝爱情的斯嘉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阿希利,而那时的她太容易受到嫉妒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日推夜移,她的心早已在另一片温暖的土壤生根发芽,只是爱着阿希利的错觉依然挥之不去。殊不知,爱情似一片轻柔的羽毛,也会“随风逝去”,后知后觉的人啊,注定要为此唏嘘不已。

在对一切失望过后白瑞德撇下一句“老实说,亲爱的,我根本不在乎”之后依然离去……

一个成熟的男人应该是果断利落的,决不拖泥带水的,在被斯嘉丽彻底伤透心后,白瑞德带着一股誓不回头的气势依然离去,毫无商量和挽回的余地,也许有人觉得白瑞德做得太绝情,但我认为这才是一个男人在那样的情况下真正应该做的。像白瑞德一

样,敢爱,为了一个女子收敛自己玩世不恭的作风,忍受长时间的等待和她的两次出嫁;敢恨,在心意已决之后带着尊严,离开这一切是与非。正是这样的男子气息,才让白瑞德显得那么赋有魅力,令人着迷。

一部影片若被奉为经典,则一定是在每一方面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电影的对白对一部影片来说也显得极为重要,在《乱世佳人》中,同样涌现出了许多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精彩对白。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句读上去平平无常的台词,在这部电影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句台词多次出于斯嘉丽的口中,而我想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片尾在白瑞德离去后心碎欲绝的斯嘉丽再一次说出的时候。这句被美国电影协会评选为“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上名列第3的台词,一提起便会让人联想起那个走投无路令人心生怜爱之意的斯嘉丽。而该排行榜的榜首也同样出自《乱世佳人》,它是这句:

“老实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

我想,这其中包含的寓意,我们只能自己在那四个小时的感悟中寻找答案了。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乱世佳人”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片名。影片原名直译为“随风而逝”,取自英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西那拉》一诗中的诗句:“我一直按自己的方式对你忠诚,西那拉!我忘却了许多,西那拉,都已随风而逝了。”诗句的寓意与影片的主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反而觉得,这片文明,并未随风而逝,只是散落在了风中,随他飘向远方。今天,这缕微风再次来到我身边,轻抚着梳理我对纯真,对美好的爱恋,我将永远铭记那片被时间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和那片土地上关于那个传奇女子的传说。好一代,乱世佳人!

一部影片,总能勾起我太多太多的思绪,何况是这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呢?仅此简评,以为纪。

《乱世佳人》影评

1940年2月29日的夜晚,坐落于美国洛杉矶的椰子林使馆酒

店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著名主持人鲍勃霍普妙语连珠的串词中,好莱坞第12届颁奖晚会迎来了它新的宠儿,透过灯光,鲜花,

掌声和喝彩,在八个小金人的共同见证下,《乱世佳人》被永远

铭刻在好莱坞的历史枪上。《乱世佳人》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人心

血和汗水的结晶。纵观好莱坞的历史,《乱世佳人》是一部罕见

的,甚至说独一无二的娇贵到极致的影片。算上选角,准备和正

式拍摄,该影片前后历史长达三年半才得以正式完成,仅片中描

述战后伤员惨状的那个片段就动用了1600位群众演员,这在当

时的拍摄条件下可以说是令人叹为观止了。另外,《乱世佳人》

的拍摄过程中数度调换导演和摄影师,为的只是让每一帧画面都

几近完美,这一点也成为如后无数影评家和观众议论的焦点。然

而,剧组人员如此的近乎刻薄的一丝不苟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肯定,《乱世佳人》一举将12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

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奖,最佳剪

辑奖全部揽入怀中,当之无愧地折下了12届奥斯卡最高荣誉的

桂冠,类似的各项殊荣更是如潮水般不断涌来,时至今日,仍感

觉余热未消。

依稀记得自己第一次感受《乱世佳人》是的情景。当时的自己,

初涉电影这片枝繁叶茂的大雨林,纷繁复杂的影片分类,眼花缭

乱的特技效果,悬念迭生的故事情节,顿时就将我这个对世界充

满好奇的少年层层包围,我深深地爱上了施瓦辛格和他的《终结

者》;爱上了迪卡普里奥和他的《泰塔尼克号》; 爱上了奥黛丽

赫本和她的《罗马假日》。在这万花丛中,像很多人一样,我还

是拾起了这一朵名满天下的玫瑰,当时的我,还不认识大名鼎鼎

的费雯丽,还没有读传世经典的《飘》,只是冲着“最佳影片奖得

主”的头衔去看了这部影片,只记得,接近四个小时的故事不但

没有使我疲倦,反而大有意犹未尽之感,一个如此荡气回肠的爱

情故事在一个懵懂的未谙世事的少年心中激起的涟漪怎会平静。

今晚,我再一次走进《乱世佳人》,少了一份疑惑,多了一份感

动。被触动的心弦,再一次唤醒那个最纯真的梦境,与如今的感

受交融在一起,令我陶醉,令我着迷。

一直觉得,没有詹姆斯卡梅隆就没有《阿凡达》;没有罗兰艾

默里奇就没有《2012》,导演是一部电影的心脏,是画面与观众

对话的幕后指挥家,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与导演有着很大关系。

维克多弗莱明,这位好莱坞导演中的骄子。1939年《乱世佳人》

和《绿野仙踪》的先后推出让他向世界表明了他对自己的定位。

我想,像之前提到的那样,《乱世佳人》的辉煌与维克多是分不

开的,是他让斯嘉丽有血有肉;是他让影片的画面感凸显得苍劲

有力;是他让观众一遍又一遍回想起斯嘉丽跪在地上手噙红土的

瞬间,是他描绘了白瑞德离去时层层白雾遮掩的身影......维克多

因《乱世佳人》而名声大噪,而《乱世佳人》不也应该感谢他的

付出吗?

演员是影片直接面向观众的窗口,出色的演员不但能为影片锦

上添花,甚至能弥补影片在剧本或摄影上的不足。和《罗马假日》

一样,《乱世佳人》 的出演人员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斯嘉丽与费雯丽— —双姝艳

试问怎的女性才称得上完美?斯嘉丽!一直认为,女性不美是

种罪。虽然这么说很不公平,但我觉得这是不容置疑的,不过好

在我在这里大可不必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斯嘉丽的美貌是所有

人有目共睹的。她那犹如噙满雪花的玫瑰般的唇齿;她那犹如井

中皓月般的双眸让她成为影片中几乎所有异性的梦中情人即使

是白瑞德这样的成熟男性,也不禁为她倾倒,很少有女性能有她

这样的强大气场,让虚荣变得可爱,让贪婪显得情有可原,甚至

让残忍与自私化为值得褒奖的优秀。这样的女子,怎能不让人为

之动容呢?

而去哪觅寻这样一位佳丽呢?费雯丽的加盟让这棘手的问题

迎刃而解。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人心动,她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意,

她精湛的演技让人称颂不已,她高贵的气质被传为佳话。她就是

好莱坞百年风云十位风月佳人之一的费雯丽。费雯丽在《乱世佳

人》的拍摄期间为了缓解巨大的压力每天需要抽掉四包烟以迫使

自己饰演好这位一代佳人。天资与努力碰撞出来的火花为《乱世

佳人》增色不少,毕竟,从1400位试镜者中脱颖而出的她,是

值得所有人肯定的。

白瑞德与克拉克——男儿情

女人生于世便是为了被人爱的,当衣着鲜艳沉鱼落雁的斯嘉丽

从容地穿行于交际舞会中间时,似乎就注定了要发生那么一段不

同寻常的爱情。于是,影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便应运而生了。他

是这样一个男人,他高瞻远瞩,他玩世不恭,他戏说自己不是绅

士又极具绅士风度,他敢爱敢恨干脆利落。所有男性的优点似乎

在他一个人身上得到了综合性的展现,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具

有十足的男性魅力的白瑞德,才配得上那样一个斯嘉丽吧!

白瑞德的饰演者同样非同凡响。克拉克盖博,这位三十年代好

莱坞最著名的影星,凭借这部《乱世佳人》,和之前的《一夜风

流》,成为了好莱坞影史上又一神话式的人物。男主角白瑞德,

他的城府他的风度他的气质,是需要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来把握

的,克拉克算是出色的完成了这个困难的任务了吧。

梅兰妮与奥莉薇— —天使心

作为《乱世佳人》中女二号的梅兰妮在影片中又是一个怎样的形

象呢?毫无疑问,梅兰妮又是一个完美女性的典范。在《乱世佳

人》中她没有斯嘉丽那闭月羞花的美貌;也不如斯嘉丽那种出生

于名门旺府,但她具有一切南方女子应该具有的美德,她有知识,

她有思想,她有修养,她有一颗如天使般纯洁的心。这一切注定

她不会被斯嘉丽的光芒所淹没,她时刻为身边的人着想,从来看

不见任何事情阴暗的一面,正是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好,

使她成为了唯一一个赢得白瑞德敬重的女子。

我一直认为角色的性格必须与其饰演者相同,它的饰演者才有

足够的空间去展现这个角色。这样一个心灵如白雪般纯洁的梅兰

妮,自然需要一个与之相呼应的演员。奥莉薇哈弗兰,我想她这

么完美地塑造了梅兰妮这个形象,靠的不止是她精湛的演技,因

为这颗高尚的灵魂,似乎就是对她一切美德的诠释。

阿希利与莱斯利——忠诚泪

如果没有阿希利,《乱世佳人》将会拥有一个大完满的结局,然

而这样的话,或许这部经典的影片就要沦为不伦不类的下三流作

品了。阿希利的存在是必要的,是他引起了那么多美丽的错误。

阿希利在影片中显得颇为真实,以致产生了现实的悲剧,我宁愿

相信他是爱着斯嘉丽的,至少在一开始爱过。然而,现实的框架

将他牢牢禁锢,“理性的婚姻”占了上风,而这种对现实妥协让

步的爱本身就是悲剧的摇篮,阿希利对梅兰妮一如既往始终如一

的忠诚是无可厚非的,但谁又该来为他与斯嘉丽之间那被搁浅得

斑驳不堪的爱情买单呢?

莱斯特霍华德,这个优雅得如同魔术师一般的男子。虽然在影

片开拍之前并不愿意饰演阿希利这个角色,但最终的结果是令人

满意的,毕竟,身为英国秘密间谍的他演技怎能不十分了得呢……

也许,一部影片真正打动观众的,不是恢弘的布局与构思,不是

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技效果,而是某一瞬间美得令人窒息的片段。 《乱世佳人》是用金砖堆筑起来的长城,每一片段都令人白看不

腻,而这几个,是最触动我的:

饱受饥渴之苦的斯嘉丽跪在地上手攥红土对天发誓,要让自己

和家人永不挨饿……

今天的我们,或许永远也体会不到饥寒交迫的处境了,影视作

品中的描写,大多又总是觉得隔了一层屏幕而缺乏真实感。而这

一片段却是真实地触动我了,赤色的背景,斯嘉丽曾今那吹弹可

破的脸颊上布满尘土,一头秀发此时因疏于打理显得凌乱不堪,

眼角还闪现着令人心疼的泪渍,当她再一次紧握父亲曾亲手交到

她手中的那一把红土对天发誓时,我看到的是让其他千金小姐自

惭形秽的坚强和勇敢。不得不佩服导演深厚的表现力和费雯丽炉火纯青的表演功底。只要一提起《乱世佳人》,我相信这幅画面总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一些人的脑海里。

斯嘉丽在阿希利亲口对自己说出不爱她时突然醒悟,自己一直以来爱的都是自己的丈夫白瑞德,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也许爱情就是因为它的漂浮不定而让人着迷,身处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确实容易爱错与错爱,艺术中如此,生活中也如此。初尝爱情的斯嘉丽无可救药地爱上了阿希利,而那时的她太容易受到嫉妒心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日推夜移,她的心早已在另一片温暖的土壤生根发芽,只是爱着阿希利的错觉依然挥之不去。殊不知,爱情似一片轻柔的羽毛,也会“随风逝去”,后知后觉的人啊,注定要为此唏嘘不已。

在对一切失望过后白瑞德撇下一句“老实说,亲爱的,我根本不在乎”之后依然离去……

一个成熟的男人应该是果断利落的,决不拖泥带水的,在被斯嘉丽彻底伤透心后,白瑞德带着一股誓不回头的气势依然离去,毫无商量和挽回的余地,也许有人觉得白瑞德做得太绝情,但我认为这才是一个男人在那样的情况下真正应该做的。像白瑞德一

样,敢爱,为了一个女子收敛自己玩世不恭的作风,忍受长时间的等待和她的两次出嫁;敢恨,在心意已决之后带着尊严,离开这一切是与非。正是这样的男子气息,才让白瑞德显得那么赋有魅力,令人着迷。

一部影片若被奉为经典,则一定是在每一方面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电影的对白对一部影片来说也显得极为重要,在《乱世佳人》中,同样涌现出了许多一直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精彩对白。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句读上去平平无常的台词,在这部电影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句台词多次出于斯嘉丽的口中,而我想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应该是片尾在白瑞德离去后心碎欲绝的斯嘉丽再一次说出的时候。这句被美国电影协会评选为“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上名列第3的台词,一提起便会让人联想起那个走投无路令人心生怜爱之意的斯嘉丽。而该排行榜的榜首也同样出自《乱世佳人》,它是这句:

“老实说,亲爱的,我一点也不在乎!”

我想,这其中包含的寓意,我们只能自己在那四个小时的感悟中寻找答案了。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乱世佳人”是我特别欣赏的一个片名。影片原名直译为“随风而逝”,取自英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西那拉》一诗中的诗句:“我一直按自己的方式对你忠诚,西那拉!我忘却了许多,西那拉,都已随风而逝了。”诗句的寓意与影片的主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反而觉得,这片文明,并未随风而逝,只是散落在了风中,随他飘向远方。今天,这缕微风再次来到我身边,轻抚着梳理我对纯真,对美好的爱恋,我将永远铭记那片被时间和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和那片土地上关于那个传奇女子的传说。好一代,乱世佳人!

一部影片,总能勾起我太多太多的思绪,何况是这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呢?仅此简评,以为纪。


相关文章

  • 乱世佳人影评 1
  • 坚守之爱 乱世佳人影评 影片<乱世佳人>历经三年时间,由三位导演轮流执导,耗资400万美元,横空出世,她的诞生,同样标志着好莱坞电影进入"恢弘巨制"时代.1939年,<乱世佳人>一举问鼎第12届奥 ...查看


  • 小说改编影视剧
  • [乱世佳人]改编自小说<飘>(1936 玛格丽特·米歇尔) 导演: 乔治·库克 主演: 克拉克·盖博 费雯·丽 一句话影评:两位巨星的参演,在如此壮丽的时代画卷上演绎出一个极不寻常的爱情故事,开创了以真实而辽阔的历史背景加虚构人 ...查看


  • 2015年艺考编导专业校考真题(第二辑)浙江传媒学院等
  • 浙江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初试) 郑州考点面试 自我介绍.提问文常举手抢答 .针对明星吸毒策划电视节目 长沙考点面试 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家乡特长身高之类,十个人一组,老师可能会问一些关于自我介绍的问题.都说完后提问或命题镜头创作 ...查看


  • 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游园惊梦 影评) 转
  •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龚定庵 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男人,便是金圣叹.倪云林.徐文长,满腹才华放任自流,心是已灰木,身如不系舟: 生在你这片水土的若是女人,则是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色艺俱佳相逢意气,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 ...查看


  • 英国病人影评
  • 英国病人影评(一)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同名小说.曾获69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9项大奖,成为了影史上不朽的经典. 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一辆英国飞机沿着壮丽的沙漠,在夕阳里静静的划过空中.德军发现了,于是将飞 ...查看


  • [集结号]观后感_影评(1)
  •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昨晚看了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看完后感觉真的不错. <集结号>是一个有关退伍老兵的故事,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的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那是 ...查看


  • 电影[铜雀台]影评
  • 论电影<铜雀台>以及<铜雀台>的悲哀 111452班 11145223号 赵文杰 熄灯以后,用电脑电池看完电影<铜雀台>以后,我久久不得入眠.还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心情,初次接触<铜雀台>,不得不 ...查看


  • 建党伟业影评
  • 一部高贵的电影--<建党伟业>影评 看这部片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将我对党史的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连接起来,也算是尽一个公民的一点责任,影片在技术上没话说,假使我们能暂时忘记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和谐的现状,想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诸多 ...查看


  • 一代宗师的眼前路 [一代宗师]影评
  • "读"宫宝森有感 黄雷欧 发表于侠客行 最近我激动的为<一代宗师>写影评,写完发现出现最多的词是"宫宝森说过",恍然大悟,才发现宫宝森行事光明正大,他的道理,都直接说出来了. 一切起源于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