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学方法
日语主格助词 的日汉、汉日翻译探讨
! 林
缘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
在句子里作为表现句子主体的助词时有不同的表现, 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翻译时需准确把握, 尤其是在不同语境下对
语义的准确翻译。本文对其在句子中的不同表现, 从六个方面分别分析研究异同, 探讨如何更为准确地翻译。
语境意义异同翻译
一、前言
对助词 的探讨, 一直是我国日语教学与研究者的热点, 发表了诸多有关用法辨析、误用分析等的论文。 在句子中作为表现主体的格助词, 在句子里有不同的表现, 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翻译时如何才能准确把握, 尤其是要把握在不同语境下的准确翻译。本文旨在抒己之见, 探讨其汉日、日汉翻译时的∀信、达#。
格助词连接体言或相当于体言的词与后续词, 表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表达不同意义。因此∀格#又可分体言句型应用中的∀格#和意义表述中的∀格#。本文在此就意义表述中的格助词 在日汉互译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 以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与翻译。
二、 在句子中的不同表现
在构成句子时有什么不同表现, 先通过以下表格和例句, 从主语、主题、提示、对比、客观叙述和特指意义六个方面, 看一看他们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意义。主语是指句子中判断、状态、动作、等的主体, 说明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谁干什么等; 主题是发话者的话题, 位于句首, 是对其接下来叙述内容范围的限定, 叙述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提示是一句话的主题, 是对话题的强调; 对比是对应比较, 可以是叙述主题两个方面的对应比较, 也可以是两个不同主题的对应比较; 客观叙述是指发话者站在中立的立场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叙述; 特指是否定其他, 强调所言即是。
(1) 主语表现
都可以接在体言后表示主语, 是主题主语, 后续文是从某一个方面对主题主语进行的说明和解释(例1) 。 表现的主语是从属句的主语(例2), 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例3) 。
例1. 田中 ! ∀#本∃吉田 ! %贈&∋。例2. 田中 ! ∀#本∃吉田 ! %贈&∋() 、。例3. 山本議員 来月#知事選∗#立候補∃表明+∋。(2) 主题表现
主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的题目, 是在同一个范围内从一个或多个方面对这句话的中心事项做说明和解释(例4) 。 有主题表现, 没有, 这里需要辩明的是主题与主语有重叠的现象(例5) 。
例4. 春 眠, −. 。
例5. 夕焼/ 0123。(主题与主语)
表现的是句子的主题也是句子的主语, 表现的是说话者对事物做出的一般性判断, 作为主题, 是对 夕焼/ 进行说明和解释; 作为主语 夕焼/ , 是说话者在说话时并不一定看到 夕焼/ , 是对 夕焼/ 的认识与判断; 但在这里再考察一下其作为主题意义时, 就会发现还可带有说话者的想象, 向往。
(3) 提示表现
在体言后加 或 放在句首为提示表现, 起强调作用。虽然同样是提示表现, 但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 叙述的是特殊情况, 不一定是眼前的具体景象, 但一般是亲眼所见或有客观根据的(例6) 。 是叙述一般情况, 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描述(例7) 。
例6. 桜川#土手 危−2(表示情况特殊, 比如说有大洪水, 堤坝挡不住了等特殊情况)
例7. 桜川#土手 危−2(表示一般情况, 其本身平时就不安全的一
般情况)
(4) 对比表现
的对比表现是对人或事等进行比较、区别(例7), 有时只提示一个, 但却暗示其他(例8) 。
例8. 顔 大02 、目 小 2
例9. 私 4(! 好056(暗示不喜欢别的)
在这种对比表现中, 往往是相反意义的对比, 如例7就是 大02 与 小 2 。例8即使只提示一个事例 4(! , 也暗示其另一相反意义的∀不喜欢#。
(5) 客观叙述表现
在体言后加 放在句首, 对眼前所见具体景象进行中立的客观叙述。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 这是与前面的表现都不同的地方。
例10. 雨 降&72.
例11. A:私#留守#間%何(89:+∋(
B :山田 ! 来:+∋(6) 特指表现
在∃标准日语语法%中有这样的描述:∀ 用于已知的事物, 用于未知。当句子的着重点或疑问点在主体以外的部分时, 主体后用 , 当句子的着重点或疑问点在主体时, 主体后用 #换句话说, 就是特指已知或未知事物(信息) 。
所谓已知, 就是说话者所言的主语是听话者已知或马上就能想到的(例略) 。
三、如何准确翻译 在句子里的不同表现
通过前面的例句和对例句的分析, 了解 在构成句子时的不同表现, 在翻译时就要充分考虑其不同表现所表达的不同语境和意义。
(1) 主语表现
翻译要考虑到 在主语表现时, 述语部分是对主语的说明与解释, 应适当增减词汇以准确翻译其语境意义。例1译为:田中, 他(她) 已经把那本书寄给吉田了。例2是从属句, 译为:田中已经把那本书寄给吉田了, 所以&&例3译为:山本议员宣布参加下个月的县知事竞选。在这个句子中, 的主语表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 翻译时要侧重叙述性。
(2) 主题表现
主题表现时, 其述语在一范围内对主语做解说, 主语∀春天#是这句话的主题, 述语∀眠, −. #是从一方面对主语做出的解说, 春天人容易犯困, 是∀春天#这一主题下的一个方面, 春天多雨, 春天万物复苏, 等等, 还可以有很多其他方面说明, 所以例4译为:春天人还(容易) 犯困。用∀还#来表现对其他方面的暗示。
例5的句子, 正如上一节所分析的, 这里 所表现的既是主题, 也是主语, 但其语境意义不同, 是主题表现时, 就要对进行说明和解释, 或者带有说话者的想象, 向往, 译为:夕阳真美啊。主语表现的是说话者的认识与判断, 译为:夕阳很美。
(3) 提示表现
提示表现的语境意义有两种, 表示情况特殊的例6可以译为:樱川堤坝现在很危险。用∀现在#来表现眼下的特殊状况。例7表示一般情况, 是说话者对主语 桜川#土手 平时就有的认识, (下转第88页)
65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根据以上对测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笔者总结了在英语教学中应从如下三方面使英语测试促进英语教学, 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 加强英语教师测试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自学、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英语语言测试理论学习, 让每位教师熟练掌握测试类型、测试目的、测试效度、信度、可行性、区分度、难度、编写试题步骤等基本理论。在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测试目的采用不同测试, 科学运用英语测试, 发挥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 促进英语教学。
(二)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测试信度
如何提高测试信度是语言测试实践中的难题。H u gh es(1989:36~42) 提出14种提高测试信度的办法, 笔者认为其中六种方法应引起英语教师重视。1. 确保测试内容丰富。测试内容越多, 信度越高。当然鉴于测试的可行性, 一般重要的考试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左右。如果测试结果非常重要, 测试内容和时间就可相应加长, 如TOEFL , GRE 等。
学科教育
五、结论
H ughes(1989:1-2, 44-48) 指出语言测试会对语言教与学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是有害的。教学与测试关系应该是伙伴关系。测试对好的教学发挥促进作用, 对不好的教学发挥纠正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只有掌握英语测试的理论, 才能避免英语测试类型混用,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兼顾难度和区分度, 充分发挥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使英语测试真正服务于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束定芳.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本文为江苏省2007年教改课题编码272∃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与2007年院级课题∃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四、如何使英语测试服务于英语教学2. 限制被试答题范围。不同作文考核被试侧重点不同, 如果写作提供多个一份好的测试应遵循一定效度、信度和可行性以及良好的反拨作用。作文题目, 且对内容不加规定或限制, 测试被试写作能力的信度就会降低。
(上接第49页) 文学院, 总支书记扬连生教授的团队从大学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和研究高校院系的党建工作, 还以此为题申报并获批了一项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课题。
2.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为全校支部建设注入活力
加强支部建设, 首先是要选好带头人∋∋∋支部书记, 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教师支部书记的选拔配备上, 采用各所(室) 的所(室) 长或副所(室) 长担任支部书记, 研究生党支部采用重点学科或博士生导师的学生担任支部书记, 本科生党支部采用学习成绩良好学生担任支部书记, 树立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威信。通过让支部承办党建工作的办法给支部书记压担子、交任务, 不断锻炼提高支部书记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支部书记的责任感、荣誉感、影响力。从2006年起,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专门针对学生党员开展了∀两优一先#表彰, 并作为加强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每年进行一次。在此基础上, 学校党委2008年12月又举办了首届∀先进学生党支部创新奖评选汇报会#, 活动采用公开汇报, 现场评选的方式来产生奖项, 评委当场打分, 还设置了学生评委, 学生评委投票的权重占到了总成绩的50%左右。要求全校组工干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必须参加。通过公开汇报评比, 树立支部典型, 以点带面, 为基层学生党支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搭建平台, 让学生党支部书记从汇报中获得经验、获得智慧, 获得启发。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还连续7年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开展∀凝聚力工
程#、∀特色党支部#建设等活动, 着力探索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建活动, 在学生中和社会上赢得了积极的反响。
3.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避免了∀一热#(学生发展数量递增, 如何保证质量) 、∀一冷#(教师教学科研忙, 不积极) 两个趋势,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几年, 学校通过科学规划, 宏观调控, 实时追踪、稳步提升了本科生党员比例, 改善了党员队伍的架构。为了保证发展质量, 制定了奖惩分明的学生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健全了涵盖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各环节的制度体系。从2004年起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实施的∀重心下移, 授予条件成熟的部分党总支发展党员自主审批权#和∀加强监控, 建立定期督导制#两项配套制度, 目前双轨运行, 态势良好。
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入党方面, 基层党组织针对教工党员教师教学科研忙, 时间紧的特点, 主动出击, 积极关心教师思想的成长, 为非党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加强教育, 做好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工作。目前,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党员的比例达到72. 37%, 约61. 98%的博士生导师是党员, 以优秀共产党员为引领的党员群体逐步成为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
同时,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大力鼓励队伍中的同志发表高水平党建论文, 去年, 学校选送的论文分别获∀辽宁省党建研究征文#一等奖、∀全国高校党的建设三十年研究#征文优秀奖等荣誉、∀大连市组织工作2008年优秀调研成果#等奖项。
(上接第65页) 译为:樱川堤坝是个危险的地方, 或樱川堤坝那地方挺危险的。(4) 对比表现
对比表现, 在翻译时就要有对比意识, 选择相应的对比句, 例8的句子, 对比的是相对大脸而言, 眼睛就显小了, 可译为:脸(那么) 大, 眼睛却(那么) 小。例8有暗示意义, 暗示未提及的对比对象的存在, 或是在否定其他东西的前提下, 比如我不喜欢苹果, 不喜欢香蕉, 可爱吃橘子。译为:我就喜欢吃橘子。用∀就#来暗示对其他的不喜欢。
(5) 客观叙述对眼前所见具体景象进行中立的客观叙述, 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这是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的, 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词。例10译为:正在下雨。例11有一个对话场景, 答者的回答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 只是说其知道的事, 译为:山田来过。
(6) 特指表现
翻译应根据前后文, 明确特指对象, 表达出主语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这一特点。
四、结语 在句子里不同的表现, 呈现其不同的语境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尤其要注意这些特点。
例如∀来客人了#与∀客人来了#, 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就要首先判断它是特指表现和已知信息与未知的区别。∀来客人了#的客人是事先不知道的, 因此, 用 , 译为 客 来∋ ; ∀客人来了#的客人是事前约好的或邀
请的, 是已知信息, 就要用 来翻译, 客 来∋ 。
的主题表现是日语的独特之处, 举出题目或者说是提出话题, 后接述语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题目进行说明和论述; 只做主语, 只与其后接的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述语关系, 这样的句子还可以做其他词的修饰语, 这就是在很多语法书中所解释的大句子与小句子的关系。因此, 日语的主题与主语表现是不同的。
都有提示表现, 但表述意义不同; 有对比表现而 就没有; 有客观叙述表现和特指表现; 没有。区别 在句子里的表现异同和语境意义的不同, 选择妥帖恰当的词, 就可以在翻译中表现的更为∀信与达#以进一步达到∀雅#。
参考文献:
[1]顾明耀. 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
[2]赵福泉. 日语语法疑难辨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张麟声. 日本語教育#∋; #誤用分析[M].東京:ー? ≅ΑΒーΧ, 2001.
[4]白川博之. 日本語文法ΔΕΦΓ≅Χ[M].東京:ー? ≅
ΑΒーΧ, 2004. [5]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M].東京:岩波店, 2004.
[6]田近洵一. , Η+2国文法[M].東京:文英堂, 2002.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学方法
日语主格助词 的日汉、汉日翻译探讨
! 林
缘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外语系)
在句子里作为表现句子主体的助词时有不同的表现, 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翻译时需准确把握, 尤其是在不同语境下对
语义的准确翻译。本文对其在句子中的不同表现, 从六个方面分别分析研究异同, 探讨如何更为准确地翻译。
语境意义异同翻译
一、前言
对助词 的探讨, 一直是我国日语教学与研究者的热点, 发表了诸多有关用法辨析、误用分析等的论文。 在句子中作为表现主体的格助词, 在句子里有不同的表现, 表达的意义也不同。翻译时如何才能准确把握, 尤其是要把握在不同语境下的准确翻译。本文旨在抒己之见, 探讨其汉日、日汉翻译时的∀信、达#。
格助词连接体言或相当于体言的词与后续词, 表明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表达不同意义。因此∀格#又可分体言句型应用中的∀格#和意义表述中的∀格#。本文在此就意义表述中的格助词 在日汉互译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 以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与翻译。
二、 在句子中的不同表现
在构成句子时有什么不同表现, 先通过以下表格和例句, 从主语、主题、提示、对比、客观叙述和特指意义六个方面, 看一看他们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意义。主语是指句子中判断、状态、动作、等的主体, 说明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谁干什么等; 主题是发话者的话题, 位于句首, 是对其接下来叙述内容范围的限定, 叙述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 提示是一句话的主题, 是对话题的强调; 对比是对应比较, 可以是叙述主题两个方面的对应比较, 也可以是两个不同主题的对应比较; 客观叙述是指发话者站在中立的立场对某一客观现象的叙述; 特指是否定其他, 强调所言即是。
(1) 主语表现
都可以接在体言后表示主语, 是主题主语, 后续文是从某一个方面对主题主语进行的说明和解释(例1) 。 表现的主语是从属句的主语(例2), 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例3) 。
例1. 田中 ! ∀#本∃吉田 ! %贈&∋。例2. 田中 ! ∀#本∃吉田 ! %贈&∋() 、。例3. 山本議員 来月#知事選∗#立候補∃表明+∋。(2) 主题表现
主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的题目, 是在同一个范围内从一个或多个方面对这句话的中心事项做说明和解释(例4) 。 有主题表现, 没有, 这里需要辩明的是主题与主语有重叠的现象(例5) 。
例4. 春 眠, −. 。
例5. 夕焼/ 0123。(主题与主语)
表现的是句子的主题也是句子的主语, 表现的是说话者对事物做出的一般性判断, 作为主题, 是对 夕焼/ 进行说明和解释; 作为主语 夕焼/ , 是说话者在说话时并不一定看到 夕焼/ , 是对 夕焼/ 的认识与判断; 但在这里再考察一下其作为主题意义时, 就会发现还可带有说话者的想象, 向往。
(3) 提示表现
在体言后加 或 放在句首为提示表现, 起强调作用。虽然同样是提示表现, 但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 叙述的是特殊情况, 不一定是眼前的具体景象, 但一般是亲眼所见或有客观根据的(例6) 。 是叙述一般情况, 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描述(例7) 。
例6. 桜川#土手 危−2(表示情况特殊, 比如说有大洪水, 堤坝挡不住了等特殊情况)
例7. 桜川#土手 危−2(表示一般情况, 其本身平时就不安全的一
般情况)
(4) 对比表现
的对比表现是对人或事等进行比较、区别(例7), 有时只提示一个, 但却暗示其他(例8) 。
例8. 顔 大02 、目 小 2
例9. 私 4(! 好056(暗示不喜欢别的)
在这种对比表现中, 往往是相反意义的对比, 如例7就是 大02 与 小 2 。例8即使只提示一个事例 4(! , 也暗示其另一相反意义的∀不喜欢#。
(5) 客观叙述表现
在体言后加 放在句首, 对眼前所见具体景象进行中立的客观叙述。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 这是与前面的表现都不同的地方。
例10. 雨 降&72.
例11. A:私#留守#間%何(89:+∋(
B :山田 ! 来:+∋(6) 特指表现
在∃标准日语语法%中有这样的描述:∀ 用于已知的事物, 用于未知。当句子的着重点或疑问点在主体以外的部分时, 主体后用 , 当句子的着重点或疑问点在主体时, 主体后用 #换句话说, 就是特指已知或未知事物(信息) 。
所谓已知, 就是说话者所言的主语是听话者已知或马上就能想到的(例略) 。
三、如何准确翻译 在句子里的不同表现
通过前面的例句和对例句的分析, 了解 在构成句子时的不同表现, 在翻译时就要充分考虑其不同表现所表达的不同语境和意义。
(1) 主语表现
翻译要考虑到 在主语表现时, 述语部分是对主语的说明与解释, 应适当增减词汇以准确翻译其语境意义。例1译为:田中, 他(她) 已经把那本书寄给吉田了。例2是从属句, 译为:田中已经把那本书寄给吉田了, 所以&&例3译为:山本议员宣布参加下个月的县知事竞选。在这个句子中, 的主语表现是对客观事实的叙述, 翻译时要侧重叙述性。
(2) 主题表现
主题表现时, 其述语在一范围内对主语做解说, 主语∀春天#是这句话的主题, 述语∀眠, −. #是从一方面对主语做出的解说, 春天人容易犯困, 是∀春天#这一主题下的一个方面, 春天多雨, 春天万物复苏, 等等, 还可以有很多其他方面说明, 所以例4译为:春天人还(容易) 犯困。用∀还#来表现对其他方面的暗示。
例5的句子, 正如上一节所分析的, 这里 所表现的既是主题, 也是主语, 但其语境意义不同, 是主题表现时, 就要对进行说明和解释, 或者带有说话者的想象, 向往, 译为:夕阳真美啊。主语表现的是说话者的认识与判断, 译为:夕阳很美。
(3) 提示表现
提示表现的语境意义有两种, 表示情况特殊的例6可以译为:樱川堤坝现在很危险。用∀现在#来表现眼下的特殊状况。例7表示一般情况, 是说话者对主语 桜川#土手 平时就有的认识, (下转第88页)
65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根据以上对测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笔者总结了在英语教学中应从如下三方面使英语测试促进英语教学, 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 加强英语教师测试理论学习通过教师自学、专家讲座、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加强英语语言测试理论学习, 让每位教师熟练掌握测试类型、测试目的、测试效度、信度、可行性、区分度、难度、编写试题步骤等基本理论。在英语教学中针对不同测试目的采用不同测试, 科学运用英语测试, 发挥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 促进英语教学。
(二)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测试信度
如何提高测试信度是语言测试实践中的难题。H u gh es(1989:36~42) 提出14种提高测试信度的办法, 笔者认为其中六种方法应引起英语教师重视。1. 确保测试内容丰富。测试内容越多, 信度越高。当然鉴于测试的可行性, 一般重要的考试时间控制在两小时左右。如果测试结果非常重要, 测试内容和时间就可相应加长, 如TOEFL , GRE 等。
学科教育
五、结论
H ughes(1989:1-2, 44-48) 指出语言测试会对语言教与学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是有害的。教学与测试关系应该是伙伴关系。测试对好的教学发挥促进作用, 对不好的教学发挥纠正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只有掌握英语测试的理论, 才能避免英语测试类型混用,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兼顾难度和区分度, 充分发挥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使英语测试真正服务于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束定芳.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本文为江苏省2007年教改课题编码272∃高职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与2007年院级课题∃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四、如何使英语测试服务于英语教学2. 限制被试答题范围。不同作文考核被试侧重点不同, 如果写作提供多个一份好的测试应遵循一定效度、信度和可行性以及良好的反拨作用。作文题目, 且对内容不加规定或限制, 测试被试写作能力的信度就会降低。
(上接第49页) 文学院, 总支书记扬连生教授的团队从大学文化建设角度思考和研究高校院系的党建工作, 还以此为题申报并获批了一项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重点课题。
2.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为全校支部建设注入活力
加强支部建设, 首先是要选好带头人∋∋∋支部书记, 大连理工大学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教师支部书记的选拔配备上, 采用各所(室) 的所(室) 长或副所(室) 长担任支部书记, 研究生党支部采用重点学科或博士生导师的学生担任支部书记, 本科生党支部采用学习成绩良好学生担任支部书记, 树立党支部书记的地位和威信。通过让支部承办党建工作的办法给支部书记压担子、交任务, 不断锻炼提高支部书记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支部书记的责任感、荣誉感、影响力。从2006年起,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专门针对学生党员开展了∀两优一先#表彰, 并作为加强学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每年进行一次。在此基础上, 学校党委2008年12月又举办了首届∀先进学生党支部创新奖评选汇报会#, 活动采用公开汇报, 现场评选的方式来产生奖项, 评委当场打分, 还设置了学生评委, 学生评委投票的权重占到了总成绩的50%左右。要求全校组工干部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必须参加。通过公开汇报评比, 树立支部典型, 以点带面, 为基层学生党支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搭建平台, 让学生党支部书记从汇报中获得经验、获得智慧, 获得启发。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还连续7年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开展∀凝聚力工
程#、∀特色党支部#建设等活动, 着力探索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建活动, 在学生中和社会上赢得了积极的反响。
3. 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避免了∀一热#(学生发展数量递增, 如何保证质量) 、∀一冷#(教师教学科研忙, 不积极) 两个趋势,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近几年, 学校通过科学规划, 宏观调控, 实时追踪、稳步提升了本科生党员比例, 改善了党员队伍的架构。为了保证发展质量, 制定了奖惩分明的学生党员管理长效机制。健全了涵盖了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各环节的制度体系。从2004年起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实施的∀重心下移, 授予条件成熟的部分党总支发展党员自主审批权#和∀加强监控, 建立定期督导制#两项配套制度, 目前双轨运行, 态势良好。
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入党方面, 基层党组织针对教工党员教师教学科研忙, 时间紧的特点, 主动出击, 积极关心教师思想的成长, 为非党教师提供学习材料, 加强教育, 做好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工作。目前,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党员的比例达到72. 37%, 约61. 98%的博士生导师是党员, 以优秀共产党员为引领的党员群体逐步成为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
同时, 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大力鼓励队伍中的同志发表高水平党建论文, 去年, 学校选送的论文分别获∀辽宁省党建研究征文#一等奖、∀全国高校党的建设三十年研究#征文优秀奖等荣誉、∀大连市组织工作2008年优秀调研成果#等奖项。
(上接第65页) 译为:樱川堤坝是个危险的地方, 或樱川堤坝那地方挺危险的。(4) 对比表现
对比表现, 在翻译时就要有对比意识, 选择相应的对比句, 例8的句子, 对比的是相对大脸而言, 眼睛就显小了, 可译为:脸(那么) 大, 眼睛却(那么) 小。例8有暗示意义, 暗示未提及的对比对象的存在, 或是在否定其他东西的前提下, 比如我不喜欢苹果, 不喜欢香蕉, 可爱吃橘子。译为:我就喜欢吃橘子。用∀就#来暗示对其他的不喜欢。
(5) 客观叙述对眼前所见具体景象进行中立的客观叙述, 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这是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的, 尽量选择简单明了的词。例10译为:正在下雨。例11有一个对话场景, 答者的回答不带个人意见和感情色彩, 只是说其知道的事, 译为:山田来过。
(6) 特指表现
翻译应根据前后文, 明确特指对象, 表达出主语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这一特点。
四、结语 在句子里不同的表现, 呈现其不同的语境意义。因此在翻译时尤其要注意这些特点。
例如∀来客人了#与∀客人来了#, 这两个句子的翻译就要首先判断它是特指表现和已知信息与未知的区别。∀来客人了#的客人是事先不知道的, 因此, 用 , 译为 客 来∋ ; ∀客人来了#的客人是事前约好的或邀
请的, 是已知信息, 就要用 来翻译, 客 来∋ 。
的主题表现是日语的独特之处, 举出题目或者说是提出话题, 后接述语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对题目进行说明和论述; 只做主语, 只与其后接的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述语关系, 这样的句子还可以做其他词的修饰语, 这就是在很多语法书中所解释的大句子与小句子的关系。因此, 日语的主题与主语表现是不同的。
都有提示表现, 但表述意义不同; 有对比表现而 就没有; 有客观叙述表现和特指表现; 没有。区别 在句子里的表现异同和语境意义的不同, 选择妥帖恰当的词, 就可以在翻译中表现的更为∀信与达#以进一步达到∀雅#。
参考文献:
[1]顾明耀. 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4.
[2]赵福泉. 日语语法疑难辨析[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张麟声. 日本語教育#∋; #誤用分析[M].東京:ー? ≅ΑΒーΧ, 2001.
[4]白川博之. 日本語文法ΔΕΦΓ≅Χ[M].東京:ー? ≅
ΑΒーΧ, 2004. [5]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M].東京:岩波店, 2004.
[6]田近洵一. , Η+2国文法[M].東京:文英堂,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