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镜泊湖奇观

33、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 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开火车读词语:

消灾弭祸(词义)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

镜泊湖位于( ),是由于( )而形成的,又因为( ),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

(2)学生反馈,师板书: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

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

(1)镜泊湖最大特点是-----

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

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

(生:自然朴实)

(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 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

(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生:耸

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变化。)

(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

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

(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

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

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当于8层楼房。

(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

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 女生读

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1) 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 指名读。

(3) 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

(4) 练习说话:

本来清澈的湖水( ),一到陡崖,( ),顿时

( ),势如( ),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 )”

句子三: 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

交流: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就结冰?

而这里的气温呢?去过北方的人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是呵气成冰,而这里的瀑布却——

引读:(是啊!此时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

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吊水楼瀑布却„„,可见瀑布的水流是多么急啊!所以说是——一大“奇观”)

3、地下森林,第5节

过渡: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文中哪句句子告诉了我们?

句子一:游客们爬上火山口-----充满了活力。

33、镜泊湖奇观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3、4、5小节,了解镜泊湖的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吊水楼瀑布的雄伟壮观、地下森林的奇特。

2、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了祖国河山的壮美和大自然的神奇。

3、指导概括地下森林奇特的原因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 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镜泊湖,被誉为“北方的西湖”。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33课----PP,齐读课题,正音(泊),词义(奇观)

2、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 开火车读词语:

消灾弭祸(词义)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读读课文第1、2节,找找答案,完成填空:

镜泊湖位于( ),是由于( )而形成的,又因为( ),所以称为镜泊湖。

2、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入课本,走近镜泊湖,去领略镜泊湖的奇特景观。

(1)指名分节读3、4、5小节,要求:边听边思考,作者描写了镜泊湖的哪些景观?

(2)学生反馈,师板书: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地下森林。

(3)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是要向我们介绍镜泊湖绮丽的景色,因此,这篇课文的重点是3-5小节。

三、深入研读3-5小节

师:镜泊湖这三个景观到底“奇”在哪里呢?自由读读课文3-5小节,找出相关的词句。

交流,教师随机点拨。

1、镜泊湖,第3节(媒体出示)

(1)镜泊湖最大特点是-----

板书:自然朴实,绮丽多变

引读:(说它自然朴实,是因为,镜泊湖除了„„,只有„„。)

(2)师:你们看,这就是峭拔的山岩。看看图,“峭拔”是什么意思?(山岩高

而陡)读好这个词组(指名读)一起来读好这句句子。

师: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本色,没有丝毫的人工雕琢,这就是——

(生:自然朴实)

(3)师:这些景物一年四季静静地在那儿,然而它静得并不单调—— 引读:(四周„„,湖心„„,石岛„„,湖中„„,真是„„。)

师:这样的景象就是——(生:绮丽多变)

(4)师:这句话不改变意思我们还可以这样说——(师:叠起的峰峦。生:耸

峙的石岛、奇幻的倒影),那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看来作者的语言也像这镜泊湖的景色一样,并不单调,而是富于变化。)

(5)这一小节,作者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镜泊湖自然而又多

变的景观,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镜泊湖奇特的景观之美

(师读概括句,生读具体描写的句子)

(6)师:是呀!自然中有变化,朴实中有绮丽,而作者用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

来概括镜泊湖自然景观的特点就是为了突出它是一大“奇观”。

2、吊水楼瀑布,第4节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镜泊湖,还有哪些奇特的景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吊水楼瀑布也是一大奇观,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

句子一:瀑布宽43米,高25米。底部岩石由于上万千激流的冲击,被蚀成几十米的深谭。

(1)师补充:看,这就是吊水楼瀑布,给你怎样的感受?学校操场宽30米,25米高度相当于8层楼房。

(2)小结:一系列的数字形象地描述了瀑布奇特的形状,远远看去,吊水楼瀑

布凌空而立,这个瀑布也因此而得名。

板书:形状奇特 女生读

句子二:本来清澈的湖水——形成鲜明的对照

(1) 让我们站在吊水楼瀑布的脚下欣赏一番。播放视频,师画外音。

(2) 指导朗读:谁能读出吊水楼瀑布给人的那种先静后动的雄伟气势? 指名读。

(3) 比较句子: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淌着,到陡崖处下跌,抛散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华,水雾弥漫,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原文比较,“一到”、“”突然、“顿时”等词语写出了湖水的变化,导致瀑布的千军万马之势。

师:指导朗读,要让大家感受到了吊水楼瀑布的水势浩大。

板书:水势浩大

(4) 练习说话:

本来清澈的湖水( ),一到陡崖,( ),顿时

( ),势如( ),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禁令人赞叹道:“( )”

句子三: 所以即使“这里地处北国,——结冰断流。

交流: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就结冰?

而这里的气温呢?去过北方的人回来后都有这样的感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是呵气成冰,而这里的瀑布却——

引读:(是啊!此时的北国,冬季气温低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片银

装素裹的世界,唯有吊水楼瀑布却„„,可见瀑布的水流是多么急啊!所以说是——一大“奇观”)

3、地下森林,第5节

过渡:镜泊湖附近还有一处奇特的地下森林,这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课文中哪句句子告诉了我们?

句子一:游客们爬上火山口-----充满了活力。


相关文章

  • 镜泊湖奇观周艳9
  • 镜泊湖奇观 虎林路小学 周艳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消灾弭祸". "峭拔"."万斛"."黝黑"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镜 ...查看


  • 镜泊湖奇观
  •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东 ...查看


  • 镜泊湖奇观说课
  •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教学中训练的多元性与层次性 龙南小学 张志华 <镜泊湖奇观>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作者紧抓"奇观",以神话故事开头引出镜泊湖的来历,接着介绍了镜泊湖的地 ...查看


  •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镜泊湖奇观]精选习题第一课时
  • <镜泊湖奇观>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消灾弭祸( ) 忌妒( ) 炽热( ) 缤纷( ) .... 郁郁葱葱( ) 耸峙( ) 绮丽( ) 朴实( ) .... 2.比一比,再组词 消( ) 墅( ) ...查看


  • 中国十大瀑布瀑布景观大全
  • 摘要:瀑布的形成,特别是大峡谷河床瀑布的形成,应该是内外营力相互作用下导致地形差异所表现出河流水作用的一种阶段性河床地貌的表现.瀑布是地球上很壮美的自然景观.下面为您介绍中国十大瀑布景观,带您领略中国瀑布的秀美. 1.黄果树瀑布 2.贵州安 ...查看


  • 游走黑龙江边境,这里壮丽开阔,这里亲切美好 | 大话哈尔滨
  • 关于作者 作者最新文章 授权发布 本文为经原作者授权发布的文章或文化活动信息.其中文章的版权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媒体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韦苡珊 本文原载于蚂蜂窝,感谢原作者(微博@韦苡珊CCPP )授权发布 两年前的冬天去过一次 ...查看


  • 走进丽江教学反思
  • 反思一:走进丽江教学反思 昨天我讲<走进丽江>这篇课文,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云南丽江古城的奇特风貌以及丽江神奇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我在前置性小研究的设计时候结合本课特点,让学生先整 ...查看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浅谈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赋予地理区域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但是,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必须经过人为的开发,建筑旅游设施,才能成之为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地文景观旅游 ...查看


  • 中国旅游胜地
  •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型,保存比较完整.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金碧辉煌的重楼,下临金水河 和五座汉白玉桥,面对广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