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
第五单元诗词诵读
一、学习目标
1. (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全体学生能够串讲诗词的大意。 3.全体学生能准确无误地默写全诗 4. 部分学生能够了解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以及诗词的表达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啼.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左迁:
②子规: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七绝,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4. 疏通诗意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 (选作)诗词联想:你能再写出一首李白写的离别诗吗?
1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涨. 烛.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何当: ②却: ③期: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4. 疏通诗意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5. (选作)诗词联想:你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来自李商隐的哪首诗吗?
秋词 唐·刘禹锡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寂寥. 春朝. 碧霄.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逢: ②寂寥: ③春朝 ④排云: ⑤碧霄: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 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4. 疏通诗意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5. (选作)诗词联想:毛泽东同志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一扫悲秋之气,描写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抒发了作者豪迈志向。你知道是哪一首吗?请写出来。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啭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啭: ②随意: ③始知: ④不及: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4. 疏通诗意
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 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 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
3
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5. (选作)诗词联想: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技巧,明代诗人于谦曾写过一首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笼. 夜泊. 秦淮.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笼: ②商女: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身为一名爱国诗人,杜牧看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晚唐统治者十分不满,感到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在此
背景下,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大为愤慨。“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 疏通诗意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白沙,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
依然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花》。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的是哪位四位诗人吗?
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僵. 戍. 阑.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僵卧: ②尚: ③戍: ④夜阑: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
4. 疏通诗意
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陆游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
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陆游的梦境。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什么吗?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潇湘..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离亭: ⑤杨花: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5
《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郑谷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4. 疏通诗意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
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5. (选作)知识积累:柳永有一首《雨霖铃》堪称离别诗之首,你能写下来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盈盈..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眼波横: ②眉峰聚: ③盈盈: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4. 疏通诗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朋友去哪里呢?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好友离去。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 就千万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景色,一定要留住春天与你在一起。
6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词的基本知识吗?知道多少写多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城阙. 宦.游人 歧.路 沾.
巾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风烟: ②宦游: ③比邻: ④无为: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
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4. 疏通诗意
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
5. (选作)知识积累:王勃号称“初唐四杰”之首,你知道还有哪三位诗人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荆.
门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从: ②大荒: ③怜: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十五岁时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4. 疏通诗意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 (选作)知识积累:在这首诗中,诗
人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崔颢. 千载. 萋萋..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昔人: ②千载: ③乡关: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4. 疏通诗意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千百年只看到白云在天空舒展悠闲的样子。
8
晴天的时候,隔江遥望汉阳平原,树木郁郁葱葱、清楚可数,鹦鹉洲的芳草长得非常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5. (选作)知识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或对联吗?
水槛遣心两首(其一)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水槛. 遣.心 轩楹..敞 赊. 澄.
江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去: ②轩楹: ③赊:
④幽树: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品通过描绘绮丽的蜀地风光和娴雅的草堂环境,表现了作者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疏通诗意
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
江水清澈,江水上涨,几与江岸齐平,因而几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树木葱茏,在春日的黄昏里 ,盛开着似锦的繁花。
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微风中,燕子斜飞。
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作者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9
鄂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
第五单元诗词诵读
一、学习目标
1. (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2.全体学生能够串讲诗词的大意。 3.全体学生能准确无误地默写全诗 4. 部分学生能够了解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以及诗词的表达方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啼.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左迁:
②子规: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七绝,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4. 疏通诗意
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 (选作)诗词联想:你能再写出一首李白写的离别诗吗?
1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涨. 烛.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何当: ②却: ③期: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4. 疏通诗意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池子。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 在西窗下同你一起秉烛夜谈,
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
5. (选作)诗词联想:你知道“春蚕到死丝方尽”一句来自李商隐的哪首诗吗?
秋词 唐·刘禹锡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寂寥. 春朝. 碧霄.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逢: ②寂寥: ③春朝 ④排云: ⑤碧霄: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 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
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4. 疏通诗意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排开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5. (选作)诗词联想:毛泽东同志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词。这首词一扫悲秋之气,描写了一幅绚丽的秋景图,抒发了作者豪迈志向。你知道是哪一首吗?请写出来。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啭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啭: ②随意: ③始知: ④不及: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4. 疏通诗意
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 山花万紫千红绽放在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 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
3
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5. (选作)诗词联想:托物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技巧,明代诗人于谦曾写过一首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笼. 夜泊. 秦淮.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笼: ②商女: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身为一名爱国诗人,杜牧看到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晚唐统治者十分不满,感到唐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在此
背景下,作者来到秦淮河畔,看到了淡烟寒水、夜幕朦胧的凄迷景象,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大为愤慨。“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除了忧伤、悲愤、鄙视外,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4. 疏通诗意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银色的月光笼罩着小舟白沙,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正在唱歌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国之恨,
依然在对岸吟唱《玉树后庭花》。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的是哪位四位诗人吗?
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僵. 戍. 阑.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僵卧: ②尚: ③戍: ④夜阑: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所有的爱国主义激情。
4. 疏通诗意
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陆游躺在床上倾听那风雨的声音,
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陆游的梦境。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律诗和绝句的区别是什么吗?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潇湘..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离亭: ⑤杨花: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5
《淮上与友人别》是晚唐时期郑谷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得到充分的表达。 4. 疏通诗意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
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 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5. (选作)知识积累:柳永有一首《雨霖铃》堪称离别诗之首,你能写下来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盈盈..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眼波横: ②眉峰聚: ③盈盈: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首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4. 疏通诗意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朋友去哪里呢?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好友离去。如果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 就千万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景色,一定要留住春天与你在一起。
6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词的基本知识吗?知道多少写多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城阙. 宦.游人 歧.路 沾.
巾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风烟: ②宦游: ③比邻: ④无为: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
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4. 疏通诗意
三秦之地护卫着都城长安,你将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岔路上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样地流泪沾湿佩巾。
5. (选作)知识积累:王勃号称“初唐四杰”之首,你知道还有哪三位诗人吗?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荆.
门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从: ②大荒: ③怜: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十五岁时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4. 疏通诗意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5. (选作)知识积累:在这首诗中,诗
人运用了哪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崔颢. 千载. 萋萋..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昔人: ②千载: ③乡关: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本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思,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4. 疏通诗意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千百年只看到白云在天空舒展悠闲的样子。
8
晴天的时候,隔江遥望汉阳平原,树木郁郁葱葱、清楚可数,鹦鹉洲的芳草长得非常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5. (选作)知识积累: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或对联吗?
水槛遣心两首(其一)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 查字典,给下列字注音
水槛. 遣.心 轩楹..敞 赊. 澄.
江 2.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①去: ②轩楹: ③赊:
④幽树:
3. 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知识介绍
这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品通过描绘绮丽的蜀地风光和娴雅的草堂环境,表现了作者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 疏通诗意
草堂远离城郭,轩楹宽敞,极目远眺,没有村庄阻隔,视野开阔。
江水清澈,江水上涨,几与江岸齐平,因而几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树木葱茏,在春日的黄昏里 ,盛开着似锦的繁花。
蒙蒙细雨中,鱼儿欢跃,时不时跳出水面,微微风中,燕子斜飞。
城中有十万户人家,而此地只有两三户人家。
5. (选作)知识积累:你知道作者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