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方数据
认识评价中,既有诗人的敏锐,又有学者的深刻。他们
对陶渊明r的评价不再停留于表层,停留在印象式的点
评,所以宋人敢说“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蔡宽夫
诗话》)这样的大话。宋人集中在人格价值和美学价值
两方面深入地评价陶渊明,代表人物是北宋的苏轼和
南宋的朱熹。
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相隔千年的两
位伟大诗人,苏轼和陶渊明有许多相近、相通之处。黄
庭坚说:“渊明千载人,东坡百代士。出处固不同,风味
要相似。”(《藏海诗话》)从经历上看,陶渊明及时从官
场抽身,苏轼一生沉浮宦海;陶渊明固守田园,要在朴
实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苏轼则直面社会、政治,
要在搏击中显示生命的顽强不屈;他们都受道家思想
影响较深,都崇尚自然,热爱自由、独立的生活;陶渊明
是先儒后道,儒道互补,苏轼是亦儒亦道,外儒内道。
在审美趣味上看,二人都欣赏冲淡、朴素的风格,反对
雕饰、造作。
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他说: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
江州忽送一部遗余,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
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书渊明(羲农去我旧)诗》)陆游说:“东坡在岭海间,
最喜读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谓之‘南迁二友’。”(《老学
庵笔记》)陶诗成为苏轼度过人生逆境的强大的精神支
柱。他又说:“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和陶渊明
(饮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
间,依旧却躬耕。”(《江城子》)“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
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与苏辙书》)对于陶渊
明说的“性刚才拙,与物多迕”,苏轼深有感触地说:“吾
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
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与苏辙书》)苏轼把
自己躬耕东坡看做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再现;把自己
看做是陶渊明的再现;在精神的深处,苏轼和陶渊明息
息相通,因而对陶渊明有深入细微的体认:“渊明欲仕
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
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书李简夫诗集后》)
苏轼在做人方面向陶渊明学习,在做诗方面也向
陶渊明学习,论陶诗也比别人更深入一层。他说:“渊
明做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
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特别是对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辨析尤见眼力。苏
轼评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
下,悠然望南山’,即采菊又望南山,意境尽于此,无余
68
万 方数据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引《鸡肋集》)又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题渊明(饮酒)诗后》,见《苏轼文集》卷六十七)苏轼认为把“见南山”改为“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认为陶渊明这一类诗作“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冷斋夜话》)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与苏辙书》)由于喜爱之甚,陶渊明的每一篇作品,苏轼都有和作:“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与苏辙书》)苏轼将和陶之风推向高潮,但苏轼毕竟不是陶渊明,因而其和作体现的依然是苏轼的风貌。元好问说:“东坡和陶,气象只是东坡,如云‘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渊明决不能办此。”(《跋东坡和渊明(饮酒)诗后》)清人施补华说:“东坡与陶,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直率处似之,冲淡处不及也。”“陶诗多至微语,东坡学陶,多超脱语,天分不同也。”(《岘慵诗说》)朱光潜先生说:“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与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练,在陶公面前终是小巫见大巫。’’[5](P5¨朱熹非常崇尚陶渊明,他首先肯定陶渊明的凛然风骨和高尚人格:“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题霜杰集》)“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于晋、宋人物。”(陶澍《陶靖节集・诸家评陶汇评》引)对陶渊明的高情雅趣朱熹也十分欣赏:“结交五柳翁,屡赏五弦琴。”(《简寂观》)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既指出了陶诗的“萧散冲淡之趣”(陶澍《陶靖节集・诸家评陶汇评》引),“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又指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在朱熹看来,陶渊明也曾怀有济世之心,于世事始终是关心的,反映在诗中,便不可能是一味的平淡。不过,陶诗的豪放之气是深蕴在平以平淡;细读之,极天下之豪放,唯朱文公能之。”(《张泽民诗集序》)称颂朱熹眼力独具。有人问朱熹,陶诗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淡之中的,因而不易使人察觉。方回说:“渊明诗,人皆
万
方数据
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张映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社会科学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2002,23(2)0次
参考文献(5条)
1.钱钟书 管锥编 1979
2.钱钟书 谈艺录(订补本) 1984
3.钟优民 陶学发展史 2000
4.周裕锴 宋代诗学通论 1997
5.朱光潜美学文集 1982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赵戎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2007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分析其诗歌中的“陶渊明”情结,由此看出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状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苏轼之前陶渊明的传播与接受。宋之前,陶渊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此期文人及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的认识尚处于浅层,关注点集中在他的隐逸思想及其高蹈的人格,而涉及或模拟陶渊明的文学成果则为苏轼理解与阐释陶渊明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另北宋士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对待隐逸的态度,是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的社会环境;陶诗符合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为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章重点分析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以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为蓝本,以时间为纲,将苏轼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部分,从苏轼的出仕观与人生观随时代、境遇转变的角度,来探讨其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及其显露。贬谪黄州之前的苏轼,由于建功立业的心切,虽有“归去”的想法,但稍纵即逝,仅是偶尔提及渊明,是“地偏心远似陶潜”。“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谪居黄州的田园耕作则使苏轼开始羡慕陶渊明一样的归隐生活,虚心效法渊明,奉之为师友,“不辞中路伺渊明”。虽后又踏上仕途,且官职日升,但苏轼已在心灵深处与渊明产生共鸣,只是淑世济时的精神使之难于断然归隐;后待贬谪岭海,“归去来兮
第三章重点论述苏轼对陶渊明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诗中那对“陶渊明”浓厚追慕情怀的凝结,正在于其发现了自身有着与陶相同的任真自得的个性特征,并由陶式田园诗的启发而创作出蕴含其深情至醇的民本思想的苏式“田园诗”,也使其认真思考孰是孰非的仕隐问题而最终总结出了一条应物无累的处穷哲理。“和陶诗”是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精华所在,是其追和古人的典范之作,亦是其晚年全面学陶、和陶的结晶,文章从三方面来综述其“和陶诗”的独创性:苏轼的“和陶诗”虽不是历史上最早的“追和古人”之作,但却是改变唱和诗历史的追和古人之作;苏轼不仅以次韵的方式来和陶,而且力求在精神上与陶取得一致,以达到形神俱佳的追和,使陶渊明变成了苏轼式的“陶渊明”;苏轼对陶渊明平淡质朴诗风的推崇,不仅在诗文、评述中对其加以赞赏,而且身体力行,采用模拟、追和的方式以陶诗的题材、内容结合自身的处境创作出若干和韵诗,以此来阐述和实践他“平淡”的诗学主张。
第四章考察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对后世文坛的影响。苏轼同时代及其后的文人士子,开始对“和陶诗”这一创作形式加以推广。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评价,无论在质抑或量上均有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或透过苏轼的视野来看待陶渊明,这主要表现在宋人对渊明的接受上;或以苏轼论述为基础而又有所超越;或对苏轼和陶及其相关评论有所质疑。对陶渊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开始走向正规和完善。
2.期刊论文 杨玲.YANG Ling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 政治理想坠入泡影的苏轼却在人身的沉沦中张扬了野性自由的精神,在历史的尘雾中重新发现了陶渊明,并引为旷古知音.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历史的际遇使这两个相距六百年的诗人在百余篇中得到了精神的相交.才气横溢的苏轼诗性地阐释、并重新建构了陶诗.乃苏轼以
3.期刊论文 李显根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4.学位论文 解桂芳 试论历代诗人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以陶渊明、李白和苏轼为例 2004
《庄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引人瞩目,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是作品固有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流传史实际上就是它被历代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庄子》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研究重点,在提到《庄子》对历代文人的影响时,常常将读者的接受置于被动的地位,忽略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应该有一代之《庄子》,诗人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主体.本文从历代诗人中选取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苏轼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借鉴接受美学从读者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从考察三位诗人的哲学思想、人生思想、艺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入手,把握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创造性接受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总结古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特点,而且在追寻诗人们接受《庄子》的历程中,了解接受《庄子》对历代诗人文学创作的意义,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有三章.引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庄子》的研究概况、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庄子》接受的意义以及选取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代表研究历代诗人创造性接受《庄子》的原因.第一章:会《庄子》之意的陶渊明.本章主要从接受背景、接受表现、接受特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渊明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第二章:传《庄子》之神的李白.本章主要分析了李白对《庄子》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接受与发挥并总结了他最传庄子之神的接受特点.第三章:入《庄子》之境的苏轼.本章主要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文学创作实践、人生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苏轼是如何创造性接受《庄子》的.结语:主要对三位大诗人创造性地接受《庄子》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揭示了研究历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现代意义.
5.期刊论文 张再林
6.期刊论文 李彩云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文中都表现出
7.期刊论文 吴增辉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浙江学刊2010(1)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8.期刊论文 舒韶雄.SHU Shao-xiong 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这正是他们作为大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陶渊明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
9.期刊论文 朱秋德 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追求心灵自由,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作120余首以明志,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归隐田园.究其原因,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10.期刊论文 周建梅.ZHOU Jian-mei 翼翼归鸟-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宋词人的心仪瓣香 -学理论2009(32)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mgshkx20020201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万
方数据
认识评价中,既有诗人的敏锐,又有学者的深刻。他们
对陶渊明r的评价不再停留于表层,停留在印象式的点
评,所以宋人敢说“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蔡宽夫
诗话》)这样的大话。宋人集中在人格价值和美学价值
两方面深入地评价陶渊明,代表人物是北宋的苏轼和
南宋的朱熹。
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相隔千年的两
位伟大诗人,苏轼和陶渊明有许多相近、相通之处。黄
庭坚说:“渊明千载人,东坡百代士。出处固不同,风味
要相似。”(《藏海诗话》)从经历上看,陶渊明及时从官
场抽身,苏轼一生沉浮宦海;陶渊明固守田园,要在朴
实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真谛,苏轼则直面社会、政治,
要在搏击中显示生命的顽强不屈;他们都受道家思想
影响较深,都崇尚自然,热爱自由、独立的生活;陶渊明
是先儒后道,儒道互补,苏轼是亦儒亦道,外儒内道。
在审美趣味上看,二人都欣赏冲淡、朴素的风格,反对
雕饰、造作。
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他说: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
江州忽送一部遗余,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
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书渊明(羲农去我旧)诗》)陆游说:“东坡在岭海间,
最喜读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谓之‘南迁二友’。”(《老学
庵笔记》)陶诗成为苏轼度过人生逆境的强大的精神支
柱。他又说:“渊明独清真,谈笑得此生。”(《和陶渊明
(饮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
间,依旧却躬耕。”(《江城子》)“我即渊明,渊明即我。”
(《书渊明(东方有一士)诗后》)“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
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与苏辙书》)对于陶渊
明说的“性刚才拙,与物多迕”,苏轼深有感触地说:“吾
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
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与苏辙书》)苏轼把
自己躬耕东坡看做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再现;把自己
看做是陶渊明的再现;在精神的深处,苏轼和陶渊明息
息相通,因而对陶渊明有深入细微的体认:“渊明欲仕
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
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书李简夫诗集后》)
苏轼在做人方面向陶渊明学习,在做诗方面也向
陶渊明学习,论陶诗也比别人更深入一层。他说:“渊
明做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
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与苏辙书》)特别是对
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的辨析尤见眼力。苏
轼评说:“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
下,悠然望南山’,即采菊又望南山,意境尽于此,无余
68
万 方数据蕴矣,非渊明意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景远。”(《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引《鸡肋集》)又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题渊明(饮酒)诗后》,见《苏轼文集》卷六十七)苏轼认为把“见南山”改为“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认为陶渊明这一类诗作“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冷斋夜话》)苏轼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与苏辙书》)由于喜爱之甚,陶渊明的每一篇作品,苏轼都有和作:“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与苏辙书》)苏轼将和陶之风推向高潮,但苏轼毕竟不是陶渊明,因而其和作体现的依然是苏轼的风貌。元好问说:“东坡和陶,气象只是东坡,如云‘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渊明决不能办此。”(《跋东坡和渊明(饮酒)诗后》)清人施补华说:“东坡与陶,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直率处似之,冲淡处不及也。”“陶诗多至微语,东坡学陶,多超脱语,天分不同也。”(《岘慵诗说》)朱光潜先生说:“后来诗人苏东坡最爱陶,在性情与风趣上两人确有许多类似,但是苏爱逞巧智,缺乏洗练,在陶公面前终是小巫见大巫。’’[5](P5¨朱熹非常崇尚陶渊明,他首先肯定陶渊明的凛然风骨和高尚人格:“平生尚友陶彭泽,未肯轻为折腰客。胸中合处不作难,霜下风姿自奇特。”(《题霜杰集》)“晋、宋人物,虽日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于晋、宋人物。”(陶澍《陶靖节集・诸家评陶汇评》引)对陶渊明的高情雅趣朱熹也十分欣赏:“结交五柳翁,屡赏五弦琴。”(《简寂观》)朱熹慧眼独具,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既指出了陶诗的“萧散冲淡之趣”(陶澍《陶靖节集・诸家评陶汇评》引),“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又指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论文下》卷一百四十)在朱熹看来,陶渊明也曾怀有济世之心,于世事始终是关心的,反映在诗中,便不可能是一味的平淡。不过,陶诗的豪放之气是深蕴在平以平淡;细读之,极天下之豪放,唯朱文公能之。”(《张泽民诗集序》)称颂朱熹眼力独具。有人问朱熹,陶诗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淡之中的,因而不易使人察觉。方回说:“渊明诗,人皆
万
方数据
陶渊明在宋代的地位及其与苏轼、朱熹之关系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张映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内蒙古社会科学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2002,23(2)0次
参考文献(5条)
1.钱钟书 管锥编 1979
2.钱钟书 谈艺录(订补本) 1984
3.钟优民 陶学发展史 2000
4.周裕锴 宋代诗学通论 1997
5.朱光潜美学文集 1982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赵戎 试论苏轼诗中的“陶渊明”情结 2007
苏轼,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词、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却视与之生活时代相隔约七百年的陶渊明为异世知音,写有不少涉及陶渊明、间接模仿陶诗冲淡质朴风味的作品和对陶诗平淡风格的评介。在其晚年,更于扬州、惠州、儋州三地写有124首“和陶诗”、10首《归去来集字》和1篇《和归去来兮辞》,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实属罕见。本文即将苏轼对陶渊明的这种浓厚的追慕情怀称之为“陶渊明”情结,集中分析其诗歌中的“陶渊明”情结,由此看出其产生的原因、表现状况及对后世的影响。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简述苏轼之前陶渊明的传播与接受。宋之前,陶渊明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此期文人及文学评论家对陶渊明的认识尚处于浅层,关注点集中在他的隐逸思想及其高蹈的人格,而涉及或模拟陶渊明的文学成果则为苏轼理解与阐释陶渊明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另北宋士人的精神面貌及其对待隐逸的态度,是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的社会环境;陶诗符合儒家“中和之美”的审美标准,为苏轼产生“陶渊明”情结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章重点分析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以清代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为蓝本,以时间为纲,将苏轼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部分,从苏轼的出仕观与人生观随时代、境遇转变的角度,来探讨其诗中“陶渊明”情结的形成及其显露。贬谪黄州之前的苏轼,由于建功立业的心切,虽有“归去”的想法,但稍纵即逝,仅是偶尔提及渊明,是“地偏心远似陶潜”。“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谪居黄州的田园耕作则使苏轼开始羡慕陶渊明一样的归隐生活,虚心效法渊明,奉之为师友,“不辞中路伺渊明”。虽后又踏上仕途,且官职日升,但苏轼已在心灵深处与渊明产生共鸣,只是淑世济时的精神使之难于断然归隐;后待贬谪岭海,“归去来兮
第三章重点论述苏轼对陶渊明的继承与发展。苏轼诗中那对“陶渊明”浓厚追慕情怀的凝结,正在于其发现了自身有着与陶相同的任真自得的个性特征,并由陶式田园诗的启发而创作出蕴含其深情至醇的民本思想的苏式“田园诗”,也使其认真思考孰是孰非的仕隐问题而最终总结出了一条应物无累的处穷哲理。“和陶诗”是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的精华所在,是其追和古人的典范之作,亦是其晚年全面学陶、和陶的结晶,文章从三方面来综述其“和陶诗”的独创性:苏轼的“和陶诗”虽不是历史上最早的“追和古人”之作,但却是改变唱和诗历史的追和古人之作;苏轼不仅以次韵的方式来和陶,而且力求在精神上与陶取得一致,以达到形神俱佳的追和,使陶渊明变成了苏轼式的“陶渊明”;苏轼对陶渊明平淡质朴诗风的推崇,不仅在诗文、评述中对其加以赞赏,而且身体力行,采用模拟、追和的方式以陶诗的题材、内容结合自身的处境创作出若干和韵诗,以此来阐述和实践他“平淡”的诗学主张。
第四章考察苏轼诗中“陶渊明”情结对后世文坛的影响。苏轼同时代及其后的文人士子,开始对“和陶诗”这一创作形式加以推广。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评价,无论在质抑或量上均有前所未有的突破,他们或透过苏轼的视野来看待陶渊明,这主要表现在宋人对渊明的接受上;或以苏轼论述为基础而又有所超越;或对苏轼和陶及其相关评论有所质疑。对陶渊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也开始走向正规和完善。
2.期刊论文 杨玲.YANG Ling 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3(3) 政治理想坠入泡影的苏轼却在人身的沉沦中张扬了野性自由的精神,在历史的尘雾中重新发现了陶渊明,并引为旷古知音.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历史的际遇使这两个相距六百年的诗人在百余篇中得到了精神的相交.才气横溢的苏轼诗性地阐释、并重新建构了陶诗.乃苏轼以
3.期刊论文 李显根 苏轼的陶渊明情结及其诗文创作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陶诗经过六百年的流传,而被苏轼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苏轼向往陶渊明之隐,与其希望有用于世是相结合的.在陶醉岭南自然山水风物、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有用于世.在被贬谪蛮荒之地的时候,又常怀渊明的归隐之念,保持自己淡泊的襟怀.苏轼的晚年就这样以陶渊明自比、自励,在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陶渊明情结”.
4.学位论文 解桂芳 试论历代诗人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以陶渊明、李白和苏轼为例 2004
《庄子》不仅在中国哲学史上引人瞩目,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一部作品能成为经典,是作品固有的魅力所在,也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一部作品的流传史实际上就是它被历代读者阅读和接受的历史.但是传统的《庄子》研究,多以作家作品为研究重点,在提到《庄子》对历代文人的影响时,常常将读者的接受置于被动的地位,忽略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也应该有一代之《庄子》,诗人是我国古代文人的主体.本文从历代诗人中选取了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和宋代的苏轼三位非常有代表性的诗人,借鉴接受美学从读者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的方法,从考察三位诗人的哲学思想、人生思想、艺术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入手,把握他们对庄子其人其书的创造性接受特点.这样不仅可以总结古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特点,而且在追寻诗人们接受《庄子》的历程中,了解接受《庄子》对历代诗人文学创作的意义,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文学价值、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正文部分有三章.引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庄子》的研究概况、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和运用接受美学研究《庄子》接受的意义以及选取陶渊明、李白、苏轼为代表研究历代诗人创造性接受《庄子》的原因.第一章:会《庄子》之意的陶渊明.本章主要从接受背景、接受表现、接受特点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陶渊明对《庄子》的创造性接受.第二章:传《庄子》之神的李白.本章主要分析了李白对《庄子》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两方面的接受与发挥并总结了他最传庄子之神的接受特点.第三章:入《庄子》之境的苏轼.本章主要从哲学思想、文艺思想、文学创作实践、人生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苏轼是如何创造性接受《庄子》的.结语:主要对三位大诗人创造性地接受《庄子》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揭示了研究历代诗人接受《庄子》的现代意义.
5.期刊论文 张再林
6.期刊论文 李彩云 陶渊明苏轼旷达之比较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1)
陶渊明和苏轼的诗文中都表现出
7.期刊论文 吴增辉 苏轼和陶而不和柳的佛教原因探析 -浙江学刊2010(1)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8.期刊论文 舒韶雄.SHU Shao-xiong 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这正是他们作为大诗人的独特风格.通过陶渊明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
9.期刊论文 朱秋德 试论苏轼认同陶渊明却终未归隐之原因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苏轼一生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皆追求心灵自由,达到了物我同一、高凡绝尘的理想境界.该文认为苏轼慕陶、学陶,作120余首以明志,却始终未能像陶渊明那样挂冠而去,归隐田园.究其原因,不外乎生活时代、出身背景、思想体系、入仕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10.期刊论文 周建梅.ZHOU Jian-mei 翼翼归鸟-论陶渊明的生命境界及宋词人的心仪瓣香 -学理论2009(32)
东晋诗人陶渊明历经人世的艰难困苦,终于抵达和谐圆融的生命境界,这样的生命境界呈显在他的诸多诗歌中.宋词中和陶渊明相关的意象非常之多,宋代词人欣赏并企慕抵达陶渊明之生命境界,在这些词人中苏轼和辛疾弃是其典型个案.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mgshkx20020201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