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论文题目: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学生姓名:莫少聪

学 号:111090066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别:1102班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谢乃煌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长,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渐渐地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慢慢凸显,这些问题导致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对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此说明这一税种亟需改革的现状和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中国 现状 建议

目录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情况 ....................... 3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一)我国现行税制模式不合理 ............................. 5

(二)税率结构过于复杂,累进税率级数过多 ................. 6

(三)公民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现象比较严重 ........... 6

(四)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 ................... 7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公平 ................... 7

(六)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 8

(七)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 9

三、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9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 ....................... 9

2、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次 ............. 10

3、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 11

4、扩大税基 ........................................... 12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 ... 12

四、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3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情况1

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主要分为综合税制、分类税制以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也称为混合税制)三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综合税制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而我国实行的则是分类税制,具体内容如下:

1、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征税对象: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制度,应税所得分为11项,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

3、适用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1 资料来源:http://baike.so.com/doc/5351252.html

按应纳税额减征3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实行加成后,适用2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4、费用扣除: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比较简明易行,但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难以完全兼顾。

5、减免税:主要有免税、减税和暂免税三种情形。为鼓励特定纳税人或照顾部分特殊人群,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若干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主要包括:省、部和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利息;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城镇居民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等。

6、征收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税方式,它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但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利息、股息、红利等各项所得,一般由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等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则要求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7、违章处罚:情形主要有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送代缴代扣、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补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纳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期限缴纳,逾期未缴纳的;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未不收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分别会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处以不同的惩罚。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模式不合理2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这种税制模式虽然适应我国的国情,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但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使所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与综合税制模式相比,分类征税模式难以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缴税的现象,这显然有失公平原则,不利于调节收入差2 资料来源: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距。这一制度的漏洞使公民的纳税意识逐渐减弱,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

(二)税率结构过于复杂,累进税率级数过多 个人所得税制的核心内容是税率结构。税率结构与纳税人经济负担的轻重和税制制定是否体现公平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是按照应税所得的性质来确定税率的,采取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行的税率结构,并设计了两套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这种税率模式存在较大的缺点和不足,不仅在形式上及计算上复杂繁琐,而且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税负不公,如超额累进税率存在差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等。这种税率制度在世界而上各国所实行的税率制度中是少见的,同时也与国际上减少税率档次的趋势是不相符的。因为累进档次较多,会容易造成效率上的巨大损失。

(三)公民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全社会进行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希望广大公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税法,了解公民纳税的义务,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大部分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已经基本了解了税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仍存在纳税人故意隐瞒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违法现象。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的税源具有相对隐蔽、分散的特点,

加上现在个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增多,许多隐蔽性收入及灰色收入等令税务机关难以进行监控。虽然经过相关部门的宣传和教育,人们对税法的认识有所增加,但人们的纳税意识依旧较为淡薄。

(四)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首先,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长期没有随收入和物价提高而调整,从而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而且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之内,增加了征管对象的数量和征管成本,影响了征管效率。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开支对纳税人生活费用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妨碍了税收公平。再次,我国对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税前扣除额为4800元,比我国普通居民纳税人多了2800元。这种形式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形式是为了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违背了税法所倡导的公平原则。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区分不同的项目,分别采用5%~45%、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和20 %的比例税率。首先,本来同属劳动所

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劳务报酬适用20%的比例税率,虽有加成征收,税收负担也是有差距的。这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不便。其次,工资薪金实行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以致于税收真正作用于中下层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达不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名无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六)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居民所得中,除了工薪、劳务报酬所得等劳务性收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资本性收入也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所得的重要来源。此外,劳保福利收入、职务补助、免费午餐及其他实物补助形式也逐渐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采取列举具体项目的规定,难以将这些新的应税项目包含进去,使所得税的税基过窄。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税制缺陷,减少现金奖金和工资的发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提供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用餐券、假期等福利,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侵蚀税基。另外,由于现行减免税及优惠名目太多,费用采用分次扣除,客观上造成税基缩小。

(七)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首先,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导致个人所得税只管住了工薪阶层,没管住高收入阶层。其次,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税务代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发挥其中介组织的作用。再次,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强,对违法者本人起不到吸取教训、自觉守法的约束作用,对广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违法现象得不到抑制。因此,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风尚难以形成。

三、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大方向最终是实施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个人所得税改革要从公平税负、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需要出发,需要更好地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税法制度,建立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最终达到建立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的目标,从而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更加完善。

通过与一些西方国家对比,我们会发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而言,一是信息化程度较高;二是富人多纳税,还有就是特别重视家庭申报,体现人性化和公平原则。而我国的个税交纳,在很多时候,甚

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都过于强调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忽略了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单纯强调纳税意识,反映的是一种跟索贡与纳贡无大区别的社会关系格局。因此,个税改革应当也必须体现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建议

1、建立混合税制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可考虑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它吸收了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既体现了按支付能力课税的原则,对纳税人不同的收入来源实行综合课征,又体现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所列举的特定项目按特定办法和税率课征。按照这种混合所得税模式,需要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分类。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等有价证券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宜实行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可以考虑实行综合所得征税。实行混合所得税制,既有利于解决征管中的税源流失问题,又有利于税收政策的公平。

2、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次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种类多、分段过多过细,复杂的税

制加大了征收成本并且不利于征管水平的提高。应将税率计次减少,超额累进税率可减少到5级甚至3级,并适当降低低档税率,提高高档税率,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实行大幅的再调节,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使之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持平。对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同等课税,实现相同性质的所得税负相同,与此同时,对于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通过适度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这样既能平衡税负又能调节高收入,最终缩小贫富差距。

3、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且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个税主要影响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适当降低税率,有利于建立和稳固和谐社会。总的趋势是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税率级次,以简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应本着“照顾低收入者,培育中产阶层,调节高收入者”的原则,实行“少档次、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应充分发挥累进税率的调节作用,使不同收入层次的纳税人的负税税率不同,但调节的速度不可过于剧烈,要使税负比较“温和”地增长。这样既有利于纵向公平纳税,又不至于使高收入者产生过多抵触情绪。在尽可能扩大综合课税项目的基础上,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两个超额累进税率表合二为一,实行5%~3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综合各项所得,按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以平衡税负。

4、扩大税基

我国应当采取概括性更强的反列举法,规定不纳税的项目。凡是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所得都应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对某些特殊的个人所得可采取列举法予以减免税收,以体现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取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因此,① 强化代扣代缴制度,加强制度建设,② 加强税源监控,使税基透明化,③ 提高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④ 加强征管稽核,减少税收漏洞。

四、结语

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进行同步,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在改革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透彻、深入,真正的做到为老百姓着想、谋幸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宇.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10.5;

[2]黄凤羽.对个人所得税再分配职能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0

[3]孟超 .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治理对策 --管理视野. 2009-01(中).法治与社会

[4] 张敏.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深层次改革的思考 ------- 时代经贸.2009年6月.中旬刊.总第136期

[5]樊勇 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政策取向——[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7.

[6]谢海蓉.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72-74.

论文题目:论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

学生姓名:莫少聪

学 号:111090066

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别:1102班

专 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谢乃煌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长,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日益发展,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渐渐地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慢慢凸显,这些问题导致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对社会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作一个简要的分析,以此说明这一税种亟需改革的现状和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中国 现状 建议

目录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情况 ....................... 3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一)我国现行税制模式不合理 ............................. 5

(二)税率结构过于复杂,累进税率级数过多 ................. 6

(三)公民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现象比较严重 ........... 6

(四)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 ................... 7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公平 ................... 7

(六)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 8

(七)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 9

三、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 9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 ....................... 9

2、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次 ............. 10

3、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 11

4、扩大税基 ........................................... 12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 ... 12

四、结语 ............................................... 12

参考文献 ............................................... 13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情况1

从国际上看,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主要分为综合税制、分类税制以及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也称为混合税制)三种类型。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综合税制或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而我国实行的则是分类税制,具体内容如下:

1、纳税人: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征税对象: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制度,应税所得分为11项,具体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等。

3、适用税率: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包括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1 资料来源:http://baike.so.com/doc/5351252.html

按应纳税额减征3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实行加成后,适用2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均适用20%的比例税率。

4、费用扣除: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两种方法,比较简明易行,但对于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家庭难以完全兼顾。

5、减免税:主要有免税、减税和暂免税三种情形。为鼓励特定纳税人或照顾部分特殊人群,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了若干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主要包括:省、部和军级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和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利息;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城镇居民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其他所得等。

6、征收方式:我国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两种征税方式,它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但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对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利息、股息、红利等各项所得,一般由支付所得的单位和个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对于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以及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等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则要求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7、违章处罚:情形主要有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送代缴代扣、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期限内补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纳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期限缴纳,逾期未缴纳的;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未不收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分别会按照个人所得税制处以不同的惩罚。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现行税制模式不合理2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这种税制模式虽然适应我国的国情,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但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使所得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与综合税制模式相比,分类征税模式难以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少缴税,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多缴税的现象,这显然有失公平原则,不利于调节收入差2 资料来源: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距。这一制度的漏洞使公民的纳税意识逐渐减弱,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

(二)税率结构过于复杂,累进税率级数过多 个人所得税制的核心内容是税率结构。税率结构与纳税人经济负担的轻重和税制制定是否体现公平紧密相关。目前我国是按照应税所得的性质来确定税率的,采取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并行的税率结构,并设计了两套不同的超额累进税率。这种税率模式存在较大的缺点和不足,不仅在形式上及计算上复杂繁琐,而且还造成一定程度的税负不公,如超额累进税率存在差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等。这种税率制度在世界而上各国所实行的税率制度中是少见的,同时也与国际上减少税率档次的趋势是不相符的。因为累进档次较多,会容易造成效率上的巨大损失。

(三)公民个人纳税意识淡薄,偷逃税现象比较严重

近年来,税务部门在全社会进行了大范围,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希望广大公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税法,了解公民纳税的义务,通过不断的努力,现在大部分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已经基本了解了税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仍存在纳税人故意隐瞒收入,偷逃个人所得税的违法现象。由于个人所得税的的税源具有相对隐蔽、分散的特点,

加上现在个人收入来源渠道不断增多,许多隐蔽性收入及灰色收入等令税务机关难以进行监控。虽然经过相关部门的宣传和教育,人们对税法的认识有所增加,但人们的纳税意识依旧较为淡薄。

(四)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不科学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对“工资、薪金所得”项目采用“定额扣除法”。首先,由于这种费用扣除方法以固定数额作为费用扣除标准,长期没有随收入和物价提高而调整,从而难以适应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支出不断上涨的实际情况,而且使更多的低收入者在所得税征管范围之内,增加了征管对象的数量和征管成本,影响了征管效率。其次,这种费用扣除方法对不同纳税人采用单一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考虑不同纳税人之间家庭结构的差别,以及教育、住房、医疗等开支对纳税人生活费用的影响,从而会造成不同的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平衡,妨碍了税收公平。再次,我国对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税前扣除额为4800元,比我国普通居民纳税人多了2800元。这种形式在世界其他国家是没有的。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出发,这种形式是为了吸引外资和外国人才。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违背了税法所倡导的公平原则。

(五)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设计不公平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区分不同的项目,分别采用5%~45%、5%~35%的超额累进税率和20 %的比例税率。首先,本来同属劳动所

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动报酬,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而劳务报酬适用20%的比例税率,虽有加成征收,税收负担也是有差距的。这不仅违背了公平原则,也给税务管理带来了不便。其次,工资薪金实行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以致于税收真正作用于中下层收入者,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达不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名无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六)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基不够广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我国居民所得中,除了工薪、劳务报酬所得等劳务性收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资本性收入也逐渐成为居民个人所得的重要来源。此外,劳保福利收入、职务补助、免费午餐及其他实物补助形式也逐渐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法对应纳税所得额采取列举具体项目的规定,难以将这些新的应税项目包含进去,使所得税的税基过窄。与此同时,许多公司利用这一税制缺陷,减少现金奖金和工资的发放,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为员工购买商业保险、提供健身俱乐部会员卡、用餐券、假期等福利,减少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侵蚀税基。另外,由于现行减免税及优惠名目太多,费用采用分次扣除,客观上造成税基缩小。

(七)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力度不足

首先,征收方式难以控制高收入者。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我国采用了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方法,但更侧重源泉扣缴。由于税法没有对所有纳税人要求纳税申报,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的纳税检查信息是单方面的,无法有效进行监督,使得源泉扣缴的执行力度在不同单位间有很大的差别,导致个人所得税只管住了工薪阶层,没管住高收入阶层。其次,征管水平低、手段落后,使征管效率难以提高。税务代理制度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发挥其中介组织的作用。再次,处罚法规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强,对违法者本人起不到吸取教训、自觉守法的约束作用,对广大公民更起不到警示和威慑作用,违法现象得不到抑制。因此,遵纪守法、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风尚难以形成。

三、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思考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大方向最终是实施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个人所得税改革要从公平税负、更好地调节收入分配需要出发,需要更好地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税法制度,建立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最终达到建立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的目标,从而使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更加完善。

通过与一些西方国家对比,我们会发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而言,一是信息化程度较高;二是富人多纳税,还有就是特别重视家庭申报,体现人性化和公平原则。而我国的个税交纳,在很多时候,甚

至在相关法律法规中,都过于强调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忽略了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单纯强调纳税意识,反映的是一种跟索贡与纳贡无大区别的社会关系格局。因此,个税改革应当也必须体现对纳税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建议

1、建立混合税制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所得税制可考虑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它吸收了分类所得税制和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既体现了按支付能力课税的原则,对纳税人不同的收入来源实行综合课征,又体现了对不同性质的收入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所列举的特定项目按特定办法和税率课征。按照这种混合所得税模式,需要对不同所得进行合理分类。从应税所得上看,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等有价证券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宜实行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可以考虑实行综合所得征税。实行混合所得税制,既有利于解决征管中的税源流失问题,又有利于税收政策的公平。

2、降低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及合理设计累进级次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种类多、分段过多过细,复杂的税

制加大了征收成本并且不利于征管水平的提高。应将税率计次减少,超额累进税率可减少到5级甚至3级,并适当降低低档税率,提高高档税率,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收入,实行大幅的再调节,提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使之与工资、薪金所得税负持平。对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实行同等课税,实现相同性质的所得税负相同,与此同时,对于工薪阶层和低收入者,通过适度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减轻税收负担,这样既能平衡税负又能调节高收入,最终缩小贫富差距。

3、优化税率,合理税收负担

我国目前的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偏低,且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较大,个税主要影响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适当降低税率,有利于建立和稳固和谐社会。总的趋势是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和减少税率级次,以简化个人所得税税制。应本着“照顾低收入者,培育中产阶层,调节高收入者”的原则,实行“少档次、低税率”的累进税率模式,应充分发挥累进税率的调节作用,使不同收入层次的纳税人的负税税率不同,但调节的速度不可过于剧烈,要使税负比较“温和”地增长。这样既有利于纵向公平纳税,又不至于使高收入者产生过多抵触情绪。在尽可能扩大综合课税项目的基础上,将目前个人所得税的两个超额累进税率表合二为一,实行5%~3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综合各项所得,按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以平衡税负。

4、扩大税基

我国应当采取概括性更强的反列举法,规定不纳税的项目。凡是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所得都应在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对某些特殊的个人所得可采取列举法予以减免税收,以体现税收上给予的优惠政策。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取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因此,① 强化代扣代缴制度,加强制度建设,② 加强税源监控,使税基透明化,③ 提高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化建设,④ 加强征管稽核,减少税收漏洞。

四、结语

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可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激励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为了与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进行同步,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势在必行;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注意在改革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透彻、深入,真正的做到为老百姓着想、谋幸福、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宇.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改革研究[D].复旦大学.2010.5;

[2]黄凤羽.对个人所得税再分配职能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10

[3]孟超 .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及其治理对策 --管理视野. 2009-01(中).法治与社会

[4] 张敏.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深层次改革的思考 ------- 时代经贸.2009年6月.中旬刊.总第136期

[5]樊勇 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的政策取向——[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17.

[6]谢海蓉.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72-74.


相关文章

  • 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研究以及讨论
  • 对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研究以及讨论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通过自行研究和借鉴别国的税收制度,不断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税收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但是随着现代国家治理复杂性越来越高,税收制度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现在,税收制度不仅仅纯 ...查看


  • 试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之完善
  • 试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之完善 赵转英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3) [摘要]2011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5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自20 ...查看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
  •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 ...查看


  •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的思考
  • [提要]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尽管在2011年进行了修改,在运行过程中仍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 ...查看


  • 论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
  • 论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一)含义:养老保险又称老年保险,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征集社会保险费(税),并形成养老基金,当劳动者退休后支付退休金,以保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查看


  • 浅谈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浅谈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由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制度的管理体制.然而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内 ...查看


  • 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 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摘要: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同属所得税系,即以所得为课税对象,向所得收益者征收的一系列税,本文所主要讨论的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我国设置个税和征收个税的宗旨是"公平分配,调节差距" ...查看


  •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 作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 经济要参 2005年11期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生力军,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 ...查看


  •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_汪美荣
  • #保险#会计#5新疆财经62002年第5期 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汪美荣(厦门大学财金系)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个人账户/空壳化0;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巨大; 养老保险基金贬值严重.改革对策是:社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