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22.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注音。

唐雎( ) 怫然怒 ( ) 免冠徒跣 ( ) 以头抢地 ( ) 韩傀( ) 休祲 ( ) 缟 素( ) 色挠 ( ) 谕 ( )

二.解释加粗词语。

1、不辱使命 2、弗敢易

3、故不错意也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以头抢地耳 8、因使唐雎使于秦

9、休祲降于天 10、天下缟素

11、秦王色挠 12、长跪而谢之

13、寡人谕矣 14 虽然,受地于先生

15、徒以有先生也 16、轻寡人与

三.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通 , 。 2、仓鹰击于殿上 通 , 。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五、 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原句回答。

1.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

2.第二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唐雎有意激怒秦王,以 , ,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4.秦王恼羞成怒,以 , , ,相

胁。

5.第三段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

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6.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 , 歌

颂其壮举。

7.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将效法三士,

刺杀秦王,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

六、阅读理解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它是 末年 家 根据 史

书整理编辑的,共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十二策,是我国著名的 史书。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秦王怫然怒 (2)天下缟素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3.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C、挺剑而起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秦王使人对安陵君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下列对文童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本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

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本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与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自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6..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7.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

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8.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9.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

么好处?

10.秦王是怎样一个人?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22.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注音。

唐雎( ) 怫然怒 ( ) 免冠徒跣 ( ) 以头抢地 ( ) 韩傀( ) 休祲 ( ) 缟 素( ) 色挠 ( ) 谕 ( )

二.解释加粗词语。

1、不辱使命 2、弗敢易

3、故不错意也 4、请广于君

5、岂直五百里哉? 6、秦王怫然怒

7、以头抢地耳 8、因使唐雎使于秦

9、休祲降于天 10、天下缟素

11、秦王色挠 12、长跪而谢之

13、寡人谕矣 14 虽然,受地于先生

15、徒以有先生也 16、轻寡人与

三.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 通 , 。 2、仓鹰击于殿上 通 , 。

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2.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3.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6.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五、 根据课文内容,用文中原句回答。

1.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_

2.第二段中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3.唐雎有意激怒秦王,以 , ,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维护本国国土的尊严。

4.秦王恼羞成怒,以 , , ,相

胁。

5.第三段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

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

6.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 , 歌

颂其壮举。

7.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他--将效法三士,

刺杀秦王,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

六、阅读理解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它是 末年 家 根据 史

书整理编辑的,共 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十二策,是我国著名的 史书。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秦王怫然怒 (2)天下缟素

(3)秦王色挠 (4)长跪而谢之

3.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

C、挺剑而起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秦王使人对安陵君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4.下列对文童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本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

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本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与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自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5.唐雎以“士之怒”回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

6..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

7.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

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8.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9.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

么好处?

10.秦王是怎样一个人?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相关文章

  • 陕西省西安市汇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 第22课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秦王色挠.( ) 韩傀.( ) 免冠.徒跣.( )( ) 以头抢.地( ) 怫.然( ) 天下缟.素( ) 寡人谕.矣( ) 唐雎.( ) 休祲.降于天( ) 二.解释加点的词. 1. ...查看


  • 湖北省宜城市小河镇朱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6.22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 新人教版
  • 唐雎不辱使命 一.知识归纳: 1.作家作品: 刘向(约公元前77-前6年),西汉末年史学家.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上起战国初年,下至六国灭亡, ...查看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人教版) 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短文两篇>教案及同步练习 <短文两篇>课件及音频朗读 2<背影>教案及同步练习 <背影>课件及音频朗读 3&l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中考题
  •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中考题集锦 一.解释下边各组介词的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2.长跪而谢之曰( ) 10.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 )11.岂直五百里哉!( )(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以大易 ...查看


  • 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练习
  • 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 <陈涉世家> 1.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译文: 2.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 3.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 4. 今诚以 ...查看


  • [荆轲刺秦王]练习试题-答案
  • <荆轲刺秦王>练习试题-答案 <荆轲刺秦王>练习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 1. C.E 析:A. 反→返:B. 还→环:D. 振→震:F. 卒→猝:G. 说→悦 2. 析:A. 涕: B. 币: C. 穷困: D. ...查看


  • 晏子使楚文言文配套练习
  • 2003 年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 文言文阅读(共 22 分.第 20.21 题各 3 分,其他每题 4 分) [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 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查看


  • 22.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寄语:自学促能力形成,展示让魅力飞扬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课前) 姓名: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幻灯片) 2.疏通文意.(重点) 3.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查看


  • 唐雎不辱使命练习题[1]
  • 中考文言文"地毯式"训练:<唐雎不辱使命> 一 填空题 1 本文选自,是 2 本文作者,本名,字, 时期 家. 家. 家.他修订了 ,全书共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 )2( ) 3大王加惠( )4甚善( )5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