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资源配置的瓶颈

作者:徐东华

《经济日报》 2001年07期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主线,这次结构调整是推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要求社会各类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合理地有序地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消除资源配置瓶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十五”期间产业资源配置的特征

  从资源配置对象看,应以产业存量配置为着眼点。建国以来,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多次调整,以往经济结构调整在短缺经济大背景下,属增加供给型的调整,靠资源不断投入实现产业扩张,以增量资源配置为主,产业扩张是靠财政供给资源或银行贷款实现的,各部门存量资源流动性很小。这次调整是在买方市场形成、许多商品出现低水平过剩状态条件下进行的,传统产业升级要求资源配置以存量的重新配置为主,实现“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商品供过于求,产品积压、造成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该类产品生产部门的资源效益,需要压缩。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产业重新配置,将需求下降的产业部门中闲置的资源转移出去,满足需求上升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会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产业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在空间和部门之间流动的惟一信号。但在现实经济系统,我们面对的是不完善的市场条件,竞争不充分、信息传递不畅通、价格反应不灵敏,资源不能在各产业和部门间及时有序流动,实现代化配置,存在非均衡刚性结构。从资源的控制权属来看,政府仍牢牢控制着三大部分资源:一是已沉淀的国有资产存量;二是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控制的非国有资源;三是政府通过各种收入形式取得的资源。此种条件下,价格不可能成为资源配置惟一信号。资源配置只能是以政府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共同设计、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方式进行,完全靠市场难以达到经济调整的预期。

  从资源配置范围看,有效利用“两种资源”。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特征。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性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发展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我国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升级,必须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某些产业领域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对接于国际市场,接受国外资本参与,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

  结构调整的产业资源配置瓶颈

  一是国企改制的高交易成本。国企改制成本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改制前预付成本。如寻求国有资产交到谁手里运行效率达到最高、放到什么部门支付的成本最低,还有企业改制进行必要的政策咨询、包括资产评估费用等;第二类是资产置换成本,即产权制度改革所需支付的成本,主要是通过资产置换达到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第三类是安置职工成本。这类成本可以由改制前企业进行支付,也可以要求新企业安置原有企业职工,这部分成本往往让购并企业难以承担;第四类是改制操作成本,企业要改制,必然需要重新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一切手续,相应的管理部门就要收费;第五类是新机制建立以后所要付出的运行成本,主要是指为职工及管理者配股和股票期权,量化资产和企业上市等成本。

  二是投资者参与结构调整的资本量低。必要资本量是指进入某一产业领域所必需的投资。某些行业或企业所需必要资本量越大,筹资就越困难。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的非国有投资者主要是民营企业、外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他们的资本供给能力不高,直接表现为社会资本短缺。

  三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功能单一。资本是一个可流动的概念,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相对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但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资本市场仍不够完善,功能单一,只注意到其筹集资金的作用,对于实现资本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重视不够,导致资本交易难以进行,国有资本的流动受阻,最重要的商品“要素”依然没有充分市场化。办企业的喊资金紧,创业的喊融资难。资金市场的市场化仍未占主导地位。应加快资金进入市场的步伐,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各种资金用途不同,价格不等的资金调节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打通资源配置通道。

  四是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固化了部分产业资源。我国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许多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以地区利益和地区发展需要构建的。由于各区域之间明显存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等客观上的差别,又由于封闭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受市场的狭窄和资源利用的约束,造成产业区域配置困难。突出表现就是企业并没有完全改变或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仍然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对所属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投资予以扶持,以支撑这种因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导致的难以为继的企业;也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违背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而以“拉郎配”的方式组建地方企业集团,轻视构建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专业性企业集团,其结果往往达不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也困化了产业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消除资源配置瓶颈的途径

  其一,扩大国企改革的市场空间。重点培育和发展资本要素市场,为各类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创造条件。除少数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外,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国有小企业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放型的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规范资产交易方式,降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其二,培育投资者参与资源配置的能力。从投资主体的构成来看,应注意发挥三种类型投资者的作用。第一,积极培育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基金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者,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第二,增强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进入国有经济调整的能力与意愿,形成较强的投资能力。第三,适度有效地利用外资,在本国投资者不足时,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本的不足。

  其三,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现有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机制,改进股票发行制度,实行证券市场的扩容、规范和开放。第二,发展资本市场以外的其他资本交易方式,如资本拍卖、场外交易、柜台交易以及各种形式的一对一的交易等。第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地区性市场与全国性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

  其四,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发挥财政对国企改革的重要作用,我国国有经济的基本框架是财政、银行、企业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结构。一方面对破产关闭企业实行财政援助,国家提高核销银行呆账坏账准备金,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除国家仍需控制的企业外,减少对竞争失利企业的援助,给这些企业断奶。二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缩小地区间过大的贫富差距。三是调整政府支出范围,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政府的资源配置要提高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科学教育、环境保护、国防等公共项目的支出。

作者介绍:徐东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徐东华

《经济日报》 2001年07期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主线,这次结构调整是推动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要求社会各类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合理地有序地流动,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而消除资源配置瓶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

  “十五”期间产业资源配置的特征

  从资源配置对象看,应以产业存量配置为着眼点。建国以来,我国对经济结构进行多次调整,以往经济结构调整在短缺经济大背景下,属增加供给型的调整,靠资源不断投入实现产业扩张,以增量资源配置为主,产业扩张是靠财政供给资源或银行贷款实现的,各部门存量资源流动性很小。这次调整是在买方市场形成、许多商品出现低水平过剩状态条件下进行的,传统产业升级要求资源配置以存量的重新配置为主,实现“十五”期间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从市场需求结构变化看,当社会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商品供过于求,产品积压、造成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该类产品生产部门的资源效益,需要压缩。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各产业重新配置,将需求下降的产业部门中闲置的资源转移出去,满足需求上升产业部门对资源的需要,会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提高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益,促进经济的增长。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产业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在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在空间和部门之间流动的惟一信号。但在现实经济系统,我们面对的是不完善的市场条件,竞争不充分、信息传递不畅通、价格反应不灵敏,资源不能在各产业和部门间及时有序流动,实现代化配置,存在非均衡刚性结构。从资源的控制权属来看,政府仍牢牢控制着三大部分资源:一是已沉淀的国有资产存量;二是政府通过各种行政手段控制的非国有资源;三是政府通过各种收入形式取得的资源。此种条件下,价格不可能成为资源配置惟一信号。资源配置只能是以政府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共同设计、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方式进行,完全靠市场难以达到经济调整的预期。

  从资源配置范围看,有效利用“两种资源”。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特征。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性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经济运行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发展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

  我国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升级,必须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某些产业领域内,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对接于国际市场,接受国外资本参与,制定统一、规范、透明的投资准入政策。

  结构调整的产业资源配置瓶颈

  一是国企改制的高交易成本。国企改制成本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改制前预付成本。如寻求国有资产交到谁手里运行效率达到最高、放到什么部门支付的成本最低,还有企业改制进行必要的政策咨询、包括资产评估费用等;第二类是资产置换成本,即产权制度改革所需支付的成本,主要是通过资产置换达到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第三类是安置职工成本。这类成本可以由改制前企业进行支付,也可以要求新企业安置原有企业职工,这部分成本往往让购并企业难以承担;第四类是改制操作成本,企业要改制,必然需要重新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一切手续,相应的管理部门就要收费;第五类是新机制建立以后所要付出的运行成本,主要是指为职工及管理者配股和股票期权,量化资产和企业上市等成本。

  二是投资者参与结构调整的资本量低。必要资本量是指进入某一产业领域所必需的投资。某些行业或企业所需必要资本量越大,筹资就越困难。目前在资本市场上的非国有投资者主要是民营企业、外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他们的资本供给能力不高,直接表现为社会资本短缺。

  三是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功能单一。资本是一个可流动的概念,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相对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但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资本市场仍不够完善,功能单一,只注意到其筹集资金的作用,对于实现资本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重视不够,导致资本交易难以进行,国有资本的流动受阻,最重要的商品“要素”依然没有充分市场化。办企业的喊资金紧,创业的喊融资难。资金市场的市场化仍未占主导地位。应加快资金进入市场的步伐,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各种资金用途不同,价格不等的资金调节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打通资源配置通道。

  四是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固化了部分产业资源。我国原有的企业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许多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以地区利益和地区发展需要构建的。由于各区域之间明显存在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基础等客观上的差别,又由于封闭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产业结构受市场的狭窄和资源利用的约束,造成产业区域配置困难。突出表现就是企业并没有完全改变或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有些地方政府或部门仍然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对所属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投资予以扶持,以支撑这种因不合理的组织结构导致的难以为继的企业;也有的地方政府部门违背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而以“拉郎配”的方式组建地方企业集团,轻视构建具有规模经济性的专业性企业集团,其结果往往达不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目的,也困化了产业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消除资源配置瓶颈的途径

  其一,扩大国企改革的市场空间。重点培育和发展资本要素市场,为各类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国企改革创造条件。除少数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外,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国有小企业继续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开放型的产权制度。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规范资产交易方式,降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其二,培育投资者参与资源配置的能力。从投资主体的构成来看,应注意发挥三种类型投资者的作用。第一,积极培育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基金以及银行、保险公司等投资机构者,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第二,增强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进入国有经济调整的能力与意愿,形成较强的投资能力。第三,适度有效地利用外资,在本国投资者不足时,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结构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资本的不足。

  其三,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现有证券市场的制度建设,强化市场机制,改进股票发行制度,实行证券市场的扩容、规范和开放。第二,发展资本市场以外的其他资本交易方式,如资本拍卖、场外交易、柜台交易以及各种形式的一对一的交易等。第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地区性市场与全国性市场相结合的市场体系。

  其四,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发挥财政对国企改革的重要作用,我国国有经济的基本框架是财政、银行、企业组成的“三位一体”的结构。一方面对破产关闭企业实行财政援助,国家提高核销银行呆账坏账准备金,保障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除国家仍需控制的企业外,减少对竞争失利企业的援助,给这些企业断奶。二是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可以缩小地区间过大的贫富差距。三是调整政府支出范围,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政府的资源配置要提高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科学教育、环境保护、国防等公共项目的支出。

作者介绍:徐东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文章

  • 精益物流管理及其14项原则
  • ----------------------------------------------------------- 咨询商城 http://shop.wdipm.com/ 精益物流管理及其14项原则一.精益物流 1.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精 ...查看


  • 经济发展战略新论
  • 作者:夏振坤 江汉论坛 1995年06期 经济发展战略问题,在国内80年代曾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从上到下,几乎层层讲战略,处处研究战略.但现在回头来看,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似乎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经济战略理论.这个任务,迫切有待经济理论界 ...查看


  •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模型选择研究
  • 2008年第9期第24卷(总第181期) 改革与战略 . NO.9,2008 REFORMATlON&STRATEGY (Cumulatively.NO.181)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模型选择研究 战略与 张广德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 ...查看


  • 下一个增长周期靠什么?
  • 章玉贵 今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既是以往增量改革负效应的陆续表达,也是改革向深层次推进过程中遭遇阻力的扭曲表现.改革必须取得关键领域的突破,方能释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决策层尤须镜鉴往日发展教训,切勿在经济政策形成过程中注入个 ...查看


  • 生产管理学
  • <生产管理学>第01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企业的三大基本职能是( C ) A.生产.人事.采购 B.财务.人事.营销 C.财务.生产.营销 D.财务.采购.研发 2.下列哪种流程用来生产高 ...查看


  • 约束理论概念与研究
  •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 1 什么是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的基本理念是:限制系统实现企业目标的因 ...查看


  •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初中生口语状况调研报告
  • 摘要: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的提高对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阶段提高学生口语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口语:调研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 ...查看


  • 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探析 1
  • 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探析 作者:章文芳 姬娜娜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05期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中的误区,深入剖析约束理论和估时作业成本法在管理剩余生产能力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将二者融合应用于剩 ...查看


  • 约束理论和生产计划
  • 约束理论 如果没有约束,系统的产出将是无限的.现实当中任何系统都不能无限地产出,所以,任何系统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约束.而任何的企业和组织均可视为系统,因此,要想提高企业和组织的产出,必须尽可能打破各种约束. 任何系统都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