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好师傅阅读答案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选自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17.“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运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3分)

波澜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二: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四: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0.文中“师傅”的言和行看来都很平常,但细想又觉得不寻常。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请说出你的体会。(3分)

阅读答案:

17.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了气氛,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2分)。  18.波澜一:遭遇车祸,求助无望  波澜三:当机立断,一见精神  波澜三:先“收”后“扔”,三见精神(用语可以有变化,但要与示例基本吻合。3分,每个1分)  19.(1)热心助人。“师傅”不顾四周漆黑,异乡野地,风冷雨凉……停车问询;分手前,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怎么办。  (2)主动助人。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安排翌日送热水热饭,这些本是“老曹”们的事,却被“师傅”“揽下”做好。  (3)无私助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表现了“师傅”的无私和真诚。(3分,每个要点1分)  20.示例一:一句话是:“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  体会:“师傅”想得周到,实实在在地帮助人;“师傅”主动提出去送酒和食品,可见他舍己为人的品格。  示例二:一件事是:“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  体会:本来是“老曹”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可见“师傅”主动、热心助人的高尚品格。(3分。找出“话”或“事”得1分,写出体会得2分)

黄河岸边好师傅

尚书华

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余的安然无恙,可车却四爪朝天地躺在那儿动弹不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天傍黑时,路上来往的车辆并不少,可无论我们怎样拼命挥臂拦截,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天愈来愈晚,大家截车的信心开始动摇了。从东北到西北,从长白山到吕梁山,遥遥数千里,异乡野地,风冷雨凉……正在绝望之中,远处又出现了两束光亮,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扯着嗓子呼喊起来。那车果然明显减了速,在离我们三四十米远的地方慢慢停下来。师傅从驾驶室里探出脑袋,怯生生地问:

“啥事?”

“我们的车出事了,想求师傅帮帮忙。”

“车在哪儿?”

师傅顺着我们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幸好那辆出事的车电路还没有完全毁坏,苟延残喘地发出了一点微弱的光亮,足以证明我们的话是真实的。师傅放了心,同车上另外一个人下了车向我们走过来。大家充满了感激,你一句我一句忙着介绍出事的经过。师傅走到汽车近前仔细瞅了瞅说:“这车不行了,明天再想办法。这样吧,你们留下两个人夜里在这儿守着,其余的人坐我的车到山下壶口宾馆住下。”

听了这几句话,大伙儿感动得不知道干什么似的。带队的老曹当即点名留下两个年轻人看守,其余的人搭上师傅的卡车直奔山下的壶口宾馆。

到达宾馆,已是夜间11点多钟了。师傅看上去跟宾馆的人很熟,迅速帮我们安排好了住处。随后,他对老曹说:“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于是,师傅带着老曹又上了一趟山,12点多钟才回来。临睡前他对老曹说:“明天我着急赶路,你早点起来,咱俩再给山上的人送点热水热饭。”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我们起床,师傅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大家脸也没顾得上洗,匆匆跳上车又去了昨天出事的地方。一路上,师傅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我们:可以去什么地方找人救援,离这里最近的修车铺有多远,路怎么走……一一告知,生怕我们人生地不熟受到难为。

车到了地方,大家下车后,不知怎样感激师傅才好。这时老曹一把拉住师傅的手,从兜里掏出200元钱硬塞给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劝他一定收下。师傅稍一迟疑,没做更多推辞把钱收下了。车开动了,大家静静地目送着,这时,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说了句:“收钱就失去帮你们的意义了。”说完,一溜烟跑远了。

望着远去的车影大家全傻了,谁也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不知谁由衷地感叹一句:“连个姓名都不留,好人,好人哪!”

(选自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17.“天色渐渐暗下来,吕梁山像从天边扯过来的一幅巨大帷幔,遮得四周黑漆漆一片,寂静而荒凉。”运用的是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文章曲径通幽,设置波澜,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世界在读者的不断期待中渐次展现。请根据要求,参照示例,在每条横线上填写八个字。(3分)

波澜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二:心有疑虑,谨慎盘问;

波澜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四:三次安排,二见精神;

波澜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文题《黄河岸边好师傅》中的“好”概括了主人公的哪些品质?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0.文中“师傅”的言和行看来都很平常,但细想又觉得不寻常。文中哪句话或者哪件事最感动你?请说出你的体会。(3分)

阅读答案:

17.景物描写(环境描写)(1分)。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烘托了气氛,为人物出场做好铺垫(2分)。  18.波澜一:遭遇车祸,求助无望  波澜三:当机立断,一见精神  波澜三:先“收”后“扔”,三见精神(用语可以有变化,但要与示例基本吻合。3分,每个1分)  19.(1)热心助人。“师傅”不顾四周漆黑,异乡野地,风冷雨凉……停车问询;分手前,不厌其烦地“一一告知”怎么办。  (2)主动助人。给留守人员送酒和食品,安排翌日送热水热饭,这些本是“老曹”们的事,却被“师傅”“揽下”做好。  (3)无私助人。“师傅从车窗探出头,把200元钱撒手扔到了路上,朝我们微微一笑”表现了“师傅”的无私和真诚。(3分,每个要点1分)  20.示例一:一句话是:“你买瓶酒,再买点食品,我给山上那两个人送去。夜里山上风大阴冷,不吃点东西不行。”  体会:“师傅”想得周到,实实在在地帮助人;“师傅”主动提出去送酒和食品,可见他舍己为人的品格。  示例二:一件事是:“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我们。  体会:本来是“老曹”们自己应该做的事,“师傅”还没等我们起床,已备好了热腾腾的豆浆油饼在等着,可见“师傅”主动、热心助人的高尚品格。(3分。找出“话”或“事”得1分,写出体会得2分)


相关文章

  • [黄河岸边好师傅]阅读附答案
  • 黄河岸边好师傅尚书华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随一家企业赴西北做产品质量考察,车行驶到山西与陕西交界处,离黄河壶口瀑布只有五六公里远的吕梁山,雨天路滑,汽车意外地溜出路面,顺坡滚出30多米,跌翻在一堆乱石上.幸运的是,一车七人除一人轻伤外,其 ...查看


  • 语文试题(2017.3)
  •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的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 用蓝色.黑色钢笔 ...查看


  • 散文阅读[一瓶黄河水]参考答案
  • 散文阅读 一瓶黄河水 俞敏洪 ①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边的冲动. ②但 ...查看


  •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阅读答案
  •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黑白 南方落雨,北方落雪. 雨总是落在秧青色的南方,落在姑苏寒山寺.徽州西递村,落在秦淮河的灯影里.富春江的柔波上.打湿了鱼鳞瓦风火墙草顶屋吊脚楼,打湿了衡山庐山峨眉山雁荡山,打湿了太湖洪湖洞庭瑚鄱阳湖,打湿了白娘子的断桥 ...查看


  • 秋赋丛维熙阅读及答案
  • 篇一:秋赋丛维熙阅读及答案 秋 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迷人的色泽:但 ...查看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阅读答案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俞敏洪 有一次在黄河边上,我用瓶子灌了一瓶河水.泥沙混杂的水,被灌到水瓶里以后,依然十分浑浊,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浑浊昏黄的世界.在瓶子背后,看不到天,也看不到地.面对这样的水,我感到痛苦和绝望,感到黄河河床不断升高带来灾难 ...查看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1
  • 幸福和痛苦的领悟 俞敏洪 有一年夏天,我沿着黄河旅行,无数次站在黄河岸边,看滔滔河水像黄龙翻滚,自天际流下,把我的心都流成了无边无际的壮阔:无数次注视着落日像血一样融入河水,好像生命被一次次重新染色,每一次都有奔腾到海的冲动. 但让我感受最 ...查看


  • [水问]阅读附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7分) 水 问 王猛 一 当我们潜入蓝藻丛生的滇池底部,去寻找消失已久的栲栳鱼,我们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污染了我们的湖水?当我们在海河岸边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打井队寻找水源的失败经历时,我们想知道那些地下几百米的水究竟到哪里 ...查看


  • 初一语文:暑假专题4--说明的顺序与说明文的语言
  • 初一语文:暑假专题4--说明的顺序与说明文的语言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暑假专题--说明的顺序与说明文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