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

三、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四、活动准备:

1、教具:面值为1角、5角、1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一套

2、学具: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

生:钱(人民币)。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生: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师:你们在买东西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生:不知道该怎样付钱?需要找回多少钱等。

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解决困惑。 (二)、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大小、数字、数字后面的字不一样)

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2、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有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看看它们值多少钱?

1、师出示糖图,师读题:1个糖一角钱,2个多少钱?5个呢?怎样来付钱? ⑴、学生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⑵、师小结:5角钱,可以是5个1角,也可以是1张5角等。

2、师出示棒棒糖图,我用人民币还买了一些棒棒糖,师读题:一个棒棒糖1角钱,10个棒

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

⑴、学生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⑵、师小结:10角钱,可以是10个1角,也可以是2张5角,还可以是1张5角和5张1角等。

3、游戏:看谁取得又快又对。

老师说钱数,学生练习取钱。

(四)、巩固扩展

P53做一做

(五)、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六)、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一些物品,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七)、活动分析、评价与反思:

《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根据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和想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再结合平时生活中一杯牛奶、一块蛋糕、乘一次公交车、买一次小物品等,幼儿都要接触到人民币,为此选择出的此节活动(让孩子认识一些货币的面值,知道如何简单兑换,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消费),很及时、很必要,活动更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从活动效果来看,活动开始以“买早点”的谈话导入,给幼儿以很真实、很生活化的感受;在让幼儿学习人民币的兑换规律时,通过幼儿自主探索的原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及时记录;在“超市”游戏中,通过模拟情境再现生活,让幼儿通过游戏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自然,使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总的来看,本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了,探索思考了,主动尝试了,效果不错。不足的方面是:幼儿在图书超市游戏中尝试人民币兑换时,有个别幼儿对于规则、要求有些疏忽,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另外,在玩思考游戏时,采用集体问答的方式会使有的幼儿不加思索,随着大多数幼儿的思路与回答响应,发挥不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后要不断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位幼儿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元、角。

三、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四、活动准备:

1、教具:面值为1角、5角、1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一套

2、学具: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上面标有价格)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师:小朋友每天吃早点、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

生:钱(人民币)。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生: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师:你们在买东西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生:不知道该怎样付钱?需要找回多少钱等。

师: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解决困惑。 (二)、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提问: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结:形状不同,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圆形,我们把长方形的钱叫纸币,把圆圆、硬硬的钱叫硬币。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硬币有什么不同?(大小、数字、数字后面的字不一样)

师小结:1后面是“元”的,它是1元钱,1后面是“角”的,它是1角钱,前面数字是5,后面是“角”字的,是多少钱呢?以此巩固认识。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纸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这些钱上都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人民币,我们要爱护我们国家的人民币。

2、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有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习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小朋友都认识了人民币,现在,我用它买了一些糖,看看它们值多少钱?

1、师出示糖图,师读题:1个糖一角钱,2个多少钱?5个呢?怎样来付钱? ⑴、学生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⑵、师小结:5角钱,可以是5个1角,也可以是1张5角等。

2、师出示棒棒糖图,我用人民币还买了一些棒棒糖,师读题:一个棒棒糖1角钱,10个棒

棒糖多少钱?怎样付钱?

⑴、学生探究不同的取钱方法。

⑵、师小结:10角钱,可以是10个1角,也可以是2张5角,还可以是1张5角和5张1角等。

3、游戏:看谁取得又快又对。

老师说钱数,学生练习取钱。

(四)、巩固扩展

P53做一做

(五)、师小结:今天大家学习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兑换、购物,今后不能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六)、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一些物品,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七)、活动分析、评价与反思:

《教育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将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根据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和想象感兴趣,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遇到自己不懂、不理解的事物喜欢问为什么?再结合平时生活中一杯牛奶、一块蛋糕、乘一次公交车、买一次小物品等,幼儿都要接触到人民币,为此选择出的此节活动(让孩子认识一些货币的面值,知道如何简单兑换,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消费),很及时、很必要,活动更体现了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从活动效果来看,活动开始以“买早点”的谈话导入,给幼儿以很真实、很生活化的感受;在让幼儿学习人民币的兑换规律时,通过幼儿自主探索的原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及时记录;在“超市”游戏中,通过模拟情境再现生活,让幼儿通过游戏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自然,使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总的来看,本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了,探索思考了,主动尝试了,效果不错。不足的方面是:幼儿在图书超市游戏中尝试人民币兑换时,有个别幼儿对于规则、要求有些疏忽,需要老师不断提醒,另外,在玩思考游戏时,采用集体问答的方式会使有的幼儿不加思索,随着大多数幼儿的思路与回答响应,发挥不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今后要不断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位幼儿的作用。


相关文章

  • 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 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知识,这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难点是人民币元.角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后我觉得具有启发和收获的地方有以下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查看


  • 小学 数学教材目录(纯目录)
  • 一年级上册................................................................................................................... ...查看


  •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
  •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思想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能力目标 ...查看


  •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 认识人民币 长沙市芙蓉区火炬小学李敏 情景说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是一甲班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这个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事物了.因为每天都要用到钱,如何教学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呢,让他们真正认识 ...查看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1
  •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人民币1 教学内容 教材P19 例1 课堂活动 1 练习一 1.4 教学目的: 1.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2.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 ...查看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
  • 重庆市大渡口区小学 2015-2016学年下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1年级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一1班共有学生40人,一2班共有学生42人.) 1. 从学生的思想状况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 有较明确的 ...查看


  • 一到六年级数学薄弱知识点
  • 一到六年级,数学运算能力差.薄弱知识点的原因和措施汇总! 一年级算数薄弱点 1.十几减9 13.83% 2.加减混合 7.23% 3.认识人民币 5.62% 4.8 .7. 6.加几 5.61% 5.9加几 5.23% 老师和家长怎么抓 1 ...查看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一.说教材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 ...查看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教案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培训教案培训时间:2011 年 9 月 7 日下午 4:00 培训地点:翁塘小学办公室 培训科目: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 培训教师:张强 培训内容: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品德与生活 培训学时:1 学时 培训目的: 1. ...查看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一)
  • 一年级数学下册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 一" 和" 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