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蜗牛的奖杯
金水区银河路小学 魏文慧
基于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的词语教学有明确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在写话中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基于学情:
低段的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重点的词语难以理解,在教师讲解时兴趣不高。此外,学生在说话写话练习中,不能灵活运用文中所积累的词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篇体裁为寓言故事,课文读起来生动有趣。在之前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忽略了对词语的教学。而在本篇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天长日久等,同时也出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如:唯恐、生怕,学生无法理解、区分。
设计理念:
我根据低年级儿童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灵活运用语言渲染,抓住关键词语,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寓言故事。
2、运用多种形式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久”、“退化”等词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3、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的道理。
重难点:
运用多种形式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
久”、“退化”等词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7《蜗牛的奖杯》。老师想考考大家,看你们是否掌握了上节课的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师相机指导。
二、利用多种形式,感悟词语意思
师:你们读得可真棒!作为奖励,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现在蜗牛的图片)我们的好朋友闪亮登场了。这是谁呀?谁能说说我们好朋友蜗牛长什么样子?
指生回答。
师:可是,孩子们,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的飞翔。瞧!这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蜗牛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关键词“有力地”“自由地”的读法。) 师:你们喜欢这只蜗牛吗?带着喜欢的感情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为什么现在的蜗牛只能勉强的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呢?这呀要源于一场飞行比赛。
(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蜗牛在这次飞行比赛中表现怎么样?
指生回答。
师:那第二名是紧紧的跟在蜗牛的后面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比赛的场景。
(出示动画飞行比赛)指生回答。课文中哪个词说的就是蜗牛把所有的对手甩了很远很远?(遥遥领先)
师:谁能读出遥遥领先的感觉?
指生读,师相机评价。
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场精彩的飞行比赛,你们想表演出来吗?为了让大家表演的更出色,老师给大家三个小提示。(出示关键词)
指生佩戴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师:你觉得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指生评价。
师:这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观看的同学你们是什么心情?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遥遥领先”的意思,本环节采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并利用表演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玩中加深对词语的印象,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动起来。
师:比赛结束了,我想采访一下小蜗牛。小蜗牛,你今后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指生回答。
师:课文中的小蜗牛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出示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蜗牛?(得意洋洋)谁能用你的表情、动作告诉大家什么叫“得意洋洋”?谁能读出“得意洋洋”的感觉?
指生读,齐读。
师:我们理解了“得意洋洋”的意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以致用。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得意洋洋”说一句话。
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此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词语。
师:这只小蜗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指生回答。
师:为什么小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唯恐”)
师:蜗牛是害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害怕它不能向别人炫耀。我们找到了“唯恐”的近义词——害怕,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谁能读出蜗牛的害怕? 指生读,齐读。
师:到了晚上,蜗牛又躺在了硬硬的奖杯中。小蜗牛,你为什么要躺在硬硬的奖杯里呢?(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生怕”)我们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了生怕的意思。“生怕”还有一个近义词,我们刚学过,你找到了吗?
谁能读出蜗牛的害怕?
指生朗读。
师:让我们带上表情、动作,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
【设计意图】“唯恐”与“生怕”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为了突破难点,本环节充分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并利用近义词的简单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奖杯?(又大又重)蜗牛每天背着它,它再也飞不起来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蜗牛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退化”)
师:什么叫做退化呢?
指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理解词语意思的?
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适合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蜗牛的翅膀退化了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生回答。(引出“天长日久”)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天长日久的意思吗?
指生回答。
师:谁能读出天长日久的感觉?
指生读,齐读。
师:看到现在的蜗牛只能慢慢地在地上爬行,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把你的感觉带进课文读一读。
齐读。
三、情感升华
师:看到昔日的飞行冠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你想对蜗牛说些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生汇报讨论成果。
四、拓展延伸
出示名人名言,师范读。
五、布置作业
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讲述小故事的能力。并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基于这一要求,本节课紧紧围绕理解词语意思这一重难点,运用了多种形式加以突破。如表演法、寻找近义词法、创设情景法等。其中表演法学生参与度较高且印象深刻。所以对于低段词语教学,应尽可能根据词语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理解词语意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课堂生成较多。如学生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了“退化”的意思;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巧妙的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四字词语“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等,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蜗牛的奖杯
金水区银河路小学 魏文慧
基于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段的词语教学有明确的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在写话中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基于学情:
低段的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重点的词语难以理解,在教师讲解时兴趣不高。此外,学生在说话写话练习中,不能灵活运用文中所积累的词语。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篇体裁为寓言故事,课文读起来生动有趣。在之前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了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忽略了对词语的教学。而在本篇课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天长日久等,同时也出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如:唯恐、生怕,学生无法理解、区分。
设计理念:
我根据低年级儿童对故事感兴趣的特点,灵活运用语言渲染,抓住关键词语,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不断激发学生情感,读中体验,读中感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篇寓言故事。
2、运用多种形式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久”、“退化”等词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3、懂得“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的道理。
重难点:
运用多种形式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长日
久”、“退化”等词语的意思,并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7《蜗牛的奖杯》。老师想考考大家,看你们是否掌握了上节课的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生开火车读,师相机指导。
二、利用多种形式,感悟词语意思
师:你们读得可真棒!作为奖励,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现在蜗牛的图片)我们的好朋友闪亮登场了。这是谁呀?谁能说说我们好朋友蜗牛长什么样子?
指生回答。
师:可是,孩子们,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的飞翔。瞧!这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蜗牛的样子。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蜗牛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关键词“有力地”“自由地”的读法。) 师:你们喜欢这只蜗牛吗?带着喜欢的感情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师:为什么现在的蜗牛只能勉强的从硬壳里伸出头来,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呢?这呀要源于一场飞行比赛。
(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蜗牛在这次飞行比赛中表现怎么样?
指生回答。
师:那第二名是紧紧的跟在蜗牛的后面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比赛的场景。
(出示动画飞行比赛)指生回答。课文中哪个词说的就是蜗牛把所有的对手甩了很远很远?(遥遥领先)
师:谁能读出遥遥领先的感觉?
指生读,师相机评价。
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场精彩的飞行比赛,你们想表演出来吗?为了让大家表演的更出色,老师给大家三个小提示。(出示关键词)
指生佩戴头饰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师:你觉得他们表演的怎么样?
指生评价。
师:这真是一场激动人心的比赛。观看的同学你们是什么心情? 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遥遥领先”的意思,本环节采用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并利用表演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在玩中加深对词语的印象,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的动起来。
师:比赛结束了,我想采访一下小蜗牛。小蜗牛,你今后有什么样的打算呢?
指生回答。
师:课文中的小蜗牛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出示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蜗牛?(得意洋洋)谁能用你的表情、动作告诉大家什么叫“得意洋洋”?谁能读出“得意洋洋”的感觉?
指生读,齐读。
师:我们理解了“得意洋洋”的意思,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以致用。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得意洋洋”说一句话。
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此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词语。
师:这只小蜗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指生回答。
师:为什么小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唯恐”)
师:蜗牛是害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害怕它不能向别人炫耀。我们找到了“唯恐”的近义词——害怕,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谁能读出蜗牛的害怕? 指生读,齐读。
师:到了晚上,蜗牛又躺在了硬硬的奖杯中。小蜗牛,你为什么要躺在硬硬的奖杯里呢?(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生怕”)我们利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了生怕的意思。“生怕”还有一个近义词,我们刚学过,你找到了吗?
谁能读出蜗牛的害怕?
指生朗读。
师:让我们带上表情、动作,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
【设计意图】“唯恐”与“生怕”是学生较难理解的词语,为了突破难点,本环节充分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意思。并利用近义词的简单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奖杯?(又大又重)蜗牛每天背着它,它再也飞不起来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蜗牛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指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引出“退化”)
师:什么叫做退化呢?
指生回答。
师:你是怎么理解词语意思的?
指生回答。
【设计意图】此环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适合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蜗牛的翅膀退化了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生回答。(引出“天长日久”)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天长日久的意思吗?
指生回答。
师:谁能读出天长日久的感觉?
指生读,齐读。
师:看到现在的蜗牛只能慢慢地在地上爬行,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把你的感觉带进课文读一读。
齐读。
三、情感升华
师:看到昔日的飞行冠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你想对蜗牛说些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生汇报讨论成果。
四、拓展延伸
出示名人名言,师范读。
五、布置作业
课下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对学生口语交际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讲述小故事的能力。并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基于这一要求,本节课紧紧围绕理解词语意思这一重难点,运用了多种形式加以突破。如表演法、寻找近义词法、创设情景法等。其中表演法学生参与度较高且印象深刻。所以对于低段词语教学,应尽可能根据词语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玩中理解词语意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课堂生成较多。如学生用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了“退化”的意思;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巧妙的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四字词语“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等,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