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及其对现代党报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一、《解放日报》的创刊及渊源简述  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由原来的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和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而成。《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的中央机关报,是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报纸,是党报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一份报纸。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作品,《解放日报》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停刊,历时近六年时间,先后出版2130期,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办报经验和宣传技巧也对中国今后的党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历史意义  (一)、强调“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原则  在社论《致读者》中,《解放日报》社长博古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示,从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四个方面检讨了报纸的错误,并指出改版的目的是使得报纸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报纸的整个篇幅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改进”。  从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要具备高素质的政治素养,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记者,要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从以新闻价值为上到以宣传价值为主  《解放日报》的创刊,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一方面也是革命根据地集中、统一宣传的需要。而对于如何办一张大报,全党在当时是缺乏经验的。所以在《解放日报》运行初期,只能借鉴和学习苏联、国统区报纸的经验。当时苏联的《真理报》、国内的《大公报》、甚至是商业性大报《申报》、《新闻报》都成为《解放日报》的借鉴源泉。以全世界作为报纸新闻资源的发掘对象,导致整个报纸报道格局呆板。例如从创刊到1941年11月16日半年,一般的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条数之比为181:4,而且大部分新闻价值不大,如“墨索里尼发表演说”(6月12日)、“德军被阻各线无变化”(7月21日)等。  此外,报纸缺乏主动宣传当的方针政策的意识。改版之前,《解放日报》对党的主要活动、政策也给予了报道,但多是简讯,缺乏主动性和技巧性,版面编排也缺乏重视。  《解放日报》经过改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了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论述了新闻的本源,界定了新闻的概念,肯定了资产阶级新闻学中的“五要素”,又指出仅有此是不够的,还要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才能写出好新闻。  (三)、从同人办报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解放日报》创刊初期,由曾留学苏联或在共产国际工作过的王明、博古等人主持工作。他们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也被视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此外,报纸对于国际新闻主要采用的是国外通讯社的电稿,内容改动不大,大多是照抄照搬,毛泽东曾批评说这是为外国通讯社做义务的宣传。  改版以前,编委会无人参加席位据会议,县、区、乡都没有通讯员。派出的记者虽然很有才干,也能写出有价值的报道,但有些新闻是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写了也不给当地党组织审查,往往失实  鉴于此,《解放日报》建立起了一支总人数400多人、遍布县、区、乡的通讯员网络。通讯员与记者相配合,不但解决了稿源不足的问题,而且真正使报纸深入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到了名副其实的“群众办报”。  (四)、典型性报道的始祖  1942年4月30日,记者莫艾的长篇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别多》发表于当天《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介绍了吴满有从一个佃农发展为新富农的致富经历,同时配发社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  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布吴满有为全边区模范劳动英雄、模范抗属、模范公民。  以“学习吴满有运动”为起点,报纸又相继树立了一大批英雄劳动模范形象。而这些典型的  三、《解放日报》的改版对现代党报的启示  (一)、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密切联系群众  宣传必须要服从于党的当前政策,毛泽东认为这是一张党报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变化,党的一些政策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要求党报的宣传也应该随之做出调整。如今看来,这个基本准则依旧不能动摇。  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党报喉舌功能,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同时,要把党报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除了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宣传策略,还要清晰把握、准确定位读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党报竞争力,发挥其影响力。  时下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发起倡导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旨在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联系群众,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二)、寻求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平衡点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解放日报》的改版实际上是完成了从社会传播向组织传播的过渡。《解放日报》从此不再是既有社会性又有无产阶级倾向性的普通新闻纸,而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号角和鼓风机。其主要功能不再是向社会告知新闻,而是宣传目的高于新闻告知的组织传播,是一传播为手段,整合资源,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反观现代党报,依旧肩负着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双重使命。但传播环境已经全然不同,受众也今非昔比。信息渠道多元化、读者素质的提高,都要求现代党报转变角色观念,重视报纸的新闻定位,党报作为报纸,提供新闻的职能更加被需要。  (三)、合理运用典型化报道模式  延安《解放日报》的典型化报道模式是满足时势需要应运而生的,宣传意义大于新闻需要。在现代党报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忽略典型性报道的重要意义。党的媒体应该坚持党性,通过典型人物、事件的报道,大力宣传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同时,切忌将典型人物树立为“假、大、空”的形象,而应该在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基本准则之下,加入人文主义关怀,是典型性报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积极作用。  《解放日报》的改版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虽然处在艰苦的环境之中,但是其实践内容十分丰富,理论探索也获得了很多突破和进展,从而促成了党的新闻思想的成熟。[12]我们既不能以时代背景为理由,而否认《解放日报》改版所产生的宝贵经验对现代党报运行的借鉴意义,也不能机械、教条地照搬照抄办报理念。《解放日报》的改版,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是其顺势而就、与时俱进、锐意革新的改革精神,这也是我们吸收经验、学习借鉴时应该贯穿始终的思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一、《解放日报》的创刊及渊源简述  延安《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5月16日,由原来的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和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而成。《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的中央机关报,是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报纸,是党报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一份报纸。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作品,《解放日报》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停刊,历时近六年时间,先后出版2130期,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办报经验和宣传技巧也对中国今后的党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解放日报》的改版及其历史意义  (一)、强调“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原则  在社论《致读者》中,《解放日报》社长博古根据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示,从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四个方面检讨了报纸的错误,并指出改版的目的是使得报纸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报纸的整个篇幅要贯彻党的路线、反映群众情况,加强思想斗争,帮助全党工作改进”。  从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工作人员,要具备高素质的政治素养,要认识到自己首先是一名共产党员,然后才是记者,要与党保持高度的一致。  (二)、从以新闻价值为上到以宣传价值为主  《解放日报》的创刊,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资源、集中优势力量;一方面也是革命根据地集中、统一宣传的需要。而对于如何办一张大报,全党在当时是缺乏经验的。所以在《解放日报》运行初期,只能借鉴和学习苏联、国统区报纸的经验。当时苏联的《真理报》、国内的《大公报》、甚至是商业性大报《申报》、《新闻报》都成为《解放日报》的借鉴源泉。以全世界作为报纸新闻资源的发掘对象,导致整个报纸报道格局呆板。例如从创刊到1941年11月16日半年,一般的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条数之比为181:4,而且大部分新闻价值不大,如“墨索里尼发表演说”(6月12日)、“德军被阻各线无变化”(7月21日)等。  此外,报纸缺乏主动宣传当的方针政策的意识。改版之前,《解放日报》对党的主要活动、政策也给予了报道,但多是简讯,缺乏主动性和技巧性,版面编排也缺乏重视。  《解放日报》经过改版,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了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我们关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论述了新闻的本源,界定了新闻的概念,肯定了资产阶级新闻学中的“五要素”,又指出仅有此是不够的,还要把尊重事实与革命立场结合起来,密切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才能写出好新闻。  (三)、从同人办报到“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解放日报》创刊初期,由曾留学苏联或在共产国际工作过的王明、博古等人主持工作。他们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也被视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此外,报纸对于国际新闻主要采用的是国外通讯社的电稿,内容改动不大,大多是照抄照搬,毛泽东曾批评说这是为外国通讯社做义务的宣传。  改版以前,编委会无人参加席位据会议,县、区、乡都没有通讯员。派出的记者虽然很有才干,也能写出有价值的报道,但有些新闻是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写了也不给当地党组织审查,往往失实  鉴于此,《解放日报》建立起了一支总人数400多人、遍布县、区、乡的通讯员网络。通讯员与记者相配合,不但解决了稿源不足的问题,而且真正使报纸深入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做到了名副其实的“群众办报”。  (四)、典型性报道的始祖  1942年4月30日,记者莫艾的长篇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别多》发表于当天《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介绍了吴满有从一个佃农发展为新富农的致富经历,同时配发社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  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布吴满有为全边区模范劳动英雄、模范抗属、模范公民。  以“学习吴满有运动”为起点,报纸又相继树立了一大批英雄劳动模范形象。而这些典型的  三、《解放日报》的改版对现代党报的启示  (一)、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密切联系群众  宣传必须要服从于党的当前政策,毛泽东认为这是一张党报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形势的变化,党的一些政策也会发生相应改变,要求党报的宣传也应该随之做出调整。如今看来,这个基本准则依旧不能动摇。  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党报喉舌功能,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同时,要把党报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除了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宣传策略,还要清晰把握、准确定位读者市场。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党报竞争力,发挥其影响力。  时下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发起倡导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旨在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联系群众,进一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二)、寻求大众传播与组织传播的平衡点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解放日报》的改版实际上是完成了从社会传播向组织传播的过渡。《解放日报》从此不再是既有社会性又有无产阶级倾向性的普通新闻纸,而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旗帜、号角和鼓风机。其主要功能不再是向社会告知新闻,而是宣传目的高于新闻告知的组织传播,是一传播为手段,整合资源,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反观现代党报,依旧肩负着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双重使命。但传播环境已经全然不同,受众也今非昔比。信息渠道多元化、读者素质的提高,都要求现代党报转变角色观念,重视报纸的新闻定位,党报作为报纸,提供新闻的职能更加被需要。  (三)、合理运用典型化报道模式  延安《解放日报》的典型化报道模式是满足时势需要应运而生的,宣传意义大于新闻需要。在现代党报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忽略典型性报道的重要意义。党的媒体应该坚持党性,通过典型人物、事件的报道,大力宣传和弘扬主流价值观。同时,切忌将典型人物树立为“假、大、空”的形象,而应该在新闻真实性、准确性的基本准则之下,加入人文主义关怀,是典型性报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积极作用。  《解放日报》的改版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革命根据地。在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虽然处在艰苦的环境之中,但是其实践内容十分丰富,理论探索也获得了很多突破和进展,从而促成了党的新闻思想的成熟。[12]我们既不能以时代背景为理由,而否认《解放日报》改版所产生的宝贵经验对现代党报运行的借鉴意义,也不能机械、教条地照搬照抄办报理念。《解放日报》的改版,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是其顺势而就、与时俱进、锐意革新的改革精神,这也是我们吸收经验、学习借鉴时应该贯穿始终的思路。


相关文章

  •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与中国现代报业改革
  • 今传媒 2 0 51年 2 期 第传 媒 务实 安 延 鼹 梁拟 鑫围中 代报现业群 (甘肃政学法 人院文学院甘,肃 兰州 7 03 07 )0 摘 :要1 9 42 延年整安运风动兴 起,为党作的宣工传的新具闻媒 体 ,界在走风整前列 , ...查看


  •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 1.<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内容:不党:(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 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 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 ...查看


  • [新闻事业史新闻事业史]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第二节 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 第三节 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查看


  • 新闻史--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 "苏报案" 1903年6月,从日本回国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出版了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苏报>刊文对其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随后<苏报>发表了章士钊.章太炎等的一系列具有 ...查看


  • 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 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时务体 2.法兰克福学派 3.与大公报论国是 4.每周评论 5.中国日报 二.简答 1.新闻选择的意义. 2.邹韬奋的七报. 三.论述 1.新闻媒体与 ...查看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 1. 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b ) A 小报 B 邸报 C 开元杂报 D 报房京报 2. 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A)" A.新闻 B.进奏院状 C.朝报 D.阁抄 3.< ...查看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99-11年真题汇总)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2011 一.名词解释 时务体 <每周评论> 中国报学史 洋旗报 二.简答题 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题 1942年<解放日报>的致读者和 ...查看


  • 复旦大学历年传播学考研真题10-0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2010真题 新闻史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30) 1.编码解码 2.大清报律 3.每周评论 4.热血日报 5.汉斯希伯 二.简答题(30) 1.为什么说新闻媒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闻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查看


  • 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
  • 作者:丁淦林徐培汀 新闻记者 2001年02期 一."苏报案" 上海<苏报>从1903年5月27日起,聘请章士钊为主编. 他采取调整栏目.加强言论.变换字号等多种办法,突出宣传革命主张.6月9日,刊登邹容&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