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学质疑】
一: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p82相关文字和图表。自然资源的概念从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去理解,认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分类主要从其更
新时间去区别。自然资源的特点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去理解。)
2.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
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
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
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位,取得了很好的效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p83相关文字。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
的差异来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三: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4—p85相关文字。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去寻找对策。)
【合作探究】 【思考】阅读P84-85,
1、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P85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讲点拨】
例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
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3题。
1. 在甲、乙、丙、丁各种能源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 乙、b B. 丁、c C. 乙、d D. 丙、d
3. 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 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D.工业布局不合理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地热
2.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
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
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 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
3.右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4—5题。
4.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
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7.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二、综合题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
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能源可以促进中国的能源安全。“十五”期间,我国提出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项目。
材料二 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
材料三 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
(1)与矿物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最大的特点是 。
(2)评价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积极意义。 。
(3)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
(4)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根据材料,结合国情,谈谈你对 “稳妥”的理解。
【课 题】 第四单元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学质疑】
一: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p82相关文字和图表。自然资源的概念从自然属性
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去理解,认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分类主要从其更
新时间去区别。自然资源的特点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去理解。)
2.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
1200万公顷减到1998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
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
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位,取得了很好的效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p83相关文字。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
的差异来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
三: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4—p85相关文字。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去寻找对策。)
【合作探究】 【思考】阅读P84-85,
1、探究导致某些资源和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P85表4-1-3与表4-1-4分析总结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实现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讲点拨】
例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
10.3%、欧盟的16.8%、美国的28.6%。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
和其他能源,见下图),回答1~3题。
1. 在甲、乙、丙、丁各种能源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 乙、b B. 丁、c C. 乙、d D. 丙、d
3. 我国能源产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B. 多高能耗、低产出的工业
C.管理不善,浪费现象严重D.工业布局不合理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
A.煤炭
B.水能
C.石油
D.地热
2.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
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
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 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
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
3.右图是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预测图。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
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
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
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
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4—5题。
4.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5.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
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7.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二、综合题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
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能源可以促进中国的能源安全。“十五”期间,我国提出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项目。
材料二 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
材料三 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
(1)与矿物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最大的特点是 。
(2)评价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积极意义。 。
(3)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试分析变化的原因。 。
(4)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根据材料,结合国情,谈谈你对 “稳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