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说课题目是《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本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师生间探讨,归纳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主要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欣赏世界各地经典建筑图片,分析其代表建筑,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课的学习培养起学生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逐步提高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领略建筑之美,培养锻炼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可和喜爱之情。

3、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结合教材,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外主要建筑类型的艺术风格特征的同时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建筑艺术风格特征。

4、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不同类型建筑的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由于世界各地建筑纷繁复杂,均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影响,历史原因较复杂,要求

较高;积极掌握如何着力于学生审美感受的体验,欣赏能力的提高;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建筑艺术,达到鉴赏之目地。

二、教学对象分析

1、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高中生的求知欲较高,对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

2、由于刚刚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逐渐增加的课程带来了繁重的压力,所以美术课程大家在纪律方面相对松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在讲课过程中在组织教学和课堂的控制力要求相对要高。

三、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设计:

通过对新课内容的讲解、对中外世界各地建筑的分析,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师生间的互动与提问对课程进行学习,最后进行全课的总结和复习。

2、学法设计:对课本上的图片和教学多媒体的图片进行观察、分析和欣赏,对课本次要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做笔记,同时要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师生间或学生间进行相互的评述与交流。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组织教学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所用时间为2分钟,在导入新课中,用5分钟通过对前一课内容的复习和对新课的预习进行提问,循序渐进的进入对新课的学习;在教学本课主要内容中,由于是欣赏课,并且要对中外世界各地的代表建筑进行分析讲解所以用30分钟,最后课堂总结3分钟,然后布置作业,讲课结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检查课本、作业本、笔是否带齐,组织听讲情绪,

组织课堂纪律。

2、导入新课

由于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课程导语的分析进入及提问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3、讲授本课

(1)、以导语开始入课。

(2)、开始讲授课程。

(一):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1:宫殿(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贯穿了整个城市。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

2.法国凡尔赛宫镜厅(17世纪):独特的凡尔赛宫建筑群从1682年至1787年是法国政府的所在地,它使法兰西王国在世人眼中,在政治与文化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起初,这里是国王路易十三打猎用的行宫,路易十四因嫉妒尼古拉·福凯的沃·勒·维贡的华丽城堡而决定扩建这座行宫。从1668年开始,随着路易十四对王室作用的思考,工程也更加宏伟了。除了屋顶的式样是阿尔杜特·芒萨尔设计的之外,他还规划了镜厅。那是一个长72米、宽10.6米、高12.8米的长廊。17扇窗子俯瞰花园,对面墙上装有巨镜与之相对,全是当时能够制作的最大的镜子。这里有勒布伦作的画,都是奉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间的统治的。这些颂扬国王的艺术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环。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

(二)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繁荣庙堂建筑

1.意大利古城佛罗伦萨

在埃特鲁斯坎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开始呈现出它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首先从它13世纪的大教堂中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那600年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菲奥里的圣玛利亚、圣十字教堂,乌菲齐宫以及皮蒂宫等都是焦托、布鲁内莱斯基、博蒂切利和米凯兰杰诺这样的大师的杰作。

2.法国沙特尔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沙特尔城,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个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12世纪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1600年以来,沙特尔大教堂一直是重要的朝圣中心,同时也是祭祀圣母玛利亚的圣地。远处观看,两个不对称的尖塔特别醒目。走进教堂,又会被教堂中细腻的雕刻、精美的绘画所折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到罗马建筑常用的青蓝色向哥特式的多彩形式的演变过程。“沙特尔风格”曾经风靡于欧洲各地,成为后来许多著名教堂的样本;教堂自身也成为法国著名的四大哥特式教堂之一。

3:山西悬空寺(北魏):悬空寺坐落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恒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号称“北岳”。悬空寺就建在恒山脚下的金龙峡上,距大同市约80公里。根据《恒山志》的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多次重修,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是中国现存极为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被誉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4. 中国天坛祈年殿: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它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祈年殿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其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三). 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1.古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巨大的陵墓建筑物,其起源毫无疑问

地可追溯到马斯塔巴式坟墓。马斯塔巴是一种低矮的长方形坟丘,它四壁倾斜,设有祭台,在它状似斜井的底部修整出墓室。最早的金字塔就是马斯塔巴逐渐扩大演变而成的,萨卡拉的金字塔足以表现出这一点。这一金字塔是于公元前2800年,为狄戎赛法老修建的,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金字塔。这种墓地的工程建筑逐步变化、改进,最终采用金字塔形状,像吉萨金字塔那样,其规模和技术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2.明十三陵: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四)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中国安徽黟县古民居: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两条清泉穿村而过,高墙深巷,古民居各具特色。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4、总结

本课分别学习和认识了一些古代宫殿建筑、庙堂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欣赏了中外著名建筑,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主要类型和风格、特征及历史。首先,主要依靠学生阅读课本、课下积累和教师课上讲解、课件演示来学习有关建筑艺术的知识。其次,除了课堂有限的学习之外,要想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修养,更重要的就是在课后不断的感受、积累。最后,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参观和感受经典建筑的魅力,留心身边的优秀建筑。

5、作业布置

结合教材,分析学生喜欢的建筑的艺术特色,浅谈其艺术价值。

说课题目是《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我的说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参考:

本课程主要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的第十八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本课通过教师的讲解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师生间探讨,归纳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主要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欣赏世界各地经典建筑图片,分析其代表建筑,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此课的学习培养起学生善于欣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逐步提高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领略建筑之美,培养锻炼学生对建筑艺术的认可和喜爱之情。

3、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外建筑发展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及其风格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由于结合教材,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外主要建筑类型的艺术风格特征的同时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建筑艺术风格特征。

4、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学会分析纷乱复杂的建筑风格产生和演变背后的内在原因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由于不同类型建筑的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由于世界各地建筑纷繁复杂,均受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影响,历史原因较复杂,要求

较高;积极掌握如何着力于学生审美感受的体验,欣赏能力的提高;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建筑艺术,达到鉴赏之目地。

二、教学对象分析

1、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高中生的求知欲较高,对新奇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

2、由于刚刚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逐渐增加的课程带来了繁重的压力,所以美术课程大家在纪律方面相对松懈,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在讲课过程中在组织教学和课堂的控制力要求相对要高。

三、教学方法设计

1、教法设计:

通过对新课内容的讲解、对中外世界各地建筑的分析,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师生间的互动与提问对课程进行学习,最后进行全课的总结和复习。

2、学法设计:对课本上的图片和教学多媒体的图片进行观察、分析和欣赏,对课本次要内容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做笔记,同时要加深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师生间或学生间进行相互的评述与交流。

四、教学时间安排

本堂课所用时间为40分钟,在教学中,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组织教学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所用时间为2分钟,在导入新课中,用5分钟通过对前一课内容的复习和对新课的预习进行提问,循序渐进的进入对新课的学习;在教学本课主要内容中,由于是欣赏课,并且要对中外世界各地的代表建筑进行分析讲解所以用30分钟,最后课堂总结3分钟,然后布置作业,讲课结束。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检查课本、作业本、笔是否带齐,组织听讲情绪,

组织课堂纪律。

2、导入新课

由于美术欣赏是个体的审美活动,建筑作品是承载艺术、科学、历史、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综合体,如果让学生独自欣赏,比较困难,所以我采用“引导探究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课程导语的分析进入及提问的方式进入新课的学习。

3、讲授本课

(1)、以导语开始入课。

(2)、开始讲授课程。

(一):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

1:宫殿(故宫):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贯穿了整个城市。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

2.法国凡尔赛宫镜厅(17世纪):独特的凡尔赛宫建筑群从1682年至1787年是法国政府的所在地,它使法兰西王国在世人眼中,在政治与文化上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起初,这里是国王路易十三打猎用的行宫,路易十四因嫉妒尼古拉·福凯的沃·勒·维贡的华丽城堡而决定扩建这座行宫。从1668年开始,随着路易十四对王室作用的思考,工程也更加宏伟了。除了屋顶的式样是阿尔杜特·芒萨尔设计的之外,他还规划了镜厅。那是一个长72米、宽10.6米、高12.8米的长廊。17扇窗子俯瞰花园,对面墙上装有巨镜与之相对,全是当时能够制作的最大的镜子。这里有勒布伦作的画,都是奉承路易十四在1661到1678年间的统治的。这些颂扬国王的艺术增添了皇位上的光环。这就是路易十四刻意要追求的。

(二)宗教艺术的杰作---神圣繁荣庙堂建筑

1.意大利古城佛罗伦萨

在埃特鲁斯坎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佛罗伦萨,作为文艺复兴的象征,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第奇时代开始呈现出它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首先从它13世纪的大教堂中就可以看到佛罗伦萨那600年来非凡的艺术创造力:菲奥里的圣玛利亚、圣十字教堂,乌菲齐宫以及皮蒂宫等都是焦托、布鲁内莱斯基、博蒂切利和米凯兰杰诺这样的大师的杰作。

2.法国沙特尔大教堂: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沙特尔城,是法国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个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门和其壮观宏伟的罗马尼斯凯像、早期的珠宝光彩的玻璃装饰的窗户,无一不是12世纪法国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1600年以来,沙特尔大教堂一直是重要的朝圣中心,同时也是祭祀圣母玛利亚的圣地。远处观看,两个不对称的尖塔特别醒目。走进教堂,又会被教堂中细腻的雕刻、精美的绘画所折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看到罗马建筑常用的青蓝色向哥特式的多彩形式的演变过程。“沙特尔风格”曾经风靡于欧洲各地,成为后来许多著名教堂的样本;教堂自身也成为法国著名的四大哥特式教堂之一。

3:山西悬空寺(北魏):悬空寺坐落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公里恒山下金龙口西崖的峭壁上。恒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号称“北岳”。悬空寺就建在恒山脚下的金龙峡上,距大同市约80公里。根据《恒山志》的记载,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约公元6世纪),据说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代多次重修,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是中国现存极为罕见的一座高空建筑,被誉为“建在绝壁上的危楼”。

4. 中国天坛祈年殿: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它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祈年殿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其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建筑中实属罕见。

(三). 追求生命的永恒---静穆的陵墓建筑

1.古埃及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巨大的陵墓建筑物,其起源毫无疑问

地可追溯到马斯塔巴式坟墓。马斯塔巴是一种低矮的长方形坟丘,它四壁倾斜,设有祭台,在它状似斜井的底部修整出墓室。最早的金字塔就是马斯塔巴逐渐扩大演变而成的,萨卡拉的金字塔足以表现出这一点。这一金字塔是于公元前2800年,为狄戎赛法老修建的,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古老的金字塔。这种墓地的工程建筑逐步变化、改进,最终采用金字塔形状,像吉萨金字塔那样,其规模和技术都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2.明十三陵: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四)我爱我家---亲切的民居建筑

1.中国安徽黟县古民居: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的文化遗存。宏村村中数百幢古民居鳞次栉比,以承志堂最为杰出,它是清代盐商营造,占地2000多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房。此房气势恢宏,工艺精细,其正厅横梁、斗拱、花门、窗棂上的木刻,层次繁复、人物众多,堪称徽派“三雕”艺术中的木雕精品。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两条清泉穿村而过,高墙深巷,古民居各具特色。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4、总结

本课分别学习和认识了一些古代宫殿建筑、庙堂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欣赏了中外著名建筑,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主要类型和风格、特征及历史。首先,主要依靠学生阅读课本、课下积累和教师课上讲解、课件演示来学习有关建筑艺术的知识。其次,除了课堂有限的学习之外,要想对建筑艺术有一定的修养,更重要的就是在课后不断的感受、积累。最后,应该尽量利用各种机会参观和感受经典建筑的魅力,留心身边的优秀建筑。

5、作业布置

结合教材,分析学生喜欢的建筑的艺术特色,浅谈其艺术价值。


相关文章

  • 美术学科鉴赏模块[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 美术学科鉴赏模块<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一.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的范围: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涉及到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阐述了不同国家的园林艺术特色,如:中国园林艺术是 "写仿自然.寄情山水&quo ...查看


  • (人教)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答案(五上)
  •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 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 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 ...查看


  •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 圆明园的毁灭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谈话: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但 ...查看


  • 第18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欣赏一座建筑.然而,专业水准欣赏眼光的培养.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的提高,都是要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认 ...查看


  • 美术鉴赏课
  • 美术鉴赏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教学课题: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单元课时: 3课时 课型: 鉴赏课 本课教学时间: 第1节 教材处理及分析: 本课为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8课,鉴于原教材的编排,建筑模块有三 ...查看


  •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 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美术学科已经在课程改革中发生了综合性的变化.新的学期, 在现有的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美术学科的课程改革还将更加深入地进行.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 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 结合生活中的艺术, 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 ...查看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之二(王崧舟)
  • 王崧舟教学设计--<圆明园的毁灭> 作者: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写下"圆明园的毁灭"."圆"是"圆满无缺"的&q ...查看


  • 浅谈高中生的美术欣赏课
  • 浅谈高中生的美术欣赏课 摘 要 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课的特点.研究意义,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相应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的研究和建议. 关键词 美术欣赏 创新思维 情感联想 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课本与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除了绘画课,还有欣赏课的内容 ...查看


  • 圆明园教学设计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认识价值 1.快速阅读课文,课文是怎么评价圆明园的?找出相应的句子: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