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名称和功能;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熟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并且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树立正确的实验意识和科学意识。

3、教学重难点

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因此教学重点为:

重点: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用显微镜规范操作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才能够被掌握,因此教学难点为:

难点:使用低倍镜观察到装片上清晰的物像。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实践操作课,少许同学在此之前见过显微镜,但是大部分同学是初次接触显微镜,所以对他们来说既感兴趣又存在着挑战,那么就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功能,并初步学会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在本节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使用显微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还有多媒体演示法等。

2、学法:

运用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

四、课前准备

1、光学显微镜,安装8×、10×物镜和10×目镜;

2、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3、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课件及影像资料;

4.课前将每台显微镜找到木本植物茎横切片的物像;

5、分组并选出组长课前培训,以便课上帮助指导其他学生。

五、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我们之前学过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提问:那么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 学 生 先 观 察 “木 本 植 物 茎 的 横 切 片”的 物 像 。由此导入这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自己要想找到清晰的物像,就必须练习使用显微镜)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利用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显微镜的产生及演变历史 ,接着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然后进行小组间相互讨论,最后由老师做补充和讲解。

(1)镜座、镜柱、镜臂、镜筒和载物台——支持作用

(2)反光镜、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3)物镜、目镜——放大物像

(4)转换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转换

(5)粗准焦螺旋——大幅度调节镜筒的升降

(6)细准焦螺旋——小范围调节镜筒的升降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交流与讨论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以及自学的能力;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后续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

4、显微镜的使用

(1)课件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强调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

(2)观察目镜与物镜外形的不同,确定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3)由教师逐步演示,学生跟着练习,并且强调注意事项。

(4)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总结显微镜里物像的特点。

(5)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①取: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②放:略偏左放在实验台上, (距边缘7cm 左右处)。

③安: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

④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以看到明亮的视野为准。

⑤观察:

★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压住,并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实践操作,动手第一 ①选一组看到清晰物象的学生叙述并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明确实验流程之后,由各个小组成员自行动手操作和观察。

★老师与组长巡视,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规范学生的操作要领)

②待操作熟练后,让学生更换目镜与物镜后再行观察。

③观察完毕,显微镜归位。

④通过刚才的观察,归纳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总结看到的物象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6、小结课堂,巩固知识

回顾所学内容,进一步强调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归纳与总结显微镜的使用口诀与放大倍数,然后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讨论并完成课件上的各种问题。

六.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板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以便于学生能更好的更规范的使用显微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七、教学反思

1、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对显微镜有强烈兴趣,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实验课纪律差,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由于课时时间短,课件演示、实验操作不能同时进行;我采取合并课时的方式来完成这堂实验课。

3、实验前准备得越充分,对实验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想得越周到,实验操作省时,教学效果也好。

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显微镜各部分的构造、名称和功能;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极大的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规定,以及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熟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并且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树立正确的实验意识和科学意识。

3、教学重难点

独立操作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生物技能,因此教学重点为:

重点: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作用和使用方法。

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用显微镜规范操作需要反复强化练习,才能够被掌握,因此教学难点为:

难点:使用低倍镜观察到装片上清晰的物像。

二、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实践操作课,少许同学在此之前见过显微镜,但是大部分同学是初次接触显微镜,所以对他们来说既感兴趣又存在着挑战,那么就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其功能,并初步学会规范地使用显微镜。

在本节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严格要求学生规范地操作使用显微镜,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教师演示与辅导为辅;还有多媒体演示法等。

2、学法:

运用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方法。

四、课前准备

1、光学显微镜,安装8×、10×物镜和10×目镜;

2、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3、练习使用显微镜的教学课件及影像资料;

4.课前将每台显微镜找到木本植物茎横切片的物像;

5、分组并选出组长课前培训,以便课上帮助指导其他学生。

五、教学设计

1、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我们之前学过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提问:那么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怎样才能观察到它呢?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 学 生 先 观 察 “木 本 植 物 茎 的 横 切 片”的 物 像 。由此导入这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明确自己要想找到清晰的物像,就必须练习使用显微镜)

3、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利用教学课件简单介绍显微镜的产生及演变历史 ,接着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然后进行小组间相互讨论,最后由老师做补充和讲解。

(1)镜座、镜柱、镜臂、镜筒和载物台——支持作用

(2)反光镜、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3)物镜、目镜——放大物像

(4)转换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转换

(5)粗准焦螺旋——大幅度调节镜筒的升降

(6)细准焦螺旋——小范围调节镜筒的升降

(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交流与讨论的机会,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以及自学的能力;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后续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

4、显微镜的使用

(1)课件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强调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

(2)观察目镜与物镜外形的不同,确定镜筒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3)由教师逐步演示,学生跟着练习,并且强调注意事项。

(4)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总结显微镜里物像的特点。

(5)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①取: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②放:略偏左放在实验台上, (距边缘7cm 左右处)。

③安: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

④对光: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以看到明亮的视野为准。

⑤观察:

★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压住,并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实践操作,动手第一 ①选一组看到清晰物象的学生叙述并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明确实验流程之后,由各个小组成员自行动手操作和观察。

★老师与组长巡视,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爱护实验器材的教育,规范学生的操作要领)

②待操作熟练后,让学生更换目镜与物镜后再行观察。

③观察完毕,显微镜归位。

④通过刚才的观察,归纳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总结看到的物象的特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6、小结课堂,巩固知识

回顾所学内容,进一步强调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归纳与总结显微镜的使用口诀与放大倍数,然后小组进行实验操作,讨论并完成课件上的各种问题。

六.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板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以便于学生能更好的更规范的使用显微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七、教学反思

1、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对显微镜有强烈兴趣,但自我控制能力差。所以实验课纪律差,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2、由于课时时间短,课件演示、实验操作不能同时进行;我采取合并课时的方式来完成这堂实验课。

3、实验前准备得越充分,对实验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情况预想得越周到,实验操作省时,教学效果也好。


相关文章

  • 练习使用显微镜公开课教学设计
  •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执教:曾婉怡 一.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们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查看


  •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
  •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教 时 1 课时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目标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和要求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 点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 ...查看


  •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教学方法 : 谈话法.讲述法. 实验探究法. 学习方法 : 小组合作. ...查看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1
  • 练 习 使 用 显 微 镜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 而显微镜又是生物实验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 初中的很多生物实验都要用到显微镜, 如何使学生在实验中能更好的使用显微镜,是关系到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初中生物教学的 ...查看


  •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_教案
  •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 ...查看


  •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好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重点: 1.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 ...查看


  • 练习使用显微镜6
  • 第 课题 课时 二 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 班级 姓名 课型: 年 月 日 序号 新授 6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2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 备注栏 ...查看


  •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导学案 班级: 座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知道并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 [ ...查看


  •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观课报告
  • 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观课报告 作者:何茂壮 单位:高泽初级中学 2015.1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初中生学习生物以来的第一节实验课,包括显微镜的结构和显微镜的使用,是整个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最基本最重点的课.观看了该老师的这节新授课,现将自己的观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