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2012(01)CHINA DIGITAL CABLE TV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12)01-0028-03
·热点关注·
物联网发展对通信网络的影响
□郝锋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东莞523960)
要:物联网是通信网络的延伸,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终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物
联网应用对现有通信系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通信网络发展物联网业务,摘
如何降低物联网通信对现有通信网络运营维护的影响,如何增强通信网络未来的竞争力,这些是各网络运营商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联网;通信网络;云计算;网络融合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o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gang □HAO Feng-(Guangdong Chuangxin Sci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Dongguan 523960,China )Abstract :As an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xpends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to things and things.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proposes many new re-quirements of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How to maximize use of exis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r developing internet of things and reduce traffic on maintenance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network suppli-ers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How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loud computing ;network convergence
通常将物联网技术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实质上“物联网技
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和扩展,面对网络融合以及术”
下一代统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把物联网看成是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或末端网络,是通信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通信网络的延伸,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终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所以在这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通信网络上提供物联网应用,
作者简介:郝锋钢(1963-
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物联
网应用对现有通信系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通信网络发展物联网业务,如何降低物联网通信对现有通信网络运营维护的影响,如何增强通信网络未来的竞争力,就成为摆在各网也对加速网络融合的步伐络运营商面前的重要课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概况
物联网技术包括前端的信息采集技术,目前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和传感器等方式实现的,之ZigBee 协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后是按客户需求,
),男,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系专业主任,主要从事学院通信专业的规划、设置以及教学
E-mail :fghao@21cn.com 。科研等工作,
28
www.ccatv.com
IPv6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汇总、处
传递和综合利用。理、
射频识别(RFID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
时识别多个标签,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操作快捷方便。RFID 终端接入通信网络,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传感器:是用来感知信息采集点的环境参数,它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物联网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同时,我们也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再到嵌入式Web 传感器不断发展的过程。
无线传感网(WSN ):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物体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ZigBee 技术:是基于底层IEEE 802.15.4标准,用于短距离、小范围、低传输数据速率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定义
安全层和应用层,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精确了网络层、
农业、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学、消费和家用自动化、道
路指示和安全行路等众多领域。
IPv6:是将物联网建立在数据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采用IP 网作为承载网络。IPv6作为下一代IP 网络协议,具有丰富的地址资源,能够支持动态路由机制,可以满足物联网对网络通信在地址、网络自组织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IPv6协议栈过于庞大复杂,无法直接应用到传感器设备中,需要对IPv6协议栈和路由机制作相应的精简,才能满足低功耗、低存储容量和低传送速率的要求。
随着信息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物联网的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造福于快速发展和推广,
人类社会,实现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望。
2物联网业务对通信网络的影响
物联网一般被分为3个层次,即感知层、传送层和应用层。涉及的技术范围非常广泛,感知层将感知、采集网络覆盖范围内监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及监测数据发
网关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将感送给网关,
分析和处理。网关主要完成无线传知数据进行传输、
感器网络配置与组网、协议转换、地址映射和数据转发
也可以集成安全和计费等功能。等功能,
传送层是建立在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基础上,
3G 、PSTN 、Wi -Fi 通信技术,综合使用2G 、有线宽带、实现有线与无线结合、宽带与窄带结合、感知网与通信
网结合。现有的通信网络是以承载人与人的通信为主的,其设计和建设都是围绕着人的通信模式。进入物联网发展的时代,不但会产生大量的通信节点,而且这些节点的通信特征与现有通信方式不同,会对网络带来压力,同时,通信网络需要支持对物联网节点的管理。通信网应向着支撑物联网应用规模有序发展的目标演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分阶段、逐步进行网络改造。量的增加,
物联网业务发展的初期,业务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现有网络承载物联网业务,网络不作大的改动,网络参数基本不变;随着物联网应用规模的增加对网络资源如码号资源、传输资源等造成较大压力,这时需要对网络进行部分改造,使得网络侧能区别物与物的通信,采取不同策略,缓解网络压力,保障业务质量;物联网业务规模化后,将产生与其他通信相互干扰的问题,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对通信SLA 要求较高的物联网应用,可考虑逐步采用物理或逻辑隔离的网络承载,如建设独立的接入网,在核心网中划分专门的互联子网等。接入单元是将感知的数据传送到通信网的关键设备,运营商需要进行掌控,根据网络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引导设备生产厂商进行开发,将物联网的应用推向深入。
物联网的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应用层包括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层面,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将结合网络的运营能力开发进行应用集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物联网的发展要依赖应用的驱动,对于行业市场,采取与产业链合作,鼓励合作伙伴积极推进。通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则更多的是发挥运营优势,开发标准化应用,如视频监控应用、定位应用等,这些标准化应用又可以作为物联网的基础能力提供。
物联网发展的目的是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控制技术将会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各种行业和家庭应用的开发将会推动物联网的普及,也将给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带来利润。同时我们知道,每一种物联网应用都有不一样的业务特性,每一种网络优化方
www.ccatv.com
29
法也不会都适合每个物联网应用,因此,我们要在对当前和未来不同场景下的物联网业务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来部署,对物联网应用的业务需求进行梳理,提炼出具有导向性的业务特性类别,以满足不同物联网应用的需求。针对通信网络的优化以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主要从物联网业务模型、海量终端接入、数据传输优化和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展开。通信网络的设计通常针对通信业务进行系统仿
FTP 业务模型、HTTP 业务模型、真,如VoIP 业务模型、流媒体业务模型,同时以往的通信系统针对通信终端
分布位置和密度进行优化,而物联网则有明显差异,如单位面积下可能有海量终端部署,终端使用地域更广泛等。这样物联网系统的性能无法通过电信网业务模型的仿真评估,就要针对物联网典型业务的流量重新构造模型。
海量终端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特征,经常会出现采集数据集中上传,占用大量的资源甚至发生拥塞等。因此,针对物联网通信的特点,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系统结构和业务特征,对物联网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通信网络性能。3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
通信网络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都在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对于不同层采取不同的策略,与产业链各界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业务快速发展。积极向物联网计算控制单元延伸,掌主导物控物联网的核心点和制高点即计算控制能力,联网未来的发展。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布局,构建物联网运营平台,主要包括:业务受理、开通、计费,网络
信息采集、存储、计算、展示,行业的节点配置和控制,
应用集成等。作为无线传感网络与互联网之间重要的
本地化中央信息处理中心,集成产业链的上下游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信级物联网运营服务。
未来的物联网运营平台应以云计算为核心,实现网络节点的配置和控制、信息的采集和计算功能,采用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云应用作为物联网运营平台的一部分,也可以集成第三方行业应用,在技术上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多租户,让一个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多个不同客户计算能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共享存储、营成本,而多个客户之间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又相互隔离,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物联网中用户占用的通信运营商资源是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采用云管理的弹性资源伸缩机制,支持按需计费功能,按用户的资源动态变化生成计费清单,同时提供用户管理、安全管
服务水平协议(SLA )等功能。理、
物联网运营平台架构是面向各行各业、大数据量、
高性能计算的信息处理系统,应以行业为突破口,将云构平台的网络节点配置和监控功能向计算功能延伸,
与行业应用提供商合作,按云平台接建行业计算模型,
口标准规范集成,形成物联网运营平台。不断拓展云
应用的行业领域,优化云平台服务和计算模型,提升云管理能力,以增强物联网运营平台应对业务量不断增长的要求。随着物联网应用和用户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云计算上的物联网运营平台的作用也越明显,也就越能发挥通信网络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价值。通过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将使通信网络运营商从提供简单的网络传输通道转向提供物联网发展所需的计算和控制能力。然而云计算系统目前如现有云计算系统的部署相对分散,也面临诸多挑战,
云计算系统之间的交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等。4
物联网的发展是社会信息化的延伸通过对通信网络的优化和改造,广泛开发利用人
类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资源,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是信息化向物理世界的进一步推进,将使得当前需要由人操作的电子产品组成的通信网络,延伸和扩展到包括无需由人操作的更多的物品联通在内的网络,这一网络将成为未来信息化的承载网络。
物联网是信息的承载网络,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
这样来看待物联网,就能够充分认识到的深度信息化,
物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重视物联网在各
。当前的信息行各业中的应用,而不只是“物物相联”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已日益完善,但离“任何人、任化,
务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入网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即使是已接入网络的信息系统很多也并未达到互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未来的物联网,不仅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网络的随时、随地可获得性大为增强,接入网络的关于人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也更高,并且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系统也达到了广泛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大,人类与周围世界的相处更为智慧。未来的物联网不仅能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并且通过运用云计算等思想,借助科学模型,广流程,
泛采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技术整合和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特定问题,使人类能更加智慧地与周围世界相处。
为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
30
www.ccatv.com
《中国有线电视》2012(01)CHINA DIGITAL CABLE TV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12)01-0031-05
·数字电视·
IP 数字电视节目的远程传输
实践及技术分析
□缪春伦,李皓辉(宁波北仑广播电视中心,浙江宁波315800)
要:基于MSTP 和IP 城域网络两种主流的运营网络,介绍IP 数字电视节目传输的几种常用方法,并
就各自特点和容易产生故障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力求为IP 数字电视节目的远程传输提供一套比较完摘
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IP ;数字电视;组播;MSTP ;流量工程
Practice and Analysis for IP Digital TV Remote Transmission
lun ,LI Hao-hui □MIAO Chun-(Beilun Broadcast and Televison Centre ,Zhejiang Ningbo 315800,China )
Abstract :IP digital program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two major operator networks of MSTP and IP metro net-work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ne to failure causes are analyzed ,a valid solution for transmission IP digital TV remote programming is proposed.Key words :IP ;digital TV ;multicast ;MSTP ;traffic engnineer
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具有灵活性、可靠性、易低投入等特点,在目前的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及更维护、
新换代中广泛采用,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针对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的节目备份和传输也是广电运营商关心的问题。与传统的数字电视ASI 接口的
TS 流不同,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输入输出的是GBE 接口的IP 数据流,使得IP 信号的数字电视节目在广泛普及的IP 网络上进行传输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输设备的投入,方便了节目的传输,提高了节目调度的灵活性,但传输技术的变化也使过去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力,抢占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制高点,通信运营商以及广参考文献:电网络在物联网建设中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网络优
积极支持和推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在现有的基础势,
上进一步加大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力度,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网络系统中的开发和应用,深化全社会的知识共享程度,以信息和知识含量更高的处理方式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推动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社会的形成。
作者简介:缪春伦(1968-
李皓辉(1983-
[1]诸瑾文,王
-5.
艺.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物联网的
.电信科学,2010,(4):1总体架构和发展[J ]
[2]赵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
[J ].电信科学,2010,(6):48-52.
[11-22]收稿日期:2011-
),mail :miao_cl@163.com ;男,国家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电双向网络,E-),男,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传输技术工作。
www.ccatv.com
31
《中国有线电视》2012(01)CHINA DIGITAL CABLE TV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12)01-0028-03
·热点关注·
物联网发展对通信网络的影响
□郝锋钢(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东莞523960)
要:物联网是通信网络的延伸,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终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物
联网应用对现有通信系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通信网络发展物联网业务,摘
如何降低物联网通信对现有通信网络运营维护的影响,如何增强通信网络未来的竞争力,这些是各网络运营商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物联网;通信网络;云计算;网络融合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o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gang □HAO Feng-(Guangdong Chuangxin Sci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dong Dongguan 523960,China )Abstract :As an extensio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internet of things expends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to things and things.The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cation proposes many new re-quirements of existing communication systems.How to maximize use of exist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or developing internet of things and reduce traffic on maintenance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o network suppli-ers ,it's very important that How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loud computing ;network convergence
通常将物联网技术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实质上“物联网技
是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和扩展,面对网络融合以及术”
下一代统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可以把物联网看成是通信网络的接入网部分或末端网络,是通信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通信网络的延伸,是将信息交换和通信的终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所以在这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通信网络上提供物联网应用,
作者简介:郝锋钢(1963-
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物联
网应用对现有通信系统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通信网络发展物联网业务,如何降低物联网通信对现有通信网络运营维护的影响,如何增强通信网络未来的竞争力,就成为摆在各网也对加速网络融合的步伐络运营商面前的重要课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概况
物联网技术包括前端的信息采集技术,目前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射频识别和传感器等方式实现的,之ZigBee 协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后是按客户需求,
),男,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系专业主任,主要从事学院通信专业的规划、设置以及教学
E-mail :fghao@21cn.com 。科研等工作,
28
www.ccatv.com
IPv6以及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汇总、处
传递和综合利用。理、
射频识别(RFID ):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
时识别多个标签,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操作快捷方便。RFID 终端接入通信网络,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传感器:是用来感知信息采集点的环境参数,它可以感知热、力、光、电、声、位移等信号,为物联网系统的处理、传输、分析和反馈提供最原始的信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传感器正逐步实现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同时,我们也正经历着一个从传统传感器到智能传感器再到嵌入式Web 传感器不断发展的过程。
无线传感网(WSN ):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以其低成本、微型化、低功耗和灵活的组网方式、铺设方式以及适合移动目标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物联网正是通过遍布在各个角落物体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感器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感知整个物质世界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ZigBee 技术:是基于底层IEEE 802.15.4标准,用于短距离、小范围、低传输数据速率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定义
安全层和应用层,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精确了网络层、
农业、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学、消费和家用自动化、道
路指示和安全行路等众多领域。
IPv6:是将物联网建立在数据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采用IP 网作为承载网络。IPv6作为下一代IP 网络协议,具有丰富的地址资源,能够支持动态路由机制,可以满足物联网对网络通信在地址、网络自组织以及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IPv6协议栈过于庞大复杂,无法直接应用到传感器设备中,需要对IPv6协议栈和路由机制作相应的精简,才能满足低功耗、低存储容量和低传送速率的要求。
随着信息感知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融合与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促进了物联网的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发展,造福于快速发展和推广,
人类社会,实现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望。
2物联网业务对通信网络的影响
物联网一般被分为3个层次,即感知层、传送层和应用层。涉及的技术范围非常广泛,感知层将感知、采集网络覆盖范围内监测对象的相关信息及监测数据发
网关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将感送给网关,
分析和处理。网关主要完成无线传知数据进行传输、
感器网络配置与组网、协议转换、地址映射和数据转发
也可以集成安全和计费等功能。等功能,
传送层是建立在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基础上,
3G 、PSTN 、Wi -Fi 通信技术,综合使用2G 、有线宽带、实现有线与无线结合、宽带与窄带结合、感知网与通信
网结合。现有的通信网络是以承载人与人的通信为主的,其设计和建设都是围绕着人的通信模式。进入物联网发展的时代,不但会产生大量的通信节点,而且这些节点的通信特征与现有通信方式不同,会对网络带来压力,同时,通信网络需要支持对物联网节点的管理。通信网应向着支撑物联网应用规模有序发展的目标演进,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业务分阶段、逐步进行网络改造。量的增加,
物联网业务发展的初期,业务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现有网络承载物联网业务,网络不作大的改动,网络参数基本不变;随着物联网应用规模的增加对网络资源如码号资源、传输资源等造成较大压力,这时需要对网络进行部分改造,使得网络侧能区别物与物的通信,采取不同策略,缓解网络压力,保障业务质量;物联网业务规模化后,将产生与其他通信相互干扰的问题,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对通信SLA 要求较高的物联网应用,可考虑逐步采用物理或逻辑隔离的网络承载,如建设独立的接入网,在核心网中划分专门的互联子网等。接入单元是将感知的数据传送到通信网的关键设备,运营商需要进行掌控,根据网络的要求和用户的需求,引导设备生产厂商进行开发,将物联网的应用推向深入。
物联网的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特定服务。应用层包括中间件和应用,中间件层面,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将结合网络的运营能力开发进行应用集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应用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物联网的发展要依赖应用的驱动,对于行业市场,采取与产业链合作,鼓励合作伙伴积极推进。通信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则更多的是发挥运营优势,开发标准化应用,如视频监控应用、定位应用等,这些标准化应用又可以作为物联网的基础能力提供。
物联网发展的目的是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控制技术将会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联网应用。各种行业和家庭应用的开发将会推动物联网的普及,也将给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带来利润。同时我们知道,每一种物联网应用都有不一样的业务特性,每一种网络优化方
www.ccatv.com
29
法也不会都适合每个物联网应用,因此,我们要在对当前和未来不同场景下的物联网业务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来部署,对物联网应用的业务需求进行梳理,提炼出具有导向性的业务特性类别,以满足不同物联网应用的需求。针对通信网络的优化以适应物联网的发展,主要从物联网业务模型、海量终端接入、数据传输优化和通信网络移动性管理机制优化等方面展开。通信网络的设计通常针对通信业务进行系统仿
FTP 业务模型、HTTP 业务模型、真,如VoIP 业务模型、流媒体业务模型,同时以往的通信系统针对通信终端
分布位置和密度进行优化,而物联网则有明显差异,如单位面积下可能有海量终端部署,终端使用地域更广泛等。这样物联网系统的性能无法通过电信网业务模型的仿真评估,就要针对物联网典型业务的流量重新构造模型。
海量终端是物联网系统的重要特征,经常会出现采集数据集中上传,占用大量的资源甚至发生拥塞等。因此,针对物联网通信的特点,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系统结构和业务特征,对物联网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以保障通信网络性能。3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
通信网络运营商、有线电视网络都在发挥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对于不同层采取不同的策略,与产业链各界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业务快速发展。积极向物联网计算控制单元延伸,掌主导物控物联网的核心点和制高点即计算控制能力,联网未来的发展。各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布局,构建物联网运营平台,主要包括:业务受理、开通、计费,网络
信息采集、存储、计算、展示,行业的节点配置和控制,
应用集成等。作为无线传感网络与互联网之间重要的
本地化中央信息处理中心,集成产业链的上下游系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信级物联网运营服务。
未来的物联网运营平台应以云计算为核心,实现网络节点的配置和控制、信息的采集和计算功能,采用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云应用作为物联网运营平台的一部分,也可以集成第三方行业应用,在技术上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实现多租户,让一个物联网行业应用的多个不同客户计算能力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共享存储、营成本,而多个客户之间在共享资源的同时又相互隔离,保证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物联网中用户占用的通信运营商资源是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的,采用云管理的弹性资源伸缩机制,支持按需计费功能,按用户的资源动态变化生成计费清单,同时提供用户管理、安全管
服务水平协议(SLA )等功能。理、
物联网运营平台架构是面向各行各业、大数据量、
高性能计算的信息处理系统,应以行业为突破口,将云构平台的网络节点配置和监控功能向计算功能延伸,
与行业应用提供商合作,按云平台接建行业计算模型,
口标准规范集成,形成物联网运营平台。不断拓展云
应用的行业领域,优化云平台服务和计算模型,提升云管理能力,以增强物联网运营平台应对业务量不断增长的要求。随着物联网应用和用户规模的扩大,建立在云计算上的物联网运营平台的作用也越明显,也就越能发挥通信网络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价值。通过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的建设,将使通信网络运营商从提供简单的网络传输通道转向提供物联网发展所需的计算和控制能力。然而云计算系统目前如现有云计算系统的部署相对分散,也面临诸多挑战,
云计算系统之间的交互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等。4
物联网的发展是社会信息化的延伸通过对通信网络的优化和改造,广泛开发利用人
类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资源,推动物联网的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是信息化向物理世界的进一步推进,将使得当前需要由人操作的电子产品组成的通信网络,延伸和扩展到包括无需由人操作的更多的物品联通在内的网络,这一网络将成为未来信息化的承载网络。
物联网是信息的承载网络,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
这样来看待物联网,就能够充分认识到的深度信息化,
物联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重视物联网在各
。当前的信息行各业中的应用,而不只是“物物相联”虽然网络基础设施已日益完善,但离“任何人、任化,
务时候、任何地点”都能接入网络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即使是已接入网络的信息系统很多也并未达到互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未来的物联网,不仅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网络的随时、随地可获得性大为增强,接入网络的关于人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性也更高,并且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系统也达到了广泛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性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大,人类与周围世界的相处更为智慧。未来的物联网不仅能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并且通过运用云计算等思想,借助科学模型,广流程,
泛采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技术整合和深入分析收集到的海量数据,以获取更加新颖、系统且全面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解决特定问题,使人类能更加智慧地与周围世界相处。
为了促进物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
30
www.ccatv.com
《中国有线电视》2012(01)CHINA DIGITAL CABLE TV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022(2012)01-0031-05
·数字电视·
IP 数字电视节目的远程传输
实践及技术分析
□缪春伦,李皓辉(宁波北仑广播电视中心,浙江宁波315800)
要:基于MSTP 和IP 城域网络两种主流的运营网络,介绍IP 数字电视节目传输的几种常用方法,并
就各自特点和容易产生故障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力求为IP 数字电视节目的远程传输提供一套比较完摘
整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IP ;数字电视;组播;MSTP ;流量工程
Practice and Analysis for IP Digital TV Remote Transmission
lun ,LI Hao-hui □MIAO Chun-(Beilun Broadcast and Televison Centre ,Zhejiang Ningbo 315800,China )
Abstract :IP digital program transmission methods for two major operator networks of MSTP and IP metro net-work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ne to failure causes are analyzed ,a valid solution for transmission IP digital TV remote programming is proposed.Key words :IP ;digital TV ;multicast ;MSTP ;traffic engnineer
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具有灵活性、可靠性、易低投入等特点,在目前的数字电视平台建设及更维护、
新换代中广泛采用,逐渐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针对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的节目备份和传输也是广电运营商关心的问题。与传统的数字电视ASI 接口的
TS 流不同,IP 构架的数字电视平台输入输出的是GBE 接口的IP 数据流,使得IP 信号的数字电视节目在广泛普及的IP 网络上进行传输成为可能,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输设备的投入,方便了节目的传输,提高了节目调度的灵活性,但传输技术的变化也使过去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力,抢占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制高点,通信运营商以及广参考文献:电网络在物联网建设中充分发挥各自技术和网络优
积极支持和推动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在现有的基础势,
上进一步加大参与物联网建设的力度,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网络系统中的开发和应用,深化全社会的知识共享程度,以信息和知识含量更高的处理方式提高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推动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信息社会的形成。
作者简介:缪春伦(1968-
李皓辉(1983-
[1]诸瑾文,王
-5.
艺.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物联网的
.电信科学,2010,(4):1总体架构和发展[J ]
[2]赵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
[J ].电信科学,2010,(6):48-52.
[11-22]收稿日期:2011-
),mail :miao_cl@163.com ;男,国家软考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电双向网络,E-),男,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传输技术工作。
www.ccatv.com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