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师中心稿)

             四川省西充县义和初中    何春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我个人对多媒体教学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影响的探索中,我觉得我们的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应该真正地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思索的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在谈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说得简单一些,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画面等资源。但说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所要充分利用的不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所调动的学生资源,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学生资源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必须与此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认同、思维等才能让多媒体本身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学生课堂上有利的学习资源,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让物有所用,才有所值。

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倘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闲游,或曲径通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

中学的古诗文,韵味隽永,蕴意深远。在教学上往往注重学生对其意境的领悟,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这是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在古诗的教学中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配合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近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有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在《清平乐·村居》中有表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温馨、惬意,也有表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童趣;在《相见欢》中有表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寂惆怅、亡国哀楚……这幅幅画面带来的惊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边读边赏,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不少学生甚至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在音乐声中背诵起来,其情可塑,其意也明。取得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丰富语文情感

除了利用演示图片之外,还可添加背景音乐来深化诗歌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中学的古诗文,或气势雄伟,或意境开阔,或如大江东去的豪放,或似晓风残月的清丽,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乐朗读的欲望。在教《爱莲说》时,因此文文辞清丽,感情端重高雅,同时又流露出对当时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的淡淡忧郁,配合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使乐曲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君子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试配后,朗诵的同学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其他的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奔放流畅的二胡曲《良宵》,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伴随着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学生沉浸在音乐与作品交织构成的意境中,纷飞思绪,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升华感情的目的。

激励主动思索

在初中语文一册《提醒幸福》一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构建,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幸福观――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后,出示两组画面并配以恰当的解说:这是在昏黄的烛光下睁大渴求知识的双眼的贫困山区的儿童,这是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知识的阳光的城市中学生;这是战火纷乱中正蜷缩在教室墙角躲避战火的伊拉克学生,这是坐在电脑前吮吸着宽带网络带来的全新知识和信息我国的女学生。此时此刻的你,又觉得幸福是什么?什么又是真正的幸福呢?引导学生从这两种别样的生活中读出什么,悟到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当时教室出奇得静,或低头沉思,或昂首畅想,或脸露深情,或面呈严峻。有的同学说:平淡、温饱原来是一种幸福。有的同学说:我感到平淡的学习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呀。有的同学说:我感到此时正在网络教室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幸福。有的同学说:此时,我真的很幸福,因为这是我们上的第一堂多媒体教学课……

这里我充分利用画面的强大反差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幸福、去理解幸福、去品尝幸福,继而与文章主旨、老师用意达成一致。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出课堂上学生资源,使这两种资源有效结合,有力地促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充分地感受,流露出自己的真情,达到了意想的教学目的。

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地挖掘多媒体教学中宝贵的学生资源,因为他们既有的知识经验和积极探究的愿望都应该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作者简介

县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负责人

Tel:0817-4465225

             四川省西充县义和初中    何春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我个人对多媒体教学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影响的探索中,我觉得我们的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应该真正地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思索的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在谈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说:“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说得简单一些,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画面等资源。但说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所要充分利用的不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所调动的学生资源,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学生资源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必须与此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认同、思维等才能让多媒体本身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学生课堂上有利的学习资源,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让物有所用,才有所值。

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积极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处于轻松的状态,让学生从进入课堂开始,就仿佛倘徉在语言形象的园林之中,或信步闲游,或曲径通幽,得陶醉之情趣,尽求索之愉悦,走上一条充满轻松,愉快的学习道路。

中学的古诗文,韵味隽永,蕴意深远。在教学上往往注重学生对其意境的领悟,因生活时代、场境的局限,这是现在的学生很难做到的。所以我在古诗的教学中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与古诗意境匹配的优美图片。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配合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幻灯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投影上的画面融为一体,近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表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树梨花开”的神奇,有表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奇伟;在《清平乐·村居》中有表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温馨、惬意,也有表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童趣;在《相见欢》中有表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孤寂惆怅、亡国哀楚……这幅幅画面带来的惊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边读边赏,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不少学生甚至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在音乐声中背诵起来,其情可塑,其意也明。取得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

丰富语文情感

除了利用演示图片之外,还可添加背景音乐来深化诗歌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中学的古诗文,或气势雄伟,或意境开阔,或如大江东去的豪放,或似晓风残月的清丽,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乐朗读的欲望。在教《爱莲说》时,因此文文辞清丽,感情端重高雅,同时又流露出对当时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的淡淡忧郁,配合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使乐曲与文章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君子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试配后,朗诵的同学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其他的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奔放流畅的二胡曲《良宵》,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伴随着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学生沉浸在音乐与作品交织构成的意境中,纷飞思绪,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升华感情的目的。

激励主动思索

在初中语文一册《提醒幸福》一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构建,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阐述的幸福观――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后,出示两组画面并配以恰当的解说:这是在昏黄的烛光下睁大渴求知识的双眼的贫困山区的儿童,这是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知识的阳光的城市中学生;这是战火纷乱中正蜷缩在教室墙角躲避战火的伊拉克学生,这是坐在电脑前吮吸着宽带网络带来的全新知识和信息我国的女学生。此时此刻的你,又觉得幸福是什么?什么又是真正的幸福呢?引导学生从这两种别样的生活中读出什么,悟到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当时教室出奇得静,或低头沉思,或昂首畅想,或脸露深情,或面呈严峻。有的同学说:平淡、温饱原来是一种幸福。有的同学说:我感到平淡的学习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呀。有的同学说:我感到此时正在网络教室享受着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幸福。有的同学说:此时,我真的很幸福,因为这是我们上的第一堂多媒体教学课……

这里我充分利用画面的强大反差去拨动学生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幸福、去理解幸福、去品尝幸福,继而与文章主旨、老师用意达成一致。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导出课堂上学生资源,使这两种资源有效结合,有力地促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充分地感受,流露出自己的真情,达到了意想的教学目的。

在当今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要充分地挖掘多媒体教学中宝贵的学生资源,因为他们既有的知识经验和积极探究的愿望都应该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作者简介

县级科研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负责人

Tel:0817-4465225


相关文章

  •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 两种性 ...查看


  • 教育技术学笔记
  • 教育技术学笔记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工业社会)技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物质设备.生产工具. (信息社会)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 ...查看


  • 网络阳光了语文课堂
  • 网络阳光了语文课堂 月山毕明娟 一本教科书,一只粉笔,就是一节语文课堂.传承了多少年,沉默了多少年.新世纪到来,网络就像一缕阳光,把语文课堂变得五彩纷呈. 网络利用其文字.图片.声音,动作,能把学生完全带入到一个模拟的真实世界.学生通过自己 ...查看


  •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
  •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1.简述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教材P1)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技术(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技术(智能形态)两大类. 2.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的5个方面是什么?(教材P2 ...查看


  • 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信息化教学的背景 2.知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3.熟悉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4.建立良好的教学技术意识 关键词 农远工程: 教育技术: 课程: 评价 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1.发展趋势: ...查看


  • 信息化助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
  • 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新时期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的必然举措.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对职业教学改革和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北京市外事学校正处于信息化.市场 ...查看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马静)
  • 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音乐教育 论文作者:马静 作者单位:沭阳县东小店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郑重承诺:本论文是本人原创,没有抄袭他人,并没有在期刊杂志上 ...查看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化现象及对策
  • 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已成为当前教师们的热门话题,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其间存在许多误区,使整合的观念.模式及效能产生"异化",笔者就此作一些分析. ● 不理解整合的内涵――整合观念的异化 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教授 ...查看


  • 小学电教工作计划
  • 第一篇:农村小学电教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电化教育设备用到实处,切实抓好现代远程教育为全校教师服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年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