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护理常规
一、 烧伤病人入院护理常规
1、 初步了解伤员烧伤原因、时间、程度、部位,如果收治大批伤员、应向有关医院领导汇报,以便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2、 按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抗休克,呼吸困难者随时作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清创等急救处理。
3、 根据病情准备病室及病床,调节好室温,维持28-32℃相对湿度在24%左右。
(1) 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隔离病房,中、小面积烧伤病人可两人住一隔
离病房,进行创面或床边隔离;
(2) 大面积烧伤者,于休克期后病情稳定卧翻身床,小儿大面积烧伤,会阴部
烧伤及环形烧伤者可选用小儿人字床;
(3) 大面积烧伤者,床上铺胶单,再铺上消毒床单;中、小面积烧伤者,在烧
伤部位铺胶单及消毒中单。
4、 病人的初步处理
(1) 中、小面积烧伤病人,除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外,创面的处理可用碘伏、
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消毒棉球吸干水份,采取包扎或暴露疗法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2) 大面积烧伤者,作以下处理:
① 休克者进行及时抗休克处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协助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②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进行输液或输血;
③ 呼吸道烧伤者,予以气氛吸入,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④ 停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液量;
⑤ 病情稳定后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
5、 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后,即可安置病人入病房,招待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6、 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 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1、 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思想情况,解除顾虑,争取病人的配合。
2、 入院后即查体温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4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一次。
3、 入院后即测体重,以后每周1次,重伤者除外。
4、 头面部烧伤者,注意保护角膜,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四环素软膏滴眼和涂眼角膜。
5、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1-2次。
6、 能进食者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7、 保持倒向皮肤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等清洁皮肤。
8、 休克、烦躁、意识不清等重症口才,注意安全,防坠床。
9、 会阴部烧伤或女病人,便后须清洗,烧伤者应使用消毒便器。
10、 定期翻身,避免创面长期受压。
11、
12、
根据南方天气潮湿的情况,创面可持续使用热风吹,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指导和协助恢复期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三、 休克期的护理常规
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防治休克。
2、 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并记录,有异常即通知医生处理。
3、 严密观察病情,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尿比重及PH 值。
4、 注意保暖,维持室温在28-32℃。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烧伤者,准备气管切开、吸痰用物及氧气。
6、 熟悉烧伤抗休克液体疗法,并根据病情调节补液速度和量。
7、 注意保护创面,做好创面护理。
8、 腹胀、反复呕吐者,及时留置胃管以进行胃肠减压。
9、 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充分休息。
四、 感染期的护理常规
1、 按烧伤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态等。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注意脉率和节律的变化要,警惕中毒性心肌炎的出现。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变化,及早发现败血症和呼吸道感染的征兆,以便进行治疗。
3、 烦躁、意识模糊者注意安全,防坠床。
4、 注意饮食护理:对腹胀、腹泻、肠麻痹等胃肠功能紊乱者,应限制进食量或禁食,
按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做好腹胀、腹泻的护理。
5、 按医嘱及时准确的进行抗生素的治疗。
6、 创面的护理按创面护理常规护理。
五、 恢复期护理常规
1、 鼓励病人克服困难,进行功能锻炼。
2、 初愈的创面避免外伤,保持清洁,不能强行剥去痂皮,对未完全愈合的创面可外擦
红汞和炉艮散,用纱布覆盖,养活感染。
3、 指导进行功能锻炼,进行体疗、理疗,减少疤痕形成。
六、 烧伤创面护理常规
(一) 包扎创面护理
1、 肢体包扎疗法者,注意肢端血运情况。
2、 敷料渗湿者应及时更换,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养活感染。
3、 有高热、疼痛加剧、臭味者,报告医生及时观察处理。
4、 抬高患肢,保持清洁,防污染。
(二) 暴露创面的护理
1、 维持室温28-32℃,勿受凉。
2、 床上被单及敷料需经灭菌处理。
3、 环形烧伤使用翻身床定时翻身,使前后创面交替暴露,创面不得覆盖
任何敷料被单。
4、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外涂有效抗生素药物。
5、 发现痂下积脓随时处理。
6、 肢体环形烧伤者,注意末梢循环,躯干环形烧伤者注意呼吸情况,必
要时切开减压。
7、 接触创面注意无菌操作防感染。
(三) 浸泡创面护理
1、 浸泡前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并嘱大小便。
2、 调节室温,避免受凉。
3、 调节水温至38-40℃,常用1:5000高锰酸钾、0.1%洁尔灭或生理盐
水。
4、 浸泡前口服糖水或牛奶。
5、 浸泡过程密切观察面色、脉搏、呼吸,有异常即停止浸泡,对症处理。
6、 浸泡后即吸干水份,根据需要作创面的处理。
(四) 热风治疗创面护理
1、 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先开电热,1-2分钟后再开电扇。
2、 热风档需交替使用,防止烧坏。
3、 定时调节风速和电热。
4、 定期清洁进风过滤网,保持清洁。
5、 肉芽创面不可暴露直接吹热风,防坏死。
6、 持续使用,不可间断。
七、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
(一) 会阴部烧伤护理
1、 双大腿外展,使会阴部创面充分暴露。
2、 大小便器应经消毒方能使用。
3、 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清洁。
4、 大小便污染创面时应清洁创面。
(二) 头面部烧伤护理
1、 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注意呼吸道通畅,备好气管切开、吸痰等用
物,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按医嘱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
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
2、 颈部烧伤者,可在肩部垫一枕,保持颈部过伸位,以充分暴露创面。
3、 眼部护理
(1) 及时清洗分泌物,定时滴眼药水,保持眼部清洁。
(2) 眼睑外翻时,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防止角膜感染。
(3) 俯卧时防止眼部受压,涂眼膏保护。
4、 耳部护理
(1) 耳廓表面凹凸不平,易藏污垢,需用棉签吸干渗出液,保持
干燥。
(2) 侧卧时应防受压,防止发生耳软骨炎。
(3) 包扎时注意外耳位置,耳廓周围用纱布垫好,勿使受压,如
炎症加剧,尽可能不使用包扎法,局部用抗生素芗控制。
5、 鼻部护理
(1) 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及时拭净分泌物。
(2) 鼻孔内滴入少量石腊油,防止分泌物粘结堵塞。
(3) 鼻粘膜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液滴鼻。
6、 口腔护理
(1) 由于早期水肿,可使上下唇外翻,致口腔粘膜暴露在空气中,
需经常拭去分泌物及脱落之粘膜。
(2) 保持口腔清洁,有溃疡或霉菌生长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八、 特殊原因烧伤的护理常规
(一) 化学烧伤
1、 强碱烧伤
(1) 迅速除去污衣,用大量流水冲洗后,用弱酸(0.5%-5%醋酸)
中和创面余碱,再用水冲干净。
(2) 如为石灰烧伤,先将石灰粒除去后再用水冲洗,以免石灰遇
水后产热,加重烧伤。
(3) 眼部烧伤,立即用清水或外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3%硼酸
水冲洗抹干,滴抗生素眼药水或涂四环素眼膏。
(4) 水疱皮应剪除,以免所含碱液加深损害。
(5) 碱类烧伤创面深度不易观察,帮对深度烧伤的创面应尽早切
痂、削痂、暴露创面以便观察。
(6) 误服强碱,可服生蛋清、牛奶或服稀酸0.5%盐酸500毫升等,
禁忌洗胃。
2、 强酸烧伤
(1) 迅速脱去污衣,彻底冲洗,再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再用清水洗净。
(2) 如为氟氢酸烧伤,局部彻底冲洗后,用1%普鲁卡因加5-10%
葡萄糖酸钙行创面周围皮下浸润。
(3) 误服强酸,即服生蛋清、牛奶、速效、氢氧化镁凝胶(氢氧
化铝),禁忌洗胃及服碳酸氢钠,以免胃肠胀气而引起穿孔。
(4) 眼部烧伤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外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后,涂上
眼膏后请专科处理。
3、 磷烧伤
(1) 大量清水冲洗后,湿布包扎,与空气隔绝,以防继续烧伤,
禁用油脂敷料,干纱布或2-5%碳酸氢钠湿敷。
(2) 创面涂1%硫酸铜(两者反应后生成磷化铜呈黑色颗粒),等
磷化铜颗粒清除干净后,再用大量清水或过氧化氢溶液清洗,
以免硫酸铜吸收后中毒。
(3) 用湿透的纱布或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纱布掩盖口鼻,防
止磷燃烧产生的烟雾吸入而中毒。
(4) 按医嘱大量输液,注意护肝肾治疗,深度烧伤尽早切痂皮。
(5)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磷中毒的表现,定期查肝、肾功能和测
血钙、磷、尿磷等。
(二) 电击伤
1、 迅速切断电源,或以绝缘物品使病人脱离电流,立即进行抢救。
2、 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胸外按压。
3、 结合心电图情况,按医嘱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乳酸钙等药物。
4、 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血循环及肿胀情况。
5、 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肿胀、感染、坏死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
6、 烧伤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7、 加强巡视,注意创口出血,床旁备好止血带等用物。
8、 患肢需制动,转运时特别注意,防止出血及血栓脱等并发症,
9、 非心脏复苏者,补液量应多于一般烧伤病人,补足血容量后,医嘱应
用脱水剂或利尿剂,维持尿量在每小时50毫升以上。
10、 其余护理与一般烧伤同。
九、 烧伤创面切痂植皮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
1、 按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 术前一天按常规作供皮区皮肤准备。如取头皮时术日晨需再剃眷属,
勿损伤头皮,禁用碘酒。
3、 植皮区周围皮肤需清洁剃毛。
4、 术前一天配血,备好术中需用之药物及敷料。
5、 病人送手术室后,清洁消毒病室所有物品,准备手术床。
(二) 术后护理
1、 按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 严密观察植皮区、取皮区渗血情况、末梢循环情况,不可在术肢测血
压及上止血带,以免影响植皮效果。
3、 胸部切痂者,注意包扎松紧度,过紧影响呼吸。
4、 植皮区避免受压,影响皮片生长,抬高患肢,定期翻身,注意勿拖拉
以免皮片脱落。
5、 注意饮食营养的供给,促进创面愈合。
6、 头面部包扎者应注意口腔护理,并备好吸引器。
7、 观察皮片的生长情况,皮片成活后注意功能锻炼。
十、 翻身床使用护理常规
1、 熟悉翻身床的结构、使用与安全注意事项,严防患者坠床、跌伤。
2、 定时翻身。翻身前向病人说明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3、 翻身前铺好无菌单与纱垫、骨突部位加用棉垫或海绵垫,以防发生褥疮。
4、 翻身前详细检查床的各部件,清理床周杂妥善放置输液管道,防止翻身时输液管脱
出或阻塞。每次翻身应清理创面。
5、 翻身时需二人进行,各站于床的一端,检查并旋紧床边螺丝,放下脚撑,除去安全
带及上面的床片、敷料床单等,重新调好输液速度。
6、 翻身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危重病人翻身前应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7、 头面部、颈部、呼吸道烧伤,早期翻身时,应加强观察,俯卧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以免喉头水肿,引起窒息。
8、 对休克、心衰、全身水肿、冬眠患者、腹胀等呼吸不畅者,暂不宜用翻身床。
9、 俯卧时垫好足背足趾防受压。
十一、烧伤消毒隔离护理常规
1、 工作人员空消毒隔离衣、帽及器皿,着室内鞋方能进入隔离病房,上下班用肥皂水
洗手,接触病人创面,必须先用消毒液泡手,戴无菌手套。
2、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保持病室清洁,室内墙壁、地板等定期刷洗。
4、 床单、胶单、床旁桌上用物、便盆等,分类进行清洁消毒。
5、 每天用速消净溶液清洁家俱一次,拖地两次。室内每天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次30
分钟。
6、 血压计、听诊器等固定专用,定期消毒。
7、 严格控制进入室内人员。
8、 保持室内通风。
9、 病人出院、残废或转出病室,应进行终末消毒;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用2%速消净
浸泡;床垫、翻身床等用烟薰消毒;家具用2%速消净刷洗干净,再烟薰消毒;地板、窗台、墙壁用洗衣粉刷洗,清水冲净。
烧伤护理常规
一、 烧伤病人入院护理常规
1、 初步了解伤员烧伤原因、时间、程度、部位,如果收治大批伤员、应向有关医院领导汇报,以便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
2、 按医嘱进行静脉输液、抗休克,呼吸困难者随时作气管切开、留置尿管、清创等急救处理。
3、 根据病情准备病室及病床,调节好室温,维持28-32℃相对湿度在24%左右。
(1) 大面积烧伤病人,安排单人隔离病房,中、小面积烧伤病人可两人住一隔
离病房,进行创面或床边隔离;
(2) 大面积烧伤者,于休克期后病情稳定卧翻身床,小儿大面积烧伤,会阴部
烧伤及环形烧伤者可选用小儿人字床;
(3) 大面积烧伤者,床上铺胶单,再铺上消毒床单;中、小面积烧伤者,在烧
伤部位铺胶单及消毒中单。
4、 病人的初步处理
(1) 中、小面积烧伤病人,除按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外,创面的处理可用碘伏、
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消毒棉球吸干水份,采取包扎或暴露疗法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2) 大面积烧伤者,作以下处理:
① 休克者进行及时抗休克处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协助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②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进行输液或输血;
③ 呼吸道烧伤者,予以气氛吸入,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
④ 停留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总结24小时出入液量;
⑤ 病情稳定后协助医生进行创面处理。
5、 病人进行初步处理后,即可安置病人入病房,招待各种治疗、护理操作要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6、 认真书写护理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 烧伤病人的基础护理
1、 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思想情况,解除顾虑,争取病人的配合。
2、 入院后即查体温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4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一次。
3、 入院后即测体重,以后每周1次,重伤者除外。
4、 头面部烧伤者,注意保护角膜,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四环素软膏滴眼和涂眼角膜。
5、 加强口腔护理,每日1-2次。
6、 能进食者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7、 保持倒向皮肤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等清洁皮肤。
8、 休克、烦躁、意识不清等重症口才,注意安全,防坠床。
9、 会阴部烧伤或女病人,便后须清洗,烧伤者应使用消毒便器。
10、 定期翻身,避免创面长期受压。
11、
12、
根据南方天气潮湿的情况,创面可持续使用热风吹,保持创面干燥清洁。 指导和协助恢复期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三、 休克期的护理常规
1、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液,防治休克。
2、 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并记录,有异常即通知医生处理。
3、 严密观察病情,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神志、尿比重及PH 值。
4、 注意保暖,维持室温在28-32℃。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烧伤者,准备气管切开、吸痰用物及氧气。
6、 熟悉烧伤抗休克液体疗法,并根据病情调节补液速度和量。
7、 注意保护创面,做好创面护理。
8、 腹胀、反复呕吐者,及时留置胃管以进行胃肠减压。
9、 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充分休息。
四、 感染期的护理常规
1、 按烧伤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精神状态等。高热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注意脉率和节律的变化要,警惕中毒性心肌炎的出现。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变化,及早发现败血症和呼吸道感染的征兆,以便进行治疗。
3、 烦躁、意识模糊者注意安全,防坠床。
4、 注意饮食护理:对腹胀、腹泻、肠麻痹等胃肠功能紊乱者,应限制进食量或禁食,
按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做好腹胀、腹泻的护理。
5、 按医嘱及时准确的进行抗生素的治疗。
6、 创面的护理按创面护理常规护理。
五、 恢复期护理常规
1、 鼓励病人克服困难,进行功能锻炼。
2、 初愈的创面避免外伤,保持清洁,不能强行剥去痂皮,对未完全愈合的创面可外擦
红汞和炉艮散,用纱布覆盖,养活感染。
3、 指导进行功能锻炼,进行体疗、理疗,减少疤痕形成。
六、 烧伤创面护理常规
(一) 包扎创面护理
1、 肢体包扎疗法者,注意肢端血运情况。
2、 敷料渗湿者应及时更换,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养活感染。
3、 有高热、疼痛加剧、臭味者,报告医生及时观察处理。
4、 抬高患肢,保持清洁,防污染。
(二) 暴露创面的护理
1、 维持室温28-32℃,勿受凉。
2、 床上被单及敷料需经灭菌处理。
3、 环形烧伤使用翻身床定时翻身,使前后创面交替暴露,创面不得覆盖
任何敷料被单。
4、 保持创面干燥、清洁,外涂有效抗生素药物。
5、 发现痂下积脓随时处理。
6、 肢体环形烧伤者,注意末梢循环,躯干环形烧伤者注意呼吸情况,必
要时切开减压。
7、 接触创面注意无菌操作防感染。
(三) 浸泡创面护理
1、 浸泡前说明目的,取得合作,并嘱大小便。
2、 调节室温,避免受凉。
3、 调节水温至38-40℃,常用1:5000高锰酸钾、0.1%洁尔灭或生理盐
水。
4、 浸泡前口服糖水或牛奶。
5、 浸泡过程密切观察面色、脉搏、呼吸,有异常即停止浸泡,对症处理。
6、 浸泡后即吸干水份,根据需要作创面的处理。
(四) 热风治疗创面护理
1、 使用前进行安全检查,先开电热,1-2分钟后再开电扇。
2、 热风档需交替使用,防止烧坏。
3、 定时调节风速和电热。
4、 定期清洁进风过滤网,保持清洁。
5、 肉芽创面不可暴露直接吹热风,防坏死。
6、 持续使用,不可间断。
七、 特殊部位烧伤护理
(一) 会阴部烧伤护理
1、 双大腿外展,使会阴部创面充分暴露。
2、 大小便器应经消毒方能使用。
3、 每次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清洁。
4、 大小便污染创面时应清洁创面。
(二) 头面部烧伤护理
1、 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者注意呼吸道通畅,备好气管切开、吸痰等用
物,并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按医嘱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2
次。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护理。
2、 颈部烧伤者,可在肩部垫一枕,保持颈部过伸位,以充分暴露创面。
3、 眼部护理
(1) 及时清洗分泌物,定时滴眼药水,保持眼部清洁。
(2) 眼睑外翻时,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保护,防止角膜感染。
(3) 俯卧时防止眼部受压,涂眼膏保护。
4、 耳部护理
(1) 耳廓表面凹凸不平,易藏污垢,需用棉签吸干渗出液,保持
干燥。
(2) 侧卧时应防受压,防止发生耳软骨炎。
(3) 包扎时注意外耳位置,耳廓周围用纱布垫好,勿使受压,如
炎症加剧,尽可能不使用包扎法,局部用抗生素芗控制。
5、 鼻部护理
(1) 保持鼻腔清洁通畅,及时拭净分泌物。
(2) 鼻孔内滴入少量石腊油,防止分泌物粘结堵塞。
(3) 鼻粘膜感染时,可用抗生素液滴鼻。
6、 口腔护理
(1) 由于早期水肿,可使上下唇外翻,致口腔粘膜暴露在空气中,
需经常拭去分泌物及脱落之粘膜。
(2) 保持口腔清洁,有溃疡或霉菌生长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八、 特殊原因烧伤的护理常规
(一) 化学烧伤
1、 强碱烧伤
(1) 迅速除去污衣,用大量流水冲洗后,用弱酸(0.5%-5%醋酸)
中和创面余碱,再用水冲干净。
(2) 如为石灰烧伤,先将石灰粒除去后再用水冲洗,以免石灰遇
水后产热,加重烧伤。
(3) 眼部烧伤,立即用清水或外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3%硼酸
水冲洗抹干,滴抗生素眼药水或涂四环素眼膏。
(4) 水疱皮应剪除,以免所含碱液加深损害。
(5) 碱类烧伤创面深度不易观察,帮对深度烧伤的创面应尽早切
痂、削痂、暴露创面以便观察。
(6) 误服强碱,可服生蛋清、牛奶或服稀酸0.5%盐酸500毫升等,
禁忌洗胃。
2、 强酸烧伤
(1) 迅速脱去污衣,彻底冲洗,再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再用清水洗净。
(2) 如为氟氢酸烧伤,局部彻底冲洗后,用1%普鲁卡因加5-10%
葡萄糖酸钙行创面周围皮下浸润。
(3) 误服强酸,即服生蛋清、牛奶、速效、氢氧化镁凝胶(氢氧
化铝),禁忌洗胃及服碳酸氢钠,以免胃肠胀气而引起穿孔。
(4) 眼部烧伤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外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后,涂上
眼膏后请专科处理。
3、 磷烧伤
(1) 大量清水冲洗后,湿布包扎,与空气隔绝,以防继续烧伤,
禁用油脂敷料,干纱布或2-5%碳酸氢钠湿敷。
(2) 创面涂1%硫酸铜(两者反应后生成磷化铜呈黑色颗粒),等
磷化铜颗粒清除干净后,再用大量清水或过氧化氢溶液清洗,
以免硫酸铜吸收后中毒。
(3) 用湿透的纱布或1:5000高锰酸钾液浸湿纱布掩盖口鼻,防
止磷燃烧产生的烟雾吸入而中毒。
(4) 按医嘱大量输液,注意护肝肾治疗,深度烧伤尽早切痂皮。
(5)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磷中毒的表现,定期查肝、肾功能和测
血钙、磷、尿磷等。
(二) 电击伤
1、 迅速切断电源,或以绝缘物品使病人脱离电流,立即进行抢救。
2、 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脏胸外按压。
3、 结合心电图情况,按医嘱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乳酸钙等药物。
4、 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肢端颜色、温度、血循环及肿胀情况。
5、 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肿胀、感染、坏死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
6、 烧伤创面进行彻底清创,按医嘱使用抗生素、破伤风抗毒素等。
7、 加强巡视,注意创口出血,床旁备好止血带等用物。
8、 患肢需制动,转运时特别注意,防止出血及血栓脱等并发症,
9、 非心脏复苏者,补液量应多于一般烧伤病人,补足血容量后,医嘱应
用脱水剂或利尿剂,维持尿量在每小时50毫升以上。
10、 其余护理与一般烧伤同。
九、 烧伤创面切痂植皮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 术前护理
1、 按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 术前一天按常规作供皮区皮肤准备。如取头皮时术日晨需再剃眷属,
勿损伤头皮,禁用碘酒。
3、 植皮区周围皮肤需清洁剃毛。
4、 术前一天配血,备好术中需用之药物及敷料。
5、 病人送手术室后,清洁消毒病室所有物品,准备手术床。
(二) 术后护理
1、 按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 严密观察植皮区、取皮区渗血情况、末梢循环情况,不可在术肢测血
压及上止血带,以免影响植皮效果。
3、 胸部切痂者,注意包扎松紧度,过紧影响呼吸。
4、 植皮区避免受压,影响皮片生长,抬高患肢,定期翻身,注意勿拖拉
以免皮片脱落。
5、 注意饮食营养的供给,促进创面愈合。
6、 头面部包扎者应注意口腔护理,并备好吸引器。
7、 观察皮片的生长情况,皮片成活后注意功能锻炼。
十、 翻身床使用护理常规
1、 熟悉翻身床的结构、使用与安全注意事项,严防患者坠床、跌伤。
2、 定时翻身。翻身前向病人说明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3、 翻身前铺好无菌单与纱垫、骨突部位加用棉垫或海绵垫,以防发生褥疮。
4、 翻身前详细检查床的各部件,清理床周杂妥善放置输液管道,防止翻身时输液管脱
出或阻塞。每次翻身应清理创面。
5、 翻身时需二人进行,各站于床的一端,检查并旋紧床边螺丝,放下脚撑,除去安全
带及上面的床片、敷料床单等,重新调好输液速度。
6、 翻身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危重病人翻身前应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7、 头面部、颈部、呼吸道烧伤,早期翻身时,应加强观察,俯卧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以免喉头水肿,引起窒息。
8、 对休克、心衰、全身水肿、冬眠患者、腹胀等呼吸不畅者,暂不宜用翻身床。
9、 俯卧时垫好足背足趾防受压。
十一、烧伤消毒隔离护理常规
1、 工作人员空消毒隔离衣、帽及器皿,着室内鞋方能进入隔离病房,上下班用肥皂水
洗手,接触病人创面,必须先用消毒液泡手,戴无菌手套。
2、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 保持病室清洁,室内墙壁、地板等定期刷洗。
4、 床单、胶单、床旁桌上用物、便盆等,分类进行清洁消毒。
5、 每天用速消净溶液清洁家俱一次,拖地两次。室内每天紫外线消毒二次,每次30
分钟。
6、 血压计、听诊器等固定专用,定期消毒。
7、 严格控制进入室内人员。
8、 保持室内通风。
9、 病人出院、残废或转出病室,应进行终末消毒;各种医疗器械物品,用2%速消净
浸泡;床垫、翻身床等用烟薰消毒;家具用2%速消净刷洗干净,再烟薰消毒;地板、窗台、墙壁用洗衣粉刷洗,清水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