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多难兴邦",让国民幸福生活的国家才会强大!

慎言“多难兴邦”,让国民幸福生活的国家才会强大!

慎言“多难兴邦”,让国民幸福生活的国家才会强大!

地震灾难发生之后,相关报道与评论以及网友跟帖中常常使用“多难兴邦”一词,个人以为不妥,因为词意中,着实包含了对于亡灵的不敬。

“多难兴邦”一词,源出自《左传·昭公四年》,说的是在春秋乱世,晋、楚、齐等诸侯国争雄天下时,楚王约晋王会盟于宋,准备强行确立自己的盟主地位,但晋王不准备与楚王会盟,发狠说:我们晋国地势险峻,又有很多高头大马,加上齐、楚二国还常常遭遇灾难,我用不着怕他们。于是有大臣劝谏晋王道:灾难对其他国家的影响难以预料,有些国家,因为常常遭受灾害、面临麻烦,反而能上下一心,变得更加强大。

但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就是这位大臣,同时还劝谏晋王说:楚国现在势力强大,大王您自己先“修德”以观其变,如果楚王也将自己强大的国力落实在“修德”上,我们晋国不能不暂时服从其号令。反而,如果楚王持国力强盛而骄奢淫逸、残暴不仁,楚国会遭到天谴,国力将持续衰退,不再有与晋国争夺盟主地位的实力。就是说,真正与兴邦有必然联系的,是“修德”,而不是多难。所谓“修德”,在中国古代是君王要善于纳谏,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整饬吏治、爱惜民力,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历史上,如果国家遭受了大的天灾,或者当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被认定为凶兆,君王就要下“罪己诏”,全面检讨自己的错误,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诺一定会改正错误,并要求天下人务必要劝谏、监督自己,以此来获得上天原谅,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自然,这样的“罪己诏”基本会沦于形式。

强调“多难兴邦”,是因为在专制时代,能否“修德”,决定权在于最高统治者,而最高统治者基本都脱离底层民众,非经大灾大难,不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省。用多难,用老百姓无边的痛苦来感动统治者稍微发一下善心,中国的老百姓,真苦。何况,不要说感动的希望渺茫,便是感动的愿望能偶尔实现,也不具有丝毫的持续性保障。同一个君王统治时期,“修德”在先,淫虐在后,这样的伤痛填满了中国史书的一页又一页。

但现代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身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不需要跪求谁将“修德”恩赐给我们,而是要主动地争取,争取使个人的意志、群体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意志、国家的意志,要尽一切力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在任何时候。

灾难,就是灾难,数万同胞在瞬息间离我们而去,悲伤,为了我们远去的同胞,让我们纯净地悲伤。不要说什么“多难兴邦”,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不要一次又一次将,这样的代价,我们支付不起;这样的寄望,多么懦弱、多么缥缈。

5月19日至5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国旗,正为我们远去的同胞而降。降旗除有表示国家哀悼、尊重生命的象征意义以外,还能通过这种仪式,告慰、警醒所有人:国民,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只有尊重国民,让国民幸福生活,邦才可兴,国才会强。

慎言“多难兴邦”,让国民幸福生活的国家才会强大!

慎言“多难兴邦”,让国民幸福生活的国家才会强大!

地震灾难发生之后,相关报道与评论以及网友跟帖中常常使用“多难兴邦”一词,个人以为不妥,因为词意中,着实包含了对于亡灵的不敬。

“多难兴邦”一词,源出自《左传·昭公四年》,说的是在春秋乱世,晋、楚、齐等诸侯国争雄天下时,楚王约晋王会盟于宋,准备强行确立自己的盟主地位,但晋王不准备与楚王会盟,发狠说:我们晋国地势险峻,又有很多高头大马,加上齐、楚二国还常常遭遇灾难,我用不着怕他们。于是有大臣劝谏晋王道:灾难对其他国家的影响难以预料,有些国家,因为常常遭受灾害、面临麻烦,反而能上下一心,变得更加强大。

但多难与兴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就是这位大臣,同时还劝谏晋王说:楚国现在势力强大,大王您自己先“修德”以观其变,如果楚王也将自己强大的国力落实在“修德”上,我们晋国不能不暂时服从其号令。反而,如果楚王持国力强盛而骄奢淫逸、残暴不仁,楚国会遭到天谴,国力将持续衰退,不再有与晋国争夺盟主地位的实力。就是说,真正与兴邦有必然联系的,是“修德”,而不是多难。所谓“修德”,在中国古代是君王要善于纳谏,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要整饬吏治、爱惜民力,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一点。

历史上,如果国家遭受了大的天灾,或者当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被认定为凶兆,君王就要下“罪己诏”,全面检讨自己的错误,向上天,向所有百姓承诺一定会改正错误,并要求天下人务必要劝谏、监督自己,以此来获得上天原谅,免得上天降罪、百姓受苦。自然,这样的“罪己诏”基本会沦于形式。

强调“多难兴邦”,是因为在专制时代,能否“修德”,决定权在于最高统治者,而最高统治者基本都脱离底层民众,非经大灾大难,不肯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省。用多难,用老百姓无边的痛苦来感动统治者稍微发一下善心,中国的老百姓,真苦。何况,不要说感动的希望渺茫,便是感动的愿望能偶尔实现,也不具有丝毫的持续性保障。同一个君王统治时期,“修德”在先,淫虐在后,这样的伤痛填满了中国史书的一页又一页。

但现代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宪法》规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身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不需要跪求谁将“修德”恩赐给我们,而是要主动地争取,争取使个人的意志、群体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意志、国家的意志,要尽一切力量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无论在任何时候。

灾难,就是灾难,数万同胞在瞬息间离我们而去,悲伤,为了我们远去的同胞,让我们纯净地悲伤。不要说什么“多难兴邦”,不要将过多悲伤以外的意义强行赋予悲伤,不要一次又一次将,这样的代价,我们支付不起;这样的寄望,多么懦弱、多么缥缈。

5月19日至5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国旗,正为我们远去的同胞而降。降旗除有表示国家哀悼、尊重生命的象征意义以外,还能通过这种仪式,告慰、警醒所有人:国民,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真正的主人,只有尊重国民,让国民幸福生活,邦才可兴,国才会强。


相关文章

  • 也谈"多难兴邦"
  • 5月16日,我在<人民日报>上读到叶小文先生的<多难兴邦>一文,沉重的心情为之一振.5月22日,又在<长江日报>上看到一篇题为<面对震灾,请慎言多难兴邦>的文章,说"多难兴邦&quo ...查看


  • 12.9爱国运动演讲比赛稿
  • 77年的今天,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让我们一起缅怀!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忆,那灰色的年轮> 光阴逝水,转眼间已近年末,在这个肃杀的季节中,有一个猩红的日子警醒着我们-- ...查看


  • 如何理解,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语出<论语·里仁>,言约意丰,含义警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君子的言要讷,君子的行要敏.讷言并不是内心的迟钝木讷,而在于由思想深沉形成的一种浑厚含蓄.聪敏也不是先天的生而知之,而是在 ...查看


  • 历史的坐标制胜的法宝
  •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是一座光辉的历史坐标,也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在纪念"三大"召开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和探研"三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 ...查看


  • 张贵峰|七里河慎言"可抗百年一遇洪水"
  • 河北省邢台市七里河市区段在经历"7·19"洪水侵袭后,市七里河管委会成立抢险突击队,开展清淤.固堤.排险等多项工作.<邢台日报>报道称,七里河市区段河道已恢复抗御百年一遇洪水能力. 如果上述报道完全属实,当然 ...查看


  •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修身
  • 践行"三严三实"贵在修身 "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告诫,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 ...查看


  • 做四有军人士官党员思想汇报
  • 篇一: 习主席在古田会议上提出对新时代军人的要求"牢记强军目标,争做四有军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作为一名解放军的后备军官,响应强军号召,献身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义 ...查看


  • 慎言"多数人暴政"
  • 在反思当下中国社会是否存在多数人暴政这一民主之缺陷时,我们应该考虑更有价值的话题――如何来完善保障民主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石 去年下学期,郁建兴教授和我一起给本科二年级的同学开设了一门课程――<政治学经典著作选读>.我们要求同学阅读 ...查看


  • 良言佳句: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 海河佳园真诚欢迎你 QQ:101888799  公众号:hhjy988 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梁文道 在一半的时间里,我不能没有人,在另一半的时间里,我又觉得无所谓,这不在于我爱你多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