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压岁钱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关于压岁钱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文悦(四年级三班)

课题组成员:姚芊羽 郭思硕 谢优(四年级三班)

课题指导老师:高洋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课题的来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压岁钱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家长把钱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怎样合理地花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金钱观,而不是胡乱挥霍,现在如何利用压岁钱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次的调查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好压岁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孩子压岁钱多了,反映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何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和品德就显得异常重要。而我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非常薄弱,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的理财教育。父母借陪伴上小学的孩子到银行存压岁钱,让孩子亲手开设自己第一个存折,引导他们尝试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理财的经历与乐趣,进而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把多余的钱存到银行里,既可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能让孩子们知道理财中积少成多的道理和过程,更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能够对现在孩子对压岁钱的使用状况有一个大体了解,通过分析,能够引起自己以及同学们对金钱的认识,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 课题的研究计划

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谈

2、 课题进程的安排

1、2月22日 准备问卷

2、2月24日 进行访谈

3、2月27日 进行问卷调查

4、2月28日 整理内容

3、 课题任务 姚芊羽 –统计 郭思硕—调查

谢优—调查 张文悦---结题报告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内容摘要:

对于压岁钱,孩子们有不同的用途,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 用于新学期学习用品的置备

2、 用于买些衣服、鞋子、零食等生活用品

3、 存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4、 用于父母、朋友的生日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共调查50名孩子,44%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1条;36%

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2条;13%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3条;7%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4条。

关键词 : 压岁钱 生活水平 正确使用 勤俭节约

研究结论:

年年春节年年过,年年都有压岁包。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小辈的爱和希望.

压岁钱的来历及含义:

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行的。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压岁钱”从何而来?传说有二。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二说,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到清代,才有儿童庆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至民国,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00铜元,以示“长命百岁”,建国后才用纸币,以示祝福.

压岁钱是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通过整理资料,觉得今天的压岁钱的确可以引发人们多种角度的分析。

(一)有关压岁钱最有意义的消费:

寒冬助学热线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特困孩子从寒冬助学热线中感受到了爱心和温暖。春节期间,爱心依旧,爱心热线再次传出感人故事。昨天中午,寒冬助学热线接到了一位8岁小男孩的电话,他要把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全部捐献给贫困失学儿童,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个孩子名叫张哲宇,今年8岁,在扬子第三小学读二年级。张哲宇在电话中用稚嫩的声音告诉记者,他今年过年从长辈那里收到了200元的压岁钱,本以为要“上交”给爸爸妈妈的,没想到父母允许他自由支配。第一次可以自由支配这么多钱让张哲宇非常兴奋,可是应该怎么花,又成了他的难题。张哲宇想到以前在外婆家听外婆给他说过本报报道过的一些贫困失学儿童的不幸遭遇,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钱上不起学。富有同情心的张哲宇便决定,要把200元的压岁钱全拿出来捐献给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

张哲宇把主意和爸爸妈妈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告诉张哲宇,可以通过本报寒冬助学热线帮助他寻找合适的捐赠对象。张哲宇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听到孩子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感到吃惊又高兴,真没有想到孩子可以想得这么远,这让他们做家长的也感到很骄傲。

(二)家长的期望:

春节过后,孩子们最高兴了。他们的口袋又被压岁钱给鼓了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孩子们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压岁钱”该如何“压岁”正日益成为父母们关注的烦心话题。懂事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书店去买书看,增闻广识;而稍显幼稚的孩子便会买成堆的玩具,浪费不说,有些还会带来安全问题。

今年也出现了一些新花样,不少家长和长辈改送孩子“压岁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体现了长辈对孩子们的一片期待。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父母们真正希望的是,孩子们能在春节的快乐中得到成长。

(三)压岁钱压弯了谁的腰?

春节随着正月十五的来临也即将告一段落了,而在这其中穿梭不停的走亲串户、“团圆饭”、“压岁钱”也让老百姓足足地体味了一把消费的“快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压岁钱这“约定俗成”的惯例也“水涨船高”。给少了嫌小气,给多了承担不起,原本是表心意、图吉利的事情,如今却开始成为人们过年期间的一种心理负担,而逐年递增的压岁钱数额,孩子们又如何面对呢———“起步价”逐年升级压岁钱年年免不了,过年收压岁钱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但大人们对压岁钱却有点“审美疲劳”了。

十年前,10元、20元的压岁钱就是大手笔了。三四年前,压岁钱的“起步价”已经提到了50元,而今年的红包中已经难见红色之外的票子。

看着小孩子们手举着厚厚的红包,100元出手开始略显寒酸。刚走出校门的吴叔叔想给自己的外甥、侄女表一下心意,每人200元的红包,没想到刚出手,年终奖就所剩无几。小吴庆幸家里小孩不多,要不工资奖金会被全部掏空。

外企工作的刘阿姨 说:“去年春节拿出100元的红包时,发现周围亲戚朋友们出手的红包都比自己的厚,老公还为此责怪我小气丢人。今年只能随行就市,咬牙提高到了200元,明年可能就300元了。这样涨下去我迟早会‘崩盘’的。”这个春节,她孝敬两边父母各1000元,给了几家亲戚小孩子的压岁钱是200元~500元,春节人情消费就达4000多元。

王阿姨说自己每年都要送出一两千元压岁钱,“现在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以前压岁钱5块就算多的了,现在哪个红包不是两三百啊。我们家孩子不少,春节这笔钱是每年必花的。” 传统也会变味儿过年了,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着,朋友同事正月串门拜年,也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压岁钱传递着亲情和友情,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折射了长辈的慈爱,培育着后辈的孝心,使这年味就更足了,也更有人情味了。在一家国企上班的王叔叔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几百到上千,下岗职工工薪族真是有些吃不消不给还不行的难言之隐。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压岁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压岁钱也就有些变味儿了。

压岁钱看似来得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这几乎成了压岁钱现象的交换规律。以前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都穷呀,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压岁钱变了味儿,钱数逐年看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承受不起不说,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朋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和和气气的弄得个心情不快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境地。有的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使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弄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

总体说来,孩子们对于压岁钱的使用状况较良好,但也存在使用偏差的问题,比如,在网上看到有些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上网,结果与人起争端,受伤身亡等。如此看来,正确使用压岁钱显得如此重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第三部分 课题研究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百度、谷歌等网站

附件(心得体会、照片):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活动知道压岁钱所包含的人情味逐渐淡薄。以前给的压岁钱不多,但礼轻情意重,长辈与小辈间的情感真挚。现在呢?家庭的收入日益增加,这本是好事,但有少数人为显示自己的富裕,给压岁钱时一出手就是几千,从而掀起了阵阵攀比风。有的人明明生活并不富裕,却也跟着打肿脸充胖子,跟风似的把给出去的压岁钱“加倍加倍再加倍”。不断变厚的红包成为众多不太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

其次,压岁钱成了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工具。某些心术不正者为了升官发财,假借春节给压岁钱这一习俗,在上司领导的子女身上下功夫,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用自己来之不易的钱作为压岁钱给上司领导的子女,以谋求更大的私利。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拿到大笔压岁钱后,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容易遭受金钱的腐蚀。有些孩子用压岁钱到网上雇人帮他做作业,还有些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买一些价格昂贵的、平时买不起的奢侈商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平时想得到却又得不到的东西,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情可通过钱得到、做到,自然而然就在心中对金钱产生崇拜和向往,在头脑中播下“金钱万能”的种子,在不经意间酿成苦果。

而且,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来得很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几乎成了给压岁钱的规律。以前的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生活都困难,给压岁钱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的压岁钱,金额逐年上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加重了经济负担不说,

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戚之间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的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却造成了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局面。大人们的“金钱至上”观念影响了孩子,许多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样反而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

作为青少年,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新春佳节中合理利用压岁钱,力争从压岁钱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充满阳光的天地,使纯洁的心灵再不受金钱的玷污!

指导教师意见: “压岁钱”既是历史传统,又有现实意义。本课题组选取的《关于压岁钱使用的调查研究》抓住了历史,也抓住了现实。因为压岁钱有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们要传承;因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不少人对压岁钱的理解有些变味,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回归传统。本调查报告抓住了当前“压岁钱的使用”这一关键,并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很有现实意义。当然,本调查报告的调查过程相对简单,有待完善;对当前压岁钱的不正当使用的原因的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应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方面深入研究。

关于压岁钱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文悦(四年级三班)

课题组成员:姚芊羽 郭思硕 谢优(四年级三班)

课题指导老师:高洋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过程

课题的来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压岁钱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家长把钱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学会怎样合理地花钱,树立正确的理财观、金钱观,而不是胡乱挥霍,现在如何利用压岁钱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次的调查研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好压岁钱,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现在孩子压岁钱多了,反映出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如何培养孩子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和品德就显得异常重要。而我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非常薄弱,绝大多数家长没有对孩子进行过系统的理财教育。父母借陪伴上小学的孩子到银行存压岁钱,让孩子亲手开设自己第一个存折,引导他们尝试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理财的经历与乐趣,进而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把多余的钱存到银行里,既可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能让孩子们知道理财中积少成多的道理和过程,更能让孩子从小意识到理财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能够对现在孩子对压岁钱的使用状况有一个大体了解,通过分析,能够引起自己以及同学们对金钱的认识,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 课题的研究计划

1、 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谈

2、 课题进程的安排

1、2月22日 准备问卷

2、2月24日 进行访谈

3、2月27日 进行问卷调查

4、2月28日 整理内容

3、 课题任务 姚芊羽 –统计 郭思硕—调查

谢优—调查 张文悦---结题报告

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的成果

内容摘要:

对于压岁钱,孩子们有不同的用途,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 用于新学期学习用品的置备

2、 用于买些衣服、鞋子、零食等生活用品

3、 存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4、 用于父母、朋友的生日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共调查50名孩子,44%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1条;36%

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2条;13%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3条;7%的调查对象把压岁钱用于第4条。

关键词 : 压岁钱 生活水平 正确使用 勤俭节约

研究结论:

年年春节年年过,年年都有压岁包。压岁钱的真正含义不仅仅停留在这个"钱"字上,它更多地包含了长辈对小辈的爱和希望.

压岁钱的来历及含义:

据古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压岁钱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嫔妃们在春节三五结伴做掷钱游戏,宫廷钱库就散些钱给她们。此风在当时宫廷内是很盛行的。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压岁钱”从何而来?传说有二。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二说,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到清代,才有儿童庆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至民国,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00铜元,以示“长命百岁”,建国后才用纸币,以示祝福.

压岁钱是中华民族重礼仪重情谊的典型载体。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长辈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通过整理资料,觉得今天的压岁钱的确可以引发人们多种角度的分析。

(一)有关压岁钱最有意义的消费:

寒冬助学热线开通以来,越来越多的特困孩子从寒冬助学热线中感受到了爱心和温暖。春节期间,爱心依旧,爱心热线再次传出感人故事。昨天中午,寒冬助学热线接到了一位8岁小男孩的电话,他要把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全部捐献给贫困失学儿童,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个孩子名叫张哲宇,今年8岁,在扬子第三小学读二年级。张哲宇在电话中用稚嫩的声音告诉记者,他今年过年从长辈那里收到了200元的压岁钱,本以为要“上交”给爸爸妈妈的,没想到父母允许他自由支配。第一次可以自由支配这么多钱让张哲宇非常兴奋,可是应该怎么花,又成了他的难题。张哲宇想到以前在外婆家听外婆给他说过本报报道过的一些贫困失学儿童的不幸遭遇,很多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因为家里没有钱上不起学。富有同情心的张哲宇便决定,要把200元的压岁钱全拿出来捐献给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

张哲宇把主意和爸爸妈妈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他们告诉张哲宇,可以通过本报寒冬助学热线帮助他寻找合适的捐赠对象。张哲宇的妈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听到孩子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感到吃惊又高兴,真没有想到孩子可以想得这么远,这让他们做家长的也感到很骄傲。

(二)家长的期望:

春节过后,孩子们最高兴了。他们的口袋又被压岁钱给鼓了起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越来越高,孩子们的压岁钱越来越多。“压岁钱”该如何“压岁”正日益成为父母们关注的烦心话题。懂事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书店去买书看,增闻广识;而稍显幼稚的孩子便会买成堆的玩具,浪费不说,有些还会带来安全问题。

今年也出现了一些新花样,不少家长和长辈改送孩子“压岁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体现了长辈对孩子们的一片期待。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父母们真正希望的是,孩子们能在春节的快乐中得到成长。

(三)压岁钱压弯了谁的腰?

春节随着正月十五的来临也即将告一段落了,而在这其中穿梭不停的走亲串户、“团圆饭”、“压岁钱”也让老百姓足足地体味了一把消费的“快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压岁钱这“约定俗成”的惯例也“水涨船高”。给少了嫌小气,给多了承担不起,原本是表心意、图吉利的事情,如今却开始成为人们过年期间的一种心理负担,而逐年递增的压岁钱数额,孩子们又如何面对呢———“起步价”逐年升级压岁钱年年免不了,过年收压岁钱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但大人们对压岁钱却有点“审美疲劳”了。

十年前,10元、20元的压岁钱就是大手笔了。三四年前,压岁钱的“起步价”已经提到了50元,而今年的红包中已经难见红色之外的票子。

看着小孩子们手举着厚厚的红包,100元出手开始略显寒酸。刚走出校门的吴叔叔想给自己的外甥、侄女表一下心意,每人200元的红包,没想到刚出手,年终奖就所剩无几。小吴庆幸家里小孩不多,要不工资奖金会被全部掏空。

外企工作的刘阿姨 说:“去年春节拿出100元的红包时,发现周围亲戚朋友们出手的红包都比自己的厚,老公还为此责怪我小气丢人。今年只能随行就市,咬牙提高到了200元,明年可能就300元了。这样涨下去我迟早会‘崩盘’的。”这个春节,她孝敬两边父母各1000元,给了几家亲戚小孩子的压岁钱是200元~500元,春节人情消费就达4000多元。

王阿姨说自己每年都要送出一两千元压岁钱,“现在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以前压岁钱5块就算多的了,现在哪个红包不是两三百啊。我们家孩子不少,春节这笔钱是每年必花的。” 传统也会变味儿过年了,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着,朋友同事正月串门拜年,也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压岁钱传递着亲情和友情,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折射了长辈的慈爱,培育着后辈的孝心,使这年味就更足了,也更有人情味了。在一家国企上班的王叔叔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几百到上千,下岗职工工薪族真是有些吃不消不给还不行的难言之隐。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压岁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压岁钱也就有些变味儿了。

压岁钱看似来得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这几乎成了压岁钱现象的交换规律。以前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都穷呀,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压岁钱变了味儿,钱数逐年看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承受不起不说,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朋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和和气气的弄得个心情不快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境地。有的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使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弄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

总体说来,孩子们对于压岁钱的使用状况较良好,但也存在使用偏差的问题,比如,在网上看到有些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上网,结果与人起争端,受伤身亡等。如此看来,正确使用压岁钱显得如此重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第三部分 课题研究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百度、谷歌等网站

附件(心得体会、照片):

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活动知道压岁钱所包含的人情味逐渐淡薄。以前给的压岁钱不多,但礼轻情意重,长辈与小辈间的情感真挚。现在呢?家庭的收入日益增加,这本是好事,但有少数人为显示自己的富裕,给压岁钱时一出手就是几千,从而掀起了阵阵攀比风。有的人明明生活并不富裕,却也跟着打肿脸充胖子,跟风似的把给出去的压岁钱“加倍加倍再加倍”。不断变厚的红包成为众多不太富裕的家庭难以承担的经济负担。

其次,压岁钱成了某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工具。某些心术不正者为了升官发财,假借春节给压岁钱这一习俗,在上司领导的子女身上下功夫,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用自己来之不易的钱作为压岁钱给上司领导的子女,以谋求更大的私利。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拿到大笔压岁钱后,容易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容易遭受金钱的腐蚀。有些孩子用压岁钱到网上雇人帮他做作业,还有些孩子拿着压岁钱去买一些价格昂贵的、平时买不起的奢侈商品。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平时想得到却又得不到的东西,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情可通过钱得到、做到,自然而然就在心中对金钱产生崇拜和向往,在头脑中播下“金钱万能”的种子,在不经意间酿成苦果。

而且,压岁钱对孩子来说来得很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几乎成了给压岁钱的规律。以前的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生活都困难,给压岁钱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的压岁钱,金额逐年上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加重了经济负担不说,

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戚之间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的大家都和和气气的,却造成了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局面。大人们的“金钱至上”观念影响了孩子,许多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样反而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

作为青少年,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在新春佳节中合理利用压岁钱,力争从压岁钱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向充满阳光的天地,使纯洁的心灵再不受金钱的玷污!

指导教师意见: “压岁钱”既是历史传统,又有现实意义。本课题组选取的《关于压岁钱使用的调查研究》抓住了历史,也抓住了现实。因为压岁钱有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们要传承;因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有不少人对压岁钱的理解有些变味,所以我们要转变观念,回归传统。本调查报告抓住了当前“压岁钱的使用”这一关键,并做了相应的调查研究,很有现实意义。当然,本调查报告的调查过程相对简单,有待完善;对当前压岁钱的不正当使用的原因的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应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关文章

  • 中学生压岁钱状况调查报告
  • 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昨夜新收压岁钱,板方一百压枕边"„„过年啦~孩子们的钱包又成了一个个的"超级小胖",那么"小胖"们又是如何"减肥"的呢?让我们跟随这些中小 学生, ...查看


  • 关于春节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春节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罗国阳 [摘要]每个节假日人们都有不同的过法,不同的消费观念,逢年过节人人都同样有的各自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过年 消费 衣食 旅行 压岁钱 逢年过节人人都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消费水准 ...查看


  • 关于节日习俗:春节将至 教孩子用好压岁钱
  •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节日习俗:春节将至 教孩子用好压岁钱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将至,孩子们又可以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那么多的压岁钱如何让孩子们正确处理,一直是家长们头痛的问题.对金钱过分计较或滥用,都将对孩子的人生产生 ...查看


  • 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 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1 中学生消费观 2 中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 3 47 中学生课外活动调查报告 4 烟草中的有害成份和戒烟方法调查研究 5 探究实验中的碘元素 6 城市垃圾问题及对策 7 手机辐射问题研究 8 如 ...查看


  • 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 关于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金陵汇文小学 六(3)班严安 时间:2014年2月1日---2月8日 人物:20名2-5年级小学生 内容:关于压岁钱的金额与用途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朋团聚,欢天喜地的日子.人们走访亲戚,互相送礼也是不可 ...查看


  • 说说孩子们的"压岁钱"
  • <清嘉录>中说,"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祝福.只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压岁钱数额的增加,压岁钱开始成为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这么多压岁钱到底属于谁,谁 ...查看


  • 关于小学生怎样使用压岁钱的调查报告(蒋慧洁)
  • 关于小学生怎样使用压岁钱的调查报告 (桂阳士杰学校二年级69班 欧阳灵祺 指导老师:蒋慧洁) 新年即将来临,大家又将得到长辈的压岁钱.孩子们每年有多少压岁钱?这压岁钱是怎样处理的?孩子们又是怎样看待压岁钱的?我对这些问题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做 ...查看


  • 资助贫困学生方案
  • 资助贫困学生方案(一) 为切实做好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特制定当涂一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办法. 一.资助范围: 县教育局计划内录取的在籍学生(不 ...查看


  • 春节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 以下是我2007年写的春节消费状况调查报告,需要进行改动地区和数字,希望能有用,绝对不是整篇抄袭.虽然不很符合上面的写作要求.O(∩_∩)O~ 2007年春节将至,在这个传统而又重大的节日里,喜欢热闹.喜庆的家乡人民会选择怎样的方式&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