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摘 要: 在职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新思路,是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高中 语文新课程改革 提高语文能力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不少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尚未形成。而不少的职校语文老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重知识技巧的教学,轻能力形成的培养;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以听、说、读、写为标志的语文能力,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从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将语文能力培养纳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框架之中,凸显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据此,我认为,在职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新思路,是改进语文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一、理论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而推行课程改革。就语文学科而言,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侧重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应深入贯彻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构建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活动模式,促进广大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单一的语文基础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模式,促进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形成。

  1.以说促看、促听。

  现实生活是理论学习、创作思维的根本源泉。为了让自己所说的话富有时代感,让听众耳目一新,学生必然注重体验生活,注重平时的听话训练。他们首先应学会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重要信息,细细体悟说话者话语里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停顿节奏、表情动作等加以品评、质疑。这样,以练说活动促进练看、练听活动,反过来,练看、练听活动又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水平。

  2.以说促读。

  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虽然不是很强,但他们还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肯定,只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他们还是乐意在练说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的。为此,他们就会积极地准备练说活动所需的材料,就会潜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广泛阅读现代的书报杂志,并且从中筛选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强的信息材料。这样,说就带动了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采访活动,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每一小组都分成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当时正值校运会,我就借机让学生们扮成记者和体育健儿进行采访,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踊跃发言。我还结合课堂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在课上设置悬念,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全部作品。比如讲到《林黛玉进贾府》,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的内容,纷纷向我询问主人公的命运,于是我趁热打铁,向学生们推荐《红楼梦》这部名著。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各种报纸杂志,如《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让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学生不仅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以说促写。

  在准备说话材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不少材料思想性高、可读性强,拿来做讲稿挺不错,只是篇幅太长,必须经过摘要、整理;有的文章个别材料陈旧,必须以富有现代气息的材料加以替代、充实。于是,说又带动了写。这样,说话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而言之,就语文本身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二)明确说话能力训练的总目标,分阶段提出具体的阶段要求。

  在高中阶段,从高一、高二到高三,根据每一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入,学生训练能力的逐步提高,所设计的活动模式也应有所不同。在高一阶段,我着手进行如下几项课改实验活动。

  1.课前五分钟自我介绍、古诗文朗诵比赛和“我说古文经典名言”。

  开始阶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或朗读一篇自己认为较有意义的短文,然后在黑板上抄写1―2句古文经典名言并解说意思,供同学们学习。这一活动每堂课一人次,按座位号轮流。老师当场评议,挖掘学生“说”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并中肯指出其不足。

  2.每周一次说话活动课,指导学生能说会评。

  只依靠每堂课五分钟的课前活动就想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开始举行每周一次的说话活动课。这种说话活动课,唱主角的完全是学生,我只是充当总编导的角色。活动规则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设计同等数量的签条,写下座位号,请班团干部随意抽出一组学生名单(可设计为每组五名),要求抽到的同学依次上讲台对某个热门话题发表简短演讲,或讲析成语典故,或交流学习心得。每一组结束后,又当场抽出三名学生对上述五位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评论。我再对说话者和评论者分别加以简要的品评、指导。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参与说话、评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少学生参与说话活动训练的激情空前高涨。他们事先都会做精心的准备,有的谈县城的街道变化,有的介绍高职学习的体会和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训练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周记・随笔”为载体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高职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考虑到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现自我风采的特点,我遵循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的原则,探索出“周记・随笔”写作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重视策划,提出合理要求。以“创新、独特、真实”为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尝试各种文体。具体的要求是:独立写作,追求特色;形式多样,题材不限;文采为先,字迹清楚。老师一周浏览一次,挑选那些想象丰富、文采优美、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的文章,并在同班之间交流展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热爱写作的同学,其个性和创作才能在“周记・随笔”作文模式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发挥。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仅是我的一些心得。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 要: 在职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新思路,是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 职业高中 语文新课程改革 提高语文能力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由于生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不少职校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尚未形成。而不少的职校语文老师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重知识技巧的教学,轻能力形成的培养;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良好习惯的养成;重基础知识的强化,轻课外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关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表述如下:“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以听、说、读、写为标志的语文能力,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基础。”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从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出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和健全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将语文能力培养纳入专业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的框架之中,凸显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据此,我认为,在职业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探索出一条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新思路,是改进语文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一、理论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进而推行课程改革。就语文学科而言,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侧重训练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应深入贯彻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构建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的语文教学活动模式,促进广大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发展。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为促进的整体,四项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上都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妙处。

  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相对单一的语文基础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程式,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与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路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一)构建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模式,促进大语文学习环境的形成。

  1.以说促看、促听。

  现实生活是理论学习、创作思维的根本源泉。为了让自己所说的话富有时代感,让听众耳目一新,学生必然注重体验生活,注重平时的听话训练。他们首先应学会捕捉说话者话语中的重要信息,细细体悟说话者话语里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进而对说话者的话语内容、停顿节奏、表情动作等加以品评、质疑。这样,以练说活动促进练看、练听活动,反过来,练看、练听活动又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写作水平。

  2.以说促读。

  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虽然不是很强,但他们还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肯定,只要老师做好引导工作,他们还是乐意在练说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的。为此,他们就会积极地准备练说活动所需的材料,就会潜心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广泛阅读现代的书报杂志,并且从中筛选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实用性强的信息材料。这样,说就带动了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语文课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采访活动,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每一小组都分成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当时正值校运会,我就借机让学生们扮成记者和体育健儿进行采访,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踊跃发言。我还结合课堂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在课上设置悬念,因势利导,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全部作品。比如讲到《林黛玉进贾府》,随着讲解的深入,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的内容,纷纷向我询问主人公的命运,于是我趁热打铁,向学生们推荐《红楼梦》这部名著。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各种报纸杂志,如《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让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学生不仅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3.以说促写。

  在准备说话材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不少材料思想性高、可读性强,拿来做讲稿挺不错,只是篇幅太长,必须经过摘要、整理;有的文章个别材料陈旧,必须以富有现代气息的材料加以替代、充实。于是,说又带动了写。这样,说话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而言之,就语文本身来说,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四者互为依存,互相渗透,缺一不可。

  (二)明确说话能力训练的总目标,分阶段提出具体的阶段要求。

  在高中阶段,从高一、高二到高三,根据每一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入,学生训练能力的逐步提高,所设计的活动模式也应有所不同。在高一阶段,我着手进行如下几项课改实验活动。

  1.课前五分钟自我介绍、古诗文朗诵比赛和“我说古文经典名言”。

  开始阶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或朗读一篇自己认为较有意义的短文,然后在黑板上抄写1―2句古文经典名言并解说意思,供同学们学习。这一活动每堂课一人次,按座位号轮流。老师当场评议,挖掘学生“说”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并中肯指出其不足。

  2.每周一次说话活动课,指导学生能说会评。

  只依靠每堂课五分钟的课前活动就想很快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又开始举行每周一次的说话活动课。这种说话活动课,唱主角的完全是学生,我只是充当总编导的角色。活动规则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设计同等数量的签条,写下座位号,请班团干部随意抽出一组学生名单(可设计为每组五名),要求抽到的同学依次上讲台对某个热门话题发表简短演讲,或讲析成语典故,或交流学习心得。每一组结束后,又当场抽出三名学生对上述五位同学的发言加以归纳、评论。我再对说话者和评论者分别加以简要的品评、指导。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参与说话、评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少学生参与说话活动训练的激情空前高涨。他们事先都会做精心的准备,有的谈县城的街道变化,有的介绍高职学习的体会和感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训练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周记・随笔”为载体探索作文教学新模式。

  考虑到高职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考虑到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展现自我风采的特点,我遵循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的原则,探索出“周记・随笔”写作新模式。具体做法如下:首先,重视策划,提出合理要求。以“创新、独特、真实”为目标,鼓励学生努力尝试各种文体。具体的要求是:独立写作,追求特色;形式多样,题材不限;文采为先,字迹清楚。老师一周浏览一次,挑选那些想象丰富、文采优美、有个性、有思想、有感情的文章,并在同班之间交流展评。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热爱写作的同学,其个性和创作才能在“周记・随笔”作文模式探索中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发挥。

  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仅是我的一些心得。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探索,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
  •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立足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谈谈自 ...查看


  •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语文素养培养措施小学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语文素养|培养措施|小学教育论文选题题目 龙文区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语文素养| ...查看


  •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高一语文如何教
  • 浅谈高一语文如何教 摘要:升入高中,许多学生都抱怨高中语文太难学,摸不着门道,找不到方法.有些家长也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初中时语文成绩挺好的,怎么到了高中就不行了呢?"这些情况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帮助学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
  • [摘 要]语文教科书具有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培养语文能力等作用,兼具思想情感教育.知识传播和技能训练三种价值.教材的价值只有在教师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此,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 ...查看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语文教学与研究 刊名: 语文教学与研究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主办: 华中师范大学 周期: 旬刊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4-0498 CN: 42-1 ...查看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摘 要: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即要使学生明确语文学习的动机.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采取创新化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兴趣:创新教学 夸美纽思曾经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查看


  • 如何阅读经典.文言文
  • 中学生如何阅读经典?(纪中老师)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篇文章叫<为什么要读经典>,在这篇文章里,卡尔维诺列举了对"经典"概念的理解以及读经典的理由.在他看来,经典不是"正在读"的书,而是 ...查看


  • 浅论如何上好高中语文选修教材
  • [摘要]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知道上什么:分析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关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知道时间怎么安排:分析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明确老师指导和以学生自学为主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知道怎么上:分析评价机制,巩固所学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