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推进区域督导网格化管理

  国务院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为全国教育督导确立了重要地位,同时也给教育督导提出更高要求。海淀区积极学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北京市教委、市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要求,统一认识,积极行动,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区域特点的以督导室为统领、学区和片组为节点、责任区为单元的督学责任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责任区日常随访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督导机制;强化了专业配比与专兼职结合的责任区督学队伍;建立健全了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保障机制;采用经验引路、研训先行、分步实施的方法,督学责任区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区域特点,构建督学责任区网格   目前海淀辖区内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共有正式在校生约30万人,中等教育学校90余所,小学教育学校107所,学前教育153所及新东方学校等450多个培训机构(注册学生120余万人),同时,有盲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工读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高校林立,基本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龄教育门类齐全的终身教育体系。   针对海淀辖区地域广、教育规模大、教育体系完备、教育类型多样,家长对教育期望值高的特点,海淀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重点,分别对包括小、中、幼、职及民办的海淀教育进行了督学责任区网格化设计,形成区域督导网格化管理格局。   小学依据行政划分设立了12个督学责任区。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已因地制宜,将督学责任区与行政学区相对应,以每个学区为一个片组,成立12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包含4至17所学校。中学在小学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将普通中学根据地域划分为北、中、南片三个大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目前包含18至19所学校,未来待条件成熟,我们三个大区将进一步调整为六个中学责任区。同时,分设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督学责任区。学前教育根据发展情况,也将依照中学思路建立督学责任区网络。   立体化的督学责任区网络建设,整合了区域教育督导资源,规范了区域教育督导管理格局。   2.重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第一,建设专业化、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   目前,海淀教育督导室建立起由校长、副校长及多种学科高级教研员80余人组成,涵盖管理、教育、教学等多方面的兼职督学队伍,其中在职人员占三分之二。专业化的督导队伍为确保督学责任区的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组织保障作用。   第二,建立立体化的管理架构。   督导室分别设立负责中、小、幼、职、民办等督学责任区管理的专职督学岗位,落实区域责任;各责任区配备相关兼职队伍,构建成中、小、幼、职专兼职督学搭配,责任区划分明确、各负其责,覆盖全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包括所有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教育机构,形成各阶段督导工作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督导室统领,各专职督学管理、协调,督学责任区组长具体负责,责任区督学开展经常性工作的立体化管理架构,为督学责任区工作质量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第三,健全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度。   我们在小学多年先行督学责任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完善了相关督学责任区工作的管理制度。   《海淀区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重新明确了建立督学责任区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要求、督学责任区的实施与保障以及学校的义务;《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工作方案》进一步清晰了督学责任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责任区的划分、责任区督学的聘任与职责及工作方式等;《海淀区责任区督学行为准则》对责任区督学提出了规范的行为要求;《海淀区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督学品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业务学习、工作实效等方面对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进行考核,并梳理了考核程序,建立了奖励机制;《海淀区责任区督学培训方案(试行)》,开发系列培训课程(通识岗前类、实践技能类、研究拓展类),探索自学提升与集中培训;专题讲授与小组研讨;见习观摩与考察交流;影子跟踪与任务驱动;借力外脑与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与研修顿悟;践行学习型组织等培训模式,力求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提高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水平。另外,为进一步管理规范操作,还制定了责任区督学工作手册、督学责任区档案管理及有关督学责任区工作的配套制度。   系列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度的建立,为督学责任区工作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   3.学习借鉴,研讨培训先行   面对新的工作形式和要求,在海淀地域广、教育规模大,教育类型多样等区情特点下进一步推进中学督学责任区建设,仍然是个新课题。因此,在总结小学督学责任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任务驱动研修模式,进一步边学习边培训,边研究边实践。   第一,加强培训,营造氛围。   教育部督导办在湖南长沙召开督学责任区现场会后,参会副主任在全体督学工作会上重点进行督学责任区建设培训,同时下发相关学习材料,组织全体专兼职督学展开初步讨论,为深入推进建设督学责任区工作创设良好氛围。   第二,收集信息,调研分析。   组织专职督学参照各地和本市兄弟区县成果,围绕督学责任区“划分原则、配套制度建设、工作的保障及管理、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及要求、管理及奖惩机制”六个议题召开研讨会,达成初步共识。   第三,学习典型,考察借鉴。   组织10人督学代表队赴湖南长沙市实地考察督学责任区建设情况,听取了湖南省及天心区教育督导室领导相关工作介绍;与责任区督学和被督导学校校长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做影子督学,用3天时间,对天心区5名督学在督学责任区的督导工作,进行了全天候的跟踪观摩,借鉴成功做法,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第四,设立专项,深入研究。   根据海淀小学实践基础,借鉴考察成果,分别设立“责任区建设的意见”“责任区工作方案”“督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八个项目研究组,反复研究,集体攻关,初步形成《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系列文件初稿。   第五,交流倾听,全员研讨。   通过召开全体督学研讨会,与督学、教委科室和校长网上交流和电话征询等形式进行研讨,对形成的系列督学责任区建设文件反复进行研磨修订。同时,围绕责任区建设中将面临的“督导听课与教研听课的异同”“督学责任区制度落实面临的问题”“督导复查实施建议”等展开小组研讨和集中汇报,群策群议,在碰撞中寻求对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识,用集体智慧促进督学对督学责任建设的理解和水平的提升。   第六,协调沟通,形成共识。   在通过通报督导室主任办公会、教委主任办公会后,召开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落实专题研讨会,围绕责任区建设中将面临的“督导听课与教研听课的异同”“督学责任区制度落实面临的问题”“督导复查实施建议”展开小组研讨和集中汇报,群策群议,在碰撞中寻求对问题更深的理解和共识的达成,通过集体的智慧促进每位与会督学个人的专业理解和水平的提升。   4.经验引路,分步推进实施   海淀区的小学较早实行以学区为督学责任区的网络管理制度。聘请5位退休督学为12个督学责任区的管片督学,分别负责联系2-4个督学责任区,协助、监督、指导各督学责任区完成相关督导工作。同时,督导室聘请12个学区校长为兼职督学,担任本学区的责任区督学。督导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下达到每个督学责任区,在督导室统一领导下,接受小学责任督学和管片督学的指导与质量监督。   中学在小学督学责任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南、北、中三个督学责任区的网络已初步搭建,督学责任区组织体系已基本建立,目前正着手组织在三个督学责任区中的学校进行试点等相关工作。   职教、民办教育及学前教育也将随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步开展。   5.课题研究,科研与实践并行   为使督学责任区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坚持科研与实践并行。一是将督学责任区建设作为一个大课题,始终贯穿督学责任区工作实施过程,边研究边实践。二是针对督学责任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群策群议,努力让海淀督学责任区建设科学、有效、健康发展。   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专业督学数量少,责任区督学任务重   一方面督学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有一大批品德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督学才能担当此任,这是推进督学责任区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督评队伍督导专业化发展需求程度高;另一方面,辖区学校数量多、地域广,也使得每位责任区督学承担的督学任务比较重。   2.兼职时间有冲突,专职队伍需增编和保持稳定   目前,我们聘任的在职兼职督学占到全部兼职督学总数三分之二,他们都是各单位的精英骨干,有对当前教育教学、管理一线情况熟悉的优势;但同时,因督导工作与其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在职人员在出勤时间和全程履行督学任务上有不少实际困难。此外,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以胜任稳定持续推进的责任督学岗位工作,只能通过临时借调、挂职流动进行维持。因此,如何突破专职督学人数少的瓶颈,专职与借调、兼职并举,以完满实现胜任督学责任区工作,是工作需求与现实情况在发展中的矛盾。   3.顺应发展新趋势,督导模式需突破   责任区督学主要实行随访督导,一般采用随堂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明查暗访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些方式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但是,如何积极探索新方法,针对海淀教育发展实际,力求有所突破,包括遵循一般方式,在具体运用上有所突破;遵循教学规律,在科学指导提升质量,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有所突破;遵循督导工作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在广泛结合上有所突破,是对我们新的挑战。   进一步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工作思路   在调研借鉴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重点,在中学督学责任区的网络建设上,确立了“探索试点、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调整完善、逐步铺开”的推进思路。   1.试点先行,分步推进   通过“研讨―试点―再研究―再试点―推广”的运作方式,在小学学区责任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完善适应海淀区情,符合海淀教育和督导实际的中学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加强随访检查和服务,探索设立各中学督学责任区组长,探索督学工作网络化管理方式,使督学工作校校有人,片片有点,层层落实。通过经常性督导,建立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划分督学责任区,实现对学校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督导,充分发挥经常性督导即时性、动态性、针对性、连续性的优势,使督学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迈进,从而建立起更为长效的监督、指导与服务机制,形成海淀区教育督导网格化管理特色模式。   2.继续探索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   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使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与督学责任区日常随机督导有机集合,更好地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对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督学、评价员和校长有关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培训,创设共同促进落实督学责任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典型引路的作用。   深化督学责任区制度,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教育督导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更是教育工作提升内涵发展、实现高位均衡目标的现实需要。为实现通过教育督导,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管理的评估服务;通过教育督导,为教育的决策提供一线学校办学情况的信息反馈服务的目标,我们将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和两委一室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校长、督学的共同合作,让海淀教育的品牌更加熠熠发光。   栏目编辑 王宇华

  国务院颁布的《教育督导条例》,进一步为全国教育督导确立了重要地位,同时也给教育督导提出更高要求。海淀区积极学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北京市教委、市教育督导室联合下发《关于建立和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文件要求,统一认识,积极行动,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区域特点的以督导室为统领、学区和片组为节点、责任区为单元的督学责任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了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责任区日常随访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督导机制;强化了专业配比与专兼职结合的责任区督学队伍;建立健全了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保障机制;采用经验引路、研训先行、分步实施的方法,督学责任区建设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   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区域特点,构建督学责任区网格   目前海淀辖区内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共有正式在校生约30万人,中等教育学校90余所,小学教育学校107所,学前教育153所及新东方学校等450多个培训机构(注册学生120余万人),同时,有盲校、聋人学校、培智学校、工读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高校林立,基本形成从学前教育到老龄教育门类齐全的终身教育体系。   针对海淀辖区地域广、教育规模大、教育体系完备、教育类型多样,家长对教育期望值高的特点,海淀以督学责任区建设为重点,分别对包括小、中、幼、职及民办的海淀教育进行了督学责任区网格化设计,形成区域督导网格化管理格局。   小学依据行政划分设立了12个督学责任区。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已因地制宜,将督学责任区与行政学区相对应,以每个学区为一个片组,成立12个督学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包含4至17所学校。中学在小学成功经验基础上,我们将普通中学根据地域划分为北、中、南片三个大责任区,每个督学责任区目前包含18至19所学校,未来待条件成熟,我们三个大区将进一步调整为六个中学责任区。同时,分设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督学责任区。学前教育根据发展情况,也将依照中学思路建立督学责任区网络。   立体化的督学责任区网络建设,整合了区域教育督导资源,规范了区域教育督导管理格局。   2.重视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第一,建设专业化、专兼结合的督学队伍。   目前,海淀教育督导室建立起由校长、副校长及多种学科高级教研员80余人组成,涵盖管理、教育、教学等多方面的兼职督学队伍,其中在职人员占三分之二。专业化的督导队伍为确保督学责任区的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组织保障作用。   第二,建立立体化的管理架构。   督导室分别设立负责中、小、幼、职、民办等督学责任区管理的专职督学岗位,落实区域责任;各责任区配备相关兼职队伍,构建成中、小、幼、职专兼职督学搭配,责任区划分明确、各负其责,覆盖全区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包括所有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教育机构,形成各阶段督导工作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督导室统领,各专职督学管理、协调,督学责任区组长具体负责,责任区督学开展经常性工作的立体化管理架构,为督学责任区工作质量起到应有的保障作用。   第三,健全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度。   我们在小学多年先行督学责任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完善了相关督学责任区工作的管理制度。   《海淀区关于加强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意见》重新明确了建立督学责任区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和要求、督学责任区的实施与保障以及学校的义务;《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工作方案》进一步清晰了督学责任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责任区的划分、责任区督学的聘任与职责及工作方式等;《海淀区责任区督学行为准则》对责任区督学提出了规范的行为要求;《海淀区责任区督学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督学品德、工作态度、行为规范、业务学习、工作实效等方面对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进行考核,并梳理了考核程序,建立了奖励机制;《海淀区责任区督学培训方案(试行)》,开发系列培训课程(通识岗前类、实践技能类、研究拓展类),探索自学提升与集中培训;专题讲授与小组研讨;见习观摩与考察交流;影子跟踪与任务驱动;借力外脑与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与研修顿悟;践行学习型组织等培训模式,力求通过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提高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水平。另外,为进一步管理规范操作,还制定了责任区督学工作手册、督学责任区档案管理及有关督学责任区工作的配套制度。   系列督学责任区管理制度的建立,为督学责任区工作的有效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作用。   3.学习借鉴,研讨培训先行   面对新的工作形式和要求,在海淀地域广、教育规模大,教育类型多样等区情特点下进一步推进中学督学责任区建设,仍然是个新课题。因此,在总结小学督学责任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采取任务驱动研修模式,进一步边学习边培训,边研究边实践。   第一,加强培训,营造氛围。   教育部督导办在湖南长沙召开督学责任区现场会后,参会副主任在全体督学工作会上重点进行督学责任区建设培训,同时下发相关学习材料,组织全体专兼职督学展开初步讨论,为深入推进建设督学责任区工作创设良好氛围。   第二,收集信息,调研分析。   组织专职督学参照各地和本市兄弟区县成果,围绕督学责任区“划分原则、配套制度建设、工作的保障及管理、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及要求、管理及奖惩机制”六个议题召开研讨会,达成初步共识。   第三,学习典型,考察借鉴。   组织10人督学代表队赴湖南长沙市实地考察督学责任区建设情况,听取了湖南省及天心区教育督导室领导相关工作介绍;与责任区督学和被督导学校校长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做影子督学,用3天时间,对天心区5名督学在督学责任区的督导工作,进行了全天候的跟踪观摩,借鉴成功做法,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第四,设立专项,深入研究。   根据海淀小学实践基础,借鉴考察成果,分别设立“责任区建设的意见”“责任区工作方案”“督学工作考核办法”等八个项目研究组,反复研究,集体攻关,初步形成《海淀区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等系列文件初稿。   第五,交流倾听,全员研讨。   通过召开全体督学研讨会,与督学、教委科室和校长网上交流和电话征询等形式进行研讨,对形成的系列督学责任区建设文件反复进行研磨修订。同时,围绕责任区建设中将面临的“督导听课与教研听课的异同”“督学责任区制度落实面临的问题”“督导复查实施建议”等展开小组研讨和集中汇报,群策群议,在碰撞中寻求对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识,用集体智慧促进督学对督学责任建设的理解和水平的提升。   第六,协调沟通,形成共识。   在通过通报督导室主任办公会、教委主任办公会后,召开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落实专题研讨会,围绕责任区建设中将面临的“督导听课与教研听课的异同”“督学责任区制度落实面临的问题”“督导复查实施建议”展开小组研讨和集中汇报,群策群议,在碰撞中寻求对问题更深的理解和共识的达成,通过集体的智慧促进每位与会督学个人的专业理解和水平的提升。   4.经验引路,分步推进实施   海淀区的小学较早实行以学区为督学责任区的网络管理制度。聘请5位退休督学为12个督学责任区的管片督学,分别负责联系2-4个督学责任区,协助、监督、指导各督学责任区完成相关督导工作。同时,督导室聘请12个学区校长为兼职督学,担任本学区的责任区督学。督导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下达到每个督学责任区,在督导室统一领导下,接受小学责任督学和管片督学的指导与质量监督。   中学在小学督学责任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南、北、中三个督学责任区的网络已初步搭建,督学责任区组织体系已基本建立,目前正着手组织在三个督学责任区中的学校进行试点等相关工作。   职教、民办教育及学前教育也将随工作的深入推进逐步开展。   5.课题研究,科研与实践并行   为使督学责任区建设健康发展,我们坚持科研与实践并行。一是将督学责任区建设作为一个大课题,始终贯穿督学责任区工作实施过程,边研究边实践。二是针对督学责任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群策群议,努力让海淀督学责任区建设科学、有效、健康发展。   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面临的挑战   1.专业督学数量少,责任区督学任务重   一方面督学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涉及面广,需要有一大批品德优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督学才能担当此任,这是推进督学责任区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督评队伍督导专业化发展需求程度高;另一方面,辖区学校数量多、地域广,也使得每位责任区督学承担的督学任务比较重。   2.兼职时间有冲突,专职队伍需增编和保持稳定   目前,我们聘任的在职兼职督学占到全部兼职督学总数三分之二,他们都是各单位的精英骨干,有对当前教育教学、管理一线情况熟悉的优势;但同时,因督导工作与其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存在一定的冲突,在职人员在出勤时间和全程履行督学任务上有不少实际困难。此外,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以胜任稳定持续推进的责任督学岗位工作,只能通过临时借调、挂职流动进行维持。因此,如何突破专职督学人数少的瓶颈,专职与借调、兼职并举,以完满实现胜任督学责任区工作,是工作需求与现实情况在发展中的矛盾。   3.顺应发展新趋势,督导模式需突破   责任区督学主要实行随访督导,一般采用随堂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明查暗访的方式开展工作,这些方式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借鉴意义。但是,如何积极探索新方法,针对海淀教育发展实际,力求有所突破,包括遵循一般方式,在具体运用上有所突破;遵循教学规律,在科学指导提升质量,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上有所突破;遵循督导工作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在广泛结合上有所突破,是对我们新的挑战。   进一步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工作思路   在调研借鉴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督学责任区建设工作重点,在中学督学责任区的网络建设上,确立了“探索试点、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调整完善、逐步铺开”的推进思路。   1.试点先行,分步推进   通过“研讨―试点―再研究―再试点―推广”的运作方式,在小学学区责任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与完善适应海淀区情,符合海淀教育和督导实际的中学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加强随访检查和服务,探索设立各中学督学责任区组长,探索督学工作网络化管理方式,使督学工作校校有人,片片有点,层层落实。通过经常性督导,建立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划分督学责任区,实现对学校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督导,充分发挥经常性督导即时性、动态性、针对性、连续性的优势,使督学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不断迈进,从而建立起更为长效的监督、指导与服务机制,形成海淀区教育督导网格化管理特色模式。   2.继续探索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   督学责任区运行机制使综合督导、专项督导与督学责任区日常随机督导有机集合,更好地提升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实效性,更加有效地促进学校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科学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对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部门、督学、评价员和校长有关督学责任区建设的培训,创设共同促进落实督学责任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典型引路的作用。   深化督学责任区制度,既是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教育督导工作意见的具体要求,更是教育工作提升内涵发展、实现高位均衡目标的现实需要。为实现通过教育督导,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管理的评估服务;通过教育督导,为教育的决策提供一线学校办学情况的信息反馈服务的目标,我们将在海淀区委、区政府和两委一室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校长、督学的共同合作,让海淀教育的品牌更加熠熠发光。   栏目编辑 王宇华


相关文章

  • 扎鲁特旗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亮点工作
  • 扎鲁特旗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亮点工作 一.组织领导 (一)领导机构和实施方案:<教育督导条例>颁布以来,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的意 ...查看


  • 教育督导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 篇一:教育督导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教育 督导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总结 [] 篇一:教育督 导室 20xx年上半年,我室围绕督政.督学.监测三个职能,针对教育重点难点,认 真完成监督.检查.评估的各项工作,. 一.督学责任区工 作 (一)认真开 ...查看


  • 嘉善县教育局
  • 嘉 善 县 教 育 局 关于开展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使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试行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意见> ...查看


  • 市教育局教育督导工作计划
  • 2015年全市教育督导工作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为核心,以全面实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为抓手,围绕全市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督政与督学.监督与指导作用,服务基层,不断提升教育督导的公信度和影响 ...查看


  • 共建共享共同督学责任区督学案例
  • 共建共享 共同发展 --宁乡县檀树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培植案例 宁乡县第八督学责任区督学案例 [案例背景] 当前,全面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抓手.教育督导要为教育保驾护航,要围绕教学中心服务, ...查看


  • 2015年督导室工作计划(定稿)
  • 2015年清河区教育督导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四个转变"切实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指导.评估和服务,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准,为推动我区教育事业规范.内涵.科学 ...查看


  • 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
  •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 印发<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通知 国教督办[201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 为健全学校督导制度,加强对中 ...查看


  •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2005年第8期(总第170期)圜目囡曰 EDUCATIONEXPLORATION No.82005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簿解决对策 凌飞飞1,赵新云2 (1.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重庆400715:2.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湖南衡阳 ...查看


  • 2014年督导述职述廉报告
  • 2014年督导述职述廉报告 文2014年督导述职述廉报告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紧紧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中心,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教育事业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