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给诗歌或小说下定义属某些性情较为偏执的伙计的一厢情愿,实难经得起推敲。好诗和好小说是活的东西、有野性的东西,早晚要摆脱条条框框。 它们讨厌“是什么”,但却并不反对“像什么”。譬喻向来浅显易懂,说好的诗歌像天然宝石,野生植物,一阵笑声,或者笑声之后的空白等等爱怎么讲怎么讲,五花八门的感觉许多人都曾经体验过,不写诗的人可以自诩为诗人是否也是因为这个道理?不过,不写小说的人却只能从写小说的人那里得到小说所独有的刺激和乐趣。叙述毕竟是少数人所具备的能力。我指好的叙述。 曹寇就是一位天生的好的叙述者。 我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认识了曹寇。在橡皮网,机巴毛贴了篇《长胡子的李芜》,看一眼我就被抓住了。激动不已,奔走相告。后来在聊天室我们相识相交,到今天,我始终是他最热心的读者之一。只不过后来用的名字都是:曹寇。 曹寇的作品千姿百态。如《陪冲刑考》和《恨你一个洞》,是作者同一时期写的两个短篇,却风格迥异,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不同方向上的尝试,做得均十分地道。到后来更是篇篇有变,简直应接不暇。 持一种腔调写熟写烂是一种才能,“百变”更是一种才能。且这种变化来得自然,来得随机,毫无牵强造作。 喜欢一部作品的原因有多种,我觉得,除了受触动(可能会来自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你感觉到作者跟你的某一根神经有相通的地方。越脆弱越纤细就越是微妙。看塞林格看什么?看他的孩子气的粗话么?当然不是,是粗话俚语背后的那种只给“同一物种”看的东西,非常微小,会意地眨眨眼而已,却使你脑门透亮了。把它称之为艺术气质最准确不过。其实,真正具有此种气质的作家寥寥可数。我为认识曹寇而暗暗牛逼。 曹寇曾在贴子里描述,暑假他在家写作的情形。大热天,一个孤独的快枪手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创造的兴奋和快乐,也传递给了喜欢他的朋友们。 不能不惊叹,在写作上,年轻的曹寇相当老道,没有丝毫“时髦症”或“小资病”。这除了得益于可靠的鉴赏力,我觉得,更宝贵的是一种骨子里的诚实。真诚和老实。对待生命的真诚和老实,正是《父亲》的力量所在。 我一直隐约感觉,跟某些作家的蹿红成名相比,曹寇会清晰稳步地走向成功。对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成名跟成功还是有区别的。 街面上流行着撒谎者谎话连篇的叙述。一直流行着。在那种不断变换名头的叙述里,毫无真诚可信,毫无乐趣可言。没什么可脸红的,仅有为数不多的作家在没学会撒谎之前学会了写作。应该提到的还有春树的小说和管党生的诗歌。没有算计,没有伪饰。结结实实摆在那里。 真诚老实并不意味着限制想像力。相反曹寇的小说并不属于典型的写实小说,好多是“幻想型”,甚至诡异离奇。 小说没有穷尽的可能性给富有挑战精神的作家在形式探索方面提供了无限大的驰骋空间,难能可贵的是,曹寇做得既大胆又有节制,“国产先锋派”的照猫画虎在他身上找不到。南京人曹寇本能地喜欢脚踏实地而非凌空虚蹈。据说,他十分讨厌毫无缘由的“做逼捣怪”。生活的平庸和无聊均寓于有机的叙述之中,趣味永远不缺,而对喜欢寻找意义和主题的读者来说,沉下心,答案则在夹缝。 外文作品,欣赏是一回事,翻译是一回事,落实到写,又是一回事,我一直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来几乎所有说得过去的作家都是喝后娘的奶长大的。这个后娘就是译著。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需要补充的是,最优秀的人在搞翻译不假,但也不应忽略,还有同样优秀的人在默默地写。最好的汉语作品最终应该落实到原创上。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在对曹寇的作品的阅读中得到佐证。 至于曹寇的阅读,非常广泛(本人对那些提倡不看书的天才嗤之以鼻,我始终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撒这个谎。但是诗人除外)。鲁迅、沈从文不必说,韩东不必说,放开革命性,赵树理、孙犁、陆文夫、毛泽东的文字也都没有逃过曹寇的法眼。记得有一次聊天,曹寇谈到杨黎的一句诗,跟毛泽东有关:七月利于反右。
事实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给诗歌或小说下定义属某些性情较为偏执的伙计的一厢情愿,实难经得起推敲。好诗和好小说是活的东西、有野性的东西,早晚要摆脱条条框框。 它们讨厌“是什么”,但却并不反对“像什么”。譬喻向来浅显易懂,说好的诗歌像天然宝石,野生植物,一阵笑声,或者笑声之后的空白等等爱怎么讲怎么讲,五花八门的感觉许多人都曾经体验过,不写诗的人可以自诩为诗人是否也是因为这个道理?不过,不写小说的人却只能从写小说的人那里得到小说所独有的刺激和乐趣。叙述毕竟是少数人所具备的能力。我指好的叙述。 曹寇就是一位天生的好的叙述者。 我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认识了曹寇。在橡皮网,机巴毛贴了篇《长胡子的李芜》,看一眼我就被抓住了。激动不已,奔走相告。后来在聊天室我们相识相交,到今天,我始终是他最热心的读者之一。只不过后来用的名字都是:曹寇。 曹寇的作品千姿百态。如《陪冲刑考》和《恨你一个洞》,是作者同一时期写的两个短篇,却风格迥异,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不同方向上的尝试,做得均十分地道。到后来更是篇篇有变,简直应接不暇。 持一种腔调写熟写烂是一种才能,“百变”更是一种才能。且这种变化来得自然,来得随机,毫无牵强造作。 喜欢一部作品的原因有多种,我觉得,除了受触动(可能会来自多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你感觉到作者跟你的某一根神经有相通的地方。越脆弱越纤细就越是微妙。看塞林格看什么?看他的孩子气的粗话么?当然不是,是粗话俚语背后的那种只给“同一物种”看的东西,非常微小,会意地眨眨眼而已,却使你脑门透亮了。把它称之为艺术气质最准确不过。其实,真正具有此种气质的作家寥寥可数。我为认识曹寇而暗暗牛逼。 曹寇曾在贴子里描述,暑假他在家写作的情形。大热天,一个孤独的快枪手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创造的兴奋和快乐,也传递给了喜欢他的朋友们。 不能不惊叹,在写作上,年轻的曹寇相当老道,没有丝毫“时髦症”或“小资病”。这除了得益于可靠的鉴赏力,我觉得,更宝贵的是一种骨子里的诚实。真诚和老实。对待生命的真诚和老实,正是《父亲》的力量所在。 我一直隐约感觉,跟某些作家的蹿红成名相比,曹寇会清晰稳步地走向成功。对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来说,成名跟成功还是有区别的。 街面上流行着撒谎者谎话连篇的叙述。一直流行着。在那种不断变换名头的叙述里,毫无真诚可信,毫无乐趣可言。没什么可脸红的,仅有为数不多的作家在没学会撒谎之前学会了写作。应该提到的还有春树的小说和管党生的诗歌。没有算计,没有伪饰。结结实实摆在那里。 真诚老实并不意味着限制想像力。相反曹寇的小说并不属于典型的写实小说,好多是“幻想型”,甚至诡异离奇。 小说没有穷尽的可能性给富有挑战精神的作家在形式探索方面提供了无限大的驰骋空间,难能可贵的是,曹寇做得既大胆又有节制,“国产先锋派”的照猫画虎在他身上找不到。南京人曹寇本能地喜欢脚踏实地而非凌空虚蹈。据说,他十分讨厌毫无缘由的“做逼捣怪”。生活的平庸和无聊均寓于有机的叙述之中,趣味永远不缺,而对喜欢寻找意义和主题的读者来说,沉下心,答案则在夹缝。 外文作品,欣赏是一回事,翻译是一回事,落实到写,又是一回事,我一直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来几乎所有说得过去的作家都是喝后娘的奶长大的。这个后娘就是译著。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需要补充的是,最优秀的人在搞翻译不假,但也不应忽略,还有同样优秀的人在默默地写。最好的汉语作品最终应该落实到原创上。这一点,我希望大家能在对曹寇的作品的阅读中得到佐证。 至于曹寇的阅读,非常广泛(本人对那些提倡不看书的天才嗤之以鼻,我始终搞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撒这个谎。但是诗人除外)。鲁迅、沈从文不必说,韩东不必说,放开革命性,赵树理、孙犁、陆文夫、毛泽东的文字也都没有逃过曹寇的法眼。记得有一次聊天,曹寇谈到杨黎的一句诗,跟毛泽东有关:七月利于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