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的用人之道

揭秘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在用人方面棋高一着。他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谋臣猛将如云的局面。正是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曹操扫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曹操麾下猛将如云 无论什么时候,会否用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汉末三国时期,不懂用人艺术的公孙瓒、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豪杰均以失败告终,只有深谙用人之道的曹操、刘备和孙权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在用人方面棋高一着。他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谋臣猛将如云的局面。正是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曹操扫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桥玄说曹操是“命世之才” 许邵称曹操为“乱世奸雄”生于汉末乱世的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后来官至太尉。史籍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当时很多士大夫都看不起曹操,唯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对他另眼相看。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何颙一见曹操,便感叹道:“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桥玄又对曹操说:“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许子将即许邵,好品评人物,与其兄许靖在当时都很有名气,曹操便造访许邵,他问许邵:“我何如人?”许邵看不起他的为人, 闭口不答。曹操十分恼火,用武力劫持许邵,许邵只好说:“子,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被评价为“奸雄”毫不介意, 大喜而去。

汉灵帝中平年间,董卓专制朝政,胡作非为,天下豪杰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足下意以为何如?”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伐,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袁绍注重占领形胜之地,而曹操注重用人,他要利用天下人才的“智”和“力”,以达到“无所不可”的境界。

荀彧是东汉名臣荀淑之孙,少有才名,何颙认为他前途无量,他评价荀彧:“王佐之才也!”天下大乱时,荀彧率领宗族追随冀州牧韩馥,后来袁绍夺了韩馥的官位,以上宾之礼对待荀彧。但荀彧觉得袁绍不可能成就大业,他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谈论时事形势,荀彧见解精辟,曹操大悦,说:“吾子房也!”把荀彧比作张良(字子房),并任命他为奋武司马。

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曹操接受毛玠和荀彧等人的建议, 至洛阳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而令诸侯”。他以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曹操叫荀彧推荐一些“策谋之士”,荀彧推荐他的侄子荀攸和颍川人郭嘉。曹操任命荀攸为尚书。他和荀攸交谈之后,十分高兴地说:“公达(荀攸字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于是以荀攸为军师。

荀攸为人“深密有智防”,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经常运筹帷幄之中,当时曹操的部下和荀攸的子弟都不知道他的计谋。曹操曾经说:“荀文若(荀彧)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公达之去恶, 不去不止。”又说:“二荀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曹操外简而内明用人不疑。郭嘉是三国著名的谋士。当初他听说袁绍礼贤下士,使去投奔袁绍。袁绍对他很有礼貌,但在袁绍那里住了几十天后,他就坐不住了。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和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 故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但辛评和郭图不愿离开袁绍,郭嘉知道他们不醒悟,便不再提及此事,自己一人离开袁绍。

袁绍经荀彧推荐,曹操接见郭嘉,两人谈论天下大事,曹操喜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会见后出来,也高兴地对旁人说:“真吾主也!”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祭酒。

建安二年(公元197 年),袁绍写信给曹操,辞语骄慢,曹操看了很生气,对荀彧、郭嘉说:“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当时袁绍的军事实力最强,曹操想与他争锋,担心自己力量不够。荀彧、郭嘉认为:“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 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曹操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

曹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用人所长,不计其短。郭嘉行为不检点,多次被“检察官”陈群当众指责,但曹操对郭嘉信任如故,正因为曹操对谋士十分重视,在他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谋的人才,除二荀和郭嘉外,还有贾诩、程昱、司马懿、蒋济等人,有人统计过,曹操的得力谋士超过100 人。

不记杀子之仇接纳张绣

不忌英雄之名善待刘备。

曹操求贤若渴,用人不念旧恶,能用度外之人。张绣原是曹操的死对头,曾把曹军打得大败,战斗中曹操中箭受伤,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均死于此役,曹操一直想寻找机会消灭张绣。但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当时袁强曹弱的情况下,听从谋士贾诩的意见,率众投降曹操。曹操表现出不计前嫌的王者气度,“执绣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

郭嘉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他劝曹操善待刘备 曹操在兖州时,曾推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发生叛乱后,曹操曾说:“唯魏种不弃孤。”没想到魏种也逃跑了,躲在射犬,曹操 知道后非常气愤。建安四年他攻下射犬,生擒魏种。但他并没有杀魏种,而是“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曹操说:“唯其才也!” 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是袁绍的“秘书”,曾写过《讨曹操文告》,极尽丑化曹操之能事。袁绍失败后陈琳被俘,曹操不念旧恶,对他仍委以重任。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曹操对投靠他的人能容而容,能用则用。祢衡有才华,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但祢衡“尚气刚傲”,看不惯曹操的作为,辱骂曹操,曹操大怒,他对孔融说:“祢衡竖子, 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 便把祢衡推荐给刘表,饶了祢衡一命。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待以上宾之礼,并以刘备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人一之患以沮四海之望, 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笑道:“君得之矣!”于是,曹操不仅不杀刘备,还“益其兵,给粮食,使东至沛,收散兵以图吕布”。

随能任使 各尽其才

曹操身边不仅谋士多,他手下的文人武将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文有王朗、华歆、陈琳、崔琰等人,武有张辽、徐晃、张郃、典韦、许褚、于禁等人。曹操把当时北方的大部分人才都网罗起来,不仅充实了曹魏政权的力量,而且杜绝了这些人才为敌所用的可能。 曹操知

人善察,用人务必各尽其才。当时天下大乱,民弃农业,诸军乏粮,羽林监枣祗和骑都尉任峻有农业生产方面的才干。枣祗提出建置屯田,曹操接受其建议,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任 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在许都附近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于是各州郡也置屯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杜畿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曹操就授以方隅重任,任命他为河东太守,结果“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曹操对选拔武将十分重视。在濮阳西之战中,曹操率部队与吕布展开激战,战斗从早上打到傍晚仍不分胜负,曹操募人陷阵,典韦率领应募者打头阵,敌军“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在距离敌人只有五步时持戟大呼而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逼退敌人,使曹操安全撤退。曹操马上拜典韦为都尉,命令他率领数百亲兵,保护主帅的大帐。

在东征袁术时,勇力绝人的沛国人许褚率宗族投靠曹操,曹操很喜欢许褚,说:“此吾樊哙也!”把许褚比作刘邦的大将樊哙,即日拜许褚为都尉,引入宿卫。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手下徐他等人谋杀曹操,他们进入曹操的大帐,见到威风凛凛的许褚,吓得脸色都变了,许褚见他们行动可疑,便把他们杀了。

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

曹操在与群雄逐鹿中原、创立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为网罗天下人才,共发布了三次求贤令。

第一次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春,曹操下令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在这里,曹操提出用人的两个观点:一是贤人多出自社会下层,“曾不出闾巷”,如“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的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因过去只注重在社会上中层选拔人才,导致社会下层的贤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二是用人必须唯才是举,如按东汉时期以德行取士的标准,就得不到曾盗嫂受金的陈平这样的人才,如只选用廉士,齐桓公也不可能称霸。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孟公绰叫他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却没有能力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曹操引用孔子这句话,说明有德者未必有才。 建安十九年(214 年),曹操发布第二次求贤令,令中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明确提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再次强调不能以德行为取士标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 年),曹操第三次发布求贤令:“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敢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在这次求贤令中,曹操列举商代、春秋战国和西汉一批将相之才,这些人或出身微贱,或曾是君王死敌,或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但都有治国用兵之才,古代君王起用他们,成就王霸之业。伊挚即伊尹,他本来是赔嫁奴隶,商汤把他从奴隶群中提拔出来,作为自己的助手。伊尹助商汤以七十里起家,灭夏桀建立商朝。傅说是商王武丁的贤臣,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

傅说辅佐武丁治国,使武丁成为中兴之主。管仲是齐国贤相,他曾用箭射伤齐桓公,但齐桓公不计前嫌,把齐国交给管仲治理, 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吴起是战国名将,魏、楚的强大都有他的功劳,但此人曾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可谓不仁不孝。萧何、曹参、韩信、陈平都是西汉人,萧、曹本为沛县县吏,韩信曾忍受胯下之辱,陈平有盗嫂受金污名,这四个人辅佐刘邦成就王业,“声著千载”。曹操以这些人为例,希望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

历史评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他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 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曹操也作出高度评介,他说:“王(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 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 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揭秘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在用人方面棋高一着。他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谋臣猛将如云的局面。正是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曹操扫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曹操麾下猛将如云 无论什么时候,会否用人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汉末三国时期,不懂用人艺术的公孙瓒、袁绍、袁术、刘表、刘璋等豪杰均以失败告终,只有深谙用人之道的曹操、刘备和孙权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王者地位。

曹操知人善察,唯才是举,在用人方面棋高一着。他不惜代价网罗天下人才,并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使四面八方的人才纷纷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谋臣猛将如云的局面。正是依靠众多人才的辅佐,曹操扫平群雄,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桥玄说曹操是“命世之才” 许邵称曹操为“乱世奸雄”生于汉末乱世的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后来官至太尉。史籍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当时很多士大夫都看不起曹操,唯有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颙对他另眼相看。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何颙一见曹操,便感叹道:“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桥玄又对曹操说:“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 许子将即许邵,好品评人物,与其兄许靖在当时都很有名气,曹操便造访许邵,他问许邵:“我何如人?”许邵看不起他的为人, 闭口不答。曹操十分恼火,用武力劫持许邵,许邵只好说:“子,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被评价为“奸雄”毫不介意, 大喜而去。

汉灵帝中平年间,董卓专制朝政,胡作非为,天下豪杰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足下意以为何如?”袁绍说:“吾南据河、北阻燕伐,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曹操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袁绍注重占领形胜之地,而曹操注重用人,他要利用天下人才的“智”和“力”,以达到“无所不可”的境界。

荀彧是东汉名臣荀淑之孙,少有才名,何颙认为他前途无量,他评价荀彧:“王佐之才也!”天下大乱时,荀彧率领宗族追随冀州牧韩馥,后来袁绍夺了韩馥的官位,以上宾之礼对待荀彧。但荀彧觉得袁绍不可能成就大业,他听说曹操有雄才大略,便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谈论时事形势,荀彧见解精辟,曹操大悦,说:“吾子房也!”把荀彧比作张良(字子房),并任命他为奋武司马。

建安元年(公元196 年),曹操接受毛玠和荀彧等人的建议, 至洛阳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而令诸侯”。他以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曹操叫荀彧推荐一些“策谋之士”,荀彧推荐他的侄子荀攸和颍川人郭嘉。曹操任命荀攸为尚书。他和荀攸交谈之后,十分高兴地说:“公达(荀攸字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于是以荀攸为军师。

荀攸为人“深密有智防”,他跟随曹操东征西讨,经常运筹帷幄之中,当时曹操的部下和荀攸的子弟都不知道他的计谋。曹操曾经说:“荀文若(荀彧)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公达之去恶, 不去不止。”又说:“二荀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袁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曹操外简而内明用人不疑。郭嘉是三国著名的谋士。当初他听说袁绍礼贤下士,使去投奔袁绍。袁绍对他很有礼貌,但在袁绍那里住了几十天后,他就坐不住了。郭嘉对袁绍的谋臣辛评和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 故百全而功名可立。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不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吾将更举以求主,子盍去乎!”但辛评和郭图不愿离开袁绍,郭嘉知道他们不醒悟,便不再提及此事,自己一人离开袁绍。

袁绍经荀彧推荐,曹操接见郭嘉,两人谈论天下大事,曹操喜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会见后出来,也高兴地对旁人说:“真吾主也!”曹操任命郭嘉为司空祭酒。

建安二年(公元197 年),袁绍写信给曹操,辞语骄慢,曹操看了很生气,对荀彧、郭嘉说:“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当时袁绍的军事实力最强,曹操想与他争锋,担心自己力量不够。荀彧、郭嘉认为:“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故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下,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 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 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曹操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

曹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他用人所长,不计其短。郭嘉行为不检点,多次被“检察官”陈群当众指责,但曹操对郭嘉信任如故,正因为曹操对谋士十分重视,在他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足智多谋的人才,除二荀和郭嘉外,还有贾诩、程昱、司马懿、蒋济等人,有人统计过,曹操的得力谋士超过100 人。

不记杀子之仇接纳张绣

不忌英雄之名善待刘备。

曹操求贤若渴,用人不念旧恶,能用度外之人。张绣原是曹操的死对头,曾把曹军打得大败,战斗中曹操中箭受伤,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均死于此役,曹操一直想寻找机会消灭张绣。但到了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当时袁强曹弱的情况下,听从谋士贾诩的意见,率众投降曹操。曹操表现出不计前嫌的王者气度,“执绣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

郭嘉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他劝曹操善待刘备 曹操在兖州时,曾推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发生叛乱后,曹操曾说:“唯魏种不弃孤。”没想到魏种也逃跑了,躲在射犬,曹操 知道后非常气愤。建安四年他攻下射犬,生擒魏种。但他并没有杀魏种,而是“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曹操说:“唯其才也!” 被誉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原是袁绍的“秘书”,曾写过《讨曹操文告》,极尽丑化曹操之能事。袁绍失败后陈琳被俘,曹操不念旧恶,对他仍委以重任。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曹操对投靠他的人能容而容,能用则用。祢衡有才华,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但祢衡“尚气刚傲”,看不惯曹操的作为,辱骂曹操,曹操大怒,他对孔融说:“祢衡竖子, 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 便把祢衡推荐给刘表,饶了祢衡一命。

建安元年,刘备被吕布打败,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待以上宾之礼,并以刘备为豫州牧。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曹操征求郭嘉的意见,郭嘉说:“有是,然公起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杖信以招俊杰,犹惧其未也。今备有英雄名,以穷归己而害之,是以害贤为名也。如此,则智士将自疑,回心择主,公谁与定天下乎!夫除人一之患以沮四海之望, 安危之机也,不可不察。”曹操笑道:“君得之矣!”于是,曹操不仅不杀刘备,还“益其兵,给粮食,使东至沛,收散兵以图吕布”。

随能任使 各尽其才

曹操身边不仅谋士多,他手下的文人武将也是一支庞大的队伍,文有王朗、华歆、陈琳、崔琰等人,武有张辽、徐晃、张郃、典韦、许褚、于禁等人。曹操把当时北方的大部分人才都网罗起来,不仅充实了曹魏政权的力量,而且杜绝了这些人才为敌所用的可能。 曹操知

人善察,用人务必各尽其才。当时天下大乱,民弃农业,诸军乏粮,羽林监枣祗和骑都尉任峻有农业生产方面的才干。枣祗提出建置屯田,曹操接受其建议,任命枣祗为屯田都尉,任 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在许都附近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于是各州郡也置屯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使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杜畿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曹操就授以方隅重任,任命他为河东太守,结果“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曹操对选拔武将十分重视。在濮阳西之战中,曹操率部队与吕布展开激战,战斗从早上打到傍晚仍不分胜负,曹操募人陷阵,典韦率领应募者打头阵,敌军“弓弩乱发,矢至如雨”,典韦在距离敌人只有五步时持戟大呼而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逼退敌人,使曹操安全撤退。曹操马上拜典韦为都尉,命令他率领数百亲兵,保护主帅的大帐。

在东征袁术时,勇力绝人的沛国人许褚率宗族投靠曹操,曹操很喜欢许褚,说:“此吾樊哙也!”把许褚比作刘邦的大将樊哙,即日拜许褚为都尉,引入宿卫。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手下徐他等人谋杀曹操,他们进入曹操的大帐,见到威风凛凛的许褚,吓得脸色都变了,许褚见他们行动可疑,便把他们杀了。

求贤令强调唯才是举

曹操在与群雄逐鹿中原、创立曹魏政权的过程中,为网罗天下人才,共发布了三次求贤令。

第一次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 年)春,曹操下令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在这里,曹操提出用人的两个观点:一是贤人多出自社会下层,“曾不出闾巷”,如“被褐怀玉钓于渭滨”的姜子牙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因过去只注重在社会上中层选拔人才,导致社会下层的贤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二是用人必须唯才是举,如按东汉时期以德行取士的标准,就得不到曾盗嫂受金的陈平这样的人才,如只选用廉士,齐桓公也不可能称霸。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一句话,意思是:“孟公绰叫他做晋国赵氏、魏氏的家臣,那是力有余裕的,却没有能力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曹操引用孔子这句话,说明有德者未必有才。 建安十九年(214 年),曹操发布第二次求贤令,令中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明确提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再次强调不能以德行为取士标准。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 年),曹操第三次发布求贤令:“昔伊挚、傅说出于贱人。管仲、桓公贼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

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敢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在这次求贤令中,曹操列举商代、春秋战国和西汉一批将相之才,这些人或出身微贱,或曾是君王死敌,或负污辱之名,或不仁不孝,但都有治国用兵之才,古代君王起用他们,成就王霸之业。伊挚即伊尹,他本来是赔嫁奴隶,商汤把他从奴隶群中提拔出来,作为自己的助手。伊尹助商汤以七十里起家,灭夏桀建立商朝。傅说是商王武丁的贤臣,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

傅说辅佐武丁治国,使武丁成为中兴之主。管仲是齐国贤相,他曾用箭射伤齐桓公,但齐桓公不计前嫌,把齐国交给管仲治理, 成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吴起是战国名将,魏、楚的强大都有他的功劳,但此人曾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可谓不仁不孝。萧何、曹参、韩信、陈平都是西汉人,萧、曹本为沛县县吏,韩信曾忍受胯下之辱,陈平有盗嫂受金污名,这四个人辅佐刘邦成就王业,“声著千载”。曹操以这些人为例,希望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就自己的王霸之业。

历史评价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他说:“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 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曹操也作出高度评介,他说:“王(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 皆获其用。与敌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 气势盈溢。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


相关文章

  • 揭秘中国历史各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
  • 揭秘中国历史各朝代灭亡的重要原因 秦--统治残暴,相权过大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来看,秦朝的统治是相当残暴的,受商鞅变法的影响,统一后的秦朝依然是严刑峻法,稍有不慎便上酷刑,诛连九族,并且劳民伤财,修筑阿房宫,使当时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难免 ...查看


  • 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 (68) 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玉皇大帝为什么要用孙悟空看管蟠桃园? 有人说是玉帝昏庸无能, 不会用人.这是说不通的, 不要说玉帝, 就是任何一个凡人.儿童都知道猴是偷桃的, 玉帝会不知道吗? 猴子偷桃, 这是常识.如果不知道这个常识, ...查看


  • 中国野史大全
  • 张献忠屠四川 一天20万少妇受辱 揭露朱棣曾患阳痿的隐秘 揭秘古代女人的绝密隐私 揭秘古代的"滴血认亲"|滴血认亲科学吗? 汉代因避讳吕雉用"野鸡"代替武则天与男宠奢靡的后宫生活 袁世凯10个夫人轮周侍寝 揭秘西门庆勾引 ...查看


  • 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材料
  • 防电信诈骗知识宣传材料 近期,社会上各类诈骗犯罪日益增多,犯罪手法多样.其实,绝大多数诈骗犯罪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现将犯罪分子常用诈骗形式公布如下,望广大居民识别骗术,提高警惕,免遭侵害. 骗术一:"电话欠费"诈骗 & ...查看


  • 揭秘:宋庆龄与文字秘书间的历史性误会(1)
  • [摘要]:作为一个三十年代就参加中共地下党的老党员,刘一庸秘书自无条件选调到身边工作后,除了这一次拒绝写信外,从来没有违背过宋庆龄在工作上的任何要求与指示.坚强的党性与对党的忠诚,使她在宋庆龄身边工作的两年中,事事处处小心谨慎,以党的利益为 ...查看


  • (42)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之神算子蒋敬
  • (42)问苍天谁是英雄--梁山泊"英雄好汉"大揭秘之神算子蒋敬 高额尖峰智虑精,先明何处可屯兵. 湖南秀气生豪杰,神算人称蒋敬名. 地会星神算子蒋敬是梁山第五十三位头领,掌管考算钱粮支出纳入,也就是掌握钱粮账目的总会计, ...查看


  • 揭秘中央巡视组如何工作:听街谈巷议 找个人谈话
  • 2013年06月04日 "你好,这里是中央第一巡视组",昨日下午4时许,连续拨打半小时后,中央第一巡视组值班电话68498365接通.一名男工作人员介绍,第一巡视组主要负责中储粮总公司巡视工作,如反映相关问题,可先跟他沟 ...查看


  • 华为公司员工待遇全面揭秘
  • 简介] 总部在深圳,人员共约3万,2003年销售额327亿,2004年销售额462亿,利润在10%左右. [笔试面试] 笔试基本上都是一些技术上的基本功,可能最后一题会考你的逻辑推理能力,诸如FuErMoSi侦探判断几个人中谁说谎的问题,如 ...查看


  • 360老员工揭秘公司内幕
  • 很多的朋友现在都在使用360杀毒,因为它提供的是终生免费.在此转发朋友的一个贴.仅供参考. 1. 360为什么每10分钟联网上传数据? 绝大部分360的用户都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360安全卫士每十分钟联一次网,每次上传6KB左右数据,一天上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