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马克思哲学

附录: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伯阳父的观点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注: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晏婴对齐景公的解释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矛盾双方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4、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因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老子的这一命题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因而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5、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孔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的生灭。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因而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这一命题认为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6、墨翟:“何谓三表?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注:在墨子的观点中,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 部分摘自《硕士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哲学、政经重难点分析》,赵宇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因而仍然属于唯物主义。

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注:本命题的观点揭示了阴和阳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8、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耳目获得的认识不可靠,只有通过思维所获得的认识才是可靠的,因而是一种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的错误。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能够获得知识,显然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的错误。

9、《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庄子的这种观点认为有限之中包含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

注:在这一命题中,庄子的观点并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是唯物主义。因为他认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可见这种观点只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应当明白:哲学家的观点有时是存在矛盾的;在这几本书中可能是唯物主义,在那几本书中,可能就是唯心主义;在青年时期是唯心主义,在中年时期可能就变成唯物主义了,因此,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10、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他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11、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认识和实践都很重要,但实践具有更高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12、董仲舒:“万物非大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注: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天是有意志、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有欲望的,因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认为帝王的兴亡都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决定论。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春秋冬夏之类也„„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纯属主观的随意比附,实际上是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封建道德属性强加于自然界,把自然拟人化,又反过来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人合一,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3、王充认为“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昌衰兴废,皆天时也,” 注:王充的这种观点夸大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决定性,否认了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因而属于机械决定论的历史观。

“夫天不能故生人,则其生万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

注:王充的上述观点虽然认为人的发展最终是气运动的结果,但他却认为,气有富贵之气和贫贱之气的区别,而一个人富贵之命最终取决于富贵之气,因而这种观点是从唯物论划向唯心论。

14、王弼“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注:王弼的这种观点夸大了静止的作用,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因此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15、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注:范缜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对肉体的关系就象刀的锋利与刀刃的关系一样,没有刀刃,就没有刀的锋利;没有人的肉体,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6、张载:“一物两体,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注:张载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

17、东晋时代哲学家慧远论道:“请为论考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注:慧远的这种观点认为薪经过燃烧,化为灰烬,但是,火却由此薪传到彼薪,永不熄灭。同样,人的形体消灭了,“神”也就从这一形体传到另一形体,永恒不灭,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8、程颐“理也者,实也,本也。”

注:程颐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真正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因此把理看成是脱离事物并且创造事物的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虽然承认了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又认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的观点。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肯定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因而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9、南宋朱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属干辩证法。

朱熹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0、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陆九渊的这种观点认为万物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内,不需要接触客观对象去获得认识,而只要反省内求就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1、罗钦顺:“理果何物也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阅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己,积微而著,„„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注:罗钦顺的上述命题认为理就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理,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中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它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2、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王守仁(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之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本质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3、王廷相“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

注:王廷相的上述观点把气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最终也是气变化的规律,道和气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4、方以智:“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注:方以智的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他的观点坚持气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不可能离开气来承认理,因而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

25、王夫之:“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注:王夫之的观点认为客观实体能引发主观认识的作用,主观认识能作用干客观实体,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样“能”符合“所”,体用一致,名实也相称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合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6、中国清代哲学家李恭:“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离事物何所为理乎?” 注:李恭的这种观点认为有事有物才有理,无事无物便无所谓理,理即在事物之中,理不能离开天事、人事和物事的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离开了事物而独立存在并衍生事物的那种先天的神秘的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7、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

注:天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可能长期保持均衡,必有主次之分;

主次双方又必然互相“争功”, 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28、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29、我国现代哲学家叶青“事实者思想之母,是就理论的形成而言;思想者事实之母,是就理论的作用而言。在前者公式为:‘实践一一理论’;在后者,则是:‘理论一实践’。”

注:叶青的观点把实践的本质看成是理论的活动,根本否认了实践是基础,否认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贬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显然是认识论上的唯心论。

二、西方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注意:下列西方哲学的命题全都是错误的)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注:该命题把哲学看成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并且囊括各门具体科学在内的科学之大全,哲学与具体科学应当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

注:该命题属于现代西方中实实证主义的命题,把概念或者命题有意义的标准归结为最终能够被感觉得到,感觉不到的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因而最终导致唯感觉论,导致唯心主义。

3、存在三个世界,世界1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2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3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和道德等等。

注:该命题的观点主张世界有三种,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终是一种二元论,因为世界2和世界3都属于意识,而世界1则属于物质。

4、世界统一于存在。

注:该命题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存在包括两种: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命题中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存在,没有坚持真正的唯物主义。

5、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内在根据和现实存在,实践是客观概念自身发展的一个环节。„„理论把握到了必然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实践观念是从认识观念转化而来的,是认识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和理论一样跟有普遍性。

注:该命题否认了实践的决定性和客观性,夸大了观念的作用。

6、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注:该命题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是人运用理性概括总结出来的,并且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没有人类的理性,就不存在自然规律,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

(注意:下列马哲的命题全都是正确的)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

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注:这里批判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应当从后半句话来推理,从后半句话看来,前半句话中武器的批判显然是指暴力革命,因此批判的武器就应当是指革命理论。

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7、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注:恩格斯这句话充分表明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它只可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就是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8、辩证法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保守性是指它承认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9、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注:物质是一个概念、范畴,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因此命题正确。

10、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读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1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注:物质和意识的确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意识和物质就不一定有区别了,因为意识最终不过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的反映,世界最终统一于物质。

12、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

注:这一命题的观点表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同时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如果物体在每一个瞬间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那么它就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因此,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3、一切物质都是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注:本命题中的观点表明人类的意识所具有的感觉的反映特性与其他物质形态有内在的联系,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历史是从更低等的生物甚至是无机物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无机物也具有类似人类感觉的反映特性。可见命题中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意识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因而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5、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16、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18、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同样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

19、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在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20、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

注:在此命题中三者同一的含义是指三者具有一致性,但并不是指三者完全相等。

21、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

22、一切都互为中介,整个世界就是通过事物之间互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

23、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

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

24、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范畴体系在研究中应与范畴出现的逻辑顺序相一致,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主观认识的辩证法。

25、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惟一源泉,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术知觉。

26、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

27、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2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2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30、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

31、人的认识思维或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32、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3、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和普遍的,是一个过程。

34、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35、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

36、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

37、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

38、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

39、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40、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干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

41、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

注: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它从未具体描述过未来社会的远景。

42、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

43、马克思„恩格斯预见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

44、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

4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46、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重点则

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

4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48、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社会和国家方面的情形是这样。

49、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即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50、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自由则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四、其他命题辨析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古希腊哲学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体现了他自发的辩证法特别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该观点是正确的。他用奔腾不息的河水来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一切皆流,万物皆变”,“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水流”。河水常流,再次入水,已非前水。第二次看到的事物已和第一次看到的不同了,因为它已发生了变化。他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变化的客观性、永恒性。无条件性。他认为“我们踏进又踏不进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不能踏进、不存在是因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踏进、存在是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在运动中又有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与此不同的是,他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即逝。变幻不定的,当我们踏进一条河流时,或脱口说出这条河流时,它已变成了另一条河流。在这里,克拉底鲁承认了运动变化发展的永恒性、无条件性,但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犯了诡辩论的错误。

2、“阿基里斯永远赶不上乌龟”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一个命题,他以此例说明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是静止不动的,该观点是错误的。芝诺的老师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芝诺则指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四个悖论,即阿基里斯永远赶不上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二分法。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一个跑得飞快的英雄,但芝诺认为他永远赶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他提出,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赶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电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已到达另一新地点„„因而,他永远赶不上乌龟,因此,永远变化发展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机械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这是通过揭露运动中的矛盾来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观点。由于这种观点明显违背了常识和科学,因而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不赞成这种观点。芝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高等数学认为,无限等比递减数列之和等于常数而不等于无限大,因而,阿基里斯能在有限的期间和距离内赶上乌龟。

3、“白马非马”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逻辑学家(名家)。有一次他牵着一匹马通过关卡,守关的士兵说,牵马的人不准过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是一匹白马啊。”守关的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过去了。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反复论证的命题。他是这样论述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者也,命色者非所以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公孙龙认为从概念和它所代表的事实的关系来说,“马”的概念用来表示形体,“白”

的概念用来表示颜色,“白马”包括了两个因素,而“马”却只指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公孙龙论证说,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要马时,各种颜色的马都可以给,但人们要白马时,黄马、黑马就不符合要求了。可见,白马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马。

公孙龙强调“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指出了个别和一般的互相排斥关系,这在逻辑发展史上是有贡献的。但他夸大了这一点,认为一般的抽象的马可以脱离具体的马而独立存在,就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成了诡辩。把一般与个别混同的结果,会得出许多违反常识的结论。如公孙龙讲“鸡足三”,“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篇》)把一般概念的鸡脚同鸡的具体的两脚相加,得出了鸡有三只脚的结论。

附录: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1、西周伯阳父: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注:伯阳父的观点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事生灭,认为阴阳二气相互协调,配合有序,流转正常,就能风调雨顺,否则就要发生灾难;把阴阳看作天地之气,认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失去了平衡。因此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西周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益)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注:史伯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事物互相结合才能产生百物,如果同上加同,不仅不能产生新的事物,而且世界的一切也就变得平淡无味,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3、春秋时代齐国的晏婴和齐景公曾讨论了“和”与“同”的问题,晏婴解释说,如果在水中加上水,那么还是水的味道;如果弹琴,弹出相同的音调,不会产生出乐声,还是单一的音调,这就是“同”,如果在水中加上鱼、肉和各种作料,再加以烹调,这样就可以做成一种与水味完全不同的鲜美的汤;音乐也是这样,只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等声音相成相济,才能成为一曲动听的乐曲,这就是“和”。 注:晏婴所说的“同”就是简单重复;所谓“和”就是对立面的统一。晏婴对齐景公的解释揭示了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矛盾双方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因此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4、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因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老子的这一命题认为不参加社会实践,不接触客观对象,就能获得认识,因而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

5、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注:孔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虽然不言不语,无声无息,却主宰着人间的一切生死福祸,操纵着自然界四时的变化和万事的生灭。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天是有意志的天,因而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注:这一命题认为事物在量上的微小变化经过不断的积累就最终能够引起质变,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6、墨翟:“何谓三表?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注:在墨子的观点中,他的第一个标准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因而强调了逻辑 部分摘自《硕士研究生政治入学考试哲学、政经重难点分析》,赵宇主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证明的作用;他的第二个标准以多数人的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属唯物主义;他的第三个标准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主张从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去检验认识,因而仍然属于唯物主义。

7、《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注:本命题的观点揭示了阴和阳作为矛盾的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因而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8、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已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耳目获得的认识不可靠,只有通过思维所获得的认识才是可靠的,因而是一种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的唯理论的错误。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注: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挖掘内心世界就最终能够获得知识,显然是一种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论的错误。

9、《庄子,天下》所载:“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注:庄子的这种观点认为有限之中包含着无限,揭示了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体现了宇宙在微观上的无限性,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人之生,气之聚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

注:在这一命题中,庄子的观点并不是唯心主义,反而是唯物主义。因为他认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之形体、生命都是气凝聚的结果,人的生死都是气的变化,人死即交归于大自然,可见这种观点只能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应当明白:哲学家的观点有时是存在矛盾的;在这几本书中可能是唯物主义,在那几本书中,可能就是唯心主义;在青年时期是唯心主义,在中年时期可能就变成唯物主义了,因此,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把问题简单化。

10、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他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11、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注:荀子的这种观点认为认识和实践都很重要,但实践具有更高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12、董仲舒:“万物非大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

注:董仲舒认为天是最高的范畴,万物都是由天派生出来的。天是有意志、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有欲望的,因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认为帝王的兴亡都由某种神秘的征兆来决定、显示,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决定论。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反应),春秋冬夏之类也„„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注:董仲舒的这一观点纯属主观的随意比附,实际上是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封建道德属性强加于自然界,把自然拟人化,又反过来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天人合一,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3、王充认为“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当治,恶人不能乱”“昌衰兴废,皆天时也,” 注:王充的这种观点夸大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决定性,否认了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因而属于机械决定论的历史观。

“夫天不能故生人,则其生万物亦不能故也,天地合气,物偶自生矣。”“人生性命当富贵者,初禀自然之气,养育长大,富贵之命效矣。”

注:王充的上述观点虽然认为人的发展最终是气运动的结果,但他却认为,气有富贵之气和贫贱之气的区别,而一个人富贵之命最终取决于富贵之气,因而这种观点是从唯物论划向唯心论。

14、王弼“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 注:王弼的这种观点夸大了静止的作用,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因此属于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

15、范缜:“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刀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注:范缜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精神对肉体的关系就象刀的锋利与刀刃的关系一样,没有刀刃,就没有刀的锋利;没有人的肉体,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精神,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6、张载:“一物两体,气也;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

注:张载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属于唯物主义辩证法。

17、东晋时代哲学家慧远论道:“请为论考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

注:慧远的这种观点认为薪经过燃烧,化为灰烬,但是,火却由此薪传到彼薪,永不熄灭。同样,人的形体消灭了,“神”也就从这一形体传到另一形体,永恒不灭,因此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8、程颐“理也者,实也,本也。”

注:程颐的观点认为理是世界的真正存在,是世界的根本,因此把理看成是脱离事物并且创造事物的本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更何复资于既毙之形,既返之气!往来屈伸者理也。”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虽然承认了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又认为最终起主导作用的是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的观点。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阳长而阴消,善增而恶减。”

注:程颐的这种观点肯定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因而属于唯心主义辩证法。

19、南宋朱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独中又自有对。”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个方面,同时任何事物都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属干辩证法。

朱熹认为:“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0、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陆九渊的这种观点认为万物的运动规律都存在于人的主观之内,不需要接触客观对象去获得认识,而只要反省内求就能获得真正的认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21、罗钦顺:“理果何物也哉?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本一也,而一动一静,一往一来、一阅一辟、一升一降、循环无己,积微而著,„„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是即所谓理也。”

注:罗钦顺的上述命题认为理就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它有自己的运动规律——理,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中呈现出来的必然性,它不能离气而独立存在,因此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2、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王守仁(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之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本质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3、王廷相“元气即道体,有虚即有气,有气即有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气即道,道即气,不得以离合论者。”

注:王廷相的上述观点把气看成世界的本原,认为道最终也是气变化的规律,道和气是不可分离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24、方以智:“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注:方以智的上述观点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他的观点坚持气是万物的本原,认为不可能离开气来承认理,因而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

25、王夫之:“体俟用则因所以发‘能’,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体用一依其实,不背其故,而名实各相称矣。”

注:王夫之的观点认为客观实体能引发主观认识的作用,主观认识能作用干客观实体,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样“能”符合“所”,体用一致,名实也相称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合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6、中国清代哲学家李恭:“夫事有条理曰理,即在事中。今曰理在事上,是理别为一物矣。„„天事曰天理,人事曰人理,物事曰物理。„„离事物何所为理乎?” 注:李恭的这种观点认为有事有物才有理,无事无物便无所谓理,理即在事物之中,理不能离开天事、人事和物事的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离开了事物而独立存在并衍生事物的那种先天的神秘的理是根本不存在的,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27、近代思想家魏源提出“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

注:天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可能长期保持均衡,必有主次之分;

主次双方又必然互相“争功”, 从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因此属于古代朴素辩证法。

28、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29、我国现代哲学家叶青“事实者思想之母,是就理论的形成而言;思想者事实之母,是就理论的作用而言。在前者公式为:‘实践一一理论’;在后者,则是:‘理论一实践’。”

注:叶青的观点把实践的本质看成是理论的活动,根本否认了实践是基础,否认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贬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显然是认识论上的唯心论。

二、西方哲学史上的基本命题

(注意:下列西方哲学的命题全都是错误的)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注:该命题把哲学看成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并且囊括各门具体科学在内的科学之大全,哲学与具体科学应当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一个概念或命题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可经验性。

注:该命题属于现代西方中实实证主义的命题,把概念或者命题有意义的标准归结为最终能够被感觉得到,感觉不到的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因而最终导致唯感觉论,导致唯心主义。

3、存在三个世界,世界1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2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3是指客观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和道德等等。

注:该命题的观点主张世界有三种,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终是一种二元论,因为世界2和世界3都属于意识,而世界1则属于物质。

4、世界统一于存在。

注:该命题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究竟统一于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存在包括两种:物质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命题中的观点没有指明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存在,没有坚持真正的唯物主义。

5、观念是客观世界的内在根据和现实存在,实践是客观概念自身发展的一个环节。„„理论把握到了必然性,因而具有普遍性;实践观念是从认识观念转化而来的,是认识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和理论一样跟有普遍性。

注:该命题否认了实践的决定性和客观性,夸大了观念的作用。

6、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注:该命题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是人运用理性概括总结出来的,并且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没有人类的理性,就不存在自然规律,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

(注意:下列马哲的命题全都是正确的)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

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

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5、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注:这里批判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应当从后半句话来推理,从后半句话看来,前半句话中武器的批判显然是指暴力革命,因此批判的武器就应当是指革命理论。

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7、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注:恩格斯这句话充分表明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它只可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就是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8、辩证法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保守性是指它承认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9、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注:物质是一个概念、范畴,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因此命题正确。

10、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读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1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注:物质和意识的确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意识和物质就不一定有区别了,因为意识最终不过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的反映,世界最终统一于物质。

12、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

注:这一命题的观点表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同时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如果物体在每一个瞬间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那么它就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因此,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13、一切物质都是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

注:本命题中的观点表明人类的意识所具有的感觉的反映特性与其他物质形态有内在的联系,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历史是从更低等的生物甚至是无机物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无机物也具有类似人类感觉的反映特性。可见命题中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意识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因而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5、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16、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18、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同样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

19、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在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

20、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

注:在此命题中三者同一的含义是指三者具有一致性,但并不是指三者完全相等。

21、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

22、一切都互为中介,整个世界就是通过事物之间互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

23、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

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

24、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范畴体系在研究中应与范畴出现的逻辑顺序相一致,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主观认识的辩证法。

25、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惟一源泉,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术知觉。

26、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

27、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2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2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30、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

31、人的认识思维或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

32、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3、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和普遍的,是一个过程。

34、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

35、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

36、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

37、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

38、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

39、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

40、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干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

41、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

注: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它从未具体描述过未来社会的远景。

42、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

43、马克思„恩格斯预见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

44、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

4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46、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重点则

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

4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48、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社会和国家方面的情形是这样。

49、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即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50、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自由则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四、其他命题辨析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是古希腊哲学赫拉克利特的一句名言,体现了他自发的辩证法特别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思想,该观点是正确的。他用奔腾不息的河水来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一切皆流,万物皆变”,“踏进同一条河的人,不断遇到新水流”。河水常流,再次入水,已非前水。第二次看到的事物已和第一次看到的不同了,因为它已发生了变化。他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变化的客观性、永恒性。无条件性。他认为“我们踏进又踏不进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不能踏进、不存在是因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踏进、存在是因为事物有相对静止,在运动中又有质的相对稳定状态。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与此不同的是,他的学生。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却认为,人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瞬息即逝。变幻不定的,当我们踏进一条河流时,或脱口说出这条河流时,它已变成了另一条河流。在这里,克拉底鲁承认了运动变化发展的永恒性、无条件性,但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犯了诡辩论的错误。

2、“阿基里斯永远赶不上乌龟”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一个命题,他以此例说明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是静止不动的,该观点是错误的。芝诺的老师巴门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存在”只能从一种存在变为另一种存在,存在不会变为不存在,因而“存在”是不变的。芝诺则指出,运动变化是不可能的,他提出了四个悖论,即阿基里斯永远赶不上乌龟、飞矢不动、运动场。二分法。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一个跑得飞快的英雄,但芝诺认为他永远赶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他提出,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赶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电的起点处,但当他到达乌龟起点处时,乌龟却已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已到达另一新地点„„因而,他永远赶不上乌龟,因此,永远变化发展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机械位置移动都是不可能的。这是通过揭露运动中的矛盾来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观点。由于这种观点明显违背了常识和科学,因而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不赞成这种观点。芝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高等数学认为,无限等比递减数列之和等于常数而不等于无限大,因而,阿基里斯能在有限的期间和距离内赶上乌龟。

3、“白马非马”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逻辑学家(名家)。有一次他牵着一匹马通过关卡,守关的士兵说,牵马的人不准过关。公孙龙说:“我牵的是马吗?我牵的是一匹白马啊。”守关的人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过去了。

“白马非马”是公孙龙反复论证的命题。他是这样论述的:“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者也,命色者非所以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公孙龙认为从概念和它所代表的事实的关系来说,“马”的概念用来表示形体,“白”

的概念用来表示颜色,“白马”包括了两个因素,而“马”却只指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公孙龙论证说,在实际生活中,当人们要马时,各种颜色的马都可以给,但人们要白马时,黄马、黑马就不符合要求了。可见,白马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马。

公孙龙强调“马”和“白马”这两个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指出了个别和一般的互相排斥关系,这在逻辑发展史上是有贡献的。但他夸大了这一点,认为一般的抽象的马可以脱离具体的马而独立存在,就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成了诡辩。把一般与个别混同的结果,会得出许多违反常识的结论。如公孙龙讲“鸡足三”,“谓鸡足一,数足二,二而一,故三”。(《公孙龙子·通变篇》)把一般概念的鸡脚同鸡的具体的两脚相加,得出了鸡有三只脚的结论。


相关文章

  • 本科生毕业论文详细写作规范(包含参考文献的写作)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学期间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检验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为保证我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写作规范,本规范从2012年12月开始执行. ...查看


  • 陆宗骐:马恩著作中"科学"一词的含义
  • 发布时间:2013-04-28 08:35 作者:陆宗骐 字号:大中小 点击:782次 "科学"一词在我国有着崇高.伟大.神圣的意义,从五四时期的"赛先生"与"德先生"开始,到上世 ...查看


  • 费尔巴哈论 1
  • 1. 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哲学"革命的方面"被"过分茂密的保守的方面所窒息",这里"保守的方面"是指_____. 唯心的体系 2. 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 ...查看


  •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
  •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就是1845年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的笔记.在1888年,恩格斯把& ...查看


  •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论文
  • 冯友兰论文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的贡献 摘 要: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之学科地位的确立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基本确立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著作的写作范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初步介绍并具体应用了关 ...查看


  • 实践语境下的新.旧唯物主义
  • 作者:贾丽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B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3)06-0133-0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性是它的主要特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 ...查看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浅析 摘要:1844年3月,马克思因受到恩格斯<德法年鉴>中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影响,认为仅停留在哲学的研究上,还不是"针对原本,而是针对副本"的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之路
  • 作者:闵家胤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2年03期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做了全 面的创新,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他为我们树立了进行理论创新的光辉榜样.同时 ,号 ...查看


  • 北大中文系必读科目
  • 北大清华等高校中文系必读书目 清华卷 第一部分中国文学 <诗经选>(毛舜钦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选>(丁夏选注)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唐诗三百首&g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