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放弃北伐而修长城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人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肘间、金钱,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竞达到了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少得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  反观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爱劫掠战呢?  得想个招儿,政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这就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长城的。  选自《江西工人报)

  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  然而,凯旋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反而耗尽全国的财力、人力去修筑长城呢?因为秦始皇不仅是我国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经济学家,他肯定算过一笔经济账。  让我们站在秦始皇的角度来思考对付匈奴的难题。首先,秦始皇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而如果要深人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基本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肘间、金钱,同时由于这些农民当了兵,不能再从事农耕了,还要蒙受生产上的劳动力损失。  况且即使有了强大的骑兵,要送他们到北方草原深处作战,粮草的运输和损耗也是一笔很可怕的开销。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也没有大货车,粮食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十分艰难。《史记》中曾经记载,从中原地区运送1石粮食抵达北方的前线,路上运输队消耗的粮食竞达到了192石。  而匈奴骑兵的作战成本却很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既是放牧者,也是战士,角色转换很容易,甚至可以一边放牧,一边作战。后勤保障比农耕民族好多了。  农耕民族作战的成本比游牧民族要高,而作战的收益却少得可怜。即使占领了广袤的草原,却无法耕种,中原王朝的税收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要那么大片的草原有什么用处?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要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汉武帝雄才大略,曾经在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劳民伤财,大大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导致了汉朝的衰落;明成祖朱棣的大军五出漠北,苦战多年,把蒙古各部赶得四处奔逃,但仗打到最后。先吃不消的却是明朝。  反观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来去如风,掠夺农耕民族积累的财富轻而易举,收益惊人。成本低,收益高,游牧民族怎么会不热爱劫掠战呢?  得想个招儿,政变成本和收益上的巨大反差。秦始皇借鉴战国时期的策略,想到了修筑长城。有了长城这种防御工事,流动的战场将会变为固定的战线。游牧民族无法重演来了就抢、抢了就跑的闹剧。必须先在长城一线与守军打一仗。  如此一来,成本和收益就改变了。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中获得粮食,进攻的游牧民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而且长城一线多群山,重要的道路上又修建了坚固的关隘,农耕民族的步兵只要固守防线,游牧民族的骑兵就毫无用武之地,往往还没有抢到东西,就先挨了一顿打。  依托长城打防御战,农耕民族不用训练骑兵部队,训练成本得以降低,又因为士兵原本就是农民,有了固定的根据地,熟悉农活的士兵们在闲时完全可以就地屯垦,后勤的负担也小多了。  说句实话,农耕民族的杰出代表秦始皇虽然没有读过现代的《经济学原理》之类的著作,但他大规模修筑长城的举动,的确与经济学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规律是相符合的。修筑长城固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短期内经济压力很大,但从长远来看,秦始皇的这笔账算得很精明。  此后的各朝各代,只要有条件、有需要,也都尽量采取修筑长城的方式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比如明朝成化年间,蒙古鞑靼部常常进犯陕北、甘肃一带,皇帝于是召集大臣讨论防御事宜。大臣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征集5万劳工,用两个月的时间修葺长城,耗银不过100万两;而派出8万大军征讨鞑靼入侵者,每年粮草、运费折合银两,总计耗银近1000万两。成本高低一目了然。而且,军人可以在长城之内屯田耕种,获得一定的粮食,这就节省了从内地调粮食到前线的巨额成本。于是,明朝的皇帝们选择了修建长城,我们今天看到的雄伟长城就是那个时期完工的,在元朝初年就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自然是看不到明朝长城的。  选自《江西工人报)


相关文章

  • 秦始皇功与过
  • 秦始皇之-功与过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他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汉民族中央集权帝制时代的人.他也使中国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 ...查看


  • 石XX秦始皇辩论赛正反方资料)
  •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赢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原称华夏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公元前238年(秦王 ...查看


  • 最新七年级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教学设计
  • 公开课教学设计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 齐市富区洪河学校 孙跃威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秦朝一统>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的第四节.其中本课所在的第四单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承前启 ...查看


  • 万里长城作文
  • 建造这一项宏伟的建筑时,既没有机械,又没有运输工具.这完全是用人力完成的.不管严寒酷暑,人们还是坚持工作.即使下着暴雨或刮起大风,他么也在辛勤的工作.就这样经历了多少日夜的风风雨雨,万里长城在这儿拔地而起,显示出中华人民的气魄是多么的宏伟, ...查看


  • 中国疆域史 1
  • 中国 显示▼文化 显示▼地理 显示▼历史 显示▼政治 显示▼经济 显示▼其他 中国疆域史是关于从古至今中国领土变化过程的历史. 中国疆域自远古以来不断演进变化,从<尚书·禹贡>九州开始直到中华民国的秋海棠叶形状,而后中华人民共和 ...查看


  • 毛笔发明者秦国大将蒙恬为何没有好下场
  •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 ...查看


  • 孔子鲁讯秦始皇诸葛亮屈原
  • 孔 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先世为宋国贵族,三岁丧父,家道中落.自幼喜好祭祀礼仪,长大善于射箭御车.孔子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 ...查看


  • 秦始皇的统一
  • 秦始皇的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 ...查看


  •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
  • 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中国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