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1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1

1.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表述错误的是(B)。 A、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B、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 A、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生产力

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哲学 B、法律 C、政治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集中表现为(A) A、为经济基础服务 B、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C、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3. 阶级斗争的根源是(B)。 A、思想对立 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制度的对立

4.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 A、阶级斗争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思想斗争

5.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A)。 A、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A)。 A、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消极的群氓 C、阻碍社会的发展

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C)。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8.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C)。 A、先天的、天赋的 ★多选题: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C) A、阶级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D、政治矛盾 B、趋利避害的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2. 上层建筑包括(AB)。 A、政治上层建筑 B、观念上层建筑 C、经济上层建筑 D、文化上层建筑

3. 下列关于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 B、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C、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4.. 社会革命的作用是(ABC)。

D、划分阶级的标准是政治标准

A、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B、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极大的主动性

C、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

D、是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

D、是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 5.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ABC)。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相统一的 D、是矛盾的

6.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A、是社会变革的倡导者 7.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 A、 帮助人们解放思想、 追求真理 8. 社会进步的内在依据是(CD)。 A、阶级矛盾 B、经济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 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 C、 帮助人们认识和管理社会 D、 改变社会关系 B、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 C、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能有力地推动历史发展

9. 个人

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 A、是不可分割的 B、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 C、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时是矛盾的 10.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下列各项属于这三大形态的有(CDE ) A、 传统的农业社会 ★是非题: 1. 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向前发展了。(×) 2.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3.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4.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5.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7.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8. 科学技术在任何时代都是第一生产力。(×) 9. 社会进步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越重要,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 B、 近代的工业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 D、 物的依赖性社会 E、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1

1.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表述错误的是(B)。 A、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B、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A)。 A、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B、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生产力

3. 在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C)。 A、哲学 B、法律 C、政治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集中表现为(A) A、为经济基础服务 B、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C、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

3. 阶级斗争的根源是(B)。 A、思想对立 B、物质利益的对立 C、制度的对立

4. 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在于(B)。 A、阶级斗争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思想斗争

5.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A)。 A、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A)。 A、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消极的群氓 C、阻碍社会的发展

7.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C)。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8.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C)。 A、先天的、天赋的 ★多选题: 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BC) A、阶级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D、政治矛盾 B、趋利避害的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

2. 上层建筑包括(AB)。 A、政治上层建筑 B、观念上层建筑 C、经济上层建筑 D、文化上层建筑

3. 下列关于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人们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 B、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C、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 4.. 社会革命的作用是(ABC)。

D、划分阶级的标准是政治标准

A、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B、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极大的主动性

C、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

D、是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

D、是社会发展的破坏性因素 5.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是(ABC)。 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C、相统一的 D、是矛盾的

6.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A、是社会变革的倡导者 7.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 A、 帮助人们解放思想、 追求真理 8. 社会进步的内在依据是(CD)。 A、阶级矛盾 B、经济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B、 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 C、 帮助人们认识和管理社会 D、 改变社会关系 B、是社会变革的组织者 C、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能有力地推动历史发展

9. 个人

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是()。 A、是不可分割的 B、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 C、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

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时是矛盾的 10.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形态。下列各项属于这三大形态的有(CDE ) A、 传统的农业社会 ★是非题: 1. 只要先进的生产关系一经建立,生产力就会自然向前发展了。(×) 2.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 3.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4.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5.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 7.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8. 科学技术在任何时代都是第一生产力。(×) 9. 社会进步的根本的、最高的标准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0.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越重要,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 B、 近代的工业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 D、 物的依赖性社会 E、 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相关文章

  • 马原心得体会
  • 马原心得体会 摘 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设置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大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可从把握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策略等方面不断努力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心得
  • 硕士研究生作业 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读书心得 小组成员 马 波 [1**********] 王 颖 [1**********] 陈雪娇 [1**********] 赵岭岭 [1**********] 于 滢 [1****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结课感想
  • 马克思主义哲学 开学之初,听说要上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这门课,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总是疑惑这门课上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些什么,还是直接推荐几本马克思的原著让我们自己领悟.但是不管课程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和结束的,这门课还是让我有很大的收获的,尤其 ...查看


  • 2015年[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最新版)
  •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 学 的 一 般 知 识 ①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与生活 ③哲学的功能( ...查看


  • 哲学知识点汇总
  • 第四部分:生活与哲学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具 ...查看


  • 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3年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原著 试题(每题50分,共100分) 1. 试论恩格斯关于认识发展的辩证法思想,并运用这一思想说明为什么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 ...查看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 哲学分析题的答题模板 1.先写„主义认为: 唯物论: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 辩证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 认识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 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2.写出材料反应的第一个原理,并指出原理的内容和方法论意义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2003.11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二 ...查看


  •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转变
  • 作者:韩立新 河北学刊 2009年05期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1-0014-11 在早期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史上,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思想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列宁曾 ...查看


  •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体会
  • 马克思主义原理学习体会 大一下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这本书,又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视频,收获了很多知识,学到了很多道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的确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