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绪论

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企业行为,区别在于:

第2节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

•企业的管理决策很多,管理经济学涉及的只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

•决策就是选择,即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

•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提出可行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优;七、实施和监控

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

•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借用许多经济学理论,但最重要的还是借用了推导这些理论的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就是在决策分析时运用边际概念。例如,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产量最优。

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例[0—1]

一家民航公司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航班上,每一乘客的全部成本为 250元,那么,当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较低的票价(如每张150元)卖给学生呢? 人们往往认为不行,理由是因为每个乘客支出的运费是250元,如果低于这个数目,就会导致亏本。但根据边际分析法,在决策时不应当使用全部成本(在这里,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应当使用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这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在边际分析法中叫做边际成本。在这里,因学生乘坐而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如30元),它可能只包括学生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载荷而增加的燃料支出。因学生乘坐而额外增加的收入叫做边际收入,在这里,就是学生票价收入150元。在这个例子中,边际收入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公司仍是有利的。

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如何确定

*规则:边际利润>0时,扩大业务量;

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0时,业务量最优,此时利润最大。

[例0—2]

假定肥料每公斤价格为3元,小麦每公斤的价格为1.5元。问:每亩施肥多少能使农场获利最大?

从表0—2中看到,当每亩施肥数量为50公斤时,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此时施肥数量为最优。此时,利润为最大。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480-3×50=570(元)

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

*规则: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总成本最低)。

[例0—3]

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甲和乙生产相同的产品,但因技术条件不同,其生产成本也不相同。

它们在各种产量下的预计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数据见表0—3、表0—4

表0—3

表0—4

现假定公司共有生产任务6万件,问应如何在这两家分厂中分配,才能使公司总生产成本最低。

解:任务的分配应按边际成本的大小顺序来进行:第1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因为此时乙的边际成本最低,只有100元。第2、第3个1万件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因为此时甲、乙的边际成本为次低,均为200元。第4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此时乙的边际成本为300元。第5、第6个1万件则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此时它们的边际成本均为400元。所以,总任务6万件应分配给甲2万件,乙4万件。此时两者的边际成本相等,均为400元。总成本最小,为1 600万元(=600万元+1 000万元) 。

[例0—4]

某企业的广告费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介的广告效果预计如表0—5所示。

表0—5

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

解:因广告费资源有限,故当各种媒介上的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均等时,广告费的分配为最优。

三种媒介第1次广告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可计算如下:

可见,尽管做一次电视广告的效果比做电台、报纸广告大(4>1.5,4>2) ,但因电视的广告费高,它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在第1次广告中并不是最大的。广告费的分配应根据每元广告费边际效果大小的顺序来进行(见表0—6) 。 表0—6

可见,选择电台做3次广告,电视做2次广告,报纸做1次广告,就可以使有限的广告费

(110万元)取得最大的广告效果。此时,各种媒介的每元边际效果均等于0.100。

边际分法析扎根于数学之中

•函数的边际值=函数的一阶导数

例如,假如利润(π ) 的方程为:

π =-10,000﹢400Q -2Q ² 则边际利润Mπ=d π /dQ =400-4Q

Mπ=0时,产量Q 为最优:400-4Q =0,Q * =100

•边际分析法与微分学相结合是最优化最方便的工具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共同点:

判断一个方案对决策者是否有利,都要看由此引起的收入是否大于由此引发的成本,即看它是否能为决策者增加利润。

•区别:

边际分析法分析的是变量的微量变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影响。增量分析法分析的是某种决策对收徒成本利润的影响。“某种决策”既可以是大量变化,也可以是非数量的变化。

第4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企业的性质

•企业产生的根源

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由一个组织的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省交易成本时,就产生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恰好等于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规模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边界。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自主经营;二、自负盈亏;三、产权明晰。

企业的目标

•短期目标应是多样化的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三大优点:

一、促使管理者坚持长期行为;

二、促使管理者考虑效益的时间性;

三、促使管理者考虑经营的风险性。

企业目标和经理行为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股东)和经理人员的目标有差异,由此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为驱使经理人员为实现所有者目标而奋斗,在企业内部应当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在企

业外部应造就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第5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利润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

优劣程度,是经理人员决策的基础。

机会成本

•指如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几种具体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业主用自有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 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就是它生产产品A 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的物料,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

(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例0—5]

甲用自己的钱1 000元办工厂(如果这笔钱借出去,每年可得利息100元)。乙则从银行借钱1 000元办同样的工厂,每年支付利息100 元。试求甲、乙资金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元;

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元。

[例0—6]

甲自己当经理管理工厂,不拿工资,但如果他在其他单位工作,每月可得工资1200元。乙聘请别人当经理来管理工厂,每月付工资1200元,试求甲和乙管理工厂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200元;

乙:会计成本=1 200元,机会成本=1200元

[例0—7]

假定有两个方案。

方案Ⅰ:机器甲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 ,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

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相等)。

方案Ⅱ: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 ,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 ,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机器乙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

方案Ⅰ:生产产品B 的会计成本=1 000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000+200+0=1 200(元) 方案Ⅱ:生产产品B 的会计成本=1 000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000+400+200=1 600(元)

[例0—8]

企业甲每年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库存材料,当时价格100元/吨。企业乙每年也耗用钢

材100吨,用的是现购材料,市价为120元/吨。试求企业甲和企业乙耗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企业甲:会计成本=100×100=10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

企业乙:会计成本=100×120=12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

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

•经济利润反映资源用于本用途,比用于其他次好用途的价值高多少。

解:

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130000+20 000+(50 000-44 000)+15 000+ 4 000=175 000(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165 000- 175000= - 10 000(元)

可见,尽管该商店有会计利润20 000元,但经济利润为负值,说明该商人在这里投资并不合算。

正常利润:指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等于如把企业家的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故它是一种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

•外显成本系会计账上表现出来的成本。

内涵成本系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

•外显成本=会计成本

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涵成本)

绪论

第1节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把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研究企业行为,区别在于:

第2节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

管理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决策

•企业的管理决策很多,管理经济学涉及的只是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决策

•决策就是选择,即在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

•管理决策的七个步骤:一、确定目标;二、界定问题;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四、提出可行方案;五、收集和估计数据;六、对方案进行评估,从中选优;七、实施和监控

第3节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是边际分析法

•管理经济学从微观经济学借用许多经济学理论,但最重要的还是借用了推导这些理论的经济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就是在决策分析时运用边际概念。例如,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产量最优。

边际分析法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例[0—1]

一家民航公司在从甲地到乙地的航班上,每一乘客的全部成本为 250元,那么,当飞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较低的票价(如每张150元)卖给学生呢? 人们往往认为不行,理由是因为每个乘客支出的运费是250元,如果低于这个数目,就会导致亏本。但根据边际分析法,在决策时不应当使用全部成本(在这里,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地勤人员的费用等),而应当使用因学生乘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这种额外增加的成本在边际分析法中叫做边际成本。在这里,因学生乘坐而引起的边际成本是很小的(如30元),它可能只包括学生的就餐费和飞机因增加载荷而增加的燃料支出。因学生乘坐而额外增加的收入叫做边际收入,在这里,就是学生票价收入150元。在这个例子中,边际收入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机对公司仍是有利的。

边际分析法和最优化原理

•无约束条件下最优业务量如何确定

*规则:边际利润>0时,扩大业务量;

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0时,业务量最优,此时利润最大。

[例0—2]

假定肥料每公斤价格为3元,小麦每公斤的价格为1.5元。问:每亩施肥多少能使农场获利最大?

从表0—2中看到,当每亩施肥数量为50公斤时,边际收入=边际成本,边际利润为零,此时施肥数量为最优。此时,利润为最大。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1.5×480-3×50=570(元)

有约束条件下,业务量怎样最优分配

*规则:当各种使用方向上每增加单位业务量所带来的边际效益(成本)都相等时,业务量的分配能使总效益最大

(总成本最低)。

[例0—3]

某公司下属两家分厂甲和乙生产相同的产品,但因技术条件不同,其生产成本也不相同。

它们在各种产量下的预计总成本和边际成本数据见表0—3、表0—4

表0—3

表0—4

现假定公司共有生产任务6万件,问应如何在这两家分厂中分配,才能使公司总生产成本最低。

解:任务的分配应按边际成本的大小顺序来进行:第1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因为此时乙的边际成本最低,只有100元。第2、第3个1万件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因为此时甲、乙的边际成本为次低,均为200元。第4个1万件应分配给乙,此时乙的边际成本为300元。第5、第6个1万件则应分别分配给甲和乙,此时它们的边际成本均为400元。所以,总任务6万件应分配给甲2万件,乙4万件。此时两者的边际成本相等,均为400元。总成本最小,为1 600万元(=600万元+1 000万元) 。

[例0—4]

某企业的广告费预算为110万元,打算分别用于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经调查,这三种媒介的广告效果预计如表0—5所示。

表0—5

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

解:因广告费资源有限,故当各种媒介上的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均等时,广告费的分配为最优。

三种媒介第1次广告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可计算如下:

可见,尽管做一次电视广告的效果比做电台、报纸广告大(4>1.5,4>2) ,但因电视的广告费高,它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在第1次广告中并不是最大的。广告费的分配应根据每元广告费边际效果大小的顺序来进行(见表0—6) 。 表0—6

可见,选择电台做3次广告,电视做2次广告,报纸做1次广告,就可以使有限的广告费

(110万元)取得最大的广告效果。此时,各种媒介的每元边际效果均等于0.100。

边际分法析扎根于数学之中

•函数的边际值=函数的一阶导数

例如,假如利润(π ) 的方程为:

π =-10,000﹢400Q -2Q ² 则边际利润Mπ=d π /dQ =400-4Q

Mπ=0时,产量Q 为最优:400-4Q =0,Q * =100

•边际分析法与微分学相结合是最优化最方便的工具

增量分析法是边际分析法的变型

•共同点:

判断一个方案对决策者是否有利,都要看由此引起的收入是否大于由此引发的成本,即看它是否能为决策者增加利润。

•区别:

边际分析法分析的是变量的微量变化对收入成本或利润的影响。增量分析法分析的是某种决策对收徒成本利润的影响。“某种决策”既可以是大量变化,也可以是非数量的变化。

第4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

企业的性质

•企业产生的根源

当市场交易费用太高,由一个组织的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能节省交易成本时,就产生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恰好等于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时,企业规模达到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合理边界。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自主经营;二、自负盈亏;三、产权明晰。

企业的目标

•短期目标应是多样化的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三大优点:

一、促使管理者坚持长期行为;

二、促使管理者考虑效益的时间性;

三、促使管理者考虑经营的风险性。

企业目标和经理行为

•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股东)和经理人员的目标有差异,由此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为驱使经理人员为实现所有者目标而奋斗,在企业内部应当健全监督和激励机制,在企

业外部应造就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环境。

第5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利润

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经济成本)

优劣程度,是经理人员决策的基础。

机会成本

•指如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

•几种具体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

(1)业主用自有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2)业主自己任经理的机会成本,等于如果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的薪水收入。

(3)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是零。

(4)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 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就是它生产产品A 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5)过去买的物料,其机会成本等于现在的市价。

(6)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佣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是一致的。

(7)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是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末可变卖价值之差。

[例0—5]

甲用自己的钱1 000元办工厂(如果这笔钱借出去,每年可得利息100元)。乙则从银行借钱1 000元办同样的工厂,每年支付利息100 元。试求甲、乙资金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00元;

乙:会计成本=100元,机会成本=100元。

[例0—6]

甲自己当经理管理工厂,不拿工资,但如果他在其他单位工作,每月可得工资1200元。乙聘请别人当经理来管理工厂,每月付工资1200元,试求甲和乙管理工厂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甲:会计成本=0,机会成本=1200元;

乙:会计成本=1 200元,机会成本=1200元

[例0—7]

假定有两个方案。

方案Ⅰ:机器甲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产品B ,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

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折旧费与机器甲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相等)。

方案Ⅱ:机器乙原来生产产品A ,利润收入为200元。现在改为生产产品B ,所花的人工、材料费按现行市价计算共为1 000元;折旧费为200元(假定机器乙期初、期末残值的差额为400元)。试求两个方案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

方案Ⅰ:生产产品B 的会计成本=1 000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000+200+0=1 200(元) 方案Ⅱ:生产产品B 的会计成本=1 000 +200=1 200(元)

生产产品B 的机会成本 =人工、材料费的机会成本+折旧的机会成本+设备的机会成本=1000+400+200=1 600(元)

[例0—8]

企业甲每年耗用钢材100吨,用的是库存材料,当时价格100元/吨。企业乙每年也耗用钢

材100吨,用的是现购材料,市价为120元/吨。试求企业甲和企业乙耗用钢材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 解:企业甲:会计成本=100×100=10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

企业乙:会计成本=100×120=12 000(元) 机会成本=100×120=12 000(元)

经济利润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

•经济利润反映资源用于本用途,比用于其他次好用途的价值高多少。

解:

全部机会成本=售货机会成本+售货员工资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经理薪水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130000+20 000+(50 000-44 000)+15 000+ 4 000=175 000(元)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全部机会成本=165 000- 175000= - 10 000(元)

可见,尽管该商店有会计利润20 000元,但经济利润为负值,说明该商人在这里投资并不合算。

正常利润:指为了吸引企业家在本企业投资,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报酬。它等于如把企业家的投资和精力投到其他风险相同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故它是一种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和内涵成本

•外显成本系会计账上表现出来的成本。

内涵成本系会计账上未表现的成本。

•外显成本=会计成本

内涵成本=机会成本-外显成本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涵成本)


相关文章

  • 山西大学毕业论文
  •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类 别: 函 授 站 点: 晋 城 年 级: 2009 专 业: 行政管理 姓 名: 李 娜 学 号: [1**********] 论文题目:试论如何做好乡镇企业行政执法工作 论文评语 建议成绩____ ...查看


  • 2012新版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法(全文)
  • 统计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 统计法基本问题 第一节 统计法概述 一.统计.政府统计与统计法 统计是一种调查研究活动,或者说是一种认识活动.一般而言,统计有三种涵义:从事统计调查研究和管理活动的工作,叫统计工作:进行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结果.表现为 ...查看


  • 2016广西大学商学院考研初试及复试考察范围
  • http://www.yantubao.com/ 广西大学商学院2016年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考专业 课考试范围 初试科目:专业课 810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一).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社会生产及其形式,商品和 ...查看


  • 第三章税务稽查案源管理
  • 第三章 税务稽查案源管理 本章主要阐述税务稽查案件管辖的划分.税务稽查选案的基本方法.税收违法案件检举等内容.本章需要熟悉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人工选案方法和人机选案要求,二是案件的催办.督办制度,三是检举案件的处理方法. 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查看


  • 2011年度考核自评报告
  • 廉江市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 目标责任2011年度考核自评报告 我市2011年度住房保障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已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重视程度(自评7分) 1.制订了年度计划.根据<廉江市2 ...查看


  • 全面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
  • 首 页 阅览室 馆友 我的图书馆 全面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 收藏人:蜀南孺子牛 腾讯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2014-05-01 | 阅:56 转:2 | 来源 | 分享 开心网 搜狐微博 推荐给朋友 举报 突出重点 ...查看


  •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 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着人类所 进行的其他一切活动.在生产活动中,既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同时 ...查看


  • 2017年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标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条件
  • 2017年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标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条件,以下是2017年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标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条件.希望以下的咨询可以为你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帮助. 河南省农村危房改造标准: 一.补助对象 (一)补助对象范围 1. 分散供养五 ...查看


  • 经济管理基础
  • 第一章 国民经济中的建筑业 1 基本建设是投资的经济活动. 2.固定资产:(1):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2)单位价值在规定的限额以上,否则知识低值易耗品: 3.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再生产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