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感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姓名:李龙龙

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感 号: 2017185

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感

李龙龙

我是今年刚刚参加教师工作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职。虽然应聘的是教师岗位,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还是主动承担了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教务科的行政任务以及在辅导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还带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无论是曾经的寒窗苦读还是现在的初为人师、初做行政,我们作为高等知识分子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一定要掌握好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只有熟悉并且掌握才能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熟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拿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发展谋利,为学校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高等教育,即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其地位如何。

田教授讲到,我国《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是:“是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我们界定高等教育为:“在完全中等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对于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把握就有差别。关于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归纳为四种观点: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

的基本特点表现在“高”与“专”上;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不是“专”而是“高”,它是传递高层文化、研究高深学位、造就高级人才的活动;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仅是“专”,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四、高等教育“专”、“深”、“新”的综合,体现为教育目标的“专”,教育内容的“深”,教育方法、手段的“新”。此外,高等教育还有三个自身的特殊性。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大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三是,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教育劳动使学生获得发展,不仅使身体得以训练,更使附着在不同个体身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个体间传递与流通。可见,教育劳动的过程,更核心与更实质的是思想和精神的。 前文提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学习高等教育,一定要知道其政策法规,知道其法律地位。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中学校的法律地位。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是高等教育法律地位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此处的高等学校仅指公立高等学校,即由政府出资举办并维持的高校。高等学校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等教

育政策法规以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规的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体系,教育法规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政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历时考察、比较分析、个案研究的等方法发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反馈给国家教育部门,教育部门通过制定新的法规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是高等教育中教师的法律地位。在高校中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 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教师的法律地位与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师的权益保障等问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国的《教师法》将教师定位子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这种规定只说明了教师的工作性质的专业性,却没有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

三是高等教育中学生的法律地位。1,行政法律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公法人,依法享有管理的权利,就行政法律关系原则而主言,高校是权利主体学生是义务主体,因此大学生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处于不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服从和接受高校的管理。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救济权,监督权等等。2,民事法律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高等学校的在校大学生多数是已年满十八周岁的,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自愿公平等,自九七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大学生与高等学校之间存在着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不再是像行政法律关系下的服从与接受的关系。

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救济权,监督权等等 。3,内部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人,更是学校人,因此作为学校人在学校的内部管理活动中也是享有一定的权利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大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申请困难补助以及勤工助学权,参与权,申诉权,活动权和结社权等等 。其实将这几种权利进行划分可以将之与前面在民事法律关系下的诸种权利相对应。

读一本书,要有所收获。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员最初从革命实践来的真理。所以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不仅要认真学习其章节的理论知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其用于实践。以上所述法律地位与本书的前三章息息相关。

第一章内容讲了高等学校法律制度。分节讲解了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章程及内部组织结构,重点讲了高校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高等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权利与义务。高等学校权利表现在: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证书权、聘任权、管理财产权、拒绝干涉权及其他权利; 主要义务为:遵纪守法、贯彻方针、维护利益、提供情况、合理收费和接受监督等义务。我国各类高校都必须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来办学。

第二章分节讲述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及教师资格、职称和聘任等制度,并详细介绍了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与权利救济。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就需要在法律上确立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所具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声望。

第三章讲了高校学生法律制度。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学生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生。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参加教育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强和参加学生团体团等。同时,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已满18周岁的公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寻衅滋事,严重破学校教育秩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高等学校也实施了一些管理制度,如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奖惩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努力为提前学生素质服务。

读完这本书,结合自己从书中从文献中所查阅的资料,回过头来再看书中所讲,田老师课上所授,颇有感触。

一是高等教育中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发展新职能、引导社会、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的七大职能。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基础。现在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高等教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 始终把提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发展体制,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二是我在幼专中又是教师又是班主任,两者角色更让我体会到老师应该做的。大学生刚从高中跨入到大学, 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没有很好的发展。我们作为班主任一般都是亲身去接触、认识、沟通每一个学生,但是作为一名授课老师,其时间有所限制,而且很多授课老师即使不担任班主任也有行政任务,这就造成了老师基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学生。虽然田老师说教师要积极的备课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赞同和支持的,但是现在教师的岗位很多都已经行政化,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搞科学研究去关心培养人才。这是弊处,但是我个人作为班主任也从田老师所授课程中受益良多。首先在学习中, 作为班主任,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学生的本职工作, 使他们摆正态度、扎实学习, 尽量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在生活中, 为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使学生对其产生信任感。对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比如求职受挫后产生的一些消极思想, 我都会及时与其进行交流, 分析其中的原因, 并给予鼓励, 帮助其克服困难, 走出困境,此外我还邀请其他学校的教授来给我们班的学生搞交流,做沙龙,让我们班的学生明确或者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是我深感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正如田老师所讲,办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质量。学校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脚下,要看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怎么样。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注重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因为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其学校才有底蕴,

才会有实力,才会有学生慕名而来。从而教师、学校和学生形成一个三角循环,相互促进,才能把学校办好。才能让学校走的更远。

总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我了解了高等教育中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律地位,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培训能够学习名师的观点、思想,使我又前进了一步,在我作为教师的队伍中又前进了一个阶梯。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姓名:李龙龙

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目: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感 号: 2017185

读《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感

李龙龙

我是今年刚刚参加教师工作的一名青年教师,现在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任职。虽然应聘的是教师岗位,但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还是主动承担了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教务科的行政任务以及在辅导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还带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无论是曾经的寒窗苦读还是现在的初为人师、初做行政,我们作为高等知识分子都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老师一定要掌握好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只有熟悉并且掌握才能指导学生学习相应的法律制度,才能熟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拿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发展谋利,为学校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高等教育,即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们才能知道其地位如何。

田教授讲到,我国《教育大辞典》的定义是:“是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我们界定高等教育为:“在完全中等的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对于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对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把握就有差别。关于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我们归纳为四种观点: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它

的基本特点表现在“高”与“专”上;二、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不是“专”而是“高”,它是传递高层文化、研究高深学位、造就高级人才的活动;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仅是“专”,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一种专业教育;四、高等教育“专”、“深”、“新”的综合,体现为教育目标的“专”,教育内容的“深”,教育方法、手段的“新”。此外,高等教育还有三个自身的特殊性。一是性质任务的特征——高等专门性,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二是,教育对象的特征——身心成熟,大学生一般是18岁以上的青年,他们的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三是,劳动过程的特征——复杂精神性,教育劳动使学生获得发展,不仅使身体得以训练,更使附着在不同个体身上的思想和精神在个体间传递与流通。可见,教育劳动的过程,更核心与更实质的是思想和精神的。 前文提到“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所以学习高等教育,一定要知道其政策法规,知道其法律地位。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中学校的法律地位。高等教育的法律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决定着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是高等教育法律地位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此处的高等学校仅指公立高等学校,即由政府出资举办并维持的高校。高等学校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高等教

育政策法规以教育法为基础,教育法规的研究的主体是教育体系,教育法规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理论、政治学为理论基础,通过社会调查、历时考察、比较分析、个案研究的等方法发现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把问题反馈给国家教育部门,教育部门通过制定新的法规不断的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是高等教育中教师的法律地位。在高校中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 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教师的法律地位与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以及教师的权益保障等问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我国的《教师法》将教师定位子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这种规定只说明了教师的工作性质的专业性,却没有明确教师的法律地位。

三是高等教育中学生的法律地位。1,行政法律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我国《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公法人,依法享有管理的权利,就行政法律关系原则而主言,高校是权利主体学生是义务主体,因此大学生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处于不平等的法律地位,也就是说大学生必须服从和接受高校的管理。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救济权,监督权等等。2,民事法律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高等学校的在校大学生多数是已年满十八周岁的,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平等自愿公平等,自九七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全面收费制度的实施标志着大学生与高等学校之间存在着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不再是像行政法律关系下的服从与接受的关系。

在此种法律关系下,大学生所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救济权,监督权等等 。3,内部关系下的大学生法律地位: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人,更是学校人,因此作为学校人在学校的内部管理活动中也是享有一定的权利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大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申请困难补助以及勤工助学权,参与权,申诉权,活动权和结社权等等 。其实将这几种权利进行划分可以将之与前面在民事法律关系下的诸种权利相对应。

读一本书,要有所收获。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员最初从革命实践来的真理。所以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不仅要认真学习其章节的理论知识,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将其用于实践。以上所述法律地位与本书的前三章息息相关。

第一章内容讲了高等学校法律制度。分节讲解了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章程及内部组织结构,重点讲了高校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高等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权利与义务。高等学校权利表现在: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证书权、聘任权、管理财产权、拒绝干涉权及其他权利; 主要义务为:遵纪守法、贯彻方针、维护利益、提供情况、合理收费和接受监督等义务。我国各类高校都必须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来办学。

第二章分节讲述了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及教师资格、职称和聘任等制度,并详细介绍了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与权利救济。教师的主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的平均工资应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这就需要在法律上确立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所具有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职业声望。

第三章讲了高校学生法律制度。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因此,高等学校学生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生。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参加教育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强和参加学生团体团等。同时,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已满18周岁的公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寻衅滋事,严重破学校教育秩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高等学校也实施了一些管理制度,如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奖惩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努力为提前学生素质服务。

读完这本书,结合自己从书中从文献中所查阅的资料,回过头来再看书中所讲,田老师课上所授,颇有感触。

一是高等教育中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发展新职能、引导社会、创造新职业、国际合作的七大职能。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基础。现在国家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发展高等教育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 始终把提高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发展体制,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二是我在幼专中又是教师又是班主任,两者角色更让我体会到老师应该做的。大学生刚从高中跨入到大学, 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没有很好的发展。我们作为班主任一般都是亲身去接触、认识、沟通每一个学生,但是作为一名授课老师,其时间有所限制,而且很多授课老师即使不担任班主任也有行政任务,这就造成了老师基本没有时间去关心学生。虽然田老师说教师要积极的备课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相结合,这是我个人特别喜欢赞同和支持的,但是现在教师的岗位很多都已经行政化,教师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搞科学研究去关心培养人才。这是弊处,但是我个人作为班主任也从田老师所授课程中受益良多。首先在学习中, 作为班主任,我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学生的本职工作, 使他们摆正态度、扎实学习, 尽量给他们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在生活中, 为学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使学生对其产生信任感。对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比如求职受挫后产生的一些消极思想, 我都会及时与其进行交流, 分析其中的原因, 并给予鼓励, 帮助其克服困难, 走出困境,此外我还邀请其他学校的教授来给我们班的学生搞交流,做沙龙,让我们班的学生明确或者规划自己的人生。

三是我深感学校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正如田老师所讲,办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质量。学校发展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只看脚下,要看五年以后,十年以后怎么样。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注重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因为只有教师发展好了,其学校才有底蕴,

才会有实力,才会有学生慕名而来。从而教师、学校和学生形成一个三角循环,相互促进,才能把学校办好。才能让学校走的更远。

总之,通过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我了解了高等教育中学校、教师、学生的法律地位,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培训能够学习名师的观点、思想,使我又前进了一步,在我作为教师的队伍中又前进了一个阶梯。


相关文章

  • 法制教育有感1
  • 法制教育有感 七(2) 朱 亿 我曾记得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就好比一颗树苗,刚开始生长时树干是直直的,但在生长的过程变歪了,这时我们当父母的就有义务帮你扶正."这话来源于家庭的教育,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我都 ...查看


  • 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执教实施纲要]有感
  • 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执教实施纲要>有感 通过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执教实施纲要>,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有感触,近年来教育正逐步走向法制化,已被全社会所承认,学校.家长.社会互相协调,步调一致.师生关系不断和谐.使学校教育不断 ...查看


  • 全国优秀教师汪金权事迹报告会有感
  • 全国优秀教师汪金权事迹报告会有感 黄山雪松 2010年8月31日 今天下午听了全国优秀教师汪金权事迹报告会,并接受了媒体采访,感触颇心酸. 汪老师是湖北黄冈地区蕲春四中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1963年出生,华师毕业,22年教学生涯培养出120 ...查看


  • 学习[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几点认识]有感
  • 学习<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几点认识>有感 建物街小学 刘静 10月18日学习了刘云山同志<关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几点认识>.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读,我先后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员 ...查看


  • 读[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永恒主题]有感
  • 读<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永恒主题>有感 09经济学 卢琼珮(090250) 读了<爱国主义是公民教育的永恒主题>一文,我深刻感受到只有让爱国主义精神深深融入公民的意识之中.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一个国家才会呈现出蓬勃 ...查看


  • 魅力俄罗斯-观[金砖之国]俄罗斯篇有感
  • 魅力俄罗斯 -观<金砖之国>俄罗斯篇有感 摘要:2011年由中央电视台批准立项的重点项目,大型电视纪录片<金砖之国>,以高清格式.纪实的拍摄手法,全面.系统.深入地介绍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发展之路,展望新兴国家 ...查看


  • 读[国学经典]有感 1
  • 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有感 "国学"是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国学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弟子规>作为国学经典,对世人的影响自是不必多言,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弟子规虽浅显 ...查看


  • 参加豫东监狱警示教育活动有感
  • 宁可清贫自乐 不可浊富多忧 公仆铭胸,常闻警钟 --参加豫东监狱警示教育活动有感 漯河市邮政管理局 龚 斌 4月8日,根据省邮政管理局安排,我与其他地市邮政管理局局长一同到商丘豫东监狱接受了警示教育,高大的围墙,紧闭的铁门,森严的戒备,醒目 ...查看


  • 学习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有感
  • 学习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有感 学习"形势.目标.任务.责任"有感 又到了新的一年集团公司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市场竞争态势.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要深入开展2012年"形势.目标.任务.责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