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网中学九年级教学案
科目: 化学 课题: 燃烧的条件
课时: 1 制作人: 马春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认识燃料完全燃
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能用科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培养“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安全
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
难点: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预习展示】:
1. 回忆以前学过的木炭、铁丝、蜡烛、镁带燃烧的现象。
2.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燃烧的事例,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 什么叫燃烧?
4. 结合教材“交流与讨论”,思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5. 什么条件下物质完全燃烧,生活实际中怎样使用燃料完全燃烧?
6. 以碳为例说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7. 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课堂探讨】:
探究点一 燃烧的条件
问题1:什么是燃烧?它通常伴随哪些现象?
问题2:什么是着火点?
问题3:结合课本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问题4:结合上述燃烧的条件,思考以下问题分别说明了什么。
(1) 对酒精与水两种液体而言,哪种能被点燃?
(2) 用透明的玻璃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吗?
(3) 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哪个比较容易燃烧?
问题5: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通常有哪些?
探究点二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问题1:什么是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问题2:以木炭燃烧为例,说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问题3:请你从燃烧获取能量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谈谈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使燃料完
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后检测】
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常采取的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
2.下列关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通过人口稠密区,时间安排夜间
D.生产厂房、仓库建在闹市区,贴“严禁烟火”标记
3.(2010,四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4.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5.(2010,广东)2010年5月,云南省某地一个内装白磷的储罐因泄漏而迅速自发引起大火,
现场白烟弥漫.消防人员马上采用水冷却罐体,再用沙土围堰填埋的方式灭火,火势很快得
到控制.已知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
(1)白磷与红磷比较,在空气中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防人员采用的灭火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在锅内着火,立即加盖就可灭火,其原因是
7.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发红的煤炉火用
扇子越扇越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河网中学九年级教学案
科目: 化学 课题: 燃烧的条件
课时: 1 制作人: 马春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认识燃料完全燃
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3.能用科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培养“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安全
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
难点: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预习展示】:
1. 回忆以前学过的木炭、铁丝、蜡烛、镁带燃烧的现象。
2.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燃烧的事例,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分享。
3. 什么叫燃烧?
4. 结合教材“交流与讨论”,思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5. 什么条件下物质完全燃烧,生活实际中怎样使用燃料完全燃烧?
6. 以碳为例说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并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7. 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怎样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课堂探讨】:
探究点一 燃烧的条件
问题1:什么是燃烧?它通常伴随哪些现象?
问题2:什么是着火点?
问题3:结合课本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问题4:结合上述燃烧的条件,思考以下问题分别说明了什么。
(1) 对酒精与水两种液体而言,哪种能被点燃?
(2) 用透明的玻璃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吗?
(3) 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哪个比较容易燃烧?
问题5: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通常有哪些?
探究点二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问题1:什么是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问题2:以木炭燃烧为例,说明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问题3:请你从燃烧获取能量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谈谈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使燃料完
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后检测】
1.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常采取的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
2.下列关于易燃易爆物质生产、使用、运输、贮存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通过人口稠密区,时间安排夜间
D.生产厂房、仓库建在闹市区,贴“严禁烟火”标记
3.(2010,四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4.水可使燃烧的物质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 )
A.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降低温度 D.降低温度和隔绝空气
5.(2010,广东)2010年5月,云南省某地一个内装白磷的储罐因泄漏而迅速自发引起大火,
现场白烟弥漫.消防人员马上采用水冷却罐体,再用沙土围堰填埋的方式灭火,火势很快得
到控制.已知白磷和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回答:
(1)白磷与红磷比较,在空气中更容易着火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防人员采用的灭火方法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燃烧的三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在锅内着火,立即加盖就可灭火,其原因是
7.用嘴吹熄蜡烛火焰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发红的煤炉火用
扇子越扇越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