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读后感 1

《摆脱贫困》读后感

《摆脱贫困》一书立足实际, 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学习,深有体会。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 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这是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表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有相关的社会条件支撑; 另一方面,只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才能为摆脱贫困打下扎实的基础,创造真正美好的社会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为基本的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书中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要协调统一。在部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习近平同志高度强调引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因此,在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时,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优先发展科技和教

育,指出‚经济的不发达,决不能成为不办科技教育的理由‛,‚我们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办教育‛。

作者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作者还前瞻性地强调,脱贫致富既意味着大力发展经济,把人民从物质匮乏约束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要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推动价值重塑,把人们从物质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在双重意义上克服人的物化现象。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

‚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但是,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而对精神贫困,他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

‚思想贫困‛,就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

法,从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尤其是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担起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

突击车二连

陈 校

《摆脱贫困》读后感

《摆脱贫困》一书立足实际, 提出的发展思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过学习,深有体会。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 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这是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表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有相关的社会条件支撑; 另一方面,只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才能为摆脱贫困打下扎实的基础,创造真正美好的社会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为基本的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书中多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要协调统一。在部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习近平同志高度强调引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条件……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因此,在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时,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优先发展科技和教

育,指出‚经济的不发达,决不能成为不办科技教育的理由‛,‚我们不能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办教育‛。

作者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作者还前瞻性地强调,脱贫致富既意味着大力发展经济,把人民从物质匮乏约束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要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推动价值重塑,把人们从物质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在双重意义上克服人的物化现象。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

‚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但是,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而对精神贫困,他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

‚思想贫困‛,就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

法,从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尤其是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担起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

突击车二连

陈 校


相关文章

  • 摆脱贫困读后感
  • 摆脱贫困读后感(一) <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29篇讲话和文章,11万字,全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 ...查看


  • 读[摆脱贫困]有感
  • 读<摆脱贫困>之三篇章有感 我阅读了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全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由于我是福建人,咋看这本书就有一种亲切感便便细细品读,读后觉得该书语言朴实,内容也是贴近大家 ...查看


  • 骆驼祥子观后感 1
  • 骆驼祥子观后感 骆驼祥子>观后感(一) 祥子通过<骆驼祥子>成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他的悲剧人生也广为人知,但能用心体会他坎坷命运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只注意>故事情节的精妙,人物命运的跌荡,有的人或许只因为 ...查看


  • 励志书籍[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1
  • 冬夜,灯下,品一杯茶--暖暖的冒着热气的红茶,看一本书--能使人感动的书,这是我的喜欢.记得开始看<平凡的世界>也是在一个冬夜-好书难求,就像知音难觅,<平凡的世界>就是我认为的一本好书,它写得很真,值得细细品味.这 ...查看


  • [铁人王进喜]观后感
  • 学校组织看电影<铁人王进喜>的故事,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都对他的英勇事迹所感动,在当今这个社会中,随着我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拥有他那种铁人的毅力和意志,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像他一 ...查看


  • 中国震撼读后感
  • 中国,震撼! "我自己曾多次说过一个观点:你可以开车从北京或上海市中心出发,往任何方向开,只要不开到海里去,不开出国境线,开20个小时,你会看到很多的农村和城市,你把你一路所看到的贫困现象加在一起,可能会少于印度的孟买.巴基斯坦的 ...查看


  • 明日的田园城市读后感
  • <明日的田园城市>读后感 陈剑锋 建筑学硕士 2012810003 <明日的田园城市>出版于1898年,这本书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和城市规划专业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每当我们谈论现代城市规划的时候,还是经常 ...查看


  • 还看今朝山西篇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还看今朝山西篇观后感心得体会[1] 看到名字的时候,相信大家都能想起一句话: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引领和指导下,在省委带领下,山西各方面变化显著,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经济发展由疲转兴.山西如今的大变化.大成就 ...查看


  • 风雨哈佛路__观后感
  • <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影片<风雨哈佛路>,感触颇深. 不知为何,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身体到心灵都无比的震撼.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莉丝,她是如此平凡,出生在一个并不美满甚至是糟糕的家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