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理论综述

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综述

摘 要: 管理活动随有人群出现产生,与此同时,管理思想逐步产生,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可以找到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很多论述,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管理的理论研究也相应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国外对管理理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我国起步较晚,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管理;管理学理论 ;发展趋势

对于管理而言,无论是当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到一百年。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但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加快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 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方法, 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评述

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 通过组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组织的效率, 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 其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 在管理学形成之后,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 3 次比较大的变革, 形成了 3 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这一阶段是建立在“物本主义”基础上的古典管理理论, 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以

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韦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

(二)第二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 行为科学学派阶段和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20 世纪 40- 80 年代,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多个流派, 呈现出管理的“丛林”。

(三)第三个阶段为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后现代管理思潮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目前, 后现代管理主要侧重于研究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知识管理、绿色管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文化管理等。后现代管理学说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是高层次科学管理、变化与多样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而且管理从本质上正在演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我国管理理论最新发展趋势评述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但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管理理论科学化进程取得了巨大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我国近年来管理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发展的哲学化、伦理化、合规化趋势。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将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管理学的伦理化趋势是指管理的理念等与道德伦理相结合,企业借助伦理道德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学的合规化趋势表现在现代企业更加注重法律理念的塑造与培养,通过规范化管理,树立契约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二)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组织结构(如学习

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形成了一些新兴管理学分支。此外,还有对企业寿命周期、企业成长方向及成长速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企业的成长管理;对由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而导致危机方面的管理;将机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探讨如何认识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结合风险管理,为企业决策服务的寻机管理等。这些分支均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进行总结、研究。

(三)更多地进行跨学科的管理研究。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还有其他相近学科的推动,其中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四)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向东方管理思想回归。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国家、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已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在管理思想的研究上,西方管理理论呈现出向东方探源回归的趋势,见物不见人的基于利益驱动思想下的西方管理理念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即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与传统的东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应当把对人的理性管理同感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中正式组织以及员工间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新的管理理论内容和方法层出不穷。

三、管理理论的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近些年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企业管理实践与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的推进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取决于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程度。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在全世界倍受关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二)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应与世界管理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照搬国外管理理论,而应在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构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及适合国内管理实践需

要的管理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国际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中国化;另一方面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深入研究我国的管理科学化问题,把握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的规律,对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创新进行科学总结、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管理学学科建设与世界接轨创造条件。

四、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适应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 管理研究也将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发展的哲学化、伦理化、合规化趋势。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 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 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 将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管理学的伦理化是指管理的理念等应与道德伦理相结合, 企业借助伦理道德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此外, 现代企业还应注重法律理念的塑造与培养, 通过合规管理, 树立契约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二)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 新型的组织结构, 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 将形成一些新兴管理学分支。此外, 还有对企业寿命周期、对企业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成长管理; 由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而导致危机管理; 将机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探讨如何认识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 结合风险管理, 为企业决策服务的寻机管理等。这些分支均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总结、研究。

(三)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 还有其他相近学科的推动, 其中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运用。

(四)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管理研究向东方管理思想回归。在知识经济时代, 决定企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 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

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在管理思想的研究上, 西方管理理论呈现出向东方探源回归的趋势。随着人本主义管理时代的到来, 见物不见人的基于利益驱动与诱惑思想下的西方管理技术, 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 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即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 与传统的东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应当把对人的理性管理同感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把企业中正式组织以及员工间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转变, 新的管理理论内容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在管理工作实践中, 我们应灵活运用这些理论, 这将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先.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10,(5)

[2]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兰州学刊, 2009, (03).

[3]彭新武.当代管理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走出“管理学丛林”的尝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5).

[4]刘春凤、胡保民、李子彪.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 [J].企业管理, 2007, (06).

[5]刘海建.透视当代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前沿[J].科技

进步与对策, 2006, (01).

[6]张兆通.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 [J].经济视角2008, (06).

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综述

摘 要: 管理活动随有人群出现产生,与此同时,管理思想逐步产生,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可以找到在管理思想方面的很多论述,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管理的理论研究也相应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国外对管理理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 我国起步较晚,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管理;管理学理论 ;发展趋势

对于管理而言,无论是当代还是现代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管理对其他所有资源起到综合运筹作用,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兴衰成败,管理高效进行,整个组织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到一百年。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但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加快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 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方法, 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评述

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 通过组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组织的效率, 实现组织目标。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 其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的目标。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 在管理学形成之后,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 3 次比较大的变革, 形成了 3 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40 年代。这一阶段是建立在“物本主义”基础上的古典管理理论, 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以

泰勒、法约尔和韦伯等人韦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管理、管理职能分析、古典组织理论等,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物

(二)第二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 行为科学学派阶段和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20 世纪 40- 80 年代,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 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这一时期出现了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多个流派, 呈现出管理的“丛林”。

(三)第三个阶段为后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后现代管理思潮源于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目前, 后现代管理主要侧重于研究战略管理、组织结构、组织的变革与发展、知识管理、绿色管理、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文化管理等。后现代管理学说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是高层次科学管理、变化与多样化和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而且管理从本质上正在演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

二、我国管理理论最新发展趋势评述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但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管理理论科学化进程取得了巨大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实践的需要,我国近年来管理研究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发展的哲学化、伦理化、合规化趋势。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将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管理学的伦理化趋势是指管理的理念等与道德伦理相结合,企业借助伦理道德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管理学的合规化趋势表现在现代企业更加注重法律理念的塑造与培养,通过规范化管理,树立契约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二)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信息共享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新型组织结构(如学习

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形成了一些新兴管理学分支。此外,还有对企业寿命周期、企业成长方向及成长速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企业的成长管理;对由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而导致危机方面的管理;将机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探讨如何认识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结合风险管理,为企业决策服务的寻机管理等。这些分支均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进行总结、研究。

(三)更多地进行跨学科的管理研究。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还有其他相近学科的推动,其中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四)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向东方管理思想回归。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国家、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已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在管理思想的研究上,西方管理理论呈现出向东方探源回归的趋势,见物不见人的基于利益驱动思想下的西方管理理念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即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与传统的东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应当把对人的理性管理同感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中正式组织以及员工间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新的管理理论内容和方法层出不穷。

三、管理理论的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一)近些年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企业管理实践与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表明,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化的推进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取决于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程度。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在全世界倍受关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提升我国管理科学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意义。

(二)我国管理学的发展趋势应与世界管理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照搬国外管理理论,而应在借鉴西方先进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实际,构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及适合国内管理实践需

要的管理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管理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握国际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国外先进管理理论的中国化;另一方面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深入研究我国的管理科学化问题,把握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的规律,对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创新进行科学总结、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管理学学科建设与世界接轨创造条件。

四、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适应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 管理研究也将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

(一)管理学发展的哲学化、伦理化、合规化趋势。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 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 对管理进行了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 将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管理学的伦理化是指管理的理念等应与道德伦理相结合, 企业借助伦理道德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此外, 现代企业还应注重法律理念的塑造与培养, 通过合规管理, 树立契约精神、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保障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续稳定和安全。

(二)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资本的管理, 信息共享的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人力资本管理的创新, 新型的组织结构, 如学习型组织、战略联盟、虚拟企业等新型组织形式的管理, 将形成一些新兴管理学分支。此外, 还有对企业寿命周期、对企业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成长管理; 由于企业环境不确定性而导致危机管理; 将机会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探讨如何认识机会、寻找机会、利用机会, 结合风险管理, 为企业决策服务的寻机管理等。这些分支均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总结、研究。

(三)管理研究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发展除了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 还有其他相近学科的推动, 其中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都在管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运用。

(四)管理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 管理研究向东方管理思想回归。在知识经济时代, 决定企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将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研究如何充分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 将成为管理学更为重要的任务。特

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的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在管理思想的研究上, 西方管理理论呈现出向东方探源回归的趋势。随着人本主义管理时代的到来, 见物不见人的基于利益驱动与诱惑思想下的西方管理技术, 受到了严峻挑战。人们开始认识到, 人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即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模式, 与传统的东方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应当把对人的理性管理同感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把企业中正式组织以及员工间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结合起来进行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关系的转变, 新的管理理论内容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在管理工作实践中, 我们应灵活运用这些理论, 这将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的科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先.西方管理学理论的流变、现状与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10,(5)

[2]陈黎琴、赵恒海.管理学理论发展及其研究方法综述[J].兰州学刊, 2009, (03).

[3]彭新武.当代管理学研究的范式转换———走出“管理学丛林”的尝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5).

[4]刘春凤、胡保民、李子彪.管理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综述 [J].企业管理, 2007, (06).

[5]刘海建.透视当代中国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前沿[J].科技

进步与对策, 2006, (01).

[6]张兆通.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 [J].经济视角2008, (06).


相关文章

  • 如何写好文献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
  • 如何写作文献综述 谢佩洪 一.文献综述的含义和特征 文献综述也叫文献阅读报告,英文称之为"survey"."overview"."review"."summary&quo ...查看


  • 文献综述范文
  •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系年级专业: 姓 名:学 号: 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目名称: 究成果.本文着重梳理国内外学者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性.理论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系结构.模式.发展建议等方面的研究文献,指出目前该领域研究不足 ...查看


  •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
  • CMYK [企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 2014年2月刊(总第450期) 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文献综述 谭秀荣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60) 摘要:股权激励是一种激励机制,有助于解决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 ...查看


  • 文献综述范例 1
  •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 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 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 ...查看


  •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外文翻译
  •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指 导 手 册 指导教师 指导方向 二级学院 职称学历 学生姓名 所属班级 指导论文题目: 年 月 日 2005 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安排 一.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规定完成开题报告 ...查看


  • [文献检索训练]教学大纲
  • 从读文献到写文章--"文献检索"讲稿 学习目标: 1.学会如何去查你想要的资料和文献. 2.学会阅读文献,尤其是外文文献. 3.学会写文献综述,获得掌握总结别人研究成果的能力. 一.为什么检索文献:了解前沿.自我定位 1 ...查看


  • 综述论文格式及技巧
  • 论文格式及技巧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内容提要: ...查看


  • 商业模式发展现状综述
  • 商业模式理论发展现状综述 1:商业模式理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出现非常多的研究成本,这些研究成果包括了很多的方面,所以说,很多的学者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向都对商业模式进行不同的研究,得出的成果也都不同.从总体上看,商业模式的理论都是围绕着 ...查看


  • 高校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之我见
  • 高校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问题之我见 --综述训练方法及其信息素养教育 李兵 摘要:针对高校音乐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述训练方法是有效的方法,将此方法的实施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综述训练方法要具备连续性.同步性.实践性. ...查看


  •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14秋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姓名: 学号: 分销: 专业: 指导老师: 时间: 目录 目录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