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或者添加微信号:kk50281984。这是一个专业而温暖的账号,因为账号后面有一群专业而温暖的人。
互联网众包与汽车金融贷后催收
汽车金融催收的着力方向有两个:人和车。
人:通过联系欠款人或其他关系人收回欠款,催收的三大手段 电话催收,现场催收,法务催收都要求找到人;
车: 找到车辆并收回。对于高风险敞口的逾期账户,收回车辆是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的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特别是一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只能通过找车将资产收回
1.欠款人及关系人举家搬迁彻底失踪。
2.车辆转手或抵债,欠款人无力偿还,也不愿提供车辆下落。
3.欠款人车虽然自己在使用,也有钱,但就是拒不还款,法院受理或执行有难度。
目前催收找车的主体无外乎是FR(AFC的现场员工)和外包公司的员工。就实践来看,外包对无明显线索的车辆搜寻任务没有多大兴趣,最多就会在上门的时候顺便看下欠款人家门口有没有正好停着逾期车辆,如果要把搜索范围夸大到整个小区或整个村子恐怕就没有意愿了。专业的拖车公司也不会在无范围找车这事上投入很多,他们认为自己是轰炸机,搜寻轰炸目标那是侦察机该干的事。所以FR就成了找车的主力。现在AFC的贷款车辆预装定位系统的比例很小,即使安装了很多时候也会被欠款人拆除。所以靠FR肉眼找车的难度很大。
有几个问题点制约了FR 找车的效率
时间:目前各大AFC的FR现场催收大多是任务委派制,FR在一个催收地点的停留时间是受限制的。以一个FR 每月40个任务来看,他在一个催收点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天。这样他在催收点的时候要找到车就有很大的偶然性。
地点:受催收时间限制,即使FR 是开着车催收,他的活动半径也是受很大限制的,搜索半径不会超过10公里。“村里的车,没时间去县里找”。
FR数量:每家AFC 的FR数量都是有限的。
跨区:车辆一跨区域移动,FR 在本地根本找不到。
成本:找车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打的或是自驾车,车一动都要花钱。
FR找到车的比例,笔者将其称作见车率(见到车的数量/执行的上门任务数量)每月不会超过9%。
我们梦想有一种低成本的找车手段,能突破传统找车方式在时间,空间和企业员工人数上的限制。
移动互联网和“众包”模式的出现让实现这个梦想成为可能。
什么是“众包”?众包(Crowdsourcing)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的做法。简单说就是把企业内部的某个复杂工作化整为零成小的简单的工作,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出去。国内已经有了几家大的众包APP平台,以B2C的形式发布企业任务。例如某饮料公司要调查全国超市卖场的终端零售价,就在APP上发布任务,APP用户拿着手机去超市卖场拍照(照片内含GPS信息),照片被确认后平台立即支付佣金。海量的C端人群,能拍照,能定位,任务简单清晰这些都与车贷催收中找车的任务需求非常贴合。(作者michael发表于汽车金融行业研究kk50281984,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流程:AFC把需要寻找的逾期车辆的车牌和车型发布到APP平台上,APP用户发现车辆后拍照上传,APP拍照时会抓取GPS信息,AFC确认照片后平台立即给予用户奖励,AFC再与平台结算,最后派出拖车公司收回车辆。一辆B级车的奖励费用在200-300元就够了。
众包找车很好的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传统找车中“时间,地点,FR数量,跨区,成本”的问题。
那问题来了,发布车牌是否涉及贷款人隐私,这个问题笔者所在的AFC咨询了全球顶尖的律师行,得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规避法律风险的办法,在这篇文章里不做详谈。
不过要说明下:众包找车不是现有找车方式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
这个模式要取得成功必须B端(车辆投放资源)和C端(app参与用户)的体量都够大,才能取得良性循环的发展,目前排名在前的两家众包APP的注册用户都已超百万,日活跃用户数10万,主要分布在3,4,5线城市。笔者算了下整个汽车金融行业进入核销的车辆数在2万辆以上,车辆分布也基本在3,4,5线城市.现在B端和C端的量已经支持这个模式进入梦想落地的阶段了。目前笔者所在的AFC正在与众包APP努力推进这一项目,同时笔者还联系了另一家同业公司一同加入,因为只有B端资源够多,才会吸引C端,培养C端的使用习惯,增加用户粘性,让10万,50万,100万….更多的人成为兼职的FR去找车。有兴趣的同仁们可以一起来探讨和参与,这件事做成了,是可以惠及全行业的。
匡匡点评:
现在流行众筹,没想到催收还能众包,看来汽车金融不止是贷前环节可以互联网化,贷后的环节也能利用互联网方式来进行改进优化啊。相信这篇文章会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温馨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或者添加微信号:kk50281984。这是一个专业而温暖的账号,因为账号后面有一群专业而温暖的人。
互联网众包与汽车金融贷后催收
汽车金融催收的着力方向有两个:人和车。
人:通过联系欠款人或其他关系人收回欠款,催收的三大手段 电话催收,现场催收,法务催收都要求找到人;
车: 找到车辆并收回。对于高风险敞口的逾期账户,收回车辆是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的手段,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特别是一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只能通过找车将资产收回
1.欠款人及关系人举家搬迁彻底失踪。
2.车辆转手或抵债,欠款人无力偿还,也不愿提供车辆下落。
3.欠款人车虽然自己在使用,也有钱,但就是拒不还款,法院受理或执行有难度。
目前催收找车的主体无外乎是FR(AFC的现场员工)和外包公司的员工。就实践来看,外包对无明显线索的车辆搜寻任务没有多大兴趣,最多就会在上门的时候顺便看下欠款人家门口有没有正好停着逾期车辆,如果要把搜索范围夸大到整个小区或整个村子恐怕就没有意愿了。专业的拖车公司也不会在无范围找车这事上投入很多,他们认为自己是轰炸机,搜寻轰炸目标那是侦察机该干的事。所以FR就成了找车的主力。现在AFC的贷款车辆预装定位系统的比例很小,即使安装了很多时候也会被欠款人拆除。所以靠FR肉眼找车的难度很大。
有几个问题点制约了FR 找车的效率
时间:目前各大AFC的FR现场催收大多是任务委派制,FR在一个催收地点的停留时间是受限制的。以一个FR 每月40个任务来看,他在一个催收点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2天。这样他在催收点的时候要找到车就有很大的偶然性。
地点:受催收时间限制,即使FR 是开着车催收,他的活动半径也是受很大限制的,搜索半径不会超过10公里。“村里的车,没时间去县里找”。
FR数量:每家AFC 的FR数量都是有限的。
跨区:车辆一跨区域移动,FR 在本地根本找不到。
成本:找车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打的或是自驾车,车一动都要花钱。
FR找到车的比例,笔者将其称作见车率(见到车的数量/执行的上门任务数量)每月不会超过9%。
我们梦想有一种低成本的找车手段,能突破传统找车方式在时间,空间和企业员工人数上的限制。
移动互联网和“众包”模式的出现让实现这个梦想成为可能。
什么是“众包”?众包(Crowdsourcing)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的做法。简单说就是把企业内部的某个复杂工作化整为零成小的简单的工作,然后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出去。国内已经有了几家大的众包APP平台,以B2C的形式发布企业任务。例如某饮料公司要调查全国超市卖场的终端零售价,就在APP上发布任务,APP用户拿着手机去超市卖场拍照(照片内含GPS信息),照片被确认后平台立即支付佣金。海量的C端人群,能拍照,能定位,任务简单清晰这些都与车贷催收中找车的任务需求非常贴合。(作者michael发表于汽车金融行业研究kk50281984,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流程:AFC把需要寻找的逾期车辆的车牌和车型发布到APP平台上,APP用户发现车辆后拍照上传,APP拍照时会抓取GPS信息,AFC确认照片后平台立即给予用户奖励,AFC再与平台结算,最后派出拖车公司收回车辆。一辆B级车的奖励费用在200-300元就够了。
众包找车很好的解决了前面提到的传统找车中“时间,地点,FR数量,跨区,成本”的问题。
那问题来了,发布车牌是否涉及贷款人隐私,这个问题笔者所在的AFC咨询了全球顶尖的律师行,得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规避法律风险的办法,在这篇文章里不做详谈。
不过要说明下:众包找车不是现有找车方式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
这个模式要取得成功必须B端(车辆投放资源)和C端(app参与用户)的体量都够大,才能取得良性循环的发展,目前排名在前的两家众包APP的注册用户都已超百万,日活跃用户数10万,主要分布在3,4,5线城市。笔者算了下整个汽车金融行业进入核销的车辆数在2万辆以上,车辆分布也基本在3,4,5线城市.现在B端和C端的量已经支持这个模式进入梦想落地的阶段了。目前笔者所在的AFC正在与众包APP努力推进这一项目,同时笔者还联系了另一家同业公司一同加入,因为只有B端资源够多,才会吸引C端,培养C端的使用习惯,增加用户粘性,让10万,50万,100万….更多的人成为兼职的FR去找车。有兴趣的同仁们可以一起来探讨和参与,这件事做成了,是可以惠及全行业的。
匡匡点评:
现在流行众筹,没想到催收还能众包,看来汽车金融不止是贷前环节可以互联网化,贷后的环节也能利用互联网方式来进行改进优化啊。相信这篇文章会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