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苏报案”

1903年6月,从日本回国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出版了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苏报》刊文对其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随后《苏报》发表了章士钊、章太炎等的一系列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文章,(章士钊《读《革命军》》,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从而引起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恐慌。章太炎1903年6月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并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成为直接导火线。清政府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邹交给清廷审判,但遭到了租界当局的拒绝。7月15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苏报》)为被告,洋人做法官的特殊审讯开始。最后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癸丑报灾”

1913年(农历癸丑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接军事胜利之便,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对国民党系统报刊及其它异己报刊大肆摧残。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抱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敦煌进奏院状》

是两份现存的进奏院状的原件,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有曾长期被封存在敦煌莫高窟,故称“敦煌进奏院状”。

“树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到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知识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树三民”。

“三中体系”

一报:中央日报

一社:中央通讯社

一台:中央广播电台

“开天窗”(暴检)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常常采用“暴检”的手段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所谓“暴

检”,就是在报纸上“开天窗”,级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服役留下空白,或在空白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公开暴露国民党当局删改言论,新闻报道的无耻行为。

《解放日报》改版(论述题)

《解放日报》的成立

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非常困难时期,与国民党的矛盾不断,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买中国报纸小而散,思想混乱,《新中华报》无法保证正常出版。1941年5月16日出版,为《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而成

首任社长为博古(后为廖承志),首任总编为杨松,后由陆定一接任

延安整风中的《解放日报》

1942年,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2月1日)和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说(2月8日),标志着整风运动的整开(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之前:“不完全党报”

沿袭苏联《真理报》模式,重国际新闻,轻国内新闻

第一版欧洲战场,第二版国内正面战场,三版、四版解放区、边区报道

3月16日,中宣部发出《关于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把党报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如果报纸只是以极大篇幅为国内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就是党性不强”。 完全党报”:解放日报改版的主要方面

1942年3月1日,发表社论《致读者》,标志改版的开始

版面调整

转变文风——改变以往的一日一社论的做法

改版意义:由“不完全党报”到“完全党报”

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报纸的党性原则——“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

成舍我与世界系报刊

读书时,任《益世报》主笔

1924年,创办《世界晚报》

“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

宗旨: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

注重经营:调低售价

《世界日报》:连载张恨水《金粉世家》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后先后创办小报化的《民生报》、《立报》

“红中社”与《红色中华报》的变迁

长征时一度中断工作

1935年到达陕北后恢复,仍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

西安事变后,《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1939年,红中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同时与《新中华报》分家,后者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并兼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王韬的报业思想:(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 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借日报以立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的功能在于“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报纸文风应是直抒胸臆——“知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报纸编辑人员的选择须慎重——“通才”,“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

国民党的新闻管制的主要手法

颁布法令

通过邮政系统阻挠报刊发行

组织记者团体

特务手段迫害报人、记者

名词解释

“苏报案”

1903年6月,从日本回国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出版了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苏报》刊文对其加以大力介绍和鼓吹,随后《苏报》发表了章士钊、章太炎等的一系列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文章,(章士钊《读《革命军》》,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从而引起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恐慌。章太炎1903年6月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驳斥康有为“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的主张,并以轻蔑的口吻直呼光绪帝为“载湉小丑”说他和慈禧太后都是“汉族公仇”)成为直接导火线。清政府不惜以出卖沪宁铁路筑路权为交换条件,要求将章、邹交给清廷审判,但遭到了租界当局的拒绝。7月15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苏报》)为被告,洋人做法官的特殊审讯开始。最后判决: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史称“苏报案”。

“癸丑报灾”

1913年(农历癸丑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接军事胜利之便,把国民党诬指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对国民党系统报刊及其它异己报刊大肆摧残。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抱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敦煌进奏院状》

是两份现存的进奏院状的原件,都是唐僖宗时期,由驻地在沙洲的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洲的。因为沙洲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有曾长期被封存在敦煌莫高窟,故称“敦煌进奏院状”。

“树三民”

(同盟会成立后,为了宣传革命思想,革命派在国内创办了大批报刊,在上海影响较大的是于右任创办的几家报纸。1909年,于右任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该报以“为民请命”为宗旨,革命色彩鲜明,内容以报到灾荒为重点,大量揭露清廷统治下民不聊生的事实,出版92天后被封。20余天后,于右任又创办了《民吁日报》。该报内容与风格和前者一脉相承,集中报道并声援正在开展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后因盛赞刺杀伊藤博文的爱国知识安重根,出版一个月后被封。一年后,于右任创立《民立报》,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成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机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该报重点宣传“三民主义”,公开预言革命胜利的到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协同,被人称为“树三民”。

“三中体系”

一报:中央日报

一社:中央通讯社

一台:中央广播电台

“开天窗”(暴检)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常常采用“暴检”的手段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所谓“暴

检”,就是在报纸上“开天窗”,级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服役留下空白,或在空白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公开暴露国民党当局删改言论,新闻报道的无耻行为。

《解放日报》改版(论述题)

《解放日报》的成立

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非常困难时期,与国民党的矛盾不断,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买中国报纸小而散,思想混乱,《新中华报》无法保证正常出版。1941年5月16日出版,为《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而成

首任社长为博古(后为廖承志),首任总编为杨松,后由陆定一接任

延安整风中的《解放日报》

1942年,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2月1日)和作《反对党八股》的演说(2月8日),标志着整风运动的整开(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整风之前:“不完全党报”

沿袭苏联《真理报》模式,重国际新闻,轻国内新闻

第一版欧洲战场,第二版国内正面战场,三版、四版解放区、边区报道

3月16日,中宣部发出《关于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把党报办好,是党的一个中心工作”,“如果报纸只是以极大篇幅为国内通讯社登载消息,那么这样的报纸就是党性不强”。 完全党报”:解放日报改版的主要方面

1942年3月1日,发表社论《致读者》,标志改版的开始

版面调整

转变文风——改变以往的一日一社论的做法

改版意义:由“不完全党报”到“完全党报”

确立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报纸的党性原则——“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

成舍我与世界系报刊

读书时,任《益世报》主笔

1924年,创办《世界晚报》

“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

宗旨: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

注重经营:调低售价

《世界日报》:连载张恨水《金粉世家》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

后先后创办小报化的《民生报》、《立报》

“红中社”与《红色中华报》的变迁

长征时一度中断工作

1935年到达陕北后恢复,仍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

西安事变后,《红色中华报》改名为《新中华报》

1939年,红中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同时与《新中华报》分家,后者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并兼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王韬的报业思想:(王韬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 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和意义: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借日报以立言”

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的功能在于“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指陈时事,无所忌讳”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报纸文风应是直抒胸臆——“知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直抒胸臆”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报纸编辑人员的选择须慎重——“通才”,“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

国民党的新闻管制的主要手法

颁布法令

通过邮政系统阻挠报刊发行

组织记者团体

特务手段迫害报人、记者


相关文章

  • 2011-2016中国传媒大学mjc真题
  • 中传MJC真题 2011 基础: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 2.党性原则 3.媒介批评 二.简答 1. 简述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2. 为什么必须坚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 三.论述 结合所学理论,举个例子说明为什么要反对公共传播 ...查看


  • 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 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时务体 2.法兰克福学派 3.与大公报论国是 4.每周评论 5.中国日报 二.简答 1.新闻选择的意义. 2.邹韬奋的七报. 三.论述 1.新闻媒体与 ...查看


  • 复旦大学历年传播学考研真题10-00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2010真题 新闻史论真题 一.名词解释(30) 1.编码解码 2.大清报律 3.每周评论 4.热血日报 5.汉斯希伯 二.简答题(30) 1.为什么说新闻媒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闻生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查看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99-11年真题汇总)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2011 一.名词解释 时务体 <每周评论> 中国报学史 洋旗报 二.简答题 1927年国民党新闻统制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什么? 简述邹韬奋的六刊一报 三.论述题 1942年<解放日报>的致读者和 ...查看


  • 外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 外国新闻传播史 名词解释 黄色新闻:或黄色新闻学,是新闻报道和媒体编辑的一种取向,指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目的的新闻报道.而以黄色新闻为主的报纸,自然就被称 ...查看


  • 解释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比较
  • 人文学院 08新闻 2008024133 林燕华 解释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比较 解释性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比较主要是从六方面来比较它们的异同: 差异性: (1) 从定义上看, 解释性报道又称解释性新闻.分析性报道,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 ...查看


  • 新闻编辑名词解释汇总
  • 新闻编辑学复习资料(纯属个人观点 只供参考) 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指确定媒介的目标受众,是在对媒介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产品的市场占位做出的决策. 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指确定媒介所要担负的职能和要发挥的功用,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 ...查看


  • 采访 名词解释 doc
  • 名词解释 新闻采访: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 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行的新闻访问活动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 包括记者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第二手材:记者和事实之间有中转环节 ...查看


  • 有关新闻的55个名词解释
  • 1.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2.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 ...查看


  • 体育新闻名词解释
  • 1.体育新闻采访:体育采访又称体育采访,是体育记者对体育运动实践中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进行采集.记录.整理的活动过程. 2.聆听法:是指在某些不便提问或不允许记者口头采访的场合,采访现场的记者主要通过听觉器官来获取 报道有价值的信息. 3.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