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

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目 录

1 总 论 . ......................................................................................................................... 1

1. 1 建设项目概况 . ............................................................................................ 1

1. 2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 ............................................... 3

1. 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 ................................................................... 3

1. 4 编制依据 . ...................................................................................................... 4

1. 5 论证工作等级、水平年及保证率 . .................................................... 5

1. 6 水资源论证范围 . ....................................................................................... 8

2 资料收集与查勘 . ................................................................................................... 9

2. 1 基本资料的收集 . ....................................................................................... 9

2. 2 查勘内容 . .................................................................................................... 10

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 ........................................................................ 11

3. 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 ................................................................. 11

3. 2 水功能区及水质 . ..................................................................................... 11

3. 3 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与落实情况 . ....................................................... 11

3. 4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 ............................................. 12

3. 5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 ............................................. 12

3. 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 12

3. 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2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 13

4. 1 取水合理性 . ............................................................................................... 13

4. 2 用水合理性 . ............................................................................................... 14

4. 3 节水措施与管理 . ..................................................................................... 15

5 取水水源论证 . ...................................................................................................... 16

5. 1 论证方案与依据资料 . ........................................................................... 16

5. 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 ................................................................................ 16

5. 3 水资源质量评价 . ..................................................................................... 17

5. 4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 ...................................................................... 17

5. 5 取水可靠性分析 . ..................................................................................... 17

6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方案建议 . .................................................... 19

6. 1 取水影响论证 . .......................................................................................... 19

6. 2 退水影响论证 . .......................................................................................... 19

6. 3 补偿方案建议 . .......................................................................................... 20

7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 ............................................................................. 21

7. 1 工程措施 . .................................................................................................... 21

7. 2 非工程措施 . ............................................................................................... 21

8 工作组织与进度安排 . ....................................................................................... 22

8. 1 工作组织分工 . .......................................................................................... 22

5. 2 进度安排 . .................................................................................................... 22

9 工作经费预算 . ...................................................................................................... 23

附件 附图 ................................................................................................................ 24

1 总 论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基本情况

金溪是闽江上游的二级支流,位于北纬26°24′~ 27°07′,东经116°30′~ 117°56′之间,流域面积7201 km2,流域水系图见附图1。

池潭水库于1980年10月建成发电,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766km 2,占金溪流域面积的66.2%,水库总库容8.7亿m 3,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2)型水库,亦为金溪干流梯级开发之龙头水库。池潭水电站属金溪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水电站。芦庵滩水电站工程为原有池潭水电厂的扩建项目,并利用现有的池潭大坝挡水、新建引水建筑物等发电。

池潭水电站原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后溢流厂房、坝内输水系统及泄水底孔等,大坝最大坝高78m ,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275.00m ,汛期限制水位274.00m ,近年批准执行汛限水位273.00m ,汛后回蓄水位276.00m ,死水位245.00m ,水库的调节库容为6.26亿m 3,库容系数13.0%,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2×50MW=100MW,年发电量5.0亿kW·h ,年利用小时5000h ,第一台机组于1980年5月发电。池潭水库建成运行后,库区内形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金湖。

池潭水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766km 2,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793mm ,多年平均流量为154.4m 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8.7亿m 3,水库来水丰沛。

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地点:池潭水库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泰宁县境内的富屯溪支流金溪

上,坝址位于池潭村上游3公里处金溪河道的芦庵险滩滩头,以航道计算距泰宁县城关46.8公里。芦庵滩电站位于池潭水库大坝下游约300 m处,利用现有的池潭水库,新建引水发电系统发电。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2。

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工程为扩建水电站项目,占地主要由水电站主体工程(进水口及引水系统工程、厂房及开关站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弃渣场组成。本扩建工程建设征地区主要位于池潭电厂范围内,不涉及永久征地,仅施工期需要在厂区范围外临时征用土地。工程永久用地面积54.15亩,临时用地面积108.75亩,其中19.8亩需临时征用土地,用地类型为林地。

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芦庵滩水电站新建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输水系统、地面厂房及升压开关站等,电站总装机容量100MW ,装设一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3465亿kW·h ,装机年利用小时1347h ,电站接入三明地区电网。根据池潭水库正常运行水位调整至270m 的条件,基于池潭水库1963年4月~1978年3月共15年系列的逐日径流调节计算结果,通过建设芦庵滩水电站,可新增电能13465万kW·h ,池潭水库的水量利用系数可由现在的83.1%提高到89.5%。

分析认为,池潭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和扩建装机容量100MW 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梯级联合调度运行措施,可不影响或少影响下游梯级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调度运行。

池潭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和扩建装机容量后,本级仍采用原有生态环境保障运行方案,即利用原有50MW 机组进行低出力发电运行,满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1.4 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芦庵滩电站位于池潭水库大坝下游约300 m处,利用现有的池潭水库,新建引水发电系统发电。本工程共装一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00MW ,年发电量1.3465亿kW·h ,装机利用小时数1347h ,机组额定流量195.1m 3/s。工程扩建后多年平均水量利用率为89.5%,多年平均用水量为42.99亿m 3。

1.1.5 建设项目退水方案

本工程退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废水,二是运行期生产用水、生活污水。

施工区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入电站下游河段,对电站下游水体水质影响轻微。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系统废水、施工机械设备和汽车冲洗废水,主要是悬浮物和油类。施工生产废水经沉砂、沉淀、油污隔离处理后排放电站下游河段,对电站下游水体水质影响轻微。

运行期退水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 及悬浮物。发电尾水和弃水不影响水质,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和生物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金溪。

1.2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委托书:见附件1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1.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本项目涉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调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项目的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及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用户的影响程度,论证建设该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和可靠程度,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确保新建工程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

(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年3月);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7)《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4月);

(8)《福建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补充规定》(2002年11月);

(9)《福建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

(1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的批复》(闽政文[2014]3号);

(11)《福建省水功能区划》(闽政文[2013]504号);

(12)《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

1.4.2 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

(2)《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3)《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

(4)《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5)《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

(6)《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

(7)《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1.4.3 采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福建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DB35/T772-2013)。

1.4.4 参考资料

(1)《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本)(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8月);

(2)《福建省池潭水电厂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及扩建装机容量方案论证报告》(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8月);

(3)《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2014年6月);

(4)《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

1.5 论证工作等级、水平年及保证率

1.5.1 论证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中有关论证工作分

类分级指标确定的规定进行判定。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装机容量100MW ,相应论证等级为二级;池潭水库总库容为8.7亿m 3,属大(2)型水库,论证等级为一级;水库具有不完全年调节能力,工程运行调度对流域水资源利用产生显著影响,论证等级为一级;水库现状生态问题较为敏感,论证等级为一级;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库上、下游涉及多个水环境功能一级区划;涉及的生态功能区为池潭水库与库沿景观和水环境维护生态功能区。综上所述,本次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表见表1-5-1。

表1-5-1 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表

1.5.2 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一般取水资源论证时最近的年份,为避免特枯或特丰年,尽量接近多年平均情况的年份;规划水平年考虑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等的水平年,以及流域开发计划以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施工进度安排。因此本工程现状水平年取2013年,规划水平年取2020年。

1.5.3 保证率

供水保证率为90%。

1.6 水资源论证范围

(1)分析范围

本工程建设后,对下游梯级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行方式将产生显著影响,对水库和上游水功能区产生一定的影响,确定本项目分析范围为整个金溪流域,面积7201km 2。

(2)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池潭水库上游包括一个生态功能区和5个一级区划水功能区,确定本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金溪池潭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766km 2。

(3)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本工程取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池潭水库库区(面积38 km 2)以及与池潭水库库尾相连的一级区划水功能区;退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池潭坝址到金溪口108km 河段(面积约为19.8km 2)。

2 资料收集与查勘

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2.1.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调查工程区域地理、地质情况。

(二)了解三明市、泰宁县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

(三)调查三明市、泰宁县的人口、收入来源、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等。

2.1.2 水文气象

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情况,包括气温、降雨量、风速等资料。同时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灾害情况,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资料。

2.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河流水系情况,主要包括河流水系分布、径流量、丰枯水期等资料。同时收集流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情况,包括已有水利工程、规划水利工程等资料。

2.1.4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

调查金溪流域的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主要包括金溪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池潭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年均径流量,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变化规律等。

2.1.5 水功能区及水质资料

根据《福建省水功能区划》确定本工程区域涉及的水功能区划。

调查金溪水质指标监测值是否符合Ⅲ类水标准,能否满足金溪干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并分析论证池潭水电厂装机扩容后水质是否满足水功能区划的管理要求。

2.1.6 供水工程、供水量、用水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

调查收集分析范围内各类供水工程现状,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站工程、调水工程、机电并工程、再生水回用工程等资料,同时收集供水量、用水量、用水结构以及用水效率等资料。

2.1.7 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

调查收集工程区域内的取用水总量及用水效率,根据水功能区划分情况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内的限制纳污总量。

2.2 查勘内容

2.2.1 拟建取水口设置

通过现场踏勘确定拟建工程取水口的位置,并勘查其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其它水利设施的关系等。

2.2.2 分析范围内主要取水户

通过到现场勘查,调查分析范围内主要取水户的基本情况。

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3.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资源公报等成果,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简述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3.2 水功能区及水质

根据水功能区划成果,简述水功能区和水质管理目标、水质监测断面分布及其监测基本情况,并附水功能区划图。

3.3 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与落实情况

简要介绍分析范围内水量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落实情况。 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的主要指标见表3-1-1。

表3-1-1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的主要指标

3.4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简要介绍分析范围内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并根据国内外先进用水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的用水定额和节水减排要求,评价用水水平。

3.5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以水功能区为单元,以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评价河流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

(1)根据分析范围内已有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结果,介绍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指标和管理要求。

(2)绘制区域排污位置图,标出如何排污口坐标以及排放量,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3.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根据水量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等落实情况,结合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取用水工程,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3.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取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管理要求,根据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等情况,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4.1 取水合理性

4.1.1 产业政策相符性

从项目所属行业、建设规模、采用的技术及工艺和设备、生产的产品等,分析建设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的相符性。

(1)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推广的产品以及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行业对产品和规模的限制规定。

(2)严格限制国家和地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及低水平重复的建设项目。

4.1.2 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取水应符合所在流域或者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取水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满足河道内最小流量或者水量以及湖(库)最小水深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满足最小通航水深等;应符合水功能区、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要求等。

4.1.3 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取水应符合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满足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等水资源管理要求。取水应综合考虑区域内个用水户的用水要求。

4.1.4 工艺技术的合理性

项目建设取水工艺技术应能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减少工程量和投资、

运行条件便利的优点,满足行业的要求。

4.2 用水合理性

4.2.1 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方案、用水方案和设计方案,分析项目主要用水环节采用的工艺、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分析其主要用水工艺,设备用水相关参数、合理性,分析其主要用水环节用水量和耗水量的合理性,论证建设项目的水源配置与主要用水环节的用水合理性。

4.2.2 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方案、用水方案和设计方案,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项目用水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4.2.3 污废水处理及回用

分析项目产生污废水的主要环节和各环节污废水的产生量,并分析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总量。

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产生量、污染物种类和无废水处理工艺、设备、技术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分析污废水处理能力与深度能否满足处理要求,并计算污废水的回用量、回用率和达标入河排放量。

4.2.4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

应调查分析工程扩建前的取、用、耗、排水情况,分别计算项目扩建后各有关用水指标,评价扩建前、后用水水平。

建设项目用水指标应与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用水指标、有关部门制定的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进行比较,并对照行业先进水平分析评价本项目的用水水平。

4.2.5 节水潜力分析

根据水资源管理和节水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用水效率控制要求,从生产工艺用水的合理性、采用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用水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分析节水潜力。

4.2.6 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根据行业先进水平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水措施,明确建设项目可节水的用水过程或者环节,并重新绘制水量平衡图(表),按用水流程综合分析取水、用水、耗水、回用和退水指标,核定建设项目合理的取用水量。

4.3 节水措施与管理

根据取水合理性分析和用水合理性分析结论,明确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和节水措施方案,配套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5 取水水源论证

5.1 论证方案与依据资料

本工程所属的金溪流域内有建宁、泰宁、弋口、普洞、将乐(溪口)等水文站,各水文测站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各水文测站资料情况见表5-1-1。

表5-1-1 金溪流域水文测站资料情况一览表

将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850km 2,与池潭水电厂的面积差在18.5%以内,又属于流域上下游关系,故本工程径流计算采用将乐水文站为参证站。

通过计算来水量及用水量分析,计算本工程的可供水量,论证水源水量是否满足取水要求。

5.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调查收集的用水资料和已有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等成果,计算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

(2)现状用水量主要通过调查和收集的资料估算;规划水平年需水预

测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统计分析的用水指标,采用分项预测法、综合法等确定;

(3)以需水预测和工程规划为基础,结合现状和规划的工程供水能力、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来水与用水过程,通过水量调节计算确定可供水量。

5.3 水资源质量评价

(1)充分利用已有的污染源和水质监测资料,评价取水水源的水质状况,并根据建设项目对取水水源水质的要求,选取评价时段。水质评价标准应执行GB3838和SL395的规定。

(2)根据监测资料分析评价项目所在水域的水质现状,评价水域存在富营养化问题时,应选择磷、氮等控制参数进行分析评价,并定量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3)针对建设项目对取水水源水质要求,开展规划水平年的取水水源的水质预测和水质风险分析。

5.4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1)从取水河段的稳定性、施工条件、交通便利条件、取水口位置(含取水水位)与现有取水口、排污口的关系、取水口顶高程与最小淹没水深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论证取水口设置合理性。

(2)明确给出取水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结论。对于通过采用补救措施能够满足建设项目取用水要求的,应提出补救措施并给出有条件的结论。

5.5 取水可靠性分析

根据取水口位置、取水水源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从水资源量、水环境状况、水功能区划和下游闸坝运行调度与管理及其他用

户影响等分析取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方案建议

6.1 取水影响论证

根据建设项目的取水量和取水过程以及其他用水户的用水要求,分析评价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的影响。

(1)分析论证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影响;

(2)分析论证项目取水对第三者的影响,包括对下游梯级电站发电调度运行、水库上下游防洪以及库区和坝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6.2 退水影响论证

6.2.1 退水产生环节及退水量

项目的退水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部分。施工期退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和施工期生活废水,运行期退水主要是水电站职工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用水方案,合理确定项目的总退水量。

6.2.2 主要污染物组成

根据工程施工规模及施工区土壤、地质条件,参照同类水电站工程(沙溪口水电站)施工期监测资料,确定本工程施工期工程污染物的组成。

工程运行期退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

6.2.3 退水方案可行性及合理性

退水口的设置应当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河道

管理要求,并根据SL532要求,论证退水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结合建设项目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结果,综合分析退水口位置、退水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2.4 退水产生的影响

根据退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类型与浓度,分析退水对收纳水域水功能区功能、纳污能力、水生态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6.3 补偿方案建议

项目业主及泰宁旅游单位作为项目开发收益方,应同受到影响的下游梯级电站方通过协商签订相关补偿承诺书,梯级电站方应对是否同意本项目取用水作出明确表态。

7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7.1 工程措施

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并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在建设项目污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根据影响论证结论和水功能区管理和保护要求,分析提出建设项目应进一步采取的节水减排、污染控制工程措施,明确入河污染物控制总量。

7.2 非工程措施

(1)针对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编制水资源检测方及监督管理建议;

(2)提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和控制预案。

8 工作组织与进度安排

8.1 工作组织分工

5.2 进度安排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在2014年8月初完成本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大纲经水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后于2014年9月中旬完成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并由项目业主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2014年9月底前完成报批稿编案。

9 工作经费预算

根据本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实际情况,水资源论证工作经费由双方协商解决。

附件 附图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图:

附图1 金溪流域水系图

附图2 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3 金溪流域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4 水资源论证分析、论证范围图 附图5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图

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

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

目 录

1 总 论 . ......................................................................................................................... 1

1. 1 建设项目概况 . ............................................................................................ 1

1. 2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 ............................................... 3

1. 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 ................................................................... 3

1. 4 编制依据 . ...................................................................................................... 4

1. 5 论证工作等级、水平年及保证率 . .................................................... 5

1. 6 水资源论证范围 . ....................................................................................... 8

2 资料收集与查勘 . ................................................................................................... 9

2. 1 基本资料的收集 . ....................................................................................... 9

2. 2 查勘内容 . .................................................................................................... 10

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 ........................................................................ 11

3. 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 ................................................................. 11

3. 2 水功能区及水质 . ..................................................................................... 11

3. 3 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与落实情况 . ....................................................... 11

3. 4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 ............................................. 12

3. 5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 ............................................. 12

3. 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 12

3. 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2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 ............................................................................................ 13

4. 1 取水合理性 . ............................................................................................... 13

4. 2 用水合理性 . ............................................................................................... 14

4. 3 节水措施与管理 . ..................................................................................... 15

5 取水水源论证 . ...................................................................................................... 16

5. 1 论证方案与依据资料 . ........................................................................... 16

5. 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 ................................................................................ 16

5. 3 水资源质量评价 . ..................................................................................... 17

5. 4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 ...................................................................... 17

5. 5 取水可靠性分析 . ..................................................................................... 17

6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方案建议 . .................................................... 19

6. 1 取水影响论证 . .......................................................................................... 19

6. 2 退水影响论证 . .......................................................................................... 19

6. 3 补偿方案建议 . .......................................................................................... 20

7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 ............................................................................. 21

7. 1 工程措施 . .................................................................................................... 21

7. 2 非工程措施 . ............................................................................................... 21

8 工作组织与进度安排 . ....................................................................................... 22

8. 1 工作组织分工 . .......................................................................................... 22

5. 2 进度安排 . .................................................................................................... 22

9 工作经费预算 . ...................................................................................................... 23

附件 附图 ................................................................................................................ 24

1 总 论

1.1 建设项目概况

1.1.1 基本情况

金溪是闽江上游的二级支流,位于北纬26°24′~ 27°07′,东经116°30′~ 117°56′之间,流域面积7201 km2,流域水系图见附图1。

池潭水库于1980年10月建成发电,坝址控制流域面积4766km 2,占金溪流域面积的66.2%,水库总库容8.7亿m 3,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2)型水库,亦为金溪干流梯级开发之龙头水库。池潭水电站属金溪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一级水电站。芦庵滩水电站工程为原有池潭水电厂的扩建项目,并利用现有的池潭大坝挡水、新建引水建筑物等发电。

池潭水电站原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坝后溢流厂房、坝内输水系统及泄水底孔等,大坝最大坝高78m ,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275.00m ,汛期限制水位274.00m ,近年批准执行汛限水位273.00m ,汛后回蓄水位276.00m ,死水位245.00m ,水库的调节库容为6.26亿m 3,库容系数13.0%,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总装机容量2×50MW=100MW,年发电量5.0亿kW·h ,年利用小时5000h ,第一台机组于1980年5月发电。池潭水库建成运行后,库区内形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大金湖。

池潭水电站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766km 2,多年平均降雨量达1793mm ,多年平均流量为154.4m 3/s,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48.7亿m 3,水库来水丰沛。

1.1.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

建设地点:池潭水库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泰宁县境内的富屯溪支流金溪

上,坝址位于池潭村上游3公里处金溪河道的芦庵险滩滩头,以航道计算距泰宁县城关46.8公里。芦庵滩电站位于池潭水库大坝下游约300 m处,利用现有的池潭水库,新建引水发电系统发电。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2。

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工程为扩建水电站项目,占地主要由水电站主体工程(进水口及引水系统工程、厂房及开关站工程)、施工生产生活区和弃渣场组成。本扩建工程建设征地区主要位于池潭电厂范围内,不涉及永久征地,仅施工期需要在厂区范围外临时征用土地。工程永久用地面积54.15亩,临时用地面积108.75亩,其中19.8亩需临时征用土地,用地类型为林地。

1.1.3 建设规模及实施意见

芦庵滩水电站新建枢纽建筑物主要包括输水系统、地面厂房及升压开关站等,电站总装机容量100MW ,装设一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1.3465亿kW·h ,装机年利用小时1347h ,电站接入三明地区电网。根据池潭水库正常运行水位调整至270m 的条件,基于池潭水库1963年4月~1978年3月共15年系列的逐日径流调节计算结果,通过建设芦庵滩水电站,可新增电能13465万kW·h ,池潭水库的水量利用系数可由现在的83.1%提高到89.5%。

分析认为,池潭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和扩建装机容量100MW 后,通过采取必要的梯级联合调度运行措施,可不影响或少影响下游梯级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发电调度运行。

池潭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和扩建装机容量后,本级仍采用原有生态环境保障运行方案,即利用原有50MW 机组进行低出力发电运行,满足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1.1.4 建设项目取用水方案

芦庵滩电站位于池潭水库大坝下游约300 m处,利用现有的池潭水库,新建引水发电系统发电。本工程共装一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00MW ,年发电量1.3465亿kW·h ,装机利用小时数1347h ,机组额定流量195.1m 3/s。工程扩建后多年平均水量利用率为89.5%,多年平均用水量为42.99亿m 3。

1.1.5 建设项目退水方案

本工程退水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和生活污废水,二是运行期生产用水、生活污水。

施工区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入电站下游河段,对电站下游水体水质影响轻微。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砂石料冲洗废水、混凝土系统废水、施工机械设备和汽车冲洗废水,主要是悬浮物和油类。施工生产废水经沉砂、沉淀、油污隔离处理后排放电站下游河段,对电站下游水体水质影响轻微。

运行期退水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BOD5、CODcr 及悬浮物。发电尾水和弃水不影响水质,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和生物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金溪。

1.2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

委托书:见附件1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1.3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本项目涉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调查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项目的取水地点、取水量、取水方式、用水工艺及退水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取水和退水对周边环境和其他用户的影响程度,论证建设该项目取水的合理性和可靠程度,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从而促进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确保新建工程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

(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2002年3月);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7)《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2006年4月);

(8)《福建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补充规定》(2002年11月);

(9)《福建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2年);

(10)《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的批复》(闽政文[2014]3号);

(11)《福建省水功能区划》(闽政文[2013]504号);

(12)《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22号)。

1.4.2 规程、规范

(1)《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

(2)《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3)《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

(4)《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

(5)《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

(6)《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

(7)《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1.4.3 采用标准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福建省地方标准《行业用水定额》(DB35/T772-2013)。

1.4.4 参考资料

(1)《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本)(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8月);

(2)《福建省池潭水电厂调整水库正常运行水位及扩建装机容量方案论证报告》(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4年8月);

(3)《泰宁县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2014年6月);

(4)《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

1.5 论证工作等级、水平年及保证率

1.5.1 论证工作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中有关论证工作分

类分级指标确定的规定进行判定。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池潭水电厂扩建工程)装机容量100MW ,相应论证等级为二级;池潭水库总库容为8.7亿m 3,属大(2)型水库,论证等级为一级;水库具有不完全年调节能力,工程运行调度对流域水资源利用产生显著影响,论证等级为一级;水库现状生态问题较为敏感,论证等级为一级;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水库上、下游涉及多个水环境功能一级区划;涉及的生态功能区为池潭水库与库沿景观和水环境维护生态功能区。综上所述,本次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确定为一级。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表见表1-5-1。

表1-5-1 芦庵滩水电站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等级分析表

1.5.2 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一般取水资源论证时最近的年份,为避免特枯或特丰年,尽量接近多年平均情况的年份;规划水平年考虑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流域或区域水资源规划等的水平年,以及流域开发计划以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和施工进度安排。因此本工程现状水平年取2013年,规划水平年取2020年。

1.5.3 保证率

供水保证率为90%。

1.6 水资源论证范围

(1)分析范围

本工程建设后,对下游梯级电站的发电量和运行方式将产生显著影响,对水库和上游水功能区产生一定的影响,确定本项目分析范围为整个金溪流域,面积7201km 2。

(2)取水水源论证范围

池潭水库上游包括一个生态功能区和5个一级区划水功能区,确定本项目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为金溪池潭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766km 2。

(3)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

本工程取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池潭水库库区(面积38 km 2)以及与池潭水库库尾相连的一级区划水功能区;退水影响论证范围为池潭坝址到金溪口108km 河段(面积约为19.8km 2)。

2 资料收集与查勘

2.1 基本资料的收集

2.1.1 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

(一)调查工程区域地理、地质情况。

(二)了解三明市、泰宁县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

(三)调查三明市、泰宁县的人口、收入来源、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规划等。

2.1.2 水文气象

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情况,包括气温、降雨量、风速等资料。同时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灾害情况,包括台风、暴雨、干旱等资料。

2.1.3 河流水系与水利工程

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的河流水系情况,主要包括河流水系分布、径流量、丰枯水期等资料。同时收集流域范围内的水利工程情况,包括已有水利工程、规划水利工程等资料。

2.1.4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

调查金溪流域的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主要包括金溪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量、池潭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年均径流量,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变化规律等。

2.1.5 水功能区及水质资料

根据《福建省水功能区划》确定本工程区域涉及的水功能区划。

调查金溪水质指标监测值是否符合Ⅲ类水标准,能否满足金溪干流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并分析论证池潭水电厂装机扩容后水质是否满足水功能区划的管理要求。

2.1.6 供水工程、供水量、用水量、用水结构和用水效率

调查收集分析范围内各类供水工程现状,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水电站工程、调水工程、机电并工程、再生水回用工程等资料,同时收集供水量、用水量、用水结构以及用水效率等资料。

2.1.7 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

调查收集工程区域内的取用水总量及用水效率,根据水功能区划分情况调查收集项目所在区域内的限制纳污总量。

2.2 查勘内容

2.2.1 拟建取水口设置

通过现场踏勘确定拟建工程取水口的位置,并勘查其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其它水利设施的关系等。

2.2.2 分析范围内主要取水户

通过到现场勘查,调查分析范围内主要取水户的基本情况。

3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3.1 水资源量及时空分布特点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和水资源公报等成果,结合调查和收集的资料,简述分析范围内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和时空分布特点,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3.2 水功能区及水质

根据水功能区划成果,简述水功能区和水质管理目标、水质监测断面分布及其监测基本情况,并附水功能区划图。

3.3 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与落实情况

简要介绍分析范围内水量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及落实情况。 分析范围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的主要指标见表3-1-1。

表3-1-1 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的主要指标

3.4 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简要介绍分析范围内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并根据国内外先进用水水平,有关部门制定的用水定额和节水减排要求,评价用水水平。

3.5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与水质现状

以水功能区为单元,以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评价河流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

(1)根据分析范围内已有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结果,介绍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指标和管理要求。

(2)绘制区域排污位置图,标出如何排污口坐标以及排放量,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3.6 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根据水量分配方案、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等落实情况,结合现有和规划建设的取用水工程,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3.7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取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管理要求,根据分析范围内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水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等情况,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取用水合理性分析

4.1 取水合理性

4.1.1 产业政策相符性

从项目所属行业、建设规模、采用的技术及工艺和设备、生产的产品等,分析建设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的相符性。

(1)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推广的产品以及高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及行业对产品和规模的限制规定。

(2)严格限制国家和地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品及低水平重复的建设项目。

4.1.2 水资源条件、规划的相符性

取水应符合所在流域或者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取水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满足河道内最小流量或者水量以及湖(库)最小水深的要求,在通航河道上满足最小通航水深等;应符合水功能区、地下水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有关要求等。

4.1.3 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取水应符合水量分配方案(或者协议),满足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等水资源管理要求。取水应综合考虑区域内个用水户的用水要求。

4.1.4 工艺技术的合理性

项目建设取水工艺技术应能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减少工程量和投资、

运行条件便利的优点,满足行业的要求。

4.2 用水合理性

4.2.1 建设项目用水环节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方案、用水方案和设计方案,分析项目主要用水环节采用的工艺、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与合理性,分析其主要用水工艺,设备用水相关参数、合理性,分析其主要用水环节用水量和耗水量的合理性,论证建设项目的水源配置与主要用水环节的用水合理性。

4.2.2 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方案、用水方案和设计方案,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角度分析建设项目用水设计参数的合理性。

4.2.3 污废水处理及回用

分析项目产生污废水的主要环节和各环节污废水的产生量,并分析污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种类、浓度和总量。

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产生量、污染物种类和无废水处理工艺、设备、技术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分析污废水处理能力与深度能否满足处理要求,并计算污废水的回用量、回用率和达标入河排放量。

4.2.4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

应调查分析工程扩建前的取、用、耗、排水情况,分别计算项目扩建后各有关用水指标,评价扩建前、后用水水平。

建设项目用水指标应与区域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用水指标、有关部门制定的节水标准和用水定额进行比较,并对照行业先进水平分析评价本项目的用水水平。

4.2.5 节水潜力分析

根据水资源管理和节水要求,结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和用水效率控制要求,从生产工艺用水的合理性、采用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用水指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面分析节水潜力。

4.2.6 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

根据行业先进水平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水措施,明确建设项目可节水的用水过程或者环节,并重新绘制水量平衡图(表),按用水流程综合分析取水、用水、耗水、回用和退水指标,核定建设项目合理的取用水量。

4.3 节水措施与管理

根据取水合理性分析和用水合理性分析结论,明确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和节水措施方案,配套节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5 取水水源论证

5.1 论证方案与依据资料

本工程所属的金溪流域内有建宁、泰宁、弋口、普洞、将乐(溪口)等水文站,各水文测站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各水文测站资料情况见表5-1-1。

表5-1-1 金溪流域水文测站资料情况一览表

将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850km 2,与池潭水电厂的面积差在18.5%以内,又属于流域上下游关系,故本工程径流计算采用将乐水文站为参证站。

通过计算来水量及用水量分析,计算本工程的可供水量,论证水源水量是否满足取水要求。

5.2 可供水量分析计算

(1)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调查收集的用水资料和已有水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等成果,计算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来水量;

(2)现状用水量主要通过调查和收集的资料估算;规划水平年需水预

测利用已有规划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和统计分析的用水指标,采用分项预测法、综合法等确定;

(3)以需水预测和工程规划为基础,结合现状和规划的工程供水能力、不同水平年和不同保证率来水与用水过程,通过水量调节计算确定可供水量。

5.3 水资源质量评价

(1)充分利用已有的污染源和水质监测资料,评价取水水源的水质状况,并根据建设项目对取水水源水质的要求,选取评价时段。水质评价标准应执行GB3838和SL395的规定。

(2)根据监测资料分析评价项目所在水域的水质现状,评价水域存在富营养化问题时,应选择磷、氮等控制参数进行分析评价,并定量说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3)针对建设项目对取水水源水质要求,开展规划水平年的取水水源的水质预测和水质风险分析。

5.4 取水口位置合理性分析

(1)从取水河段的稳定性、施工条件、交通便利条件、取水口位置(含取水水位)与现有取水口、排污口的关系、取水口顶高程与最小淹没水深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第三者的影响等方面论证取水口设置合理性。

(2)明确给出取水口设置合理性分析结论。对于通过采用补救措施能够满足建设项目取用水要求的,应提出补救措施并给出有条件的结论。

5.5 取水可靠性分析

根据取水口位置、取水水源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从水资源量、水环境状况、水功能区划和下游闸坝运行调度与管理及其他用

户影响等分析取水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6 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及补偿方案建议

6.1 取水影响论证

根据建设项目的取水量和取水过程以及其他用水户的用水要求,分析评价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及开发利用的影响。

(1)分析论证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的影响;

(2)分析论证项目取水对第三者的影响,包括对下游梯级电站发电调度运行、水库上下游防洪以及库区和坝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

6.2 退水影响论证

6.2.1 退水产生环节及退水量

项目的退水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行期两部分。施工期退水主要是施工废水和施工期生活废水,运行期退水主要是水电站职工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

根据建设项目取水、用水方案,合理确定项目的总退水量。

6.2.2 主要污染物组成

根据工程施工规模及施工区土壤、地质条件,参照同类水电站工程(沙溪口水电站)施工期监测资料,确定本工程施工期工程污染物的组成。

工程运行期退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发电尾水和弃水,污染物主要为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

6.2.3 退水方案可行性及合理性

退水口的设置应当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水资源保护规划和河道

管理要求,并根据SL532要求,论证退水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结合建设项目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论证结果,综合分析退水口位置、退水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2.4 退水产生的影响

根据退水量和主要污染物类型与浓度,分析退水对收纳水域水功能区功能、纳污能力、水生态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6.3 补偿方案建议

项目业主及泰宁旅游单位作为项目开发收益方,应同受到影响的下游梯级电站方通过协商签订相关补偿承诺书,梯级电站方应对是否同意本项目取用水作出明确表态。

7 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

7.1 工程措施

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和退水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水资源及水生态保护措施,并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要求,提出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在建设项目污废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根据影响论证结论和水功能区管理和保护要求,分析提出建设项目应进一步采取的节水减排、污染控制工程措施,明确入河污染物控制总量。

7.2 非工程措施

(1)针对取水影响和退水影响,编制水资源检测方及监督管理建议;

(2)提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和控制预案。

8 工作组织与进度安排

8.1 工作组织分工

5.2 进度安排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要求和建设单位要求,在2014年8月初完成本工程水资源论证工作大纲,大纲经水行政主管部门评审后于2014年9月中旬完成水资源论证报告书(送审稿),并由项目业主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2014年9月底前完成报批稿编案。

9 工作经费预算

根据本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实际情况,水资源论证工作经费由双方协商解决。

附件 附图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图:

附图1 金溪流域水系图

附图2 工程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3 金溪流域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4 水资源论证分析、论证范围图 附图5 取水和退水影响论证范围图


相关文章

  • 现代设备管理课程结课论文
  • <现代设备管理>课程结课论文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所在学院: 任课老师: 完成日期: 军用电子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摘要: 可靠性管理同可靠性设计一样,是设备可靠性工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可靠性管理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设备寿 ...查看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 2015年宁夏高考地理大纲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 ...查看


  •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
  •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 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及说明(试行) 第一部分 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简述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单位.拟建地点.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建设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环境影响.资源利用. ...查看


  • 对稳评的几个基本认识
  • 对稳评的几个基本认识 2013年11月05日14:38 来源:中国投资 一年多的实践中,有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一些方面,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 文/马小丁 自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8月16日颁布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 ...查看


  • 2017年高考地理大纲说明
  • 地 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 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 ...查看


  • 2017年高考大纲:地理(官方完整版)
  • 地 理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注重 ...查看


  • 2017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 2017年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 ...查看


  • [焊接工艺]教学大纲
  • <焊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WZZB/K4101-2013,此为举例标准号) 0 概述 (刘智海) 0.1 课程类别 <焊接工艺>课程属于专业岗位核心能力课程. 0.2 适用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焊接技术应用专业< ...查看


  • 医疗美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大纲
  • 医疗美容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前 言 <医疗美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三胜咨询独家首创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报告分为:行业通用版.专业定制版.行业通用版是三胜咨询根据行业一般水平测算好了行业指标数据,作为 ...查看


热门内容